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

2022-12-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7年第l2期 45 一本期问题 个砝码.问:该砝码的质量在最初2 个砝 高553 如图1,△ABC的三个内角满 码中由重到轻至少排第多少个? 足 C=3( A一 B),D、E分别为边AC、 高553求最大的实数M,使得对一切 满足 +y≥O的实数x.y,均有 ( + ) ≥M( + )(xy一 一Y). 高554设 为正整数,有2 个质量两 AB上的高的垂足,△ABC的垂心为日,M为 边AB的中点,P为△ABC外接圆劣弧BC上 一两不同的砝码.每次称量是指将现有的砝码 分成个数相同的两组放在天平上称重,然后 留下较重的那组(若两组的质量相同,随意 留下一组即可).这样经过n次称量,还剩下 将引理2运用于点集 和正三角形 , 得到一个三角形,不妨称之为△ABC.在边 点,联结胛,设其中点为Q,DM与EQ交 于点Ⅳ,△DEN、△DNQ的外心分别为0 、 02.01 02与DE交于点F,过F作01 02的垂 全等的三角形,故它们重合.因此,由 的定 义知三角形7”不可能与之相交. 引理3得证. BC、CA、AB上分别有点集 中的点 其中,有些点可能重合. , 对三角形 和集合瓦、瓦、 ,运用引理 2得到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且在 、△A BC 、 若△ABC的大小不超过三角形 ,则题 中结论成立.否则,考虑△ 它们的边上可找到分别属于集合 、 、 的点 。, bc △A B C,其中,△AB。C。是以 为中心所作 的△ABC的位似图形,其大小与三角形 相 同,其余两个三角形的定义类似.因而,它们 均为三角形 的平移图形. 6, 。、 、 。(可能有 些点相互重合). 由题意,知点集 { 口6, 口 , 口, 6, 6 , 6, c , c , c} 。再考虑点集 的如下子集: X。=X—AAB。C。, 可被三角形 的某两个平移图形 、 所覆 盖.故必有一个平移图形至少盖住 中的两个点,不妨设 ∈ . 、 X6=X一△A6BC6, Xc=X一△A B C. 再证明一个引理. 据引理3,知三角形 不可能与集合 相交.从而,点 、 、 均含于另一个三角 引理3若三角形 的某个平移图形 包含点 ,则图形 就不可能与 相交. 形 中.再由引理1,知集合 被包含于三 对于其余情形也有类似的结论. 引理3的证明 假设命题不真,于是,三 角形 与△ C各条边的直线相交.从而, 它包含△A JE} c.而三角形 与△A B C是 角形 之中,这表明,集合 被△ 。 c和 三角形 所覆盖. (刘应成 四川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 校,610066) 线,与0:N的延长线交于点G.以GF为半径 作oG,以02F为半径作oD ,oG与oD2的 另一个交点为尼证明: 、R、Q三点共线. 图1 高556 已知整数x,y、 均不为7的倍 数,且7 l( + + ).证明:7 l( +y十 ). 上期问题解答 高549设正数a、b、C满足a +6 +c =3. 证明: √ 南+÷ √ +√砑≤2+ 南 。 证明记“∑”表示轮换对称和. 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设正数a,b、C满足 n +6 +C2=3. 则(n十6+c) +9∑-斗 一a ≤18. ① 证明 注意到, 9一(口+b+c) =∑(0—6) , 9 1 一9 q一=( ̄(4-a2))(∑ 1。2,)一9 =∑( ̄4_-b2 一羼 故式① §∑(厝一愿 . 只要证: 中等数学 (脬_b2一辱 § (4一口 )(4一 )b  、一 (4一a )(4一b )≥(a+6) . 3/.(4一a )(4—6 ) =(1+b +c )(a +1+c ) ≥(a+b+C ) >(a+b) , 从而,要证不等式成A—L. 引理得证. 记 = ∑4 2. a贝0由弓I理知 +y≤2. 由柯西不等式得 (∑√ ) ≤( +c) (∑击) :9xy2:9(2 ) ≤詈( 233. 故∑ ≤ 因此,原不等式得证. (唐立华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 学,201203) 高550平面上有以边长为1的正三角 形组成的无限网格.有一些大小形状相同的 小瓷砖,每个小瓷砖恰覆盖两个相邻网格.把 这些瓷砖不重叠地放入网格中,瓷砖边线与 网格重合.这些小瓷砖按放置方向分为三类, 每类的个数分别为a、6、c.证明:若这些小瓷 砖拼成了一个实心凸多边形,则abc为完全 平方数. 证明 由于拼成的凸多边形的每个外角 为60。的整数倍,则凸多边形必为每个内角 等于120。的六边形或其退化形式(某些边长 为0).格线的三个方向称为 、 、 类,每个 小瓷砖由其中两类边围成.不妨设 类边的 2017年第12期 小瓷砖的左侧是一个含OL类边的瓷砖或左边 界,右侧同理.从而,得到结论:六边形对边相 等;从左边界至右边界间,两条相邻 类格线 间的含 类边的瓷砖的个数均等于左边界长. 设六边形三类边界长为x.y、z(x.y、 ∈ z+).则含三类边界的瓷砖数分别为 (Y+彳)、y( + )、 ( +Y). 因此,三类瓷砖分别有 、yz、 个,乘积 为(xyz) ,是完全平方数. (余泽伟 学而思培优广州分校, 510000) 高SSl求所有满足下列条件的整数k: 存在2 017个整数口l,口2,…, 2 o17,使得对任 意不含素因子2 017的正整数n,均有 n+口 +0;+…+0;017[,7 n+k 厶’ 解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存在无穷多个2 O17k+1型素数 证明假设存在有限个2 017k+1型素 数Pl,P2,…,P . 令m=2 O17p1P2…P , 2 O17 . = =————■_== m2 016+m2 o1+ 5++……+ +m+1.+1. m—l 考虑t的一个素因子g.则g十m. 若m三1(mod q),则gI2 017. 由于2 017 lm,于是,glm,矛盾. 故m≠O,1(mod q). 从而,m m 三1(mod q). 由费马小定理,知m 三1(mod q). 因此,2 017 l(g一1),即g为2 O17k+1 型素数. 而q十m,即q {P1,P2,…,P },矛盾. 引理得证. 由引理,知存在无穷多个素数P,使得 P三1(mod 2 017). 任取一个这样的P. 由中国剩余定理,知存在自然数 ,使得 f 三一 (mod P), 【n三1(mod P一1). 47 则 不含素因子2 017. 由费马小定理,知p10( ~一1). 由于(p一1)I( —1),于是, (0 一 一1)l(口 一 一1). 从而,pI(口 一a). 注意到, P I( + ), (n+k)I( +0 +n;+…+n;017). 故(n+k)l(口 +口;+…+0;017一k) = P I(n?+0;+…+口;o17一k) = P I(01+n2+…+a2o17一k). 由p的任意性,知P可任意大. 从而, l+口2+…+口2 o17一k=0. 由中国剩余定理,知存在自然数m,使得 fm三一k(mod P), 【m---2(mod P一1). 则m不含素因子2 017. 由费马小定理,知P l 0( ~一1). 由于(p一1)l(m一2),于是, (口 一 一1)l(口 一 一1) = P I口 (0 一 一1) = P l(口 一口 ). 由P I(m+ ) = P I(0 +0 +…+口 o17一k) P I(0 +口;+…+口 0l7一 ). 因为P可任意大,所以, 口 +a +…+口22 o17一 :0. 故 l+口2+…+02 017 =口 +n +…+0 o17. 由于口f(i=1,2,---,2017)为整数,贝0 02f≥n . 当且仅当口 =O或1时,上式等号成立. 从而,0≤ ≤2 017. 当k=m(O≤m≤2 017)时,令01,02,…, 口2 o17中有m个1,2 017一m个0即可. 故k=O,1,…,2 017满足条件. (缠祥瑞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 校,110179) 高552 如图2,锐角△ABC的内心为 ,三条角平分线的延长线分别与外接圆交于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2017年总目次 IMO快讯 (8・2) 基于重心坐标系的平面几何证明的探讨 (李朝晖2・2) 第八届陈省身杯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 (9・48) 平面几何中相切问题的证明思路 (沈文选与曼海姆定理有关的一类几何问题 (潘成华田开斌 褚小光任悦3・2) 4・2) 5・6) 数学活动课程讲座 ・初中・ 反演变换的应用 不等式证明与最值探求策略 含有两圆相交结构的问题初探 超5・2) (邓王慧兴杨运新6・2) 7・2) 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论问题中的应用 与数论相关的数列题的解题策略 黄志军7・7) 算两次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 (刘媛媛 石泽晖・高中・ 极端原理浅析 (李海军1・2) 8・3) 点A。 、C1,△ B c 的内心为,1.证明:当且 ,,1与A JE} 所成锐角 =仅当直线, ,//AC时,直线AB、B C I1 ,BC、 A。 ,、,。,分别三线共点. AC与A B 所成锐角 90。一 AlB1 C1+9O。一 ClAl曰l = AAlB1+ A1ClC == AlC1B1. 作,1 上CC 于点  ̄1]tan A1C . 设c1C与 l l交于点M,BlC1=口,AlC1 =b,A1Bl=C. A1 计算得tan c 。: . 图2 证明 对圆内接六边形ABCA B C ,由 帕斯卡定理,知AB与B c 的交点 、A JE} 与 BC的交点y、j三点共线. 注意到, 而点 在XY上 省 Mv MT 廿 lT Ml ‘ 又 ,、 、l,三点共线甘,1、 、y三点共线. 11 阳1■  1’1 B等■—1, 揣合 ‘, ,  AB B C==A 1B'A1 C故问题表述为当且仅当,。,//AC时,点 ,1在 y上. 必要性. MY=B1 Y—B1 , 代人口、6、c即得证. 充分性的证明类似. (侯彬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