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1981的国务院正式批准建县,漠河县总面积18223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万。全县有西林吉、图强、劲涛、兴安4个镇,漠河1个乡,8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屯。西林吉镇是中共漠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境内有3个中央部属林业企业,1个地属煤矿企业。在历史上漠河一带,到明末清初属索伦部居住区,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游猎民众外。尚无定居者,1860年(清咸丰十年)老沟河谷发现金苗。随着采金人口的增多,漠河逐渐有人开始定居。(民国元年),总卡衙门对漠河街内人口进行统计(因金矿人口不定超级次统计不含矿区人数),有居民51户,465人。到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境内人口为706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22202户,其中:家庭户口21857户,集体345户;总人口84983人。全县平均每户3.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人。民族构成主要有汉、满、蒙古、朝鲜、回、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土、苗、畲等13个民族,以汉族人为主体,占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林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兴安乡,其余分布在各林场和自然村中。
漠河自清以来,在百余年的社会发展中,历代在漠河境内生活的居民,以汉族人口为主体,间有少数民族杂居,在各民族交往中,通用汉族语言,操普通话。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不同的民族中仍有便用本民族语言的习惯。在漠河百余年的社会发展中主要有鄂伦春、鄂温克、朝鲜、俄罗斯、蒙古、达斡尔和满族等7种少数民族的语言。由于民族的不同,各民族间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漠河县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萨满教、家里教。县城为伊斯兰教回民穆斯林聚居活动中心,解放前,本县自然灾害和兵燹匪患频繁,深受其害的边疆人民,把摆脱苦难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保佑,作为精神寄托,自清代漠河开发建设以来,大批关内流民渐次来到漠河谋生,弃妻室、抛儿女、孤身于荒凉僻野之地,来者将各自信仰的宗教随之带入漠河。统治者便利用各种宗教作为其统治,麻痹和控制人民的重要手段,各教的传入和发展,多以民间活动为主。
1981年以后,本县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活动。
漠河的资源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旅游、珍稀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全县林地面积16281平方公里,木材总蓄积量1464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柳树、运杉等;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润土、大理石、汞、黄铁、水晶等,其中黄金、煤炭开采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村内有“中国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极”碑、望江楼等旅游景点。每年夏至,县政府都要在此举办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中俄界河——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胭脂沟”、“古黄金之路”充满历史的神秘,雅克萨古战场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景点众多,随处可见。近年又开通了对俄过境游,为漠河旅游事业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马鹿、驯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梆鸡、野猪、獐、狍子、雪兔等珍禽异兽四百余种。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享誉海内外。这里的绿色植物天然、名贵、无污染,牙格达(红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酿酒和调制纯绿色饮品的最佳原料;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金针菜等遍布群山峻岭,另有名贵草药三百余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