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一年后,在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