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 B.大流士 C.修昔底德 D.亚历山大
2.亚历山大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及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C.是一次正义性战争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3.“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只要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期。由此说明( )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4.有学者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蒙古骑兵强大的战斗力摧毁了欧洲的旧制度 B.蒙古西征推动了欧洲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 C.蒙古西征为欧亚大陆重新勾画了政治版图 D.蒙古西征引发了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5.有人评价亚历山大说:“他政治上是波斯的,文化上则是希腊的。”这一评价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
A.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B.割裂了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 C.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D.在政治上具有专制性
6.亚历山大远征后的希腊化时代,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文化中心,其中著名的缪斯宫位于( ) A.亚历山大城 B.安条克 C.帕加马 D.波斯波利斯
7.亚历山大的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1
8.1294年,伊利汗国下令在全国颁行纸钞。纸钞完全仿照元朝至元宝钞,上面除印有阿拉伯文外,还印有汉字“钞”字。这主要体现了( ) A.当地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东方文化的西传 D.中国国力的强大
9.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对马其顿征服希腊的原因进行探究,下列选项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B.雅典和斯巴达的衰落 C.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D.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
10.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11.蒙古西征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B.大大推动东西方的交流 C.引发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D.最终为被征服者所征服
12.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前身是( ) A.马其顿 B.雅典 C.斯巴达 D.阿拉伯
13.“……使希腊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古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可·波罗的旅行 B.亚历山大的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14.亚历山大远征后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下列哪项不属于亚历山大采取的措施( )
A.自称法老之子 B.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 C.鼓励马其顿人与印度人通婚 D.推广波斯礼仪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亚历山大远征军主要由马其顿人和希腊雇佣兵组成,亚历山大在东方的远征中至少留下了36 000名希腊雇佣兵,让他们在各处定居下来。他们都是希腊文明的载体。东征中还
2
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测绘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他们与当地人交流来往,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
——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史料二: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大约有80名将官)。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1)根据史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军人员的构成特点。
(2)试分析史料二中亚历山大采取的举措的目的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春季率领大军远征东方,经过十年的大规模征服,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希腊奴隶主阶级的侵略战争。战争把灾难带给了东方各国,希腊和马其顿统治阶级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但是远征在客观上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亚历山大为加强其在东方的统治,大力推行“融合”政策。在亚历山大帝国中沿袭了东方专制帝国的旧规,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中央和地方行政组织,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采用东方宫廷仪式,重用波斯和当地土著的上层分子,让他们充任政府和军队的官吏。在安排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成套地抄袭东方,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他给亚洲青年穿上马其顿服装,按马其顿军训制进行训练,装备得和马其顿部队一模一样,在骑兵特别部队里,还招收了波斯上层分子的子弟参加。
——摘编自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历山大远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推行的“融合”政策的主要措施,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4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故选D项。
2.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及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等,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 3.D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了亚历山大通过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推广了希腊文化,这表明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故选D项。 4.B
5.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亚历山大帝国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在文化上,大力推广希腊文化。这说明其统治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A项正确。 6.A 7.D
8.C 解析:伊利汗国颁行的纸钞完全仿照元朝的至元宝钞,并且印有汉字“钞”字,这说明元朝文化影响了伊利汗国的纸钞发行,这表明东方文化西传并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影响。故选C项。 9.C
10.D 解析:材料“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故D项正确。 11.D 解析: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 12.A 13.B 14.C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1)特点:从来源看,主要来自马其顿和希腊;从职业看,涉及多个科学文化领域。 (2)目的:与东方贵族联合,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帝国稳定;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影响: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对帝国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6.答案:
(1)评价: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希腊奴隶主阶级对东方世界的侵略战争;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去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措施:沿袭东方统治旧规;重用东方各族上层人士;在日常生活方面沿袭东方习俗;鼓励进行政治联姻;用马其顿方式训练东方军队等。影响:有利于缓和与被征服地区的矛盾;有利于团结东方贵族,巩固帝国统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或 “希腊化世界”的形成)等。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