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2024-07-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这是康县远古时代的一条商贸通道。从这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康县经济、社会、民族、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脉络。

                                    --题记

  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文化部门在康县望关乡发现了一块半截残碑,几经专家辨认,认定是明朝时的路碑。该遗址位于望关乡政府址西北100米处山垭的石猫梁上,东面斜坡石路上开凿有石台阶,现存二十级,长约11米。西南坡上有石上开凿台阶路和石砌路基,长约20米。半截石碑宽70厘米,高90厘米,厚18厘米,有可辨认的碑额“察院明□”和碑文“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示知一应经商人……茶马贩通番捷路……”等字样。

  这一发现无疑是康县文物普查的一个重大收获。它证实:康县境内有一条远古时期的茶马贸易通道。它是西北川陕甘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

  我们用手抚摸望关出土的这块石碑,透过历史的烟尘,回望一条曾经马蹄声声的商道。现在,我们可以指着石碑上的文字,给这条商道重新命名,并且这样说:我们找到了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最初,我们只是以为,茶马古道就是一条简单的通商运输道路。但是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康县的这条茶马古道渐渐在我们的脑海里明朗起来。

  康县段茶马古道始于宋以前的东汉时期,是中国最早的茶马古道细微的一段。只是后来由于宋时政治中心南移,西北地域少数民族政权的扩张不断引发战事,运兵频繁,这样就切断了陕西和四川经甘肃通往青海、西藏的商道交通。而在陕西、四川、甘肃这些地方生产的茶叶、土布、蚕丝、药材、土纸等无法运输出去参与交易,换不回所需的食盐和马匹等物,最终导致在西南重新开辟了一条运输通道,形成了那条著名的西南茶马古道。直至明代,西北 的茶 马古 道才 得以 再次 疏通,康县段的这一段驮道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由此,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窑坪,逐渐由商队歇脚的地方演变形成了一个商品贸易集散地,并传进了许多外地的生产劳动技术和不同的文化生活习俗,这些文明被带进来以后,和当地的原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康县北部兼容并蓄的、独有的地域文化,带动了这一区域的开化和文明进步,并在陕甘交界处的窑坪形成了一个当时规模较大的商贸集镇。

  资料记载:当年窑坪最风光的时候,农副土畜产品量大类多,交易活跃,商队云集,多时上千商人,数百匹骡马集聚于此。交易的土产主要有核桃、木耳、土纸、蚕丝、柿饼、毛栗、薇菜、蕨菜、槲树、皮毛。中药材有天麻、麝香等。这些产品有的转运出口至南亚各国,有的远销西北及全国各地。建国前的窑坪商业非常发达,门店林立,居全县之首。从事商业的116户商人,来自陕西、四川、山西、湖北、安徽、甘肃7个省,32个县。西汉时,中国特产之一的茶叶,已被蜀人发现。据《中国史稿》所载:“武都地方氐羌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于西北游牧部落,故成都和武都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清初时期,陕川行商,陆续定居窑坪。窑坪商业从明代起到建国前经过了约570多年的兴盛历史。

  四川和陕西上来的商队由窑坪进入甘肃境内,南去四川成都和东去陕西汉中到湖北的商队亦在此分路。大队的驮队人喊马嘶,一路拥挤在康县这段窄细的驮道上,把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在寥落寂寞的康北山区悠悠荡荡地回响了上千年。

  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从窑坪起步,过大南峪(古兰皋镇)、大山岔(古散关)、翻越险峻的乔家山到关沟门后,经寺台、大堡、巩集,过菜籽垭、长坝、到望关岔路口。至此,一条路过歇马店、甘泉、翻米仓山、到达武都后可去甘南,或经宕昌走岷洮到兰州,最远可达青海和西藏。另一条路沿平洛河北去,从药铺沟翻太石山到大川坝,过官渡到成县的小川后从西狭直至西和、礼县和天水一带。

  漫漫岁月流逝,沧桑古道犹在。当我们今天踏上茶马古道寻访之路,在康北的那些古镇、遗址、栈道、渡口、河谷、山梁……我们的耳边仿佛回响起清悦悠远的驮铃,还有苍凉抑或悠扬的山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