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地理必修_第一册_《土壤》教学设计

2022-01-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2节 土壤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并据此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和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过程。

区域认知:能够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

人地协调观: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土壤发展生产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难点是“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

课时建议 2课时。 实施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

教学中,引入的情境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吸引学生观察土壤特征的变化或差异。二是引发学生疑问:这些变化或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具体方式可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安排。

方式一:从回忆热带雨林特征切入,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情境“亚马孙人用生物炭改良当地土壤”,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教科书中的图片。而后提问:繁茂的

热带雨林之下,自然土壤为何非常贫瘠?生物炭除了改变了土壤的颜色,还可能改变了什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但不必深究,只要引出“土壤的特征”和“土壤的形成因素”即可。确切的解答可在后面内容的学习中逐一展开。

方式二:结合类似“万物土中生”等俗语或诗句,联系家乡的物产营造情境,展示本地土壤照片,引发学生对家乡土壤的关注。然后展示一些典型的土壤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差异。进而提出问题:家乡的土壤与其他类型的土壤有什么不同?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由此埋下伏笔,转入“观察土壤”的教学。

【观察土壤】

从知识层面上看,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土壤的概念及特点。课本以“观察土壤”为题,意在强调转变学习方式,即必须以观察、实验等实践性活动为基础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利用身边的土壤拓展情境,引导学生亲近土壤,体会“实践出真知” 1.由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从小缺乏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机会,慢慢形成了对近距离观察土壤、触摸土壤的抵触感。教学中可以先用盆栽等展示“相对干净”的土壤,组织学生探讨“如何配土让盆栽植物长得更好”,消除学生的抵触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师课前要做好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实地开挖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本、完成相关土壤实验,以便对当地土壤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学生在观察、实践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要求学生观察、触摸前自己要先演示,一方面示范操作程序和方法,另一方面感染和带动学生。

3.做好防护工作。户外开挖土壤剖面、室内分析土壤样本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和卫生隐患,需要从器材、人员分工、善后处理等方面做出细致的安排。

二、从土壤与环境关系的角度,阐明土壤的概念和组成

1.土壤概念的理解需要在本节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首先要区分“土壤”与常用的“土地”以及本节出现的“土层”“表土”等词语或概念,突出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又是一个“活”的生态系统。建议一方面从地球圈层结构的宏观角度指出土壤在其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从植物与土壤的关系角度强调土壤最基本的功能。

2.土壤组成可回顾小学科学的相关实验,也可通过观察、讨论盆栽配土得出。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提问:土壤这些组成物质都来自哪些圈层?它们分别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什么?为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土壤的功能”做好铺垫。

3.土壤的肥力要适当解释,可运用土壤与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结合土壤的组成,指出土壤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输入土壤内的物质和能量,经过转化,一方面维持土壤本身的演化,另一方面又以输出的形式作用于外界环境,特别是植物。

三、结合野外观察,充分运用视频、图像展示土壤的基本特征

1.对土壤颜色的教学可先从观察、描述家乡土壤的颜色入手。进而展示教材中图5.13、图5.14或其他典型土壤(如褐土、棕壤),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尺度上不同区域土壤颜色的差异。然后指出土壤的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另外,教学中尽量通过实地观察或照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同一地区因地形部位、水热条件不同,土壤颜色也存在差异,从而为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埋下伏笔。

2.对土壤质地的教学可先实地少量选取质地不同的土壤,引导学生用手指研磨,感受组成颗粒大小及比例。进而展示砂土、壤土、黏土等土壤的照片,结合教材中图5.15、图5.16,说明手感与粒径相对比例的关系。然后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演示不同质地土壤透水、蓄水性能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解释透气性能、保肥性能(有机质积累)以及耕作适宜度的差异。

3.土壤剖面构造是这部分的重点。首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实地观察土壤剖面或土壤标本,可以提出以下系列问题

(1)土壤自上而下分为哪几层? (2)每一层的颜色和质地有什么差异? (3)每一层土壤组成成分可能会有什么差异? (4)这种分层是如何形成的?

观察过程中,学生可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引导学生以教材中图517为参照,对实地土壤或土壤标本进行粗略测量和划分,并绘制土壤剖面构造简图。

问题(4)不宜深究,教学中可运用视频或图片展示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过程、

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也可用实验的方式展示矿物质(可用盐、染色剂等代替)淋溶、淀积过程,直观形象地说明土壤这种垂直结构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也可留着伏笔,在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中加以阐释。

最后对比教材中图5.17和图5.18,对耕作土壤与自然土壤的异同点加以说明。此处可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适当拓展耕作技术对土壤养护的影响。

【活动:观察家乡的土壤】

该活动开展必须与“观察土壤”的教学结合进行,进一步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建议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提前一周挖取土壤块,按照活动步骤先行操作,取得相应数据和结论,预判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活动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建议教师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录像,结合“观察土壤”部分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活动前学习。

一、准备工作

1.为每组学生准备平铲、剪刀、卷尺、大号塑料盒、密封袋、小锤、筛子、放大镜、秤各一,纸巾、棉签、薄膜手套、记号笔、记录卡若干,以卡片形式告知以上物品在本活动中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强调活动安全。

2.根据活动流程设计各类活动记录单,如“土壤采样记录表”“土壤颜色记录表”“土壤质地记录表”“土壤剖面构造记录表”等,具体内容参考下面活动示例。

3.选择当地稳定植被下的自然土壤采样。特别是城市学校,要意识到校园及其周边土壤可能遭到建设活动的破坏,如误采则观察结果无法说明当地土壤的特点。

4.考虑到该部分内容教学时间一般为冬季,北方地区的学校尽量选择在晴朗的午后采样,并尽量避开坚硬的冻土。采样地不宜太干,以保证所取土壤块水分与当地平均状况相当。

5.清理地表的植物或杂物时要保留土壤的枯枝落叶层,植株可用剪刀剪除,保留植株底部和根系,避免清扫地面、拔除植株、践踏地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

二、活动组织

1.人数较多的学校土壤采样工作可以年级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合理控制采样数量,所采土壤块由教师分配到各班使用,以避免过多或频繁采样造成的破坏和

混乱。

2.去实地采样不必组织整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可由学生选派代表参加。全程要根据学生人数配备2位以上的专业教师同行,一方面负责指导采样,另一方面负责安全保障。

3.室内观察可选择在生物、化学实验室进行,4-6人一组为宜,建议按照操作“工种”分工,即1-2人负责捣碎、掂重、研磨、搓条等,1-2人负责贴纸巾、称重、加水搅拌等,1-2人负责听取发现、记录结果等。观察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克服怕脏等畏难情绪(必要时亲手示范),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认真、有序观察,并保持场地清洁。

4.整理、交流活动结果可分三个步骤进行:(1)每两个小组交换观察记录表,发现差异并讨论原因;(2)分组讨论描述框架和图表的使用,形成活动报告;(3)展示、评论各小组的活动报告,总结概括“家乡土壤的特点”。

三、过程示例 1.土壤采样

(1)记录采样点位置,观察采样点植被类型、坡度坡向以及采样地区当天天气状况,将上述数据填入采样记录表。分近景(植被、地形)和远景(枯枝落叶状况)对采样地拍照。

(2)用剪刀剪除地表以上的植株,清理大的枯枝等杂物,用卷尺量出采样范围(按采样块数确定长度),并用剪刀在地面轻画出标记

(3)沿地面标记用平铲挖出较为完整的土壤剖面,观察确定淀积层的位置,拍照留存。

(4)按20厘米的宽度采取土壤块,深度到淀积层(深度可超过20厘米),套上密封袋,用记号笔按一定方向编号,依次竖直放入塑料箱。

土壤采用过程和结果可设计类似表5-8的表格进行记录。

表5-8 土壤采样记录表

编号 采样 地点 采样 时间 采样 深度/m 气象参数 气温 相对湿度 感官指 标描述 备注 现场情况描述

采样人员: 2.土壤颜色观察

(1)采样阶段可直接观察开挖的新鲜土壤剖面,找出颜色变化明显的层,用卷尺测量其深度,并做颜色、深度的记录。

(2)室内观察阶段重点观察自上而下颜色的变化。由于土壤类型和采样深度等原因,有些土壤块可能颜色变化不明显,也要如实记录。

3.土壤水分观察

(1)采样阶段观察可取3片纸巾直接贴在新鲜土壤剖面,10秒左右即可取下观察其潮湿状况,以此判断土壤表层和底层的湿度差异

(2)室内观察需要对土壤重新进行切面,然后在新切面上用纸巾测量表层和底层的湿度差异。

4.土壤质地观察

(1)对整个土壤块称重可在采样阶段进行,以避免蒸发等因素造成较大误差。

(2)对表土和底土的密度差异,可通过用手掂重的方式比较,也可通过称量大小基本相同的土块质量加以比较。

(3)土壤矿物质颗粒比较可通过用手研磨的方式进行,也可用筛子筛选干土的方式比较,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观察筛选的干土。

采样日期:

(4)土壤粘度可用和水搓土条的方式进行比较,也可用漏斗盛不同土层的土块,加水观察并比较相同时间透水量的大小。

上述观察结果可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可参考表5-9)进行记录。

表5-9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调查日期: 剖面号码: 观察地点: 坡度: 侵蚀情况: 植被: 发生层 剖面示意图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土地利用现状: 地下水埋深: 调查人: 海拔: 天气: 土壤名称: 母质: 地形: 坡向: 第二课时 【承转】

方式一: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知识“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提出问题:植物是如何改造土壤的?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在土壤发育中的作用,从而引出“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

方式二:由“观察土壤”教学小结得出土壤的成分为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提出问题:土壤这些成分分别来自哪些圈层?是什么造成不同质地土壤成分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形成要素有哪些,从而引出“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

方式三:由“自然土壤剖面构造”提出问题:土壤为何出现分层现象?引导学生解释课文“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从而引出“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重点通过教材中图5.19的剖析阐明“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逐步帮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深入理解“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土壤特征与各形成要素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对常见的土壤现象做出解释。

一、剖析生物循环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的富集过程

1.指导学生读教材中图5.19,理解土壤形成的生物小循环过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探讨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哪些圈层和自然地理要素?

(2)哪些物质参与了图示循环?它们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3)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分别在哪里进行?这对土壤形成产生了哪些影 (4)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快慢对土壤质地有哪些影响?

(5)腐殖质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来自不同圈层的养分元素为何在土壤表层富集?

2.在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要适时帮助学生回顾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等,并根据学情以资料的形式适当补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强调生物作用并非仅指植物的作用,微生物的作用非常关键,它不仅促成了腐殖质的形成,也加快了岩石的风化,改善了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了矿物质颗粒团聚。土壤动物的作用也可举例加以说明,如蚯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二、分析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理解土壤发育过程中岩石风化、生物循环、矿物质淋溶等过程的关系

1.联系教材中图5.20,运用有关资料,讲解风化壳的概念,说明成土母质除了本地风化产物,还包括搬运来的沉积物。土壤也会通过淋溶、水土流失等过程最终变成岩石的物质来源。同时,土壤中的各种物质及其转化过程不仅受到局地生物小循环的影响,还受到水循环等大范围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图5-4)。这一内容也为学生学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做铺垫。

图5-4 土壤形成与岩石风化、生物循环的关系

2.选用有关视频、景观图、示意图,结合教材中的注释,解释风化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成土母质为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它比岩石疏松,具备通气透水性。这种通气透水性促进了成土母质的进一步风化和土壤的淋溶作用,也为先锋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基础。生物循环反过来又会促进风化作用。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后指导学生运用上述知识,联系教材中图5.17、图5.19分析自然土壤垂直分层的成因。

三、比较分析土壤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差异,辨识常见土壤现象形成的主导因素

1.联系本节开篇情境,展示东北黑土剖面图和有关肥力的资料,结合亚马孙地区和东北地区气候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两地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积累的差异。可运用土壤剖面图,进一步对比东北黑土与同纬度的西北荒漠土在厚度、颜色、质地、有机质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理解气候对风化作用、淋溶作用、生物循环的影响,得出“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这一结论。

2.展示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景观图,说明地貌一方面影响成土物质的迁移,如陡峭的山坡上,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往往加速疏松地表物质的迁移,很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响气候进而对生物作用、风化作用产生影响,导致不同地貌部位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在成土母质、水热条件、土壤特点方面的差异,并对其成因做出简要说明。也可运用某一山地(如乞力马扎罗山)土壤类型垂直分布图加以阐释。

四、回顾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阐释土壤形成的时间要素

“土壤形成过程漫长”可从植被对裸地的改造切入,运用示意图或视频展示母质风化加剧、土层变厚、有机质增加、腐殖质化加快、土层逐渐分化等土壤发育过程。最后以教材上的“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进行小结。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可结合耕作土壤的剖面结构加以阐释,同时用案例展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土壤的破坏,方面与自然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对比,另一方面为“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1.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可选择“活动”列出的一个土壤现象或者家乡某个土壤现象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掌握分析的基本思路,而后独立分析或分组讨论其余的土壤现象。

2.提供“活动”中相关土壤现象的资料,如土壤景观图、剖面图,描述土壤现象所在地自然环境特征或者土壤特征的图表和文字等,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3.指导学生联系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关注各主导要素在具体土壤发育过程中的影响。

4.点评学生的分析结果时,要强调所有土壤现象都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要素是通过影响其他要素产生作用,同时其作用过程也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具体问题参考答案参见表5-10。

表5-10 “活动”参考答案

现象 主导因素 1 成土母质 简要解释 岩石是紫色的,形成的风化壳也是紫色的,即土壤的矿物质是紫色的,所以土壤也呈紫色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有机质分解慢,容易积累,土壤肥沃;2 气候 而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不易积累,土壤相对瘠薄。同时受气候影响,东北一年一熟,耕种消耗土壤有机质较少,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耕种消耗土壤有机质较多 同一地区,山顶气温较低、水分较少,风化作用较弱,细小3 地貌 风化产物易流失,成土母质颗粒粗。山前平原气温较高、水分较多,风化作用较强,且易接受、堆积细小风化产物,成土母质颗粒细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阐明土壤对各圈层的影响和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建议通过读图、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深入理解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并从人地协调的高度认识土壤是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人类需要改良、养护土壤,维持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

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特点,联系地球圈层结构、土壤物质组成土壤剖面构造等知识,理解土壤既是四大圈层的“过渡地带”,又是它们的“结合部”。土壤特殊的位置和结构是其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土壤系统也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指导学生读教材中图5.20,了解土壤与四大圈层的空间关系。该图内容丰富,关系复杂,教学时可先不涉及其中的箭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呈现了哪些圈层?土壤层上下各有哪些圈层?

(2)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分别属于(来自)哪一圈层? (3)土壤与四大圈层之间有无明确的界限?为什么? (4)为何说四大圈层在土壤中的接触是“紧密”的?

读图时,需要对土壤与水圈的位置关系做出说明,可回顾红树林等知识,指出土壤延伸到“浅水域底部”。

2.呈现土壤剖面构造图,引导学生回顾土壤中的分解作用、淋溶作用、风化作用等知识思考讨论土壤系统的开放性和脆弱性。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学生提示

(1)与母岩相比,土壤“疏松多孔隙”为“四大圈层在其中紧密接触”提供了什么?

(2)以碳在各圈层间迁移为例,哪些环节在土壤中进行 (3)四大圈层通过土壤进行的物质迁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4)土壤中水的比例和盐度容易受到哪些变化的影响?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画图说明土壤与四大圈层的关系,并据此说明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二、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土壤对生物生长提供的条件,说明土壤的蓄水、保水功能。教学中可适当拓展土壤对大气(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等)、岩石(风化等)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土壤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地球面貌根本性改变的重要性。

1.回顾植被、微生物分解等知识,联系生物学科食物链等知识,以联系框图等形式展示土壤“使得地球表面生机盎然”的过程。教学中可展示带植物根系的土壤剖面图、土居动物巢穴图、土壤微生物活动视频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生物等学科联合开展土壤生物观察实验,强化学生对“土壤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的认识。

2.回顾水循环等知识,分析土壤的蓄水、保水作用。大气降水的一部分通过下渗进入土壤蓄存起来,既减少了径流,又能给植物供水。对农业生产来说,蓄水能力强的土壤有助于蓄洪,保水能力强的土壤有助于抗旱。有条件的学校,可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分析。首先适当说明土壤水不仅仅指地下水,还包括土粒吸附的水、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土壤中的水汽等多种形态的水。其次引导学生分析土壤蓄水、保水功能的影响因素,如植被状况、地面硬化状况、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厚度等。最后指导学生思考土壤蓄水、保水功能对蒸发、下渗、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教学中,可结合旱涝灾害、水土保持等案例,运用图片、视频等拓展学生对土壤蓄水、保水功能的认识,为本章的问题研究以及后续学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联系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受热过程等地理过程,理解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理解这些地理过程的综合作用是土壤功能具有可持续性的自然地理基础。

1.指导学生再次读教材中图5.20,梳理其中与土壤息息相关的自然地理过程,进一步明确土壤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场所。读图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涉及哪些地理过程?

(2)图中各箭头分别表示哪些物质迁移或能量转换环节? (3)哪些环节主要在土壤中进行?彼此间有何关系? (4)这些过程对维持土壤功能有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图5.16,分析生物循环得以“不断进行”的条件,理解土壤功能可持续的自然地理基础及其重要性。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即从生物影响土壤发育转为土壤支持生物持续生长,进而分析气候、地形、成土母质对土壤功能的影响,为学习土壤养护做好铺垫。要求较高的学校可适当拓展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具体案例,强化学生对土壤功能退化严重后果的认识。

四、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说明土壤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对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全人类关心的课题。然后结合案例“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和有关绿肥作物的图片,分析人类改造、改良不良土壤以及对优良土壤用养结合的基本途径,进而通过自学“地方病与土壤”,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土关系”的意识。

1.改良、改造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普遍行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教学时可分两个层次进行。较低层次的可从盐碱地及其治理前后的景观切入,只要求学生了解盐碱地存在“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不深究水盐运动过程;只了解综合治理的有关措施及其结果,不深究各种措施如何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较高层次的教学可从水盐运动的过程人手,结合当地地形、气候等资料,通过视频介绍、绘图演示等引导学生分析“土壤春秋季节返盐”的原因,然后分析各种措施针对的水盐运动具体环节,以及实施的时间和针对的土层。

2.优良土壤的保护方式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土壤保肥只是其中比较普遍性的措施。教学时可展示“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图片、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等知识,明确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土壤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学中可以多具体阐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导学生自学“地方病与土壤”时,可选择具体地区的真实案例加以分析。层次较高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循环过程等知识,同时联系食物链等生物学知识对地方病的致病和治疗机制加以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