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2021-10-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 校 授课人 课 时 原设计者 教 学 目 标 明德学校 张晓明 一课时 王毓斌 课 题 课 型 教 具 备课时间 牛顿第一定律 新授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惯性器 201812/15 授课时间 2018/12/25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现象的解释. 教材分析 重 点 难 点 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 一.引入课题 (1)关闭发动机的列车最终会怎样? (2)石头不受重力而释放后将怎样运动? 二.新课教学 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哪个正确?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师:我们可以设法使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考察它的运动情况,再进一步推理它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 老师介绍图11.5-3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先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的科学思想。 师:通过实验,请同学们自己填写课本的表格并作出“物体不受力时”的猜想。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师:对牛顿第一定律做适当的剖析。 师:演示“小球的惯性”实验,并问:(1)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为什么?(2)静止的小球为什么掉入下方的支架里? 引出惯性的概念。 师:能不能利用身边的物体(课本、一纸张,等等),设计一个与惯性有关的小实验? 师:惯性有利还是有害?举例说明。 问:(1)观察吊在天花板上的灯,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画出力的示意图。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实验:(1)实验的器材名称和数量(2)实验步骤。 分析:(1)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跟你的猜想有何差异? (3)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问:生活中能否举例说明二力平衡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思考:见“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 ,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可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 。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3、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 A、汽车加速 B、汽车速度过快 C、紧急刹车 D、汽车突然启动 4、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能力提高 5、举例写出你观察到的在生产、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发生的惯性现象的两个例子,并结合所举事例分别说明如何防止或利用惯性。 6、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会静止。这个结论是亚里士多德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出来的。人们确实看到,用力推一个木箱它就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就静止。因为这种现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两千多年里被人们普遍接受,直到后来伽利略推翻了这个观点。 你认为亚里士多德错在了什么地方?怎样解释上述“推木箱”的现象?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板 书 设 计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1.本节课首先利用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以发现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给出的三种材料上,而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的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便于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本节课对物理方法的教学体现充分,具体表现为:①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对变量的控制,在教师演示实验时又有意忽略对变量的控制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理解;②在对“推理、概括”这一方法的教学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理,完成相关数据的填写,并进而概括得牛顿第一定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