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浮力说课稿

2022-08-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等六个方面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浮力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也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本节课包括什么是浮力,用称重法测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三部分主要内容。这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的压力、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又为后面的探究浮力大小和物体沉浮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清楚浮力的定义、方向,明确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认识浮力的存在,知道用称重法测量浮力。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包括实验、理论分析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原因及用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纠正学生由于对生活的肤浅认识带来的错误观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关键:做好探究和演示实验。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浮力”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沉底的物体不受浮力,并非易事,需要老师巧妙设计,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三、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探究,边动手边思考

本节所采用的教法:设疑,引导 四:说学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浮力的实验,参加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本节所采用的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我共分为五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通过“轮船漂浮在海面上”、“死海不死”、“氢气球升空”、等图片让学生看到浮力的现象,了解到浮力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进行新课 1、浮力概念的建立

浮力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使学生对浮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给出浮力的概念,而是采用了学生实验和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在分开小组,简单的说明怎样实验后,就不再多讲,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他们体验将盖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的感觉,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浮力的存在。然后通过“怎样将落入小洞内的乒乓球拿出来?”的思考题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找出浮力的施力物体,认识浮力的方向,建立浮力的概念。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用称重法测浮力

(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氢气球放手后能升上高空

教师演示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三要素,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测浮力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我采用比较直观的实验现象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再向其中倒水,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 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纠正学生由于对生活的肤浅认识带来的错误观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第三个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总结,注意全体同学的参与,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达标练习,巩固新知。

第五各环节,布置作业,巩固精华。一是完成课后作业,二是收集更多的关于浮力的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采用提纲挈领的板书形式,在黑板的左边书写教材的大点,以及每一大点下面的知识要点;在黑板右边画草图,书写学生的猜想,结论等辅助性内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说课稿

韦集中学:陈争光 2018.0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