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复习专题----最短路径 教案

2022-07-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考专题复习——最短路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建立数学模型,能利用轴对称变换找对称点,并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方法来求最短路径。

2.借助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抛物线等这些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运用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等方法,能清晰的抓住求最短路径问题的本质。

3.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平移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学习重点:

利用轴对称、平移等数学知识,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垂线段最短”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

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等数学知识,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转化在同一直线上,从而解决线段和(周长)最小值问题。教学过程:

问题1:如图1所示,A植树地点,L为水渠,将取水口C设在L上何处,才能使铺设的水管最短?

图1 图2 图3

问题2:如图2所示,A、B两点为植树地点,L为水渠,将取水口C设在L上何处,才能使铺设的水管总和AC+BC最短?

问题3:如图3所示,A、B两点为植树地点,L为水渠,将取水口C设在L上何处,才能使铺设的水管总和AC+BC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提炼最短路径的对称模型,从而解决更多不同背

景下的题目。跟踪训练:

1.如图4,等边△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P为AD上一点,则BP+PE的最小值等于 .

图4图5图62.如图5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2 B.4 C.6 D.8

3.如图6,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______.设计意图:

通过等边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基础图形为背景,通过找和做对称点总结遇到不同类型题的不同做法。

4.如右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C最小?若存在,求出PA+PC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1: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PAC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求一点P,使点P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设计意图:抛物线是中考题中比较易考的图形,其本身也具有对称性,所以回归到中考题目,抓模型、练分析,分解难点。拓广探索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  )A.2 B.4 C.22 D.42作业布置:

1.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

2.如图,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第2题图教学反思:

中考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是较容易出现的考点,学生这节课将模型意识学习和掌握的比较扎实,其实不同的题目只是不同的背景,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模型,将两个定点一条定直线的模型先抓出来,就可以最快速度的解决问题。学生在正方形的第二题容易出问题,因为题目是将P点直接给出,反而混淆了学生,他们不明白P点究竟在哪个位置,其实只要说明清楚点P是动点,位置要靠我们自己确定,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