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023-03-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作者:冯雯婷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8期

冯雯婷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现如今,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成为了思想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具体探索,笔者也从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扩展思想教育方式的领域,把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综合起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层面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一、认清形势,做富于时代精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整体教育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身素质进行持续不断的提高,注重对自身水平和教育方式的改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保证拥有优秀的教育水准,改变传统观念,对新鲜事物和想法要加以吸收和理解,保持和同学们的思想发展步伐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确保此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身负重要使命,首先应当在思想政治方面拥有一定的素养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持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和理论进行深刻探讨。重视对理论内容的学习,完善自身对其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把自身融入到学生的氛围中去。

第二,教师要对当今时代内容有具体的观念和理解,对被辅导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讨论,把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思想指向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思想辅导付诸于实践活动,不仅如此,也要注重纪律规定对学生的约束作用。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普遍实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其进入高校后表现出缺乏自主性,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公正民主的前提下,必须把纪律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约束和矫正,在日常的生活中推进理论内容的吸收,有效率的对先进思想进行传播,培养正确的理念以及优秀的政治素养。

二、摆脱经验的窠臼,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目前,许多大学思想政治建设停留在原有的传统模式中,应把目标定位在既可以融会贯通的运用理论精神思想,又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际环境相适应。这是根据现今的发展情况背景对高校思想教育体制做出调整的必然需要。创新应作为最基本的首要条件,在其中注入新鲜实用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根基,建立完整创新的机制作为保障。进一步来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探索如何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大学课堂开设的“两课”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要重视“两课”在具体的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实践中所收获到的重要成果,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储备和完善,进一步推进“两课”改革进度,认真遵循“三贴近”的要求,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切实了解学生具体需求,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框架系统。在“两课”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核心精神的体会,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同学实行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情况等基本特性进行归类划分开设教学课堂,对一些特殊专题进行公开讨论。让“两课”的作用在高校理论学习中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内宣传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要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开放平台,让学生们的想法在头脑风暴中不断碰撞,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思想教育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要关注对大学新媒体设施的建设,可以将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氛围有机的兼顾得当。定期的组织一些有益于学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学习,优秀先进事迹报告、宣传片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给予高度的关注,时刻给学生营造一种社会信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逐渐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掌握完备的理论知识。

三、实现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这几个重要因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三个因素对其起的作用大致相当。在现代社会,高校学生在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存在属性具有特殊性,要及时的对社会因素进行研究才能确保高校思政建设教育的顺利进行,关注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鼓励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优秀的先进精神和思想,特别是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应与学生们一同进行深刻的学习和探讨,才能够在之后的思想教育中更有说服力。

传统观点认为,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没有太大影响,但经过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家庭对学生各种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消极因素更是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发展产生了不良作用。

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条件下,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持续的互动,利用假期进入学生家庭进行详细的走访调查。重视家庭氛围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对当今的高校学生群体来讲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锋.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 王婷婷, 孙志伟. 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 新闻界,2011(8).

[3] 林诗锋.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

[4] 王婷婷. 大众传播视阙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分析[J]. 北方文学,2012(8).

(责任编辑:袁凌云)

收稿日期:2014-07-28

作者简介:冯雯婷(1983-),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