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班数学故事创作教案反思

2021-08-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班数学故事创作教案反思

1、中班数学故事创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4以内物体的数量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 看图创编故事,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老师提前把《我的家》幼儿用书第 10-11页的图画制成故事图卡多套。

2. 发给每位幼儿一套1 - 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 老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客人,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教师出示故事卡讲故事,让幼儿数一数图中的人物个数。例如:

他是希希的爸爸,(问:图中有多少人?答:1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爸爸和妈妈结婚了。(问:图中有多少人?答:2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妈妈生了希希,(问:现在这个家有多少人?答:3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后来

家里又来了姨妈的孩子,一个小妹妹。(问:现在希希的家有多少人?答:4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

3.给每组一套图片卡,要求孩子们根据图片卡的内容合作创造新的故事。

4.老师帮孩子在图片卡的上面写上人物的数量,在图片卡的下面写上故事的文字,然后把图片卡装订成册,放在书角让孩子自由浏览。 活动评价

能用数字1 - 4正确表示物体的数量。 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图片卡的内容创作故事。 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要通过听、算、说、做,积极动眼、耳、脑、口,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幼儿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所收获。

2、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卡片数字游戏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各种物体都包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幼儿的实际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选的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同时也应该是幼儿所能理解的,要让他们能够感到数学可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

它既要符合我国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 游戏目标:

1.训练孩子对数字大小的认知能力。 2、 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运算游戏,培养思维的反转。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孩子通过活动学习玩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内容:

这个数字游戏故事可以在睡前或散步后使用。 可以和宝宝开始讲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赛谁飞得快。开始,它们不相上下,分不清谁飞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尖叫着掉了下来。

\"你怎么了?\"小蜜蜂,小蜻蜓连忙停下来,关切地问。 原来,就在刚才,蝴蝶不小心撞到了一根树枝,翅膀受伤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扎好伤口,让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们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说:“让我们来玩卡片游戏吧。” 小蜻蜓找来四张硬纸,在每张硬纸上分别写上:1,0,5,2,这样便组成了四张卡片。 “我们怎么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时问。 小蜻蜓想了想,出了5道题,分别是: 1)使用这四张卡片排列最多四位数字。 2)用这四张卡划出最小的四位数。

3)用这四张卡片可排出多少个不相同的三位数? 4)用这四张卡片可排出多少个不相同的四位数?

5)和这四张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数?(这题中的数字任选,看宝宝年龄)

宝宝也来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来想一想吧,看看你快还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戏指导:

关于这个数字卡牌游戏,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数字来确定难度等级。 活动反思

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园的教育不仅要有利于幼儿当

前的学习,也要有利于他们入小学以后的学习,更要有利于他们长远的、终身的发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方法确定要考虑系统性的特点,但绝不应将这一教育成人化、书本化、正规化。幼儿的数学教育应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

3、中班数学活动有故事的数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发现故事中人物数量的差异,感受故事的独特趣味。 2.试着按照数字排列故事图片,讲故事。 3.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场地布置 幼儿坐月牙形、四张桌子、一块黑板 2. 幼儿操作用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3. PPT课件(体现故事的顺序和倒叙) 活动过程:

一、角色知多少(发现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角色) 重点提问:故事中出现了一些什么呢? 猜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总结:故事人物的数量不同,不同的数字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

二、情节知多少(发现故事中角色的数量变化,体会角色间的关系)

1. 从1到6的故事 重点提问:故事中的角色谁先出来,谁后出来?

发现故事中特别的地方了吗?

总结:故事中的人物数量由少到多,人数由少到多。 2. 从6到1的故事 重点提问:故事还有一种说法,听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故事中角色的数量可以从少到多,数字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多到少,数字从大到小。

三、故事知多少(尝试根据数量的不同,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重要提示: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一个出现的,每个出现的人物总是与前一个人物相关。

小结:故事角色数量的变化,就变出了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出现每个角色只有一个的画面) 猜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活动延伸:

图片可以投放到游戏中,孩子们自己排图片,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儿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子,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 4、中班数学活动故事创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4以内物体的数量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 看图创编故事,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3.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5.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老师提前把《我的家》幼儿用书第 10-11页的图画制成故事图卡多套。

2. 发给每位幼儿一套1 - 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 老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客人,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教师出示故事卡讲故事,让幼儿数一数图中的人物个数。例如:

他是希希的爸爸,(问:图中有多少人?答:1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爸爸和妈妈结婚了。(问:图中有多少人?答:2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妈妈生了希希,(问:现在这个家有多少人?答:3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后来家里又来了姨妈的孩子,一个小妹妹。(问:现在希希的家有多少人?答:4 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

3. 每组发一套图卡,请幼儿根据图卡内容合作创编新的故事。

4.老师帮孩子在图片卡的上面写上人物的数量,在图片卡的下面写上故事的文字,然后把图片卡装订成册,放在书角让孩子自由浏览。 活动评价

能用数字1 - 4正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与小朋友合作根据图卡内容创作故事。 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要通过听、算、说、做,积极动眼、耳、脑、口,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幼儿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所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