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

2023-01-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

作者:杨恒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06期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提高师生交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班级管理 班集体

一、目前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级缺乏很强的凝聚力 、向心力和归属感。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被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和愿景,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各高校的同学大部分认为本班集体是有凝聚力的,同学之间也能相互信任,并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学生的班级集体归属感普遍不高,导致大学班级缺乏较强的凝聚力。

2、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班级制度建设较为落后,部分制度反映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这类班级制度剥夺了学生实际自我管理的机会,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不和谐的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高校班级管理中不和谐竞争主要表现在:高校的奖学金等激励行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由此造成的竞争也很激烈。例如有些高校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不完善,因为单一地用总分来衡量,不能反映出一些同学在个别科目上的进步。这个制度的结果是除了极个别的幸运儿成了成功者,绝大多数的同学成为失败者,他们在竞争中永远落选。该制度安排并不符合学校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这样的理念。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学习,对于学习上还要帮助的同学则关心较少。 4、学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生对本该使大学生活更加绚丽多姿的各类社团活动往往是寄予厚望的,但希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的怨气也非常大。因此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多余的精力,谈恋爱的现象就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目前的班级生活不满意,其理由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丰富多彩”,“离社会距离太远”,“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学习气氛不浓”等等。 二、在服务中加强班级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辅导员的世界观、品行、态度,决定了一个班级的灵魂,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虚心学习,做知识的富有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不能原谅的是教师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唯一途径,学生并不因为辅导员年龄比他们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会尊重和信任你。大学辅导员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向学生传播更多有利有大学生成才成长的知识。 三、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个逐渐的成长、成熟、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只有通过积极宣传、口头演讲、实例引导等多种途径让广大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争做新时期“优秀共青团员”,学习党的先进政治理论,了解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多种渠道了解关心国家大事,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另一方面,积极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念,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为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心、守法纪、讲诚信、负责任、能自强、敢创新、会创业”的优秀人才,从抓基础教育、抓养成教育入手,制定《大学生品德培养教育方案》,从爱心教育、法纪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自强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同时,将学生品德培养教育分别分为七个专题和五个专题,每个学期实施一个专题,把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完整的育人体系。 四、组建班级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班级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型班级是指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教师的引导下,具有共同的个人和集体愿景,形成自觉纪律,能激发个人和团体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促进师生共同学习,进而促进每个学生素质得到充分合理的发展,推动班级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群体。创建学习型班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超越自我。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指出,自我超越就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首先,建设学习型班级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要为自己制订个人愿景,保持“创造性张力”,并不断克服一切困难,不断突破极限,努力实现个人愿景;其次,建设学习型班级必须努力营造一种超越自我的班级氛围。在这个氛围影响作用下,班级的每位同学都要有主人翁意识,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促进,能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现自主管理,为班级美好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第二,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对我们如何认识周围世界、如何采取行动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来讲,改善心智模式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让班级的每位同学认清自己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智模式;其次,开展班内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建立班级共同愿景。学习型班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这一目标不仅停留在每个人的头脑里 ,还必须将它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识,这就是共同愿景。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必须是全班同学共同制订的;二是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要协调统一。

第四,团队学习(兴趣小组建设)。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班级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学习型班级最重要的特征。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首先,要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全班每位同学自由地进行交流,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共同思考问题,最终达成共识;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强化团队意识,不断提升团队学习能力。 五、班级基础管理体制建设

班级系统化管理的基础是班级基础管理体制建设,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保证。建立健全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委会条例》、《第×届班委会任命条例》、《定期班会制度》、《学生档案信息制度》、《班级综合测评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等,切实执行贯彻,让班级管理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六、班级“创新”工程管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国家要创新,同样我们班级也要有创新意识。

1、学生沟通机制创新。首先通过报刊形式,正式出版班刊,把大家注目的焦点聚于此,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形成班级精神,为班级建设提供原动力。其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比如班级校友录建设、班级QQ 群建设、班级Blog 建设、班级主页(Website)建设。班级网络信息化是班级内部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平台,是对外宣传班级文体建设的重要窗口。

2、班级管理机制创新。班委会可以采取能上能下机制、能进能出机制、能收能放机制。通过这种弹性管理机制,使班级同学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班级班会制度机制创新。班级班会制度是班级学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本班学生认识自己的大学和人生发展。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并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过程中,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魅力班级”榜样,彰显班级学生的新风貌,新风尚,倡导全院各班级对优秀班级的关注和学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主题班会方案设计大赛”、班级“心声交流,梦想起航”论坛、班级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活动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班级的美好和温暖的踏实感,从而让同学们认识到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大学生活中班级的存在有其独到价值和归属感。 六、建立辅导员-学生-家长三位一体联系制度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公平关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和引导学生首要的一点就是辅导员要从内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从细节处给学生以悉心的指导。同时,辅导员对每一个同学都要公平对待,不因他们的成绩等级、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而有任何偏颇的态度。学生是敏感的,他们正在成长的心灵需要辅导员的呵护。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有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于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同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构建和谐的同学交往。同学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班级的主体。建设和谐班级需要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加入到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中来,辅导员需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班级组织观念。

3、建立“每周一评”手机交互信息平台。辅导员可以每周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每位学生在校表现的评语发给家长,并向家长赠阅《XX学院院报》合订本,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实现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总之,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阵地,而班级风气、行为习惯、发展方向对班级成员具有强有力的熏陶、凝聚和导向功能。因此,辅导员对自己的事业要有激情,对自己的学生要有热情,才能产生内在的动力,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千方百计提升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艺术、创建班级管理模式来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知识渊博、具有创造能力的新时代的主力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班级同学的精心呵护下,大家能很快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班级也见证我们大学的点滴成长,辅导员和学生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将成为我们在求真湖畔和蓝天阁下最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信息,2006(11) [3]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