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020-06-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促进了师生改变学习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1. 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

造纸术让知识有了方便携带的良好载体,人类突破口语的束缚,用文字将信息加以广泛传播;印刷术极大提高了书面信息的复制效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了信息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让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及利用方式,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及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获取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当前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用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生成、传播、呈现和利用的方式。随着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应用,知识就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获取及利用的方式。

3.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个人知识的自组织模式,引发了团体知识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

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个人知识的存储也由

1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单一的内存(大脑)扩展到外存(在线知识库),传统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革。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 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向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及知识建构、交流及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及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及集体智慧的增长。

4. 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目标。信息素养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能力等。面对数字化浪潮,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切实掌握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的能力是21世纪数字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5.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及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让人人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已经不必拘泥于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也不必师生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形式,正式学习及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及非正规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

2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6. 教育信息化创新了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及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及学行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7. 教育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模式及教育关系。

信息社会的知识及知识、知识和知识人、知识人及知识人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当前的考试制度也将因为不符合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扬弃,注重团队合作、重视探索探究的教育模式将因其符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模式的变革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及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及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另外,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

3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的产生。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信息时代

背景下,要实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进管理方式、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的全面支撑。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主题。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第二小学小学建校几十年来,始终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为引领,从规范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再到以信息化提升学校品质,发展成为现有36个教学班、2500余名学生、近百名教职工的现代化学校。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司司长王定华、全国著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蒋鸣和曾莅临学校调研指导,对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品质化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

一、以教育信息化领航学校规划——着眼学生未来成长 “和谐”是八里台第二小学的文化之魂,“人本至上,和谐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培养及他人、及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这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积淀中形成的教育哲学,也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表述。 怎样让学校发展规划及时俱进、体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我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谐”的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学生要具备适应力、沟通力、创新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信息化的视角下理解教育,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力引擎。所

4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我们既把教育信息化做为一种发展路径,也做为一种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以信息化促现代化,以现代化显品质化”的办学思路。

为此,我校设定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步骤。第一阶段(2007年—2010年),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做到信息化在师生层面的基本普及。第二阶段(2010年—2013年),探究信息技术及课程教学、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引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变革教育行为,实现信息化对学校内涵发展的促进及提升。第三阶段(2013年——2015年),探究信息技术及评价方式、家庭教育的结合,通过构建评价数据库及泛在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运用到学生个体。

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我们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课堂改革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做了如下探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们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课堂教学,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动画、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实现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5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例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六年级《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讲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通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转变来的,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制作了圆柱体沿着半径等分成若干等份,通过动画的手段重新组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看了屏幕的演示后,清楚地了解到圆柱体及长方体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多媒体在这节课中的使用大大摒弃了传统教具带来的不便,让学生观察从圆柱体变成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还可以反复播放,这也方便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突破。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着眼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的深度广泛应用,将改变既有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网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环境,其巨大的资源容量对于求知欲正浓的学生而言,实在是魅力无限,这种魅力往往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主动延伸、拓展,从而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筛选能力以及信息加工、利用、交流能力,并进一步服务于课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摸索尝试在一定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 )任务型学习

在“班班通”实施初期,我们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围绕学科通过网络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6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它有什么价值,并把搜集的资料存放在自己的QQ邮箱或拷入U盘中;课中让学生借助电子白板上网打开邮箱或插入U盘,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同时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 )项目式学习

任务学习毕竟是浅层次的,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层次,学校探索了一些项目式学习。例如:以《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多大》为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电池的种类,组成电池的有害物质,它是如何进入环境的,通过哪些途径形成污染,常规处理方法有哪些缺点,国外是如何治理的,我们能否借鉴国外的经验等。然后在中、高年级开展主题中队会,学生把针对此学习项目的资料通过教室的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并做出详细的讲解。同时,学校还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放在校园网上,让师生共同评价。

(3 )研究性学习

我们也积极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建党90周年之际,学校在五年级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 跟党走”党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十个阶段,把学生分成了了十个研究小组,每个组研究一个发展阶段。学校向这些研究性小组开放了

7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教室,他们可以随时进入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网络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及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增长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样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指导老师研究前期就根据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组,选择了一个以强带弱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兴趣需要,也照顾了能力、水平差异。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学业质量监控机制,让教师更会教、学生更会学。

积极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及时反馈、个别诊断的功能,我校教师一直在积极尝试布置“在线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教师进行在线编辑,并每周一次在线发给4-6年级的学生,家里有网络环境的学生在线完成部分作业,这样做的主要有点是教师借助辅助系统自动批改和错题统计功能,迅速发现不足,掌握学情,为及时弥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此外,研究性学习历时比较长,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对此指导教师要求各研究小组在学校网站上定期发布其研究进展或用 Email 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具体的研究则利用网络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小组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进入第二轮研讨。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每个同学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发布,可

8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以小组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 Email 或 QQ群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三、以教育信息化整合资源——给学生一所“超时空”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各种教育资源的组织及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能够更高效、创新地整合各种资源,打破学校的围墙,使教育变得开放和现代。

2010年,二七区教体局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同年,学校升级改造原有的“班班通”平台,建设班班通提升工程,为所有在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及高效的授课环境;2013年,学校又利用“班班通”平台,扩展了教师备课功能,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家长辅导的功能,开始“人人通”的应用探索。基于这样的资源建设背景和条件,我们尝试通过教育信息化,打造一所“超时空”的学校,使“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学习内容”的教育远景逐渐成为现实。

1、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的选择者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能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相比,他们时刻受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影响和导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建立学习邮箱,将作业套餐发至邮箱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完成作业,分层、弹性作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很好体现。还有的班级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文心园”,学生选择出自己认为较好日记、作文、随笔发表到这个平台上,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点评、互动。

9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让每一个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及者

教育信息化已及家校联系紧密结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作。学校通过“校信通”将每周开展的活动告知全体家长,让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及者。老师们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有些班级还组建班级qq群,设置公共邮箱,还有些班级开辟视频窗口和互动性专栏、论坛,综合运用网络、短信等手段,及时给家长答疑解惑,共同商讨班级活动,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并组织家长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开设的“家长百科讲坛”,家长们通过网络积极报名参及并将授课资源发至学校网站,进行资源共享。

3、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

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把控硬件及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平衡,我们将资源建设问题和设备使用问题结合起来,动员全体教师共参及,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库。通过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借此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举三得。为了使教师资源库建设步入正轨,学校还特别制定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制度。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案例、备课资料、学科题库、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存储在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按照目录提示进行存储。资源库管理人员对教师存储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借助录播教室、微格教学等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做为郑州市的援疆项目校,学校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时空连线,

10 / 11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组织豫疆教师在网上进行师徒结对,一起观课、议课,探讨班级管理经验。

教育信息化之路,使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2011年3月,在中国宇航协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举办的科技活动中,我校的李振铎、韩佳言两位同学“关于卷柏搭载天宫一号的实验方案设想”获小学组二等奖;2012年,赵清宇同学在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小探索者编辑部第十期“十二五”国家重点课题活动中,作品《探寻女贞树的奥秘》荣获本期“科技小明星”称号;2012年7月,韩佳言、朱丹两位学生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扫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使用新型专利权。

2013年6月,学校作为二七区唯一一个小学单位接受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调研,杜占元副部长对我校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说道: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但信息化任重道远,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更好的成绩,当信息化的排头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学生发展的未来诉求。使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有了实现的平台。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的未来助力,为学生的明天助力!

2015年9月6日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