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东莞生态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送审稿
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
广州地理研究所 2010年12月
2
项 目 名 称: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委 托 单 位: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
东莞生态园管委会
设 计 单 位: 广州地理研究所 全国土地规划甲级资质证书:020007
领 导 小 组:
项 目 主 管: 吕 鹏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规保科科长
张虹鸥 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项 目 负 责: 钟新基 教授 技 术 负 责: 钟新基 教授 黃卫平 高级工程师 制 图 负 责: 丘健妮 助理研究员 项 目 成 员:
目 录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前 言 ........................................................................................................................................... 1 一、规划总则 .................................................................................................................................... 2 (一)规划范围 .................................................................................................................................. 2 (二)规划期限 .................................................................................................................................. 2 (三)规划依据 .................................................................................................................................. 2 (四)规划编制原则 .......................................................................................................................... 4 (五)规划目标 .................................................................................................................................. 4 二、园区概况 .................................................................................................................................... 6 (一)区位概况 .................................................................................................................................. 6 (二)自然资源概况 .......................................................................................................................... 6 (三)社会经济概况 .......................................................................................................................... 7 (四)生态环境概况 .......................................................................................................................... 7 三、土地利用现状 ............................................................................................................................ 8 四、发展定位与规划目标 ............................................................................................................... 10 (一)园区发展定位 ........................................................................................................................ 10 (二)园区发展规模 ........................................................................................................................ 10 (三)整体空间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 .................................................................................... 10 (四)土地利用目标 ........................................................................................................................ 11 (五)土地利用原则 ........................................................................................................................ 12 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划 ....................................................................................................... 14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4 (二)土地利用布局规划 ................................................................................................................ 20 六、 空间管制 .......................................................................................................................... 22 一、空间管制原则、目标及管制架构 ............................................................................................ 22 二、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及管制规则 .................................................................................... 24 三、二级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 26 七、土地用途分区 .......................................................................................................................... 33 (一)分区原则 ................................................................................................................................ 33 (二)用途管制分区 ........................................................................................................................ 34 八、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和补充耕地 ............................................................................................... 39
I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一)中心片区建设 ........................................................................................................................ 39 (二)研发区建设 ............................................................................................................................ 39 (三)工业区的建设 ........................................................................................................................ 40 (四)交通用地 ................................................................................................................................ 40 (五)市政设施 ................................................................................................................................ 40 (六)生态建设 ................................................................................................................................ 40 (七)耕地补充措施 ........................................................................................................................ 40 九、土地整治 .................................................................................................................................. 42 (一)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方针 ...................................................................................... 42 (二)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目标 ...................................................................................... 42 (三)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措施 ...................................................................................... 42 十、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45 (一)环境保护规划 ........................................................................................................................ 45 (二)生态保护规划 ........................................................................................................................ 45 (三)绿地系统规划 ........................................................................................................................ 46 (四)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47 十一、实施规划的措施 .................................................................................................................. 48 (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的法律效力 ............................................ 48 (二)加强规划执行力度,落实规划目标 .................................................................................... 49 (三)利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 50 (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 51 (五)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大社会监督监管力度 .................................................................... 51 附 表 ........................................................................................................................................... 53 附表1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 54 附表2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耕地补充平衡表 ....................................................................... 55 附表3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划分表 ........................................... 55 附表4 东莞生态园(寮步镇)2010-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表 ........................................ 56 附表5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规划用地用途管制分区 ........................................................... 56 附表6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 57 附图
1.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年)
2.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
3.东莞生态园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2010-2020年)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及编制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修编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编制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一)执行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施成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基础数据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利用二调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规划基数转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规划项目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域功能定位及规划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农用地结构调整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基本农田划定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用地调控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其它土地调整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评价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评价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前 言
针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东莞市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这次规划修编总的目的要求是,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做到保护优先,调控有力,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吸取前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益经验,研究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使规划更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起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起到土地管理的“龙头”作用。这对加强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园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对这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很重视,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下发的《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修编指标分配方案》等文件以及有关会议精神,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成立了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具体的规划工作由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和广州地理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规划组承担。规划组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修编工作方案,拟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计划,于2010年9一10月进行调研,2010年11月完成初稿;根据2009年5月专家评审通过的镇级(茶山、石排、寮步、东坑、企石、横沥、)规划而重新进行编制,2010年12月初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整个东莞生态园区,包括茶山、石排、横沥、企石、东坑和寮步等鎮的生态园区,规划控制区面积31.5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09年,规划期限2010-2020年,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1993年); 7、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2002年); 8、《国务院关于深化土地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9、《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10、《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
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11、《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
12、《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
13、《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1993年); 14、《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及说明;
15、《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工作方案》; 16、《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指标分配方案》;
17、《东莞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 18、《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19、《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年); 20、《东莞市域生态绿线控制规划》(2007年); 21、《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2006年); 10、《生态园总体规划(2002-2020)》;
11、《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2、《东莞市石排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3、《东莞市横沥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4、《东莞市茶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5、《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6、《东莞市石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7、《东莞市横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8、《东莞市东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9、<<东莞市茶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 20、<<东莞市寮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
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21、《关于印发[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的通知》; 22、. 2010年1月29日,《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10]207号);
23、 2010年4月1日,《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2010]207号);
24、. 2010年4月16日,《关于有效保障用地支持重点项目和绿道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
25、 2010年4月23日,《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
26、2010年4月23日,《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
(四)规划编制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2、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用地,重点保证市生态园重点工程建设;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土地整理及易地补充耕地总量平衡;
(五)规划目标
以《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配方案》所确定的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指标为依据,将市生态园重点发展的基础项目和东莞生态园发展计划在空间上落实。
1、将东莞生态园用地建设成为对外交通联系便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园区;
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2、东莞生态园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木领域产业,注重产业带和产业关联,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转型。生态园以高新技术领域产业为主导,主要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适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产业园区,成为东莞市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和东莞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资源统筹的示范园区。
5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二、园区概况
(一)区位概况
东莞生态园位于东莞市的中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东莞生态园区是整合东莞东部快速路沿线寮步、东坑、横沥、企石、石排、茶山六镇汇合处约30.5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集约开发,组成东莞生态园区。园区中心区距深圳市中心约60公里,距东莞市城区30公里,西距广州市60公里,东距惠州市25公里,处于珠江三角洲穗-深-港发展走廊上,宏观区位条件比较优越。交通具备善的水、陆、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联;园区内外交通网络纵横,便利接驳,广深高速、莞从高速、广惠高速、莞深高速、东部快速路、常虎高速、博深高速、生态园大道、广深港城际高速铁路口岸站(石龙) 、京九铁路、东莞轻轨r5线等重要交通设施,使东莞生态园融入广州、深圳、香港、惠州同城关系和珠三角1小時生活经济圈。园区区位优势突显,为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二)自然资源概况
东莞生态园属东江冲积平原,濒临东江。地形上为埔田与岗地互相交错的平原区,但以埔田为主。岗地除少数为林地外,多数以园地业为主。埔田则以种植蔬菜和水产养殖业为主,但不少岗地和埔田已发展为建设用地。
东莞生态园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沛,温差小,年平均气温23.2度,年平降雨量1985.6毫米。境内河流有东江、寒溪水、石马河等。
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东莞生态园区控制土地面积31.5平方公里,至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25万人以下,其中户藉人口5万人以下。社会经济以寮步、东坑、橫沥、企石、石排、茶山等镇(区)为基础,2009年GDP生产总值分别为63.32亿元、 105.31 亿元、94.75亿元、26.51亿元、31.66亿元、30.72亿元。在整个东莞生态园中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不断上升,并占支柱地位,第三产业也不断提升。以生态园为例,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09年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一直处于支柱地位,占51.5%;第三产业为47%。
(四)生态环境概况
东莞生态园强调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安全保护是规划和建设的刚性原则;通过园区多样化的发展规划,表达东莞对岭南文化特色的传承,明确在湿地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旅游休闲活动、环保生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新城市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所要表现的多元素的综合发展方问,并最终形成生态环境优美、体现湿地及岭南文化生活和创业的生态区。
7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三、土地利用现状
2009年二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东莞生态园区农用地面积为2608.1公顷(39121.5亩),占园区总面积82.79%,其中耕地766.2公顷(11493.0亩),园地146.8公顷(2202.0亩),林地33.5公顷(502.5亩),其他农用地1661.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275.6公顷(4134.0亩),占园区总面积8.75%,其中建制镇162.5公顷(2437.5亩),采矿与独立工矿4.5公顷(67.5亩),铁路用地12.8公顷(192.0亩),公路用地49.4公顷(741.0亩),水工建筑46.4公顷(696.0亩),其他用地266.3公顷(3994.5亩),占土地总面积8.45%。其中,水域46.8公顷(702.0亩) ,目然保留地219.5公顷(3292.5亩)(见表3-1)
8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表3-1 东莞生态园2009年二调土地利用现状
单位:公顷 地类 小计 园地 农 用 林地 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小计 建制镇用地 农村居民 点用地 建 采矿与独设 立工矿 用 特殊用地 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小计 其 他 水域 用 地 自然保留地 合 计 耕地 茶山生 东坑生 橫沥生 寮步生 企石生态园 态园 态园 态园 态园 938.8 263.7 72.9 15.2 0 587.0 52.8 23.7 0 4.5 0 24.6 0 72.9 0 72.9 264.3 72.0 12.7 1.2 0 178.4 35.7 26.5 0 0 0 1.5 7.7 37.0 17.1 19.9 366.7 89.0 9.8 1.8 0 266.1 84.4 56.9 0 0 0 23.6 3.9 37.6 0 37.6 488.7 385.2 96.6 19.1 1.4 0 268.1 50.4 10.3 0 0 0 7.4 32.7 77.5 29.8 47.7 513.1 62.8 9.2 0 1.0 0 52.6 6.6 6.6 0 0 0 0 0 2.4 0 2.4 71.8 石排生态园 590.4 235.6 32.3 12.9 0 309.6 45.6 38.4 0 0 0 5.1 2.1 38.9 0 38.9 674.9 合计 2608.2 766.1 146.8 33.5 0 1661.8 275.5 162.4 0 4.0 0 62.2 46.4 266.3 46.9 219.4 3150.1 1064.5 337.0 9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四、发展定位与规划目标
(一)园区发展定位
东莞生态园发展定位: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
(二) 园区发展规模
生态园规划总用地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枳15.34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16.15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中,生态湿地为9平方公里,其中水系水面5.5平方公里(包括湖\\塘\\湿地) ;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枳为2.7平3方公里,工业及研发用地面枳为12.64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40.12%。
(三)整体空间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
1、整体空间发展方向 (1) 全市范围
强化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及沿海产业带之间的产业联系,延续与松山湖科技园之间的生态走廊联系,强化与莞城之间的生活联系。
(2) 区域范围
生态园以中央水系生态走廊和东部快速两侧生态走廊为两条主要发展轴,形成”两轴七片,3+4铢链式”的空间发展结构。七个功能片区为:北部湿地片区、中心片区、月塘湖片区、湿地三角洲片区、东坑片区、横沥片区、东部职教城片区。
10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四)土地利用目标
1. 发展目标
10年里,东莞生态园将发展成为东莞市城镇群协调发展
在未来
的示范区、复合环境生态的综合发展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区、现代产业及其配套服务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配套园区。
2.确定适度的建设用地规模
充分考虑东莞生态园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对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确定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1594.4公顷,比2009年净增建设用地1528.9公顷。其中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1030.8公顷,比2009年净增建设用地
755.0公顷。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园区整合力度,积极转变建设用地增长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增加投入产出比率。
每亩建设用地提供二三产业增加值由2009年的8.5万元提高至40万元以上;每亩工矿用地提供工业增加值由2009年的12.65万元提高至35万元以上。
4.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和土地利用结构。重视资源承载力、生态功能和环境容量的分析和预测,优化资源配置,确定生态环境底线,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开发建设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性建设”,保证生态的安全性。
将绿地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保证园区自然生态绿地(包
1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括水域)面积达212.5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6.74%;城镇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650.0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46.27公顷,生产防护绿地103.81公顷。
(五)土地利用原则
1.统筹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统筹和落实。土地利用规划要做好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与规划之间的协调;做好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做好近期发展与远期保护的协调。科学安排非农建设用地,保障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合理需求。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制定有效而适宜的控制指导措施,在实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城乡发展格局。
2.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的底线。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和土地利用结构。重视资源承载力、生态功能和环境容量的分析和预测,优化资源配置,确定生态环境底线,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从环境容量、经济发展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规划期限内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利用极限,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实施,从空间管治和土地供应的角度,为生态园的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根本保证。
3.集约节约用地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为核心,以人为本设定建设总量,认真贯彻《东
1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重点落实市下达给本园区的各项控制性指标,严格控制增量和规模,积极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统筹区域的发展,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制定有效而适宜的控制指导措施,强化土地利用的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5.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为了使东莞生态园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这就要求加强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包括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土地被破坏和维持土地的环境效能,使土地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东莞生态园要做好园区公园建设,城镇生态景观建设,水域生态与生态林保护等的规划;重视对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与管制;划定生态绿线,对园区建设进行控制。
1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划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农业用地
2009年园区农用地260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66%;规划至2020年农用地144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80%,比2009年减少1165.7公顷。
(1)耕地
2009年耕地为766.1公顷,规划至2020年耕地341.0公顷,比2009年减少42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82%。
(2)园地
规划至2020年,本区园地为14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50%,比2009年减少5.1公顷。
(3)林地
林地在本区起着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规划期间,将有大片园地以及部分建设用地调整为林地, 2020年林地面积为2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6%,比2009年减少12.8公顷,绿地覆盖率为33%。
(4)其它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主要包括养殖水面、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等,规划期内,随着园区建设的占用以及农用地结构的调整,规划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为93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9.81,比2009年減少722.6公顷。
2.建设用地
规划期内,本区建设用地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规划到2020年园区
1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建设用地达到1571.3公顷,占园区土地总面积的48.71%,比2009年增加1258.9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
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点和独立工矿用地,规划2020年园区城乡建设用地121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67%,比2009年增加1051.3公顷。
① 城镇用地
规划期内,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以及各项城镇配套设施的建设,东莞生态园区随着逐渐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城镇用地也将大大增加。规划2020年城镇用地119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92%,比2009年增加1030.7公顷。
②居民点用地
在规划期内,园区将根据各个园区的具体情况,采取城镇化模式、集中外迁模式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改造。规划期内园的居民点用地将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改造为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林地等,规划到2020年2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54%,比2009年增加25.0公顷。
③ 独立工矿用地
规划期内,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独立工矿用地己纳入城镇区,故 无独立工矿。 (2)交通用地
依据松湖园区总规划以及分区详细规划,本区在规划期内将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交通用地也将大有增长。规划2020年全区交通用地30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0%,比2009年增加243.5公顷。
(3)水利设施用地
主要包括水库和水工建筑用地等,规划期间,水利设施用地为38.4
15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公顷,比2009年减少8.0公顷,占总面积1.22%。
3.其他用地
由于建设用地占用和土地整理改造,规划期内,本区的其他用地大幅减少,规划2020年其他用地13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3%,比2009年减少了130.0公顷。其中,水域45.4公顷,自然保留地90.9公顷。见表5-1、5-2、5-3、5-4、5-5
1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5-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地 类 土地总面积 耕地 其中基本农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合计 小计 城市 城乡建设用地 居民点 独立工矿 特殊用地 小计 铁路 交通 用地 公路 港口码头 水利设小计 施用地 建设用地合计 水域 自然保留地 合计 2009年 面积(公顷) 比重% 3150.1 100 766.1 24.32 51.7 1.64 146.8 4.66 33.5 1.06 0 0 1661.8 52.75 2608.2 82.80 166.8 5.30 162.4 5.16 0 0 4.4 0.14 0 0 62.2 1.07 0 0 0 0 0 0 46.4 275.5 46.9 219.4 266.3 1.47 8.75 1.49 6.96 8.45 2015年 面积(公顷) 3150.1 511.0 51.7 143.7 25.8 0 1228.2 1908.7 797.7 780.7 15.0 2.0 5.5 208.3 0 0 0 41.6 1053.2 46.0 142.3 188.3 比重 100 16.22 1.64 4.56 0.82 0 38.99 60.59 25.32 24.79 0.48 0.06 0.17 6.61 0 0 0 1.32 32.72 1.46 4.52 5.98 2020年 面积(公顷) 3150.1 341.0 51.7 141.7 20.7 0 939.1 1442.5 1218.1 1193.1 25.0 0 9.1 305.7 0 0 0 38.4 1571.3 45.4 90.9 136.3 比重% 100 10.83 1.64 4.50 0.66 0 29.81 45.80 38.67 37.92 0.54 0 0.29 9.70 0 0 0 1.22 48.71 1.44 2.89 4.33 规划期间 增减面积(公顷) 0 -425.1 0 -5.1 -12.8 0 -722.6 1165.7 1051.3 1030.7 25.0 -4.4 9.1 243.5 0 0 0 -8.0 1258.9 -1.5 128.5 130.0 农用地 建设 用地 其他 用地
17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表5-2 六个镇生态园区规划期末(2020年)农用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村名 土地总面积 农用地合计 占土地总面积% 耕地 面积 占农用地% 园地 面积 占农用地% 林地 面积 占农用地% 1.25 0.0 1.00 0.70 1.39 5.20 1.44
其它用地 面积 占农用地% 茶山生态园区 1064.5 648.1 60.89 136.5 21.06 74.4 东坑生态园区 337.0 橫沥态园区 488.7 84.1 24.96 3.1 3.69 13.9 11.48 8.1 16.53 0.0 13.04 1.9 8.74 4.67 5.08 9.82 1.4 0.8 8.6 20.7 429.1 66.21 67.1 67.18 190.9 39.06 42.8 199.0 38.78 10.8 57.8 80.50 7.0 22.42 24.9 5.43 17.4 121.3 63.54 169.4 85.13 47.3 939.1 81.83 65.10 寮步生态园区 513.1 企石生态园区 71.8 石排生态园区 674.9 合计
12.11 2.7 26.30 8.4 23.64 141.7 165.4 24.51 43.5 104.9 63.42 3150.1 1442.5 45.80 341.0 表5-3六个镇生态园区规划期末(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村名 土地总面积 建设用地合计 占土地总面积% 82.66 69.02 56.37 33.50 16.02 72.94 城乡建设用地小计 264.2 184.5 236.6 110.2 11.4 411.0 1218.1 城镇工业用地 占建设用地% 68.20 79.32 85.88 64.11 99.13 83.49 77.52 面积 262.4 184.5 219.0 110.2 11.4 405.5 占建设用地% 67.73 79.32 79.49 64.11 99.13 82.37 农村居民点 面积 1.8 0 17.6 0 0 5.5 25.0 占建设用地% 0.46 0 6.39 0 0 1.12 1.59 茶山生态园区 东坑生态园区 橫沥生态园区 寮步生态园区 企石生态园区 石排生态园区 合 计 1064.5 387.4 337.0 488.7 513.1 71.8 674.9 232.6 275.5 171.9 11.5 492.3 3150.1 1571.3 48.71 1193.1 75.93 18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表5-4 六个镇生态园区规划期末(2020年)其它建设用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其它建设用地 村名 建设用土地总面积 地合计 占土地总面积% 36.40 69.02 56.37 33.50 16.02 72.94 其它建设用地小计 123.2 48.12 38.9 61.7 0.1 81.3 353.2 占建设用地% 31.80 20.68 14.12 35.89 0.87 16.51 22.48 交通用地 面积 119.9 43.3 27.3 34.0 0.1 81.1 305.7 占建设用地% 30.95 18.62 9.91 19.78 0.87 16.47 19.46 水利用地 面积 3.3 4.8 2.5 27.7 0 0.2 38.4 占建设用地% 0.85 2.06 0.91 16.11 0 0.04 2.44 旅游用地 占建面积 设用地% 0 0 9.1 0 0 0 9.1 0 0 3.30 0 0 0 0.58 茶山生态园区 东坑生态园区 横沥生态园区 寮步生态园区 企石生态园区 石排生态园区 合 计 1064.5 337.0 488.7 513.1 71.8 674.9 3150.1 387.4 232.6 275.5 171.9 11.5 492.3 1571.3 48.71 19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表5-5 六个镇生态园区规划期末(2020年)其他用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村名 土地总面积 1064.5 337.0 488.7 513.1 71.8 674.9 3150.1 其它用地合计 29.2 20.3 22.6 44.7 2.4 17.0 136.3 占土地总面积% 2.74 6.02 4.62 8.71 3.34 2.52 4.33 水域 面积 0 16.5 0.2 27.6 0 1.1 45.4 占其它用地% 0 81.28 0.88 61.74 0 6.47 33.31 自然保留地 面积 29.2 3.8 22.4 17.1 2.4 15.9 90.9 占其它用地% 100 18.72 99.12 38.26 100 93.53 66.69 茶山生态园区 东坑生态园区 横沥生态园区 寮步生态园区 企石生态园区 石俳生态园区 合 计 (二)土地利用布局规划
1.布局结构形式
东莞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园区,其形态将是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的园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园区生态环境相互渗透,由内到外,形成一个内疏外密的形态。
东莞生态园布局的结构形式,以中央水系生态走廊和东部快速两侧生态走廊为核和生态间隔,形成“两轴七片,3+4珠链式” 空间发庶结构。“两轴”;一是指沿南畲朗排渠平行发展的中央水系生态轴,也是串联南畲朗片区各个功能组团的综合发展轴;二是指沿东部快速路的生态轴,也是联系东部快这周边功能产业组团的产业发展轴。“七片”:形成北部湿地片区、中心片区、月塘湖片区、湿地三角洲片区、东坑片区、横沥片区、东部湿地片区七个功能组团。 2.用地功能布局
1)北部生态湿地片区
面积约4.7平方公里,以燕岭湿地为核心,融合旅游和居住功能的综合片区。
20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2)中心片区
面积约4.8平方公里,由生态岛群、高端产业区、商贸旅游区、行政文化岛四个部分组成。
3)月塘片区
面积约4.9平方公里,由研发产业区和月塘湖水上运动游乐区两个部分组成。
4)湿地三角洲片区
面积约5.8平方公里。在综合整治寒溪河流域水体污染的基础上,利用寒溪河三角洲的独特资源优势,发展湿地游览观光,建设诗意宜居的居住区,形成以三角洲湿地为特征的综合发展组团。
5)东坑片区
面积约5.5平方公里。依托和修复现状水网生态及景观资源,提升环境品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现代制造业,配套相应的居住和服务设施,形成一个以研发和现代制造为主的综合发展组团。
6)横沥片区
面积约1.3平方公里。实施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集团。
7)东部湿地片区
面积约3.5平方公里。建设下沙生态湿地,形成生态园东部的生态景观核心。下沙湿地北侧建设东莞职教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为生态园的长久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儲备。
2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六、 空间管制
一、空间管制原则、目标及管制架构 (一)空间管制原则
1、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积极进行退耕还林工程,改善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对镇域内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和引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跨越行政区域的模式。
2、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产业布局的差异性和土地开发的适宜性,进行空间管制区域划分。坚持生态优先,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空间管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公平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代际间发展的需求。
3、系统性原则。改变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模式,以系统观念和网络式思维为基础,加强区域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环境整治、资源保护、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区域生态结构培育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4、渐进控制与发展原则。空间管制的实施是渐进式地控制和发展的,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空间管制的实施。
(二)空间管制目标
通过明确区域空间开发管制范围,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措施,为各类开发建设行为规定了必须遵守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空间管制是为了协调城乡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等方面制定
2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的强制性内容,通过划定非城镇建设用地,避免城镇建设用地在空间的盲目扩张,从而达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建设自然生态和城市生态相交融的富有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1、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区域生态“底线”的保障条件,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保护区域生态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引导空间结构。通过建立空间管制,改变城镇无序发展的状态,优化城镇用地、工业用地、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3、引导区域资源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
4、保护战略性资源。通过对具有整体战略意义的资源和交通发展空间的管制,防止战略性资源的破坏和低效利用,保障区域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条件,保持区域整体竞争力。
(三)空间管制架构
生态园空间管制的基本架构为:一是划定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确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区的范围和面积;二是依据自然保护、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原则等划定二级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水体空间管制区,交通、电力等廊线管制区,生态绿地空间管制区,并按规范要求对水源保护区、河川生态绿地、主干公路、电力通信、能源廊道等量化控制指标进行划定;三是加强对建设用地区的空间管制,制定城镇中心区、工业园区布局的区位、环境和规模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改造、整合各功能区,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区间隔离带、交通走廊生态用地。
2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二、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及管制规则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是为了协调城乡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等方面制定的强制性内容,通过划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避免城镇建设用地在空间的盲目扩张,从而达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建设自然生态和城市生态相交融的富有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一)允许建设区
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允许建设区是指可以直接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根据东莞市实际情况,生态园允许建设区范围包括城镇用地、村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风景旅游与特殊用地,依照规划下达的用地指标规模划定的 生态园允许建设区面积为1218.1公顷,占全园土地总面积的38.67%。
允许建设区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2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二)有条件建设区
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有条件建设区(或称建设用地扩展区)是指需要在特定情形下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
生态园划定的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3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3% 有条件建设区(或称建设用地扩展区)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空间区域。 生态园划定的限制建设区面积为189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10%。
限制建设区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为主导用途、严格禁止开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禁止建设区应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
25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然栖息地、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主要河湖的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等。
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
园区未划有禁止建设区包括水源保护区核心区境。禁止建设区管
制规则: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表7-1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划分表
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面积(公顷) 1218.1 38.6 1893.3 0 占总面积(%) 38.67 1.23 60.10 0 城镇用地、村镇用地 在特定情形下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 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空间区域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 三、二级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1、生态湿地及陡坡山地的空间管制规则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差异等,在现有生态湿地区和生态景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生态湿地和生态景观的建设。
园区内所有坡度大于25%的自然山体均严格保护,不得任意开挖,砍伐植被;进行道路建设、开挖隧道及少量的园区建设时,均必须经过
2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生态环境影响专业论证,并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要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保证湿地常年见绿、无裸露。
管制规则:湿地公园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专项规划;区内影响自然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允许使用区内土地进行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2、水体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积极保护东江、寒溪河和月塘湖水体,保证水质,提高两侧水空间的景观质量,两侧要预留并积极建设10~50米宽的绿化带。
依据功能定位和水源保护区的特殊性,划分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并划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大类。目前生态园水源地保护区主要包括东江、寒溪河和月塘湖水库等周围水源区。
管制规则:
(1)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用途除必要的水工设施外,其余用地均为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和自然生态湿地四大类。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非建设用地的主要土地用途为生态农业用地和林地等,其中分布的现状零星建设用地和建筑均应取消或拆除。
(2)东江、寒溪河和月塘湖的沿岸新建建筑控制范围为200米,沿主、副堤脚线控制距离为200米。
3、廊线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1)交通廊线空间管制
在现有的东部快速、龙岗大道等主路网发展的基础上,保持交通的通达性。依据规划目标,未来生态园公路网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高等级公路—东部快速路,红线宽度控制120米;第二层次与市主要联
27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网公路,红线宽度控制在80米;第三个层次:园区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0一60米;第四个层次:次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30一40米。
(2)电力廊线空间管制
规划期间220KV输电线路不允许穿越园区的中心组团区。110KV电力线路一般采用架空敷设,沿园区主干道,次干道绿化带架设,园区110KV电力线路应尽量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控制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宜设置绿地,控制范围规定如下:10KV控制距离5米;35KV控制距离10米;110KV控制距离13米;220KV控制距离20米;330KV控制距离为23米;500KV控制距离为38米。
4、保护区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1)保护区生态绿地空间管制
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主要包括东江、寒溪河、东引河和月塘湖,依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水源保护机制,确保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约束力和监督力度。
(2)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管制 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布局于寮步镇。
基本农田保护区根据东莞市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大部分划分为二、三等,质量中等,部分为一等地。因此,要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及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和管理,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其他农业设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在不破坏耕地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农业用地,并按照基本农保护区管理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不得为城镇建设需要破坏、污染、荒芜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严格按《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禁止企业或畜禽饲养场直接向区内农田排放废气等;禁止非农建
28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设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
(3)河涌生态绿地空间管制 河涌两岸划入30米的陆域。
围绕境内主要的寒溪河和东引河河涌建立缓冲带,以防止园区建设的侵害,维护原有生态环境。加固东江堤坝,防止沿河湿地遭到破坏。尽可能保持两岸的自然形态,最大限度地维护由“近岸生态绿地-近水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构成的完整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加快实施河涌清污、引水清污、截污分流和集中处理等控制措施。
(4)缓冲区生态绿地空间管
园区中心区与周边村、要有计划建立缓冲区生态绿地隔离带,其建设以200-300米宽为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缓冲区生态绿地空间管制范围内使用土地进行建设,必须符合环城绿地规划,服从土地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及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
5、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及管制规则
制定园区中心区、工业园区布局的区位、环境和规模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改造、整合各功能区,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区间隔离带、交通走廊生态用地。
园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中,生态园由常平园区、企石园区、桥头园区、横沥园区构成,要求要严控园区建设占用耕地,积极消化闲置地,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加强山地林业建设,扩大水源林面积,保护水质。
园区建设用地布局空间管制主要要做好中心区和工业用地区的空间管制工作。
(1)中心组团区空间管制
园区中心区包括行管委会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
29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医院卫生等区域。本区的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和公共配套中心,规划期间要充分利用本区方便的公路交通优势,加快政府行政办公机构、城市物流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建设,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和老城区整治,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道路绿化与园区广场绿化,营造环境优美城市景观格局。各类园区建设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园区。
管制规则:园区中心区原则上不用于新的工业用地,现有的工业用地对环境影响明显得要逐步搬离中心区范围,工业与居住混杂小区要进行整治改造。
(2)工业用地空间管制政策及其技术规范 1)工业园区的调整模式
对园区各镇村级工业小区和镇级工业区进行全面整合,集中建设南城工业区、莞城工业园区、企石工业园区、常平工业园区、桥头工业园区和横沥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形成各工业园的联动发展格局,并以做强做大重点工业园区为核心,将一批发展前景较好、产业关联度高、具有鲜明产业个性的专业化园区纳入重点工业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通过整合,一方面促进园区优化布局,形成资源的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和产业群的聚集效应;另一方面促进提高园区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的细密度,形成区域性规模优势和持久竞争力。
2)新增工业园区的设立标准
在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上,主要考虑的是该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满足产业竞争的长期需要。生产加工型工业园区应放到郊区或转移到低成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紧邻人才、科研机构集聚地区,各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该基于本地区已有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
30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工业园建设和进入工业园的产业必须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园区建设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发展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需要。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的通知》(粤府办〔2005〕15号),工业园要严格控制限制类产品的生产,禁止和淘汰类产品不得进入工业园生产。工业园必须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环保规划及环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土地使用权转让及用途的变更,应依法进行。建立企业入园准入制度,企业入园建设必须获取“一书二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成后其环保必须经市环保组织的竣工验收,必须严格遵守排污许可制度,确保达标排放。
3)工业用地地块整合建议
《东莞市镇区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规定工业园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新开发的面积不少200公顷的集中连片土地;不具备200公顷连片土地用于园区建设的区,可办一个集中连片土地不少于66.67公顷的工业园区。因此,对于工业用地地块的进行整合、置换时候,应结合现有地块面积分布的特征,尽量在已有的面积较大的工业用地基础之上规划工业园区的分布。园区要做好合理规划,进行土地储备,引导合适企业进入所规划的园区,从而完成工业用地的整合。
4)分散向空间集聚的转变
面积在0.5公顷以下的工业用地地块应是本轮规划整合的重点,要求结合周边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优先考虑进行调整、置换,由于其数量众多,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变革过程以完成整个调整过程。
5)空间集聚向内涵集聚转变
对于已经存在大量工业用地的地区,特别是闲置用地面积较大的地
3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区,应该尽量提高当地分散企业的各项标准,让其达到入园标准,使其早日进入园区,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同时分享园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同时,要坚决杜绝企业对土地的闲置,对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未按合同规定时间开发利用的,采取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权益保留、土地使用置换或依法无偿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等方式进行处理。
3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七、土地用途分区
(一)分区原则
在进行土地利用用途分区时,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区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
(2)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主导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土地开发利用和整治、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基本相同;
(3)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途径的相对一致性; (4)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与利用开发相结合;
(5)保持镇行政界线完整和分区界线连续性的原则,我国的管理体制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落实也主要是以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应保持镇以上土地利用行政界线的完整性。
(6)可操作性原则,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加强土地利用控制,体现土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7)综合因素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在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因此,规划分区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但在不同地区每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突出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本质,因此,在分区过程中必须坚持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二)用途管制分区
为了保障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地需要,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划用地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庄建设用地区、工矿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其他用地区等八个区进行用途管制(表7-1)。
表7-1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规划用地用途管制分区
用途管制分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林业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工矿用地区 其他小计 其他-交通用地 其他-特殊用地 其他-水利用地 其他-水域 其他-自然保留地 面积(公顷) 51.7 1436.3 8.3 1193.1 25.0 0 435.7 305.7 9.1 38.4 45.5 37.0 面积(亩) 775.5 21544.5 41.5 17896.5 375.0 0 6535.5 4585.5 136.5 576.0 682.5 555.0 占% 1.64 45.60 0.26 37.87 0.54 0 13.83 9.70 0.29 1.22 1.45 1.17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区。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任务51.7公顷,占园区总面积1.64%。规划期内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在寮步园区51.7公顷。分布于7个村委。见表7-2
3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表7-2 东莞生态园(寮步镇)2010-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表
单位:公顷(亩)
村 名 合计 良边村 西溪村 石步村 面积(公顷) 51.7 12.5 7.4 31.8 面积(亩) 775.5 187.5 111.0 477.0 其管制规则是:
(1)区内土地用途为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原则上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除外);
(2)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它农用地,并按照相同的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禁止企业或畜禽饲养场直接向区内农田排放废水、废气等。
(4)由于特殊原因对区域内划定的基本农田进行局部空间调整时,必须取得本规划的批准机关同意,并保证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1、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有连片种植园地、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农用水面、城镇绿化隔离带用地、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各种设施用地。规划到2020年一般农地区面积143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60%。
其管制规则是: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
35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区内土地的占用必须按照计划和实际需要占用,但不得超出计划的范围,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农用地用途转用的审批程序进行;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禁止企业或畜禽饲养场直接向区内农田排放废水、废气等。
2、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和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需要,本区内土地主要用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及防护林,以种植生态林区,要尽量保持岗地上的林木,并且加以改造,增加阔叶林树种。规划到2020年林地区面积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6%,林地主要集中在茶山、东坑等地。
其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地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管林设施,不得擅自改变林业用地区的土地用途;
(2)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林地,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3)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业用地或其它农用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园区中心组团建设用地区
中心组团建设用地区是指为镇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城镇建成区和公共建设用规划期内计划发展的园区中心组团建设用地,规划到2020年园区中心组团建设用地区面积67.07公顷。未来的土地利用必须重视园区中心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充分利用已批未建的闲置地,进行旧城区改造,改善旧城区环境。园区中心组团建设区用地要统一征用,成片开发,节约集约用地。规划园区中心组团绿化覆盖率达到33%。
3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其管制规则是:
(1)严格按照本次规划的用地指标和划定的园区中心组团建设控制圈安排城镇建设用地,不允许在圈外征用土地用于城镇建设;
(2)严格按照园区发展规划布局用地,合理配置园区的各功能用地,以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
(3)新增用地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土地或空闲地,尽量少占耕地,确需扩大外建,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和劣质耕地;
(4)新增的建设用地不得破坏现有的园区生态环境,占用生态绿化用地的必须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4、村庄建设用地区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区面积为25.0公顷。主要保留原有集中连片的农村居民点,未来的土地利用应通过对农村居民宅基地整理改造,提高容积率,将相对分散的村庄逐步向中心村和城镇建成区集中,对于废弃的宅基地,通过村庄改造和整理后再利用。
其管制规则是:
(1)区内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
(2)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4)农村建房用地只允许拆旧建新,以旧换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基地,提倡建公寓式楼房,以节约土地。
5、工矿用地区
独立工矿用地区是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工矿用地,园区工矿用地已纳入城镇范围区内,故园区未发展独立工矿。
其管制规则是:
37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工业建设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其它工业用地及其配套设施,但必须符合工矿建设规划,对进入区内的工业项目要严格审查,限制大污染工业,以保证本镇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2)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区内新增建设用地要实行统一征用、开发,安排已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6、其他用地区
本规划的其它用地区是指主要用于国防安全、陵园墓地、水源保护等特殊作用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状地类中的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等地类。规划到2020年其他用地区面积为43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83%。其中交通用地305.7公顷、水域45.5公顷、自然保留地37.0公顷。
其管制规则是:
(1)规划期内需利用本区土地的,应经过审批,按照特定用途需要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在不影响环境和河流泄洪的前提下准予利用。
(2)对于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原则上只进行其相应用途及配套设施的使用,且不得违反其他用途区的管制规则。
38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八、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和补充耕地
(一)中心片区建设
位于南畲朗中部,是指生态园大道、古村连接路之间、广深铁路与
龙岗逼围合的地块。它的重点建设由生态群岛、高端产业区、商贸旅游区、行政文化中心组成。
中心片区总用地面积约500公顷,各类用地布局如下: ●行政办公用地,控制用地15.34公顷; ●商业金融用地,控制用地160.21公顷; ●文化娱乐用地,控制用地47.61公顷; ●体育用地,控制用地6.50公顷; ●医院卫生用地, 控制用地6.29公;。 ●高端产业区用地,控制用地200公顷; ●商贸旅游区用地,控制用地65公顷。
(二)研发区建设
研发区是一种特殊的政策区,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刺激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而采取的特殊政策措施,为城镇新产业的增长点,具有技术领先、科技示范等积极作用。研发区由东坑研发产业组团和横沥产业组团构成,是东莞生态园研发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东莞生态园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功能合理、经济活跃、管理完善、生态环境优越的科研区,是东莞的研发服务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研发区总用地面积为178.0公顷。
39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三)工业区的建设
工业区主要分布于东坑片区和横沥片区。东坑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配套相应的居住和服务设施;横沥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用地规模控制440.0公顷。
(四)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总面积305.7公顷 1.扩建龙岗大道和生态园大道。
2、二新建生态园道路网线:东园路、南朗路、月湖路、南园路、生态园大道等道路。
(五)市政设施
1配套燃气场站:橫沥高中压调压站、石排高中压调压站,用地分别控制在2公顷;
2、配套电力、通讯设施:220石步变电站、110超朗、大圳埔、角社变电站,用地分别控制在4公顷;
3、治水工程: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及龙岗大道截污管道建设,用地控制在10公顷; (六)生态建设
东部快速路两侧绿化带、中央水系建设、大圳埔和下沙湿地公园的建设。
(七)耕地补充措施
规划期间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40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提高耕地质量。到2020年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4公顷,耕地保有量341.0公顷。规划期间,建设将占用耕地518.7公顷,为保证耕地动态平衡,实现2020年耕地保有量341.0公顷,需进行耕地补充工作。规划通过异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518.7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2020年耕地保有量341.0公顷(表8-1)。
表8-1 规划期间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调整总量平衡表 单位:公顷 规划期间净增规划期间补充耕地(公顷)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公顷) (+)减(-)项目 耕地 期限 异地 合计 整理 复垦 合计 建设占用 补充 2009--2015 2016--2020 规划期间 合计 311.2 311.2 207.5 207.5 518.7 518.7 0 0 0 0 0 0 311.2 207.5 518.7 311.2 207.5 518.7 0 0 0 4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九、土地整治
(一)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方针
1、围绕东莞市提出的用地比例4:4:2的要求,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经济发展用地,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和措施。
2、实行连片集中开发,统筹使用土地指标,提高土地效率。加强土地配置力度,放开土地市场,市场配置资源,提高土地投资强度。
3、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来考虑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极限,科学确定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数量和布局,做好居民点改造。
4、突出土地整合,促进四个集聚。整合城镇、农村居民点、工业用地和零散耕地。促进城镇建设向中心城集聚,工业建设向综合园区集聚,民宅建设向中心区集聚,耕地保护向规模经营集聚。
(二)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目标
1、到2020年整合、改造居民点5.0公顷。 2、整合历史分散陈旧低效工矿用地3.0公顷。
(三)土地整治(土地“四整四聚”)措施
1、实现规划用地规模和年度计划指标控制,政策引导内涵挖潜。 2、量化建设用地指标考核体系,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2009年开始,以五年为期,对园区内的建设用地实行限额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量化和考核任期内建设用地指标。把量化指标同用地审批结合起来,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台帐,凡无指标的用地项目一律不审批、不供地。建立考核制度,把建设用地量化指标执行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年度考核的内容。对擅自突破建设用地量化指标后造成特重大
4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违法用地案的,给予一票否决,并依法坚决追究土地违法责任。
3、实行多目标调控监管,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行供地目录制度。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实行建设用地定额制度。为控制投资强度和用地规模,重点划定工(制造)业供地标准:每亩土地实际投资不得低于250万元(人民币);对于投资额小于500万元的工业项目或每亩投资额低于150万元的,一般不直接供地,园区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租赁,满足生产用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也应严格执行定额标准,控制用地规模。实行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控制制度。园区内生产性项目用地比例不得低于70%。单个项目内,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辅助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15%。工业厂房平面布局的建筑密度不得低于60%,建筑容积率不得低于2.0。在工业生产无特别要求的情况下,限制建设单层厂房,提倡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禁止无项目标准厂房建设。
4、整合存量土地,提高利用效率。整合城镇用地。采取建设用地置换、闲置土地处置、公开出让处置和土地储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力度。实行项目竣工用地专项验收制度。加强对用地用途的监管。
5、整合居民点,规划期内完成居民点整理任务,部分整理为林业用地,部分整理为工矿用地与城镇用地。同时,要做好居民点的搬迁、安置工作。
7、整合农地资源,整合零散农地资源,采取土地置换、土地整理新增农用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与指标周转等鼓励性政策,以农田整理为重点,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力度。严格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督促责任者履行法定土地复垦义
4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务;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土地复垦费收缴力度,增加土地复垦的资金来源,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开展土地复垦,促进经济发展和美化环境。
4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十、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规划
1.水环境保护
东莞生态园的建设,使寒溪河、东引河和月塘湖变为无污染水源,因此规划月塘湖为景观水源,其区域划分按三类水质标准区域划分。
控制措施包括:尽量维持原有地形,保护现有植被,发展零污染产业,严禁污水排入水体以及减少水土流失及地面径流等。
2.大气环境保护
水域、绿地、服务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属一类区,采用一级标准为一类大气控制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员工公寓等属二类区,采用二类标准为二类大气控制区。
控制措施包括:高标准绿化;科学选择树种;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发展零污染产业,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采用新型的燃料结构等。
3.环境保护规划
根据国标,结合东莞生态园的用地功能布局,该园区的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选用0类标准;科研机构、研发用地、中心区、居住区、等适用于1类标准;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适用于2类标准;城镇主次干道两侧25米区域适用于3类标准;高速公路两侧100米适用于4类标准。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按规划严格控制道路两侧绿化带;积极发展无噪声或低噪声污染的产业;控制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二)生态保护规划
东莞生态园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荔,如何在开发建设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性建设”,保证生态的安全性,是土地利用规
45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划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开发建设应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学思想方法,采用必要的生态工艺等手段,加强生态建设,达到持续高效利用资源,表现为最小的生态冲突,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此提出如下控制措施:
1、严格按照园区总体规划中划分的七个生态功能区进行用地功能控制。
(1)生态核心区:以水源保护、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
(2)生态保育区:以低密度建设科教、研发、度假、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功能;
(3)生态保护区:以高尚生活居住、综合商业办公为主要功能; (4)生态影响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功能。 2、维持园区生态稳定性,减少园区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3、园区的各项设计要体现生态理念。 4、发展生态安全型工业。
(三)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对于东莞生态园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园区的绿地系统设计遵循人与自然共处的基本原则,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防御自然、利用自然。
(1)生态核心绿地
结合寒溪河、东引河和月塘湖设置,以自然山体绿地的完全保护为原则,限制开发性建设,特别是沿东江水域周围200米的范围为禁止建设地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规划生态核心绿地面积为650.0公顷。
(2)园区绿地
4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园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公共绿地体现匀均性、网络性原则,在园区结合自然生态特征规划园区公园,并以各种绿化走廊将其串连起来,使园区公共绿地与中央的生态核心绿地相互渗透,并以生态核心绿地为中心向外扩散。
园区防护绿地主要是沿园区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根据园区道路等级不同控制不同的绿化带宽度。
(四)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本次土地利用规划完整地保留了园区内的东江水域及其周围农用地,提供了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20.63%。对于保证园区的自然生态特征、生态的稳定性、良好的气候环境、开敞的城镇公共活动空间、独特的景观特征等等奠定了极为良好的基础,也是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可多得的财富。
本规划的实施将会使园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趋于和谐,人居环境更为理想,为东莞生态园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东莞生态园的建设将构造东莞重要的科技产业中心,适应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需求,成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实现东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随着东莞生态园的发展,必将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园区,大大提高园区化水平。
47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十一、实施规划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的法律效力
1、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由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代表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实施土地管理。
2、加快立法进度,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法规体系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土地总体规划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实施。建立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然保护区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园区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用地依据和供地保证,应协调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规划在用地规模、时序、范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土地利用的协同管理。
4、强调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政策指令性作用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各项用地必须落实到地块。未按要求编制、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编制、修订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用地。
5、保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防止随意更改规划行为的发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现实的重大变化,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48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二)加强规划执行力度,落实规划目标
1、加大土地整理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加大对荒草地、低丘地以及田坎的整理开发,综合整治开发山坡地,合理利用滩涂水域,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以达到耕地保护指标和建设用地增加指标。
2、对闲置地进行深入调查
了解闲置地征而未建和已批未用的原因,建立更为规范和明确的土地闲置处置制度,恢复使用东莞生态园一定数量的闲置地,以缓解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用地压力。
3、建立健全规划的许可制度
各类建设用地的审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严格农用地转用的规划审批,依据规划调控土地利用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时序。
4、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完善计划的管理体系,对国家、省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城、镇、村的建设用地实行分类下达。加强落实政府管理土地的主体责任,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责任书》规定,严格各级政府土地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
5、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
严格执行“未通过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供地”的政策。各项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国家供地政策、没有节约集约用地、占用耕地没有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措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审批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
49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建设用地预审工作的提前介入。
6、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建立完善巡查制度、监察员工作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相结合,对规划的实施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土地利用尤其是土地违法行为的执法监察检查,依法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处理力度。
(三)利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1、建立完善土地市场调节机制
建设用地供应要以市场配置为主,经营性基础设施及经营性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全面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完善地价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交易地价、评估地价的监督,引导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调整。
2、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加强对耕地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实行耕地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集体和个人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充分运用财税杠杆,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进一步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逐步建立农业转移支付制度和制定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充分利用地价、地租、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盘活城市土地资产,实行旧城区改造,促使产业聚集,改变粗放的用地方式,实现集约节约用地。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充分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
4、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专项资金
将耕地开垦费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捆绑集中使用,建立耕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专项基金。制订鼓励耕地开发、整理优惠政策,积极
50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并将新增耕地划入耕地储备库,力争规划期内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单位应将土地开发、整理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投资列入建设项目投资总成本。完善闲置土地的收费制度,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市场机制,实现以较高的闲置成本促使土地的充分利用。建立一系列的政策,缓解建设用地再次利用的成本,增加相关收益,促使土地使用者自觉推动建设用地的再次利用。
(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1、建立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
综合运用GPS、RS、GIS等信息技术,构建规划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有机的网络管理体系,实现用地预审、批次报批、项目供地、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办公自动化,提高规划管理实施效率。
2、构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抽样调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手段,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等成果,并借助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五)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大社会监督监管力度
1、扩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加强公示制度创新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及时公告公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宣讲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年度公示制度等,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重要性,自觉遵守,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完善规划编制的决策机制
根据“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
51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求,完善规划编制和决策的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监管力度。
3、完善相关法规及协调机制
完善相关法规,建立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协调机制。 4、完善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制度
将规划实施列为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增强政府部门依规用地的意识。
52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附 表
53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文本
附表1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地 类 土地总面积 耕地 其中基本农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合计 小计 城市 城乡建设用地 居民点 独立工矿 特殊用地 小计 铁路 交通用地 公路 港口码头 水利设小计 施用地 建设用地合计 水域 自然保留地 合计 2009年 面积(公顷) 比重% 3150.1 100 766.1 24.32 51.7 1.64 146.8 4.66 33.5 1.06 0 0 1661.8 52.75 2608.2 82.80 166.8 5.30 162.4 5.16 0 0 4.4 0.14 0 0 62.2 1.07 12.8 0.41 49.4 1.57 0 0 46.4 275.5 46.9 219.4 266.3 1.47 8.75 1.49 6.96 8.45 2015年 面积(公顷) 3150.1 511.0 51.7 143.7 25.8 0 1228.2 1908.7 797.7 780.7 15.0 2.0 5.5 208.3 0 0 0 41.6 1053.2 46.0 142.3 188.3 2020年 面积(公顷) 3150.1 341.0 51.7 141.7 20.7 0 939.1 1442.5 1218.1 1193.1 25.0 0 9.1 305.7 0 305.7 0 38.4 1571.3 45.4 90.9 136.3 规划期间 增减面积(公顷) 0 -425.1 0 -5.1 -12.8 0 -722.6 1165.7 1051.3 1030.7 25.0 -4.4 9.1 243.5 -12.8 256.3 0 -8.0 1258.9 -1.5 128.5 -496.45 农 用 地 建设 用地 比重 100 16.22 1.64 4.56 0.82 0 38.99 60.59 25.32 24.79 0.48 0.06 0.17 6.61 0 0 0 1.32 32.72 1.46 4.52 5.98 比重% 100 10.83 1.64 4.50 0.66 0 29.81 45.80 38.67 37.92 0.54 0 0.29 9.70 0 9.70 0 1.22 48.71 1.44 2.89 4.33 其他 用地 54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10—2020年)
附表2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耕地补充平衡表
单位:公顷 规划期间净增规划期间补充耕地(公顷)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公顷) (+)减(-)项目 耕地 期限 异地合计 整理 复垦 合计 建设占用 开发 2009--2015 2016--2020 规划期间 合计 311.2 311.2 207.5 207.5 518.7 518.7 0 0 0 0 0 0 311.2 207.5 518.7 311.2 207.5 518.7 0 0 0 附表3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一级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划分表
土地利用空间控制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55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1218.1 38.6 1893.3 0 38.67 1.23 60.10 0 城镇用地、村镇用地 在特定情形下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 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空间区域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10—2020年)
附表4 东莞生态园(寮步镇)2010-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表 单位:公顷(亩) 村 名 合计 良边村 西溪村 石步村 面积(公顷) 51.7 12.5 7.4 31.8 面积(亩) 775.5 187.5 111.0 477.0 附表5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规划用地用途管制分区
用途管制分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林业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工矿用地区 其他小计 其他-交通用地 其他-特殊用地 其他-水利用地 其他-水域 其他-自然保留地
面积(公顷) 51.7 1436.3 8.3 1193.1 25.0 0 435.7 305.7 9.1 38.4 45.5 37.0 面积(亩) 775.5 21544.5 41.5 17896.5 375.0 0 6535.5 4585.5 136.5 576.0 682.5 555.0 占% 1.64 45.60 0.26 37.87 0.54 0 13.83 9.70 0.29 1.22 1.45 1.17 56
东莞生态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10—2020年)
附表6 东莞生态园2010-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 项 目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文化娱乐用 体育用地 医院卫生用地 高端产业区用地 商贸旅游区用地 研发区建设 工业区建设 交通用地 市政设施 生态建设 建设 性质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建设 年限 2015-2020 2015-2020 2015-2020 2015-2020 2015-2020 2015-2020 2015-2020 2010-2020 2010-2020 2010-2020 2010-2020 2010-2020 项目新增用地面积 占耕合计 地 15.34 160.21 47.61 6.50 6.29 200.0 65.0 178.0 440.0 305.7 16.0 3.0 备占非耕注 地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