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解读(上)
■编者按
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协将成渝经济区建设专题调研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纳入《省政协2009年工作要点》,调研组从3月中旬开始调研,4月中旬形成初稿。省政协共组织召开16次会议,广泛征求地方政协、有关部门、相关专家、新闻媒体的意见,最终形成关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研究报告》。报告博采众长,内容翔实、观点鲜明,为国家制定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今日起,本报将分两次对该报告进行解读。
建设成渝经济区有何重大意义?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和增长潜力极大的区域,具有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符合国家总体战略,顺应合作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成渝经济区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涵盖了四川和重庆主要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区,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和增长潜力极大的区域,具有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条件。这就是说,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符合国家总体战略,顺应合作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做出了从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向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的重大战略调整,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的难题,力争在全面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新局面。
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经济基础较好的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必将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引擎。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成渝经济区的资源条件、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不但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而且将为我国下
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西部大开放开辟新途径。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按照充分开放的要求,在继续扩大东向、北向和西向开放的同时,顺应我国加强与东盟、南亚合作的大趋势,抓住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及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全面实行零关税的政策机遇,突出南向开放,努力开辟便捷的出海通道,将为西部大开放开辟新途径,根本改变西南地区乃至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构筑新屏障。成渝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人口和产业密集,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把成渝经济区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与川西北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地相配合,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构筑新的有效屏障。
成渝经济区功能如何定位?
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可定位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其主要内涵是: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核心区,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试验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家总体战略部署,顺应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可定位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其主要内涵是: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核心区,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试验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核心区: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已在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总量超过西部地区的四分之一,具备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和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通过全面的区域合作,更加突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开放,变体制阻碍为体制推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开放滞后为充分开放,变技术跟踪为自主创新,成渝经济区完全有条件成为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核心区。
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试验区:成渝经济区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别明显。抓住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努力破除体制障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将从扩大有效需求和增加要素供给两个方面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在我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成渝经济区既是重点开发区,又承担着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
代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成渝经济区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达、适宜人居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既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有利于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部地区提供科学发展的成功模式。 成渝经济区将发展哪些优势特色产业?
成渝经济区可以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引领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现代产业结构,为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按照市场的、发展的和创新的思路,根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可以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引领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现代产业结构,为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清洁能源产业。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既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成渝经济区的突出优势。要以水电和天然气开发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成渝经济区作为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的地位。大力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的开发,努力提高新能源在清洁能源中的比重。
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高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就业、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突出特点。要以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装备、石油钻采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环保设备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以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发电设备的研发为重点,为新能源开发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资源可再生、污染相对较少、就业容量大和对农业发展带动力强的明显特征,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发展潜力极大。要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和品牌优势,以绿色和高附加值的饮料、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要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和核技术为重点,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效对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研发优势,加快成渝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产业链的高端,不但能耗低、污染小,而且具有附加值高和创造高端就业机会的突出特征。要以物流、信息、金融、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贸易、旅游、会展等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分工与协
作,努力获取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益,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