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2021-01-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分数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 1、注音填词(8分)

嗥呜( ) 山 (diān) 流(zhuï) 亘古( ) .....

田 (lǒng) 召唤( ) 磅( )礴( ) 怪 (dàn) .... 头(pèi) 炽痛( ) 硬住( ) 哺育( ) ...啾啾( ) 机 (zhù) 污秽 ( ) 学(dū) ..2.古诗默写(7分,每空0.5分)

(1)古诗默写。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

②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 ③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①《黄河颂》是组诗《__________》的第二部,作者__________。 ②《最后一课》,作者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国籍)作家,本文的体裁是______。

③《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______》,它是__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④李大钊,字______, ______人 3.释义下列词语(4分)

亘古 污秽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4分)

A表解释说明 B表话题转换 C表声音的断断续续 D表递进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3)、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这儿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 )

(4)、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第 1 页 共 5 页

7、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2分)

(1)描写人物语言的是: 。

(2)捕写人物神情的是: 。 (3)描写人物动作的是: 。 2.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为什么脸色惨白起来? (2分) 8.默写并填空。(8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

句是: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突然“高大”起来

了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2)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名远游路线,书法依依惜别情思的句

子是:

4.文段画线句子③中,韩麦尔先生只写了两个字,为什么要使出全身力量(3)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

( 其相似得两句为:

)(2(4)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两句诗:

分) 9、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2分)

A.他接连上了三节课,精疲力竭。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鲜艳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B.今天听课的人多,字要写得又粗又大。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C.这两个字倾注了韩麦尔先生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

D.字写得遒劲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5.韩麦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课”,这对表达(一)(12分)

文章的主题的作用是: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

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朝韩麦尔先生站起来,①脸色惨白,我

。(2分) 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②“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③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⑤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⑥“放学了,——你们走吧。”

1.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空(填序号)。(3分)

第 2 页 共 5 页

(二)月是故乡明 (10分)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

心飞向故里。

注释: (1)〔旖旎(yǐ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土地的誓言》和《月是故乡明》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而《月是故乡明》是用怎样的写法打动你的?(3分)

2.作者在倾诉思乡、恋乡之情时,将其化为一种富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即“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2分)

3.文中最使你爱感染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2分)

第 3 页 共 5 页

4. “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3分)

(三)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14分)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位置伤恸。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1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挑拨5000项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1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进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地大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救援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第 4 页 共 5 页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这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大家庭,我们在一起,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

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2分)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

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2分)

2.文中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3分)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

分析。(4分)

①选材: ②结构: 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3分)

这一刻,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勋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î( ) .

第 5 页 共 5 页

雄 chí( )

阿zǐ( ) 军帖(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安能辨 ...我是雌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 .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5.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4分)。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6、木兰辞官不就,可见其具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