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状况与解释

2020-09-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经 产业经济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状况与解释 张平 商来年一~要速高经举得取威目舶世地东时同此与区  域一差艮过通蚣ⅨG三国)均瑚的及 ~一地虱进胭々管结骆献文行济区壅 一外乏柏长增在性步商是埙度程某溯唢螂间曙, 键廷雅一~秘晡情、 一(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甘肃兰州73O07O) 一、引言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到2O07年,实际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O多倍。根据2O05年全国经济普查数 据,1979—2O04年,GI)P总值平均年增长9.6%,人均GDP 年均增长8.3 。2DO7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指出,我国l992— 1996年、2oO3—2oo7年两个阶段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 lO ,这种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伴随这种 奇迹的是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距日益扩大。l979年 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比中部高3O ,比西部 地区高43%。到2OO7年,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 中部的2.14倍,是西部地区的2.39倍。 GI)P超过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上升、中部地区下降,使得中 西部人均GDP几乎相等。2O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进 步提高,继续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东部地区人均GDP 是东北的1.5倍,中部的2.23倍和西部的2。64倍。 从三大区域看,1983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7612元,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0.57元,中部地区 为516.99元,西部地区为458.26元,三大地区人均GDP的 . 绝对差距并不很大,相对差距东部地区大约比中部高45%, 1R ●● : 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状况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O07年发表了《中国区域经济非均 衡发展分析》,研究报告中分别选取了1978年、1992年和 2Oo4年的数据位比较对象。这三个年份分别代表不同的经 中异 济 济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拉开了市 西系 的 场化的序幕,2O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则第一次全面反映了 部数 不 地的 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中国实施缩 区变 衡 小区域差距的“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 。区域经济 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度量。 蛊 0 霸 < — 一束部+中部 西部 全匿 图1 中国三大地区人均GDp(1983—2OO7) 经描 。的化隅胜  济述0 (一)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化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从1978年一2O04年,只有东部 比西部地区高64%。东部地区人均GDP与中西部地区人 均GDP的差距从20世纪9O年代后加速扩大,如图l所示, 到2OO7年,全国人均GDP为18683元,东部地区的人均 G【)P为31241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l4601元,西部地区 人均GDP为13O73元,东部是中部的2.14倍,是西部地区 的2.39倍。 (二)三大区域人均GDP变异系数测量 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西部地区先升后降,中部 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则连续下降。到2OO4年,四大区 域GDP总量占全国比例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 GDP总量已超过全国的一半。 袁 1978 1992 2004 变异系数是进行区域差距分析的重要指标,它是反映标 志值变异程度的相对指标,是消除总量影响的有效指标,优 例 点是它以绝对差距内的标准差为基础进行比较。变异系数 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式,一种是加权式,加权式又被称为威廉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末部 44.48% 中吾ll 西部 逊系数。本文采用威廉逊系数,把人口的影响也作为因素之 一0.83 O.61 O.45 48.83 2O.62% 19.4O 1.1 O.6 O.2 54.7 l9 7 16.8 1.5 0.5 O.5 来分析,表2的数据依照下述公式计算而来。 22.03 19.22 东北 14.7 l_O 11.5 1.O 9.8 1.O 专 上式中,y为全国或某大区人均GDP,P为其总人口数 赘料皋源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2o07年《统计研究》第 期.48—59。 各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扩大更多。以东北地区为 基准,l978年东北地区最高,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以等差数列排列(公差约为O.17);到1992年,东部地区人均 Y 为子区域的人均GDp,P 为其人口数。威廉逊系数值越 大,说明各地区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因为,威廉 逊系数是统计学上的标准差除以其均值,其均值越大,偏离 度就越大,反映区域的不平衡性越大。 从三大地带人均GDP变异系数(威廉逊系数)来观察, 12经济理论研究 ¨∞ 0 按照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对1988年以来我国三大地带的 人均GDP变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1988—2006年三大区域人均GDP变异系数 !:! l!: !: !: !: !: !l!: !I!: !: !: !: !: !: !: ! 数据来源:1988 2o04年数据张琦《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完I¨鼻;1j页.2oo .20O6年数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人均GI)P变异系数越大.说明区域差异越大,人均 GDP变异系数越小,说明区域间的差距越小。我国东中西 三大区域之间人均GDP变异系数(威廉逊系数)从1988— 2O07年三大地区的人均GDP变异系数逐年增大,从O.31上 升到0.53,就反映了三大区域间的人均GDP差距在加速扩 大。区域间差距扩大幅度如图2所示:  I. ./◆—’—◆\.—・  I/.—’ ’ .晷 蓉 善 襄 蓉 器 量 吾 誉 誊 荟 晷 誊 奢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N 一 一 N 图2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变异系数(1988—2。07年) 1988年到1999年三大区域之间人均GDP变异系数变 化最快、扩大幅度最大,向上变化曲线的倾斜度最大,1998 年之后扩大幅度变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如20O1年比 2oOO年还低一点。2O03年后区域间的人均GDP变异系数 增幅又在加大,2O04年最大,变异系数大0.58,2O05年后变 异系数稍有下降,可能是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中部崛 起”等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作用下,中西地区增长速度加快, 使得地区间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总体上看,我国区 域之间的差距增长和扩大的幅度在增加口j。 三、区域差距的文献解释 关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研究文献很多,总结起来, 一部分学者把不平衡的原因归结为外生的地理位置、国家政 策和制度性因素,如Fleisher和Chen认为中国沿海地区的 快速发展不能全部归功于其获得的优惠政策,沿海地区比较 有利的地理条件对其快速发展同等重要: 。 murger等构 建了由海航带人口比例为代表的交通成本和纯地理因素,以 及各省的优惠政策指数来替代以往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地区 虚拟变量,对地理优势与优惠政策的影响进行量化和实证分 析,认为优惠政策的确对沿海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有影 响,但并非支配因素,沿海地区具有便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的地理优势也是重要的原因。林毅夫等认为.造成中国大陆 各省区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 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结构与许多省区市 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许召元、 李善同认为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对外经济接触较多, 加上一系列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从东部地区首先启动, 因而市场化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1993—1999年,东部地区 由市场化程度可导致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1.5至 1.75个百分点。 另一部分学者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形成与内生经济增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长源联系起来分析,他们从要素积累程度或使用效率方面来 分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蔡防和都阳发现,虽然我国东中西 3个地区分别存在内部趋同,但地区间的差距却扩大了。人 力资本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是造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武剑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模型基础上,运用投资灵敏度分析 方法,发现国内投资的区域经济差距特别是在投资效率上的 显著差别才是造成区域经济差距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由此 引出了以消除投资效率差异为核心的区域政策取向。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重视改革开放可能对地区差距产生 的影响。Daya1一Gu1ati和Husain对1978 l997年数据进 行了分析,认为开放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 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魏后凯建立了一个 单一方程的回归模型,把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国内投 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就业人数和FDI作为解释变量,分 别利用l985 1999年的时序和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FDI 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 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9O 是由 FDI引起的,且认为东部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经 济基础好,会继续吸引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外资,外商直接投 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一种区域循环累计因果效应。 陈飞翔等在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锁定效应模型基础 上,通过计量分析199O一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 据,阐述了锁定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发现由于要 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东中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 改革开放则进一步加剧了要素的锁定效应。 因此,总的来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地区间经济增长的 不平衡性在加大。与这种经济增长差异加大相对应的是,中 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尤其是1992年后,外商直接投 资进入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l996年突破4O0亿美元,之后 虽有波动,但一直维持在4 O(]亿美元之上,2OO1年达到468. 58亿。2OO1年加入wT0后,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O02 年达到527.43亿美元,首次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 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从2OO2年的527亿美元到 2O07年的747亿美元,中国吸收外资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 国家首位。但是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很不 平衡。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O06年底,累计FDI东部占84. 56 ,中部占8.55 ,西部占4.25 。尽管地区经济增长不 平衡由众多因素造成,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差异的 同步性,仍然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某种程度上它加剧了区 域问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J]. 统计研究,5:48—59. [2]张琦.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北京:经济日报出版 社,2OO7. [3]陈飞翔,黎开颜,刘佳.锁定效应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J].管理世界,2O07,(12):8一l7. 作者简介: 张平,甘肃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经济理论研究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