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108例分析

2022-05-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108例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出血;微创治疗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原因。脑出血发病率近年来有年轻化、增高趋势,近年来,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得到广泛开展,并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将我们近年来诊治的108例微创穿颅血肿清除术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选择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108例行微创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每例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77例,女31例。男:女=2.5:1。年龄36~83岁,平均64.3岁,出血部位:皮质下脑叶出血43例,基底节区出血59例,丘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伴意识障碍47例,偏瘫106例,脑疝早期11例,已发生脑疝2例,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22例。

1.2出血量及手术时机 本组出血量20~50ml者69例,50~80ml者27例,80ml以上12例。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以内者69例,7~24h者24例,24h~7d者13例;7d以上者2例。其中2例(<6h)因术前已脑疝晚期,因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行急诊微创治疗,减压后全麻下行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例分别行血肿及脑室穿刺(双针或3针)治疗。

1.3治疗方法 根据CT扫描,血肿最大的层面(脑室穿刺者根据额角脑室外引流深度计算)及该血肿中心距颅外体表的最短距离,作出头皮定位标志,选择适宜长度的YL-1型穿刺针,沿穿刺点垂直穿刺,通过侧管抽吸部分血肿,然后以针形血肿粉碎器以生理盐水反复粉碎血肿,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持续引流。每次冲洗前复查头颅CT,每日冲洗1~2次,注入尿激酶3~5万U,使残余血肿液化,闭管4h后开放引流,血肿清除80%以上后即可拔管。

2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4周,各作一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按显著进步、基本痊愈、严重残疾、死亡进行疗效判定。显著进步+基本痊愈=总显效率,本组结果:显著进步:49例(45.4%);基本痊愈:37例(34.3%);严重残疾:8例(7.3%);死亡:14例(12.0%),总显效率为79.7%,死亡率13.0%。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致残率高,治疗方法多样,预后差异大。目前治疗方法仍不统一,但不管任何治疗方

法,总体疗效均不够满意,主要原因是出血常在基底节等重要功能区,血肿量大,出血速度快导致脑疝等。近年来,微创外科理念的提出,大大减少了切口的创伤和手术牵拉造成的副损伤,改善了预后。本治疗组的显效率达79.7%,我们总结分析108例微创血肿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对以下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3.1微创穿手术适应证 依据血肿大小和脑室受压情况,出血量<20ml,采用保守疗法,20~50ml的,可采取微创血肿碎吸术,>50ml,多须行开颅清除术,尤其是脑室明显受压时,更为适宜。本组大部分的中等量出血(包括80ml以下者)治疗都能成活,疗效显著,而>80ml以上的出血则大部分死亡或严重残疾。>80ml(多并发脑室内出血及梗阻性脑积水)的出血选择开颅清除术或双针微创穿颅穿刺引流疗效更佳(本组3例)。本组2例为争取时间,可先行微创血肿碎吸引流,再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但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经济负担、社会负担等问题仍值得商榷。

3.2微创穿颅术手术时机 有的学者不主张超早期穿刺抽吸。许多研究证明脑出血常在发病后20~30min形成血肿,且出血自行停止,6h后血肿周围发生水肿并逐渐加剧,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越重,病死、病残率就越高。我们认为发病后6~12h进行微创术的时间是病死率最低的最佳时间,太早因出血尚未停止,微创术中和术后都可致再出血增加,病死率增加;太迟会导致血肿产生颅内高压,脑细胞受压,脑细胞坏死数目增加而导致病死率上升,还可导致反复冲洗术后再出血。

3.3穿刺引流的通畅程度 首次穿刺通畅,抽吸血肿能尽快解决减压问题,预防脑水肿,本组死亡14例中,有10例病人为首穿不通畅,引流量不足1/3,颅内高压减压不够,故脑水肿比较严重,愈后差。出血量大时,如脑出血在50ml以上,合并梗阻性脑积水,单针穿刺常难彻底消除血肿,双针穿刺消除血肿效果好;脑室出血形成梗阻者,双侧脑室置管较单侧疗效要好。贾保祥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肝素加尿激酶加透明质酸酶”混合液对血肿液化速度效果是尿激酶的3~4倍,可减少用药量并能达到足够的局部溶解效果。本组死亡14例,出血量>50ml以上者12例(85.7%);首次穿刺引流不畅者(引流物少于血肿的1/3)10例(占死亡人数71.4%);经反复冲洗引流有再出血者5例(占引流不畅者50%)。说明出血量大和首次穿刺引流不畅,术中术后再出血是死亡病例的最主要的死因。术后出现严重肺内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2例于术后1周血压增高,抽搐既而意识不清,经复查头部CT证实术后大量出血,脑疝死亡。

3.4再出血问题 控制血压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穿刺部位应避开颅内重要功能区、多血管区和静脉窦,避免穿刺道出血:冲洗过程中发现脑脊液与出血相混或新鲜出血时,抽吸和冲洗过程应轻柔一些,负压反差不能太大,以免将已经闭合的血管引起再破裂导致再出血发生。本组2例于术后1周血压增高,抽搐既而意识不清,经复查头部CT证实术后大量出血,脑疝死亡。

采用YL-1型穿刺针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血肿碎吸、冲洗的

方法,特别是应用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引流,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治疗效果理想,按头部CT导向,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可靠,疗程短,费用低,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下述几点有待于进行系统评价:①通过大量随机对照实验(RCT)方式来对脑血肿微创清除法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客观比较研究,并与小骨窗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我院参加“十五攻关项目”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同样取得良好效果。这两种方法都可能是可取的,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推敲;②微创术在技术上需进一步改进,方法有待完善。立体定位有待于更精确,进针路线应如何避开重要脑功能区及颅内大血管,血肿首次清除量、血肿液化剂的配方、血肿液化剂的使用等,都是热点的问题;③术前活动性出血,术中术后再出血的判断及防治。本文拙见,供同道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