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一班的,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做这样一篇演讲——《劳有所得,劳有素养》。
你们或是刚从四天的五一假期中恋恋不舍地走出来,或是刚放下书香沁人的传统文化课本,嘴里还念念有词“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劳动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观念又是我们每个人在课堂上所熏陶的,但我们真的把“热爱劳动”内化于心了吗?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劳动不仅仅只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养。“劳有所得,劳有素养”必将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闪烁光芒,在科技发展的潮流中熠熠生辉。
劳动是为了生存,但它更是一种乐趣。《四时田园杂兴》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副农家劳作图跃然纸上;劳动是为了清扫门面,实际上也是为了良好家风的传承。“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文人墨客的劳动,总是带着一种旷达。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生活令人神往;《乡村四月》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则是一份恬静。
《左传》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相吻合。黄大年爱岗敬业,为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做一朵小小浪花奔腾”是他最骄傲的事情。四川大学从20xx年起开设的种田课鼓励大学生们“爱岗敬业”引起了不少热议。然而,不少人却在频频发问,人工智能化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劳动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工智能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越了人类。阿尔法狗,天河二号更是凸显出AI的强大力量。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的新科技,却又限制了我们双手的发展。我们是否过多依赖于人工智能?今年春天一组“进化图”登上热搜,图旁的一句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鼠标”。我不禁扪心自问,这是不是限制了人类的双手劳动。当我们把打扫家务,收割作物,汽车驾驶甚至家庭作业都交给AI去完成,那我们又如何思考,又如何活出真正的价值?
而如今许多人只记得陈蕃所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许多年轻人们胸怀鸿鹄之志,却又常常在关键之处束手无策。“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魏永康17岁时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退学。情商和智商同等重要,劳动和学习也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家务也不会,那他怎么会成为天才呢?况且不是天才的你们,在家劳动过吗?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又怎么能只顾自己的一寸之地?
劳有所得,劳有素养。这不仅仅是一线工作者身上应该体现的,也得在全人类身上体现。我们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能做社会的寄生虫。表面光鲜亮丽,生活环境肮脏不堪的人,又如何真正为社会作贡献呢?
伴随时代的发展的,还有层出不穷的“代”,可我们毕竟还要为了自己而生活。劳动过程虽苦,但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后的经验,还有成功后的喜悦。当然,还要劳有素养,做一个文明人,丰衣足食的同时,把代代相传的家风和良好习惯传承下去。
同学们,让我们把“劳动”这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内化于行并不断发扬光大吧。“人生在勤,不劳何获。”听吧!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解放出双手,身体力行地为自己为国家不懈劳动,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