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理事、各位会员:
首先,让我代表本次大会新选任的会长、副会长,对大家给予我们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哲学史学会即将成立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在历届前任会长、副会长的领导之下,在广大会员学者的支持之下,学会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为巩固学界的团结,发展学术研究,促进学术的交流,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特别是上届学会领导机构,在方克立、方立天先生的领导之下,抓住新世纪以来全国教育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与各个学科点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工作联系,学会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今后的学会工作的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向两位方先生表达感谢之意。
与国内人文学其他领域一样,中国哲学史学界近年来也不断经历着新老交替的过程。自xx年上届大会后,已经有好几位前辈学者相继过世,如张岱年先生()、朱伯昆先生()、萧萐父先生()以及刘文英先生(),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教书育人的贡献,以及他们担任学会领导期间的对学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哲学史学界,仍有一批七、八十岁的学者坚持在教学领域传带学子,在学术研究领域不断做出新贡献。他们是各中国哲学学科点的学术传统的代表,也是学会今后的工作的重要依靠,我们要请教他们的经验和智慧,牢牢把握学术发展的方向。同时,由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博士点人才培养的积累与扩大,中国哲学史领域中青年学人大批成长,已经在各个具体领域崭露头角,充实了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力量,逐步成为学术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将更加关注他们创造性的发展,吸引他们对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更多参与,壮大学会的组织。
推动学术发展,是学会的工作主线。在未来的几年,我们学会领导层要进一步认清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形势,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密切联系高校中国哲学学科点,使学会的工作与各地学科点建设更好地联动发展。我们要与各省的中国哲学史学会及其他相关学会建立固定的工作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使学会的网络更加适合全国学术交流的需要。我们要学习全国人文学同类学会的组织经验,把我们学会的工作做得更好。
由于本学期我受邀在中国台湾讲学,而目前两岸的出入境政策使我无法在学期中回内地参加本届大会,这是要跟大家诚恳抱歉的。这次选出的新的一届学会领导,生活、学术经历相近,学术志趣相近,相互联系交流较多,我们将增进团结、分工协作,严明制度,努力开拓,使学会的工作有序、有效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无保留地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