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2022-12-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析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摘要】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的一个子问题,不仅关系到性别歧视而且关系到教育的公平甚至社会的公平,然而目前教育性别不平等这一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亟待解决。对此,我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调查数据,并结合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试图对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本文将分为四大部分:概念解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解决策略。在对概念进行解析时,我会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教育性别不平等,并阐述它在教育生活中的表现以便于人们更好地正视这一现象;在分析其影响因素时,我选择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女孩自身这四个角度进行剖析;思考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时,我会结合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来分析,因为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在探讨解决策略时,我将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层面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教育性别不平等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性别歧视”和“教育不公”在我国古代父权制社会就已初见端倪,然而随着国家的一步步改革,妇女运动的解放,教育平等政策的颁布,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至少在我国边缘地区仍然很严重。这两个问题本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但将其结合起来看已是大势所趋。“教育性别不平等”可谓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问题根源可追溯到古代。我国相关研究者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并对其解决策略进行了广泛探讨,近些年,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人们也开始正视这一现象,不过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多学者们提出的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新的社会因素的加入导致这种不平等现象加剧,因此,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对此,本文拟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是概念解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策略。其中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是本论文的重点,而概念解析是为了下文

写作的需要,使人们对“教育性别不平等”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分析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选择解决对策,只有明确了消极影响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最终破除性别不平等在教育领域里的偏见,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一、教育性别不平等概念解析

前面说到过,“教育性别不平等”包括“教育不平等”和“性别不平等”两个内涵,是公平在不同领域内的缺失现象,如果结合起来看,放在“教育”这个大领域里,“教育性别不平等”就成了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子问题,因为教育性别不公平不仅有性别不公平,还有城乡教育不公平、 等,如果放在“性别”这个大领域里,“性别教育不平等”就是性别公平问题的一个子问题,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前者。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框架,因为教育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复杂多元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从教育和性别来分析。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对“教育性别不平等”进行解析。

1、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教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开始使用“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①。与指向男女的生物属性不同,“社会性别”是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种差异使社会赋予男性女性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表现在教育方面,女性便被弱化了,性别差异变成了教育性别不平等或教育性别歧视。尽管当前的教育法规政策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其实是隐藏在教育生活

①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中的,而人们却习以为常,忽视了受到不公的女性,比如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和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只有将女性在这些方面受到的不平等进行再现,将这些看似普通正常的现象呈现于人们眼前,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正视这一问题,正确地理解“教育性别不平等”。

2、教育性别不平等在教育生活中的表现

首先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均等,这是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受教育机会主要是入学机会,这在我国城市中心地区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城市边缘地区和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女童失学率就比较高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小学的辍学率已从1990年的2.77%,下降到1997年的1.01%,但这只是儿童的整体状况,事实上,女童失、辍学率明显高于男童,约占整个失、辍学的70%①。其实,不只是女童,一些中学女生也有读书读到中途辍学外出打工挣钱的,有的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有的是为了将教育机会让给家里的哥哥或弟弟,还有的则是父母看不到女儿读书的前途,相信“读书无用论”。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性别在教育领域里的不公平的残酷现实。

其次表现为教育过程的性别不平等,这可以从动态的课堂教学和静态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会发现,在课上与老师互动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然而教师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性别偏见会影响课堂互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国外有研究者利用3年时间对100 多个班级进行过研究和观察,发现这些班级的授课教师更多地叫男生回答问题并给予更多的鼓励。如当女生对问题回答错了,教师常叫别的同学帮助她把问题答出来,而当男同学回答错误时,教师倾向于启发他思考,找出正确的答案并给予鼓励。可以看出教师对女生的期望不如男生高,并且认为她们的思维

① 于伟,胡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能力不如男生强。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倾向于提问男生开放式的问题;而对于女生,教师更多的是提问那些需要记诵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男生比女生聪明,女生擅长记忆,而男生精于思考与推理。再从静态的教材内容看,我们以语文课本为例,翻看语文课本就会发现,教材里的文本中存在严重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刻板印象①:女性形象随儿童年龄增长在教材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缺少富有时代感、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鲜活而具体的女性性别榜样,女性形象仍然局限于传统贤妻良母形象,教材所选名篇的作者群中女性的比例也很低。教材是学生的启蒙读本,一般的儿童接受教育都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认识人类也是从教材开始的,试想这种隐藏在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难道不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吗?随着年龄的渐长,教材里的男女性别刻板印象难道不会停留在学生脑海里吗?

最后表现为教育结果的性别不平等,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结果的性别不平等体现在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果性别不平等体现在所得到的教育评价不同。众所周知,女大学生在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上都比男大学生低。据统计,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大约只有男毕业生的87.7%②。观察女性所就职的行业会发现,女性的就业层次也明显比男性低。她们在一些对知识与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所占的比例很小。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女性只占该行业职工人数的36.98%;在金融保险业,女性只占职工总人数的39.53%;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女性供职人员更少,只占22.65%③。从生活中可看到,服务业与餐饮业职员中,女性所占比例略高。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性别不平等在教育结果中主要表现为得到的评价不同。而这种评价由教师给出,很多教师性别刻板印象意识严重,对于男同学和女同学的评价囿于这种意识之下,认为“女孩子不适合学理工科”,“女孩子不如男孩子聪明”,“男生反应机敏,而女生比较古板”,违背了教育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抹杀了女同学所具有的男性优点。

① 史静寰.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② 廖克玲.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 ③ 钱民辉.女性教育机会均等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

二、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教育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问题,在分析它的影响因素时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孩自身方面的原因。前三者属于外因,后者属于内因。

1、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古代社会中社会劳动的分工就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自然导致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进而导致了社会对男女期望和要求的不平等,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古代的女性一般都是在家相夫教子,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服从、被动的地位,没有话语权,而男性无论是有作为的还是无作为的始终处于统治的地位。我国的史书《二十四史》更像是一部男性的活动史,没有女性的地位。我国这种父权制社会传统所宣扬男性中心和男性至上的思想无疑削弱了女性的地位,忽视了女性的需要。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衍生为现在的“读书无用论”,主张女子无需进学堂读书,只需学些女工和礼仪就够了。这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伴随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百姓的意识里,再加之这些地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女童辍学率高就不足为奇了。

2、家庭因素的影响

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是影响教育性别不平等的一个大因素,具体说来,可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有无兄弟姐妹等小的方面予以分析。首先是家庭经济条件,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意识形态的先决条件。贫困家庭经济的匮乏导致贫困家庭无力支付或很难提供子女上学所需的各种各样的

费用,尽管国家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但仍然不能满足所有儿童入学的需求。这类贫困家庭在支付不起家里所有儿童入学的费用时,往往会倾向于对教育做性别选择。由于女生上学机会成本高于男生、女生上学对家庭的回报率低、青春期女生上学安全难以保证等因素,贫困家庭往往在教育选择中倾向男孩,因此女童入学率低下。再者,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决定了在社会上所处的阶层地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人们更看重金钱和权势的情况下,处于下等阶层的人民的子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自然会受到不公平对待。相比较而言,处于上等阶层的子女在教育性别不平等方面的差异较小。如果将教育性别不平等与阶级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不同阶层的女性受到的教育又有差异,这也反映出阶级分化比教育性别不平等更严重。而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改变自身所处的地位,如果教育上受到性别歧视了,这会使阶级分化更严重,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其次父母受教育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性别不平等。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着子女。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所生的子女会具有先天的优势即天赋,我们暂且不论这种遗传因素的作用,仅从后天培养来分析。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他们的思想越先进,越开明,受到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比较小,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女性受到的教育不平等并不明显。而父母受教育水平越低,他们的思想越保守,越遵从于传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思想痼疾如“重男轻女”在他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了。他们更倾向于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加上女子上学对家庭的回报率低,因此,这类父母从根本上就对女子上学的期望不高。

最后是有无兄弟姐妹,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小因素。曾经有人做过关于独生子女、教育获得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建构的研究①,得出独生子女政策能增进教育平等的结论并得到了验证。一个家庭若有多个子女,所需的经济费用就更多,他们不可能享有平均的教育资

① 肖富群.独生子女、教育获得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建构——基于江苏、四川两省农村的调查数据.[J].

源分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更倾向于让男孩上学,女孩子会做出牺牲,应有的受教育权会被剥夺。兄弟姐妹的多寡也会影响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一般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年限短,很多孩子都是上学上到中途被迫辍学的,因为家里的弟弟或妹妹要开始上学了,而家里的经济情况又不允许同时负担多个孩子上学,这种情况下,“大让小”的传统便凸现了。可见,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教育性别不平等要比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更明显。

3、学校方面的影响

教育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学校教育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此,教育领域里的性别不平等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因素有关。来自学校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教师和教材。

从教师的层面上说,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暴露出性别偏见的倾向。对于男女学生的人格特质,大部分教师有着和社会一致的看法,他们认为女生应保持安静、比较顺从,易于控制,是被动的学习者,而男生则应有主见,更有竞争性,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在这种性别意识的支配下,这些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最终给学生的教育评价必然带有一定的性别偏见。比如教师在组织和分配教室工作时往往会按照自己心中对“性别合适”的理解来开展。教师很可能叫男生去完成需要到教室外去做的任务,如给校长送信或到办公室帮老师拿仪器等。女生通常被安排做室内的工作,如整理图书室的书籍、分发试卷、擦黑板等。教师安排学生工作的这种方式反映出男生扮演活跃的角色,能够完成困难的工作而女生却不能。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上,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十分严重。教师们普遍认为,男生逻辑思维能力强,而女生更善于机械记忆;男生反应机敏而女生比较古板;男生爱玩、乐于思考而女生对感性、形象的东西更感兴趣;男生追求成功的感觉而女生学习凭兴趣、功利性强等等。这种评价对于女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抹杀了女生的个性,也不符合所有的真实。

从教材的层面上说,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太少,性别刻板印象严重,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缺乏时代感。教材中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角色的忽视,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形象出现的次数和频率要远远低于男性形象。即使出现了,也是刻板化的形象甚至是歪曲的形象,对于女性在历史上的活动和贡献,教材往往略而不谈但是对于男性的活动和成就却是大篇幅地描写铺张。有些教材的插图中描述母亲在厨房做饭,而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口中叼着烟斗,悠闲地看报纸。这种人为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通过教材过早地影响着年幼的一代。现行教材中女性形象很少,正面的与现实生活贴近的女性形象则更少。有研究表明:小学语文课本12册,共出现240个人物角色,其中49位是女性,这49位中具有现代人气质的只有8位。而其他的女性多为古人、老人、名人,如花木兰、我的母亲、冰心等①。这些女性脱离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难与孩子产生共鸣。因此,教材内容所显现出来的这种性别偏见既是教育性别不平等的表现又是影响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因素。

4、女孩自身认知偏差的影响

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还表现为女孩对自身认知存在偏差。这也源于男女的自然性别差异,所谓男女自然性别就是指两性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内部的因素,如努力程度不够、自己的学习能力较低等;男生则更多地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学习内容太困难、学习任务重、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等。女生的这种成败归因方式很容易造成对自己认识的偏差,不能够客观地评判自己,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在教育中不再去争取属于自己应有的权利,忽视了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加剧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① 于伟,胡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三、教育性别不平等产生的影响

1、对女性个人产生的影响

在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环境下成长的女性,首先在学业上会受到影响:由于被误导为智力水平不如男生,在学习效果上自我评价较低,影响了潜能的发挥。第二,女生在学科选择上偏向文科。女生被认为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思维直观、形象,因此大多选择文科,从而缩小了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也限制了她们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就业方向。第三,女生的未来成就期望值较低。在性别不公平的环境下鼓励男生积极进取,男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较高,成就期望值较高,而女生常常被灌输传统家庭观念,以美满家庭为女性的人生理想目标,所以女生的事业成就动机水平较低,成就期望值就较低。其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还会影响女性的价值观。教材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女性刻板印象深深地影响了女性价值观选择,毫无疑问,在当今社会,女性对化妆品、服装、发型设计和菜谱的热衷远远超过男性,这种热衷仅仅是来源于女性的天性吗?这更多的是女性的价值观教育误区所造成的。女性刻板印象使得她们更加关注社会所认同的她们应该关注的东西。社会上女性就业困难而引发出类似“ 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的话语,女性开始从婚姻中寻求男人的帮助,以自己所爱男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成功,而漠视自身能力的培养、才华和素质的提高。这种错误的带有依附性的价值观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发展。

2、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问题本身就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如果教育领域出现性别不平等现象,势必会导致其他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在政治方面,教育性别不平等会直接导致女性所选择的专业与从政远离,在政府的主要政治机构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女性占据少数,一般只有20%的女性,女性的政治

参与率比较低,这意味着性别不平等会无限循环,教育领域和政治领域里的性别不平等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方面,教育除了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外,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果,能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教育性别不平等却减缓了经济的增长,因为忽视了对妇女的教育,而对妇女的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家庭活动主要由妇女掌管,对子女的抚育也要由妇女承担,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改善卫生保健和促进下一代人力资本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并且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妇女,能够对家庭生计做出贡献,相反,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可能无法提升家庭生计水平。妇女受教育水平低,不仅束缚了女性劳动力的外出,还约束了男性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时间。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强度大,女性无法承担全部农业生产劳动,致使男性无法全年在外打工,从而造成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打工收入的减少。家庭经济收入减少,消费就会减少,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文化上,自古以来就宣扬的是男权文化,这也与那时奉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相符,女子没有接受教育,不识字自然不能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当然古代也并非没有女才子比如李清照,但是像李清照这样的女性大家屈指可数,直到近代、现代、当代,由于女性在教育领域受到不平等对待,她们对文化领域的贡献自然不及男性,而男性在文化中会表现出男子所具有的特质或风格比如阳刚之气或英雄气概,这将会使文化呈现不均衡发展,缺少女性文化所特有的婉约、柔美之风,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教育性别不平等的解决策略

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对症下药;分析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为了使人们意识到解决该问题的迫切性。针对上文所述的各种影响因素,相应的解决策略也可以从国家和个人的层面来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完善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我国的教育法还不够完备,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关于两性教育公平的内容大都集中在保障两性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较低层次上,而且大都是宏观、笼统的规定。另外,对于法律实施的保障和违法责任的规定也缺乏硬性的要求。因此,应将性别平等观念纳入教育政策的主流,对各项教育法规和政策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审视、清理和修订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盲点方面的内容,并且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比如女性上学安全保障问题、城市边缘地区女童的教育问题等。还应建立特别扶持政策,比如为鼓励女生参与传统上男性为主的学科学习,在同等条件下,应该女生优先。在教育的重大决策上,应该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政策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因此,国家应发挥它的强制性特点,强力推行性别公平的教育政策。

2、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的设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当前的课程明显具有传统的性别差异,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然。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将性别平等观念贯入其中,设计者应努力消除性别歧视观念,正确看待男女两性的地位以及对人类的发展贡献等,从性别公平的视角制定、编写和审查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尽快将两性教育课程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就具有两性平等意识,拥有正确的角色价值观念,能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定位。作为课程的一种内容载体,教材,教科书也需要进行改革。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之严重,上文已有提到,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正是通过教材得以彰显和传播的,因此教材的改革刻不容缓。教材的编写者和审定者应站在性别公平的立场上,分析、修改现行学校教材中存在的负面性别偏见或歧视现象的内容,使教材内容能够反映一定比例的女性的形象和历史及对人类活动所做的贡献,消除存在的问题,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监督各级教材。除此之外,教材编审者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女性比例,以更好地执行教材改革的任务。

3、提高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

教师的性别偏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在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期望和评价教育方式等都或多或少存在性别偏见,这影响着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性别角色的认同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因而,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性别刻板观念和行为,提高对性别意识的反省能力,在对教材的选择与运用上,适当规避有性别歧视倾向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谨慎选择语言,淡化学生性别陈规,具体的如对女学生的见面问候语避免一味用“今天真漂亮”、“你这裙子真好看”之类的语言;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尽可能不以性别为分组标准;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专业时,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为主进行具体的指导,而不能囿于传统性别课程这一痼疾中;在给学生安排座位时,不能以性别隔离开来而要合理安排座次。最后,学校的权利构成中女教师比例很低,因此,女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行政管理,提高学校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为女学生做榜样,同时,也对未来两性的自我实现具有引导作用。

4、培养女生的自信心

基于影响因素中女生认知偏差的影响,我们可以给予女生心里方面的指导策略即培养女生的自信心。研究发现女生的自信心普遍低于男生,主要表现为女生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自我效能感也低。如果女生自己都觉得不如男生优秀,那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就会永远存在了,因而,培养女生的自信心对于提高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自信心是积极的自我评价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是引起和维持行动的动力,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女生准确的反馈和指导,如果教师能够在女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指出她们的优势和不足,这样不仅有利于女生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帮助她们了解自己的能力特征,增强她们的成就感。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女生进行正确的归因,由于女生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因此对自己

的能力不能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应抓住女生的这个特点,对女生进行归因指导,改变她们消极的归因方式。

总之,消除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社会因素,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多性别不平等现象,但是无论社会和教育怎样变化发展,我们都应该致力于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需要各界的努力与配合,各司其职。之所以在此重申这个问题,直接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的性别平等意识,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自上而下若都能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那该问题的解决就会加快进程,进而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2 ] 钱民辉.女性教育机会均等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

[ 3 ] 周小李.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3)

[ 4 ] 于伟,胡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 5 ] 史静寰.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6 ] 廖克玲.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

[ 7 ] 徐学兰.略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

[ 8 ] 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2)

[ 9 ] 杨旻.高等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3)

[ 10 ] 唐科莉.态度、行为与自信——OECD 揭示教育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原因[J].基础教育参考,2015,(13)

[ 11 ] 陆海棠.透视学校教育话语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

[ 12 ] 林晓 杨启光.基于社会性别的课堂互动资源分配均衡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3(11)

[ 13 ] 肖富群.独生子女、教育获得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建构——基于江苏、四川两省农村的调查数据.[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