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ZHEJIA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Vol. 17+9 1
March 2018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深化方向
—
以杭州市不动产登记为例
吴伟强,钱敏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以全国最佳的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模式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多跑一
次”改革引领着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次办结”的硬约束倒逼政府改革服务供给机制,“一窗受 理”以单一界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整合和协调了行政系统的关系,数字技术的应用以“数 据多跑”的方式使得管理与服务的缝隙逐渐弥合。为了进一步推动行政部门切实将其职能和 管理模式向公共服务转变,“最多跑一次”需要在减少申报材料的办理时间、推进无纸化登记、 提升智慧登记的应用程度和使用率、进一步提升共享程度和数据质量等方面深化改革。关键词:$最多跑一次”;服务型政府;整体政府;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最多跑一次”从形式上看是“群众和企业到 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是本着“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提高党和政 府治国理政能力。以全国办证速度最快的杭州市 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样本,不仅可揭 示这一改革的内在逻辑和管理意蕴,还能清晰发 现深化改革的方向。
府——
服务
文章编号:1006-4303 (2018)01-0001-08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一书中提
出:政府应是受顾客驱使的政府,应满足顾客的需 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
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1]。哈登特夫妇(Janet V. Denhardt Q Robert B. Denhardt)进一■步认为,公 民在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政府的职能是服 务而不是掌舵,要重视公民权与公共事务以实现 广泛的公共利益[2]。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集中”办公、“一站 式”办公被引入政府改革模式[3],目的在于避免 公民在不同政府部口间来回奔波,只要在单一的 实体机构就能完成所需办理的全部事项。但服务 模式的改变并没有解决政府部门碎片化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二轮政府改革运 动的基本趋势是建立“整体政府”。英国学者佩 里•希克斯(Perri Hi?S)首提“整体性治理理论” (holistic g〇vernance ),波利特(Christopher Pollit) 对“整体政府”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即“一种通过 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的
一、行政管理的公共服务转向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以政府权力为核 心要素的行政管理模式弊端丛生,发达国家开展 了改革运动,约束和减少政府权力,更多融入市场 机制。在学术界,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代表,所主 张的政府模式显示了鲜明的服务导向。我国学者 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并积极探索服务供给方法。
(一)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应向服务转变
新公共管理理论代表奥斯本(David Osborne) 在其与盖布勒$ Ted Gaebler )合著的《改革政
收稿日期:2018-02-24
基金项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一般项目(SKY-ZX-20170088)
作者简介:吴伟强(1963—),男,浙江东阳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
• 2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政府治理模式”⑷。林登(*• M • Linden)进一 步主张建立“无缝隙政府”(或“无界限的政 府”)%即打破传统的政府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 局面,从传统的清晰定义边界的组织向无边界的 组织以至于无缝隙的组织转变,通过业务流程再 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政府行政改革有机结合, 整合政府全部的部门、人员和其他资源,以单一的 界面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5]。
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打开 了学者的视野,学术界普遍认为,此类技术的广泛 应用,有助于消除“孤岛型”的旧有政务处理模 式,帮助政府各部门间跨越时间与空间,实现协同 合作,可为公众提供较高层次的服务。帕却R • 登力维$ Patrick Dunleavy )指出,数字时代政府治 理的核心之一就是电子行政运作广泛的数字 化[C]。派里(Perri)则更加明确提出政府应该以 重新整合机构、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来重塑政府治 理结构[7]。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9
在行政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我 国学者明确提出了“服务型政府”这一具有中国 特色的概念,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 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 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 政府治理模式。张成福教授首提这个概念,即明 确表示是为了促进“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 为兴利者和服务者”[8]。刘熙瑞教授将“公民本 位、社会本位”提升为政府的理念和宗旨[B]。近 年来,更多学者把建设服务型政府视为“公平正 义和法治”$高玉贵,2014)的重要举措[1$],是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李军鹏,2013 )[11],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小康社会的建成(梁春光,2016)[12]〇
可见,如果仅从管理的角度看,中外学术界对 于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应更多向提供公共服务转 变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西方学者所主张的建设 “整体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的观点,与中国学者 积极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论点,也有诸多共 通之处。
二、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
次”改革实践
“最多跑一次”,即“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
最多跑一次”。201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 记、代省长车俊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倡导提出, 要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政府自身
改革。2017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两会”的《政府 工作报告》确立了改革目标:到2017年年底确保 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80%左右的行政事项,基 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 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杭州市不动产登记 “最多跑一次”改革经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跑出 了全国最快速度,创造了“杭州模式”。
(一) 杭州不动产登记改革历程
分散办理。2016年前,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登记分别由不同部门办理,住保房管局负责房屋 交易登记,地方税务局负责税务登记,国土资源局 负责土地登记。群众和企业要在部门之间来回 跑、资料提交多、等待时间长,意见大,改革呼声极 高。
“四个统一”。2016年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 度,统筹市区范围内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按 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信息平台“四 个统一”的要求,住保房管局、地方税务局、国土 资源局工作人员派驻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统 一办理登记。但这种“物理整合”并没有改变三 个部门“串联办理”模式,群众办理一次房屋交 易,需要准备三份材料,依次在房管、地税、国土三 个部门的三个窗口取三次号、排三次队、交三次 费,很多办事群众因材料缺失,多次往返,办事体 验相对较差。“一窗受理”。2017年启动“最多跑一次”改 革,对不动产登记业务中房屋转让、房屋按揭抵押 设立等涉及交易、税收的全部16个项目进行流程 再造,实施“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单套房屋办 理登记的时间从法定办理时限的30天缩短到1 个小时。
(二) 不动产登记的“杭州模式”
杭州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最多跑一次”改革 中创立了“五个一”的模式,概括为“一件事情、一 个窗口、一次办理、一套资料、一个小时”。
一件事情:突破常规,把房管、地税和国土分 别登记的三件事情整合成“一件事情”,确立了这 “一件事情”“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一窗受 理:为了达到“最多跑一次”且一次“60分钟办
第1期吴伟强,等+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深化方向
结”的双重目标,把三个部门的办理窗口合并,三 部门同一窗口对外,“一窗受理”,将三个部门的 “串联办理”改变为“并联办理”;一套资料+ !并联 办理”后,三个部门联合,交叉审核材料,申请办 证者省略了原本需要递交给不同部门的同类材 料,只需要递交“一套资料”(一次性递交材料); 一个小时:对这“一件事情”的登记事项办结时间
做出明确承诺,即交易类房产登记的法定30天办 证时间一律缩短到“60分钟办结”;一次办理:最 终,群众多次跑路、多次办理简化为一个窗口中 “一次办理”,即一次取号,一次受理,一次缴费, 一'小时领证。
(三)不动产登记“杭州模式”的成效1.
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把分属于房管、地税和国土三个部门的“三件事情”整合成“一件 事情”,也就等于把三件事情中的每件事情“最多 跑一次”改革提升到了三件事情一并最多跑一 次,全国无先例。“一小时办结”速度全国最快, 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调查显示:45分钟内办结率 68.9%,25. 2%申请者15分钟内领证。2017年 颁发证书1 866 752份,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 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称赞“杭州不动产登记全 国做得最好”,荣获国土资源部授予的“全国百佳 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的荣誉称号。
2.
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极高。企业法人抵押设 定、注销程序简化,办理时限缩短,申报资料减少, 为实体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企业法人获得改革红 利。通过5 000个电话回访,群众满意度为 98. 94%,统计窗口回收的4 000份调查问卷的结 果显示,总体满意度99. 2%,各种人员满意度均 在98%以上。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调查结果显 示,优良评价高达95. 5%。
3. 行政效率、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倶佳。在不增加行政成本的前提下,日均受理量提高 59. 2%,日均发放证书量提高229. 5% ;办理环节 由原来的三部门15个环节减少为4个环节,审批 层级从层层审核调整为授权审批;单位时间内的 办证效率全国第一,总体办事效率提升超过 44% ;按年办理90万件估算,每年可节约时间近 90
,
交通成本 550
。 为 方
群众,设立10个办证点共94个窗口,同城通办, 服务半径由20公里变为3公里。第三方专业机 构研究表明,等待时间减少2/3。
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发展和
管理意蕴
不动产登记的“杭州模式”仅是一种表象,进 一步解析为了创新这一模式所做的组织创新、技 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行政管理向服务转向及所需 的支持性架构清晰可见,更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 丰富的发展理念和严密的管理逻辑,实践价值和 理论价值超越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一)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时期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 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以人民为 中心”
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的政治情怀。围绕这一发展思想,做出了一系 列的部署,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 制改革”。提出深化改革要“做到老百姓关心什 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 改革 人民群众 来 多 ”。记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 新篇”的新使命,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 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创浙江体 制机制优势的重大创新,而这一创新是从与群众
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正如省 委书记车俊所强调:“当前特别要深入推进‘最多 跑一次’改革,在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 上再加劲、再提速,努力把这项改革打造成浙江全 面深化改革的一块金字招牌。”“以政府的简政放 权实现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府服务,换来 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
不动产登记对不 群众来 是$ $次的大 事,但因由国土、房管、地税三部门办理,群众和企 业要在部门之间来回跑、资料提交多、等待时间 长,意见大,改革呼声极高。不动产登记“最多跑 一次”的改革是以“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 们就推进什么”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落实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
(二) “一次办结”,倒逼政府改革服务供给机制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 解决的突出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依然滞后,公共服
• 4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务职能比较薄弱;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适应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完 善;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等等。因此,虽然“服务 大厅”、“集中”办公和“一站式”服务等模式引入 我国政府改革已经多年,也无法完全有效避免公 民在不同政府部口间来回奔波,公众难以在单一 的部门完成所需办理的全部事项,更谈不上政府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 提供24小时的公共服务(威玛Wimmer, 2001 )-13]。如果依然采用“从体制改革,到机制变 革,进而推动管理模式改变”这一常规的改革路 径,就有可能陷入用难以完全消除弊端的方式来 消除弊端的悖论,陷在利益博弈、讨价还价、亦步 亦趋的困境之中。
针对多年改革后依然难以清除的积弊,浙江 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设定了双重“倒逼机制”推 进政府改革服务供给。一是“服务大厅”、“集中” 办公和“ 一站式”服务等模式进一步提升到“一次 办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办事大厅形成“流线 型”的办事全流程和“合作型”关系;二是以“一次 办结”目标,迫使各级政府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 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全 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以此为引领,倒逼体制 和机制的改革。
杭州不动产实施统一登记后,政府机构虽然 在服务大厅以“物理空间”实现了整合,并没有达 到“一站式”服务模式下“办事全程的流线型和合 作型”的理想值。面对这一困境,杭州不动产登 记“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完成“一窗受理”这一任 务为起点,以“ 一小时办结”为硬约束条件,梳理 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实施“流程再造”,进而推动 政府机构相应改变内部管理和相互间的协调机 制,最终完成服务供给机制的整体性变革。这种 以服务为导向且以逆向倒逼方式的改革所起到的 效果并不亚于常规的改革路径。
(三)“ 一窗受理”,整合政府部门间关系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效益不高等现象 的根源,在于现有体制性弊端导致不同部门之间、 同一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协调性不佳,如:部门林 立、边界不清、职责分工不合理和职能交叉重叠等 等。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一站式”服务的难 点并不在于单个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而在于多
个部门之间能不能协调好相互关系。
“政府部门间关系 ” $ Inter-department Rela- PnLj) —直是公共行政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强 调的是在强化政府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 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行政协调,具体方法是+强化政 府民主责任,精简机构,整合行政系统,将分属各 个不同部门具有相同职能的业务集中起来[14]。 协调和整合意味着组织制度的变革,杭州市不动 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在多个层面实施了 组织创新。
1. “四个一”的部门协同模式。杭州不动产 登记改革,以“ 一窗受理”为目标,建立了 “四个 一”的部门协同模式,即“一个流程、一个平台、一 套人马、一套材料”。一个流程:在把交易登记、 纳税、权利登记三件事情整合为“一件事情”的基 础上,重构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流程,把三个流程归 并为“一个流程”,原来的“串联办理”整合为“并 联办理,集成服务”$见图1); 一个平台:把不动产 登记的所有业务纳入统一管理平台,统一办理标 准;一套人马:三个窗口改成一个窗口后,三个部 门工作人员集中到一个窗口办公,共4人(地税 局2人,房管局1人,国土局1人);一套材料+ “一 窗受理,并联办理”后,三个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审 查申报材料,改变了同一材料需要递交多个部门 的做法。38类276项登记业务,取消371项资 料,精简量超2/3(见表1)。
2.
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杭州市成立改革专
题组,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编委办、市审管 办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国土局成立推进“最多跑 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局长任组 长,总规划师、登记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局相关处 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协调改革中出 现的重大问题,督查改革落实情况。市国土资源 局、房管局、地税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 度,定期研究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还出台 了窗口定岗定责制、首问责任制等系列制度,强化 部门协同性。
3.
标准化的内部规范。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
多个部门出台《关于落实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 过程“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杭州主城区 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等 政策文件,制定了《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窗口人员管理办法》《定岗定责方案》等标准化建
第1期吴伟强,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深化方向
• 5 •
序号12345
取消资料类型
登记时现场产生的资料前置审核的资料
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的资料可以合并体现的资料申请人内部审批的资料
询问事项记录;财产约定书
代表性资料
所有类别的发票;经济适用房准购证;施工许可证;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抵押权注销证明
车库(车位)注记变更登记;共同共有转为按份共有变更登记
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同意抵押的书面意见;国有单位主管部门同意转让的批文以及集体企业职 工(代表)大会决议
设文件。围绕16大类200余项登记业务制订权 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彻底消除模糊语言 和兜底条款。办理事项全纳入综合信息平台,全 过程标准化管理,统一业务流程、收件标准、审核 方法、表单原型格式和数据校验方法。
杭州不动产登记“五个一”的办证模式是以 “四个一”的部门协同模式为组织保障的,为提供 这一保障所做的组织创新,首先体现了协同治理的 管理理念,在开放系统中寻找有效治理结构和治理 方法,尤其要重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治理过 程中组织间和组织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性和规则制 定的同一性。其次注重协调机制的建设,单一和共 同的奋斗目标和权威的机构是组织中两种重要的 控制和协调机制,由各部门派出专人参与组成协调 委员会,设置协调机关,采取精密而行之有效的协 调行为,以及行政首长最后裁决,并制定完整的政 策来对所有相关部门进行领导[15]。在此基础上, 完成了对流程、平台、人员和材料的整合。这就有 效解决了缺乏组织的合作、缺少合法的规章、技术
和人员因素的制约、缺少政治支持(加亨利Nicho- las Henry,2006)等约束性问题[16],为“一窗受理,
并联办理”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组织和制度保障,政 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得以有效提升。
(四)“数据多跑”,弥合管理与服务缝隙不动产登记需要以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为 支撑,“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更需要不同部门共 享不动产登记业务的信息。但事实上,不动产登 记数据量大而且分散,来自各方的数据统计口径 和标准不一,无电子印章,范围不匹配;更大的障 碍是不动产登记分属三个部门,使用三个独立信 息系统,三种标准,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孤岛” 和“信息屏障”使得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在信 息数字化的时代,要消除管理和服务的缝隙,首先 要弥合“数字缝隙”。
杭州不动产登记中心充分发挥杭州“互联网 + ”优势,借助大数据系统,构建智慧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提供智慧化服务。创建了“三合一” 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两厅融合”的智慧服务系统。1;三合一”的信息共享机制。首先建立统
一登记信息平台。自2016年启动不动产登记数 据清理建库工作,将分散在房管、国土等不同来 源、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房地挂接、
• 6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图属匹配,截至2017年底,整理数据超过1 800万 条,确保“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在群 众办证前,为每个不动产单元匹配唯一 “身份 证”。实现了从“人找数据”到“数据等人”。在此 基础上,制定了三个部门间数据共享标准,打通数 据获取路径。还将数据共享延伸到三部门之外, 涉及公安、民政等53个部门近8 000万条数据,扩
种缝隙,是较为现实的途径。当然,要达到这一目 的,就必须排除相互破坏与腐蚀的政策情境,促使 某一政策领域中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这样才 能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联合使用稀缺资 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4]。
大登记数据的成果查询应用。
2. “两厅融合”的智慧服务系统。基于数据 全方位实时共享,建成了“网上登记大厅”和“线 下智慧化厅”,“两厅融合”。全面推行网签备案, 实现了“远程自助申报,后台集中审核,证书预约 领取”,同时,提供微信预约、在线申请、网上支 付、在线咨询等网上智慧服务,实现了“数据多 跑”“数据替跑”和“群众少跑”。
基于整合与协调的组织变革为打破传统的部 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和“政府部门间关系” 的改善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但要真正整合政府部 门、人员和其他资源,达到“整体性政府”尤其是 “无缝隙政府”,依然需要许多条件。通过技术创 新建立的杭州不动产登记的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共 享,帮助政府各部门间跨越时间与空间,实现协同 合作,较为有效地弥合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服务 缝隙,支持着“一个窗口 ”这一“单一界面”提供较 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这首先表明,即打破传统的 政府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未必非要“从 传统的清晰定义边界的组织向无边界的组织以至 于无缝隙的组织转变”,保持原有体制总体格局 不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重新整 合、协同碎片化的决策单元,消除管理和服务的各
表2
事项名称
经济适用房取得完全产权商品房买卖(含经济适用房)
存量房买卖(存量房买卖_购房按揭组合业务)房改购房赠与(受遗赠)继承
财产约定(含夫妻财产和离婚财产)
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方
向和对策
在不改变行政体制总体格局的前提下实施的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是新阶 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 发展环境,使浙江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 得新优势。以“ 一个窗口”为代表的“一站式”公 共服务要求,倒逼行政部门整合、调整相互之间的 关系,走向整体性政府的管理模式,数据技术支持 的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正在努力弥合行政部门 之间以及政府与公共之间的缝隙。这一切都是建 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但也不可否 认,历经一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面临一些 瓶颈,其所触及深层次体制和法律障碍,须通过深 化改革加以破解。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瓶颈
1.申报材料的办理处于分散化状态。“最多 跑一次”“ 1小时”都只是在前期“办理好”所有申 报材料的前提下,才可能达到的效果。而对于公 众而言,真正办完“一件事”,凑齐所有申报材料, 除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等易办材料以外,还是 需要到不同的部门跑多次,花费较长的时间。 “最多跑一次“并未涵盖材料准备阶段(见表2 )。
不动产登记常办业务所需跑办材料
需申报材料
跑办材料
1份(地名证明)
2份(经公证的《杭州市区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发放协议》'地名证明)3份(评估报告书'经公正的《杭州市区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发放协议》’ 地名证明)1 份(
证 )
B份
19份22份16份14份8份10份
3份(双方抚养(赡养&关系证明资料'赠与合同公证书或受遗赠公证书’ 地名证明)
2份(继承权公证书'地名证明)1份(地名证明)
第1期吴伟强,等+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深化方向
• 7 •
2. 智慧化水平明显不足。虽然“智慧登记” 有关的所有法定信息,都由政府、经纪人、中介、律
已经开始推行,但存在两个明显问题。第一是智 慧登记的利用率不高,目前使用率较高的还只是 自助缴费、自助打印、自助查询,对于不动产登记 “导航平台”、网上预约等操作项目的利用率并不 高,公众还是更倾向于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现场 预约。第二是智慧化层次不高。以杭州不动产登 记为例,虽然已经精简了材料,且可以借助于网络 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获取这些材料,但在办理登 记时,依然需要本人(或代理人)亲自到场,仍然 是需要提供十几甚至二十几份书面材料后才能办 证。“智慧登记”只是辅助手段。
3.
数据共享范围过小。杭州不动产登记领域 的“数据共享”,主要的还是国土、房管、地税三个 核心部门之间的共享,三部门之外的数据共享存 在各种障碍。房屋测绘尚未完全融入不动产权籍 业务体系,土地测绘、房屋测绘“两张皮”,不动产 登记等相关部门无法高效利用测绘成果、提高办 事效率;权籍调查系统与测管系统功能定位尚需 改进。其他部门支持“最多跑一次”的数据平台 和数据共享系统也基本处于这种状况。数据共享 仍是小范围的共享。
(二)突破“最多跑一次”改革瓶颈的方法1.
精炼前端:减少申报材料的办理时间。为
解决申报材料的办理过于分散化的问题,就必须 精炼前端,扩大政府整合的范围,以“政府麻烦” 代替“群众麻烦”。首先需要重新界定“一件事 情”,尽可能把与办这“一件事情”相关的事项更 多纳入“一件事情”的范畴,并争取做到所有相关 事项一并“最多跑一次”。不动产登记把涉及三 个部门的三件事情整合成一件事情,提供了很好 的参照。当然,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诸多事项 涉及的部门的关联度,未必如不动产登记所涉及 的三个部门那么高,针对这种情形,笔者认为,集 合了多部门办公的服务大厅和一站式服务已经为 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整合服务大厅内的行政 部门的关系,梳理流程,让民众尽可能在服务大厅 内一次性办理所有事项。而对于未进入同一服务 大厅的办理事项,就要求扩大政府部门整合的范 围,拉长流程整合的链条。
2.
无纸化登记:提升智慧登记水平。在不少 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类似于不动产登记 事项,已经实现“无纸化”。以美国为例,与购房
师随着购房流程的进行,动态性地载入登记系统, 购房交易完成后,自动生成不动产证书。不动产 的所有信息在政府网站可以查询。不动产拥有者 如需要纸质证书,可付费购买,邮寄到家。这种数 据化、电子化的登记方式,完全免去了民众不断跑 路准备材料、递交材料的麻烦。因此,继续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应以“无纸化”和“不用跑” 为目标,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公众节省精力、路 费、打印复印费、邮费、时间等成本,而且可以同时 提高政府办公的效率以及节省办公开支。
3.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共享程度和数据质 量。数据共享水平,制约着“最多跑一次”的成
效,打破“数据孤岛”和消除“数据壁垒”,需要建 立涵盖办理事项涉及的所有部门的信息共享系 统,这绝非实施“最多跑一次”的一个或几个部门 仅靠整合部门关系可为。数据共享的本质是部门 数据标准统一、互认以及共用,这显然超出了一个 或者几个部门的职权范围,还需要市、省乃至国家 层面的来统筹。
(三)推进管理体制和法律的变革1.
从政府部门整合到政府机构改革。“最多
跑一次”的确推动了以部门联动机制为主的组织 变革,毋庸置疑提高了协调性。以不动产登记为 例,通过前端凝练可以扩大政府整合的范围,通过 建设涵盖面更大的数据库也可以提高数据共享水 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部门之间的边界将成为 制约改革的“鸿沟”。因此,建议考虑在更高层面 成立协调机构或领导机构,以大部委制的思路,破 除部门边界。
2.
从规则优化到法律制度变革。“最多跑一
次”改革的继续深化,已经面临一些法律障碍。要 实现“无纸化”登记,就必须修改现有的法律规定, 确定“无纸化”的合法性并制定相应的法定条件和 法定程序。类似的问题还有:并非所有部门办事都 有“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法律依据,那么“一窗 受理、集成服务”法律地位就需要清晰加以界定;落 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原则要求所涉 及的地域管辖问题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许
可涉及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问题(哪些形式审查
和实质审查是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哪些是由
部门规章设定的;哪些行政许可事项适合采用形式 审查制度;哪些必须采用实质审查制度),等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上述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机制优化、流 程调整可以解决,需要在更高层面进行更深入彻 底的改革,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也是决定下一 步改革深度与广度的前提因素。但无论如何,通 过立足于“放改服”基础之上的“最多跑一次”,深 层次的问题已经呈现在眼前。通过“最多跑一 次”改革揭示了这些问题,其重大意义远远超出 “最多跑一次”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本身。参考文献:
[1]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
企业家精神如
何改革公共部门-M ].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175.
[2] 珍妮特• V •登哈特,罗伯特• B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
不是掌舵[M]. 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97.[& ]王鼎.英国政府管理现代化+分权、民主与服务[M].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8+ 1-2.
[4] CHRISTOPHER P. Joined-up government: a survey[ J]. Political
e-govemmen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 2-22.
[7] PERRI,DIANA L,KIMBERLY S,et al. Govering in the
round : strategies for holistic government [ M ]. London : demos,
1999:11-14.
[8] 张成福•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基本战略的选择[J].
教学与研究,1999(7):5-11.[9]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
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5-7.
[10] 高玉贵•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J]•行
政与法,2014(3):1-.
[11] 李军鹏•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 •行政
论坛,2013,20(1):12-17.
[12] 梁春光•简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J].
学理论,2016(4):36-37.
[13] MARIA A W. An integrated online one-stop government platform:
The eGOV project^ J]. Rheumatology,2001,42(6) +359-363.
[14] THOMAS H H. In defence of luther gulickd “ notes on the the
ory of organization” [ J].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0,68 (2):
143-173.
[15] LEONARD W.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New Yorlt+The macmillan company,1939+9-25.
[16] NICHOLAS H.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 M ].
studies review,2003,1 $ 1 &: 34 - 49.
[5] 拉塞尔/M •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汪
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6.
[6] PATRICKD. Digital era governance IT corporations the state and
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1553-1557.
The intrinsic logic and deepening direction of “ at-most-one-time presence”
reform + a case study of property registration in Hangzhou
WUWeiqiang, glANM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sample of Property Registration in Hangzhou,which is thebest modethroughout the country,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a “people-oriented” reform of “ at-most-one-time presence” service gu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pecifically,the strong constraint of “one-time handling” forces the government to reform the supply mechanism; “acceptance by one
window”,featured as a single
interace,not only
provides efficient services,but also
integrates and coordinates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especially through“ information sharing”,bridges the gap betwee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order to further
pus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o
practically
transform
ment into public service,“ at-most-one-time presence” needs to be deepened in all aspects,likesimplifying application process,promoting go-green registration,advanc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gistration intelligence,and improving the sharing and data quality.
their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 “ at-most-one-time presence ” ;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 integrated government ;
gapless service
(责任编辑:薛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