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诗文诵读教案1

2022-08-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备 课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地方教材 教 师 李 强

代庙学区小学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凉州词》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学会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品读悟诗情。 教 准

具 备 乐曲《阳关三叠》 板 书 设

《凉州词》 教 后 感

一、音画时尚导入:

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颖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这一杯酒杯喝完了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

7、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赠汪伦》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 准 具 备 图片 板 书 设 计

《赠汪伦》 教

后 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认识贺卡上面的字吗,请你来读一

读。这张贺卡是送给谁的呢,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贺卡内容:赠 ,生日快乐!王老师)拼读认识赠

2、出示 “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象形字,谁来讲讲。

(1) 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字?想象汪洋大海什么样,结合图片理解。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海的水势非常大的样子。 2、介绍诗人,出示课题,学习“李”字

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李白)

“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

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木下结子就念李) 读文题和作者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送汪一首诗,两人的友谊情深似海,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倾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

墅周围,群山环抱,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一)读诗 1、 2、 3、 4、

教师配乐读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跟随老师读诗,注意听清每一行教师是在哪里停顿的。 学生自由读两遍诗,在读诗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结合画面,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检查认读字 (二)学习“舟”字 1、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播放字理图)

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2、 3、 4、

拼读音节读字。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三)学习“闻”字 1、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

到歌声?(闻) 2、 3、 4、

拼读音节读字。 分析字型、如何记住

组词。“闻一闻”:用鼻子闻,做一做闻气味的动作。

(四)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过渡: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你们读读下两句 (五)学习“及”字 1、

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及)

2、 3、

拼读音节读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

组词。 4、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六)学习“情”字 1、 2、 3、

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读音节读“情”字。

“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

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4、 5、

给“情”组词。

李白和王伦之间的感情是——友情。两人一起在这世外桃园

饮酒、作恃,自此结下的深深情谊比那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啊!这两行诗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两人深深的友谊,被人们世代传诵,有很多人把它引用到自己描写友情的文章中。

(七)想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八)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

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九)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 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四、游戏巩固生字。 1、 2、 3、

去掉拼音读字。 小老师猜字谜。 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五、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六、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别董大》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写;

3、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 准

具 备 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别董大》 教 后 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 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 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3、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4、释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介绍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2、要求:读通读准 3、指名读,齐读.

4、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汇报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

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忆江南》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学 目

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忆江南》 教 后 感

一、创设意境 释题入情

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二、 探究诗意 以知促情

1、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 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 齐读。 4、 指导学法。

(1) 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一首古诗的?(交流: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诗的意境

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 迁移学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在学

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清明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 准

具 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板 书 设 计 清明 教 后 感

一、 引入

说说你说知道的清明节。 二、指导理解

1、放录音古诗——清明。 ——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作者叫什么名字? 2、学生初读古诗

3、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古诗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江南春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会一个生字“旗”,理解“酒旗”及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江南春。读了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江南在哪儿? 诗的作者杜牧,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抓字眼、明诗意

江南有哪些迷人的风光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了。(出示视频)

听听看大家读得怎么样?(先指读两人,再带读,然后小组读,最后齐读。)

结合书上的诗读一读,跟同桌说说看,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四、想意境、悟诗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么美丽的江南景色,你能把刚才的所见所闻连起来,诗、图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说一说,再四人一小组交流。

五.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 准 具 备 课件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五、.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石灰吟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石灰吟 教 后 感

课件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

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游园不值 教案序号

(学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 准 具 备 课件 板 书 设 计

游园不值 教 后 感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新诗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

2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3、凭借情境,品味诗句。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古朗月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感悟、背诵课文以及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月亮地美妙和神奇。 教 准

具 备 生字卡、CAI课件 板 书 设 计

《古朗月行》 教 后 感

一、谈话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还记得吗? 2.学生背诵《小小的船》

3.叶圣陶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板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

过渡:老师读的怎样?想和老师比赛吗?要想超越老师不难,只要你认识这些朋友,你就成功了一半。(出示生字:朗、识、玉、盘)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第一次对课文韵律美的熏陶,又激起学生与教师赛读的自信心,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生字的目的。)

2.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自学生字。

(2)检查、巩固生字。(采取小组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生字。)

(3)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你的生字朋友。 3.初读古诗。(要求:准确、通顺。)

(1)初读古诗,随文识记字。(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试读古诗,边读边动笔划出生字。)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咏柳》 教案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教 学 目

型 新授

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咏柳》

教 后 感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

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

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

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望天门山》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 准

具 备 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

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 3.配音读

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 配乐背诵 2. 默写古诗

3. 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

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

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 3.配音读

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 配乐背诵

2. 默写古诗

3. 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

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绝句》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绝句》 教 后 感

生字卡片、挂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描述:同学们,你们看,春天悄悄地来了,江山显得格外秀美,春风吹拂,送来了花草的香味。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那边暖和的沙滩上,一对一对的鸳鸯静睡不动。唐代诗人杜甫欣赏着这迷人的春色,提笔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绝句》。

2.板书课题:绝句,认读生字“绝”。 二、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

2.在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要求会认的字作记号。 3.同桌合作,互相认读生字。 4.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三、借助画面,感悟朗读

1.春天是多么美好呀,让我们再一次随着诗人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吧! (1)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请结合画面,再读读第一、二行诗。学生自由读,师重

点引导学生读出江山的美和春风吹来时阵阵花香的舒畅感觉。 (3)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1.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看到了什么。该怎么样读好这两行诗?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面上的景象,并自主尝试朗读第3、4行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形式朗读第3、4行诗,师生共同评价。

1.同学们读得可真美啊!老师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行吗?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四、熟读古诗,背诵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同学们练一练,还可以给诗配上动作。 2.分小组表演。 3.师生评议。

五、拓展训练,课外延伸

1.我会背:你还会背诵杜甫的其他古诗吗? 2.我会找:找其他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3.我会画:我心中的春天。 板书设计: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枫桥夜泊》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枫桥夜泊》 教 后 感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

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 残、 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 二、学习《枫桥夜泊 》

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相纠错。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时设问: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

“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 6、背诵这首诗。 三、体会学法

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附:板书设计 :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游子吟》授课时间 年 月 教

教案序号 日 课 型新授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 2、根据画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感情朗诵,背诵古诗,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意思。 教 准 具 备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一、 小诗激趣,揭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来写我们身边的什么人吗?把这些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连着拼起来-----“M-O-T-H-E-R”

你就会明白我们深情的呼唤——MOTHER(妈妈),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她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爱,我们都在母爱中成长。 二、揭示课题,了解题意。

师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孩子。而那些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是怀着一份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也有一位关心他的母亲,他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

这首古诗。

1、幻灯片出示古诗及插图,学生通过寻找资料,介绍孟郊的出生朝代,生平。 2、解题:

(1)、“游子”是出门远游的人。“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2)“游子吟”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咏。)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得舒缓些,注意生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阳光。 四、发挥想象,体悟诗境。

1、认真读古诗,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时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想象绘图一: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看看这幅图画,发挥想象,描绘出儿子离。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江雪》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读懂古诗《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把诗句描写的景象画下来,把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 准

具 备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江雪》 教 后 感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学生补充作者的简介。

二、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1、千山:周围的群山。绝:断绝 诗意: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

2、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踪:脚印。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诗意: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3、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诗意: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诗意: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三、说古诗,读古诗,背古诗。

四、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整首古诗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凄冷、孤傲„„) 五、学生质疑:解决问题 六、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七、作业

(一)环境——寒冷凄凉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

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出示古诗)这一首诗,是古诗中的精品!

2、写好之后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试读,纠正字音。 3、同学们,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咱们还要通过三次不同的读,来理解这一首诗。

4、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

如果用一个词来感受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凄凉、荒凉、冷清、寒冷、寂静,学生可以有“雄伟壮观”的理解,教师再引导过来)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

好呆在家中取暖。

谁能把“千山万径”的寒冷凄凉读出来。(朗读指导) (二)心情——孤独寂寞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出示:寒江钓雪图2)

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孤”、“独”——孤独

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 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朗读指导) (三)精神——顽强不屈

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由学生提问引出问题: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学生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渔翁生活贫困。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敕勒歌》授课时间 年 月 教

教案序号 日 课 型新授

学 目

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体会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敕勒歌》

教 后 感 一、导入

1、说说你对秋天的印象。

2、生背背中国文学描写秋天的诗词。 3、师展示写秋的唐诗、宋词。 4、今天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元曲。 二、简介元曲的特点。(见课件) 三、简介作者元朴。 四、出示元曲

1、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出韵味。 2、指名读。 3、师示范读。

4、反复读,领悟元曲的意思。

5、指导读。 五、理解内容。

1、理解第一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出示课件。这是作者见到的真实的秋景图。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村,日,霞,烟,树,鸦六个景色,构成这幅秋景图。 2、看图,读句。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思考、体会、回答。

作者分别用了六个词语来修饰景物。“孤,落,残,轻,老,寒”,含蓄地表达了萧瑟、凄凉,伤感之意。 3、这样的秋,你喜欢吗? 六、过渡

这时,有一只鸿雁飞过来了。它打破了这里的一片死寂,给画面带来了一丝的生机。

一点飞鸿,为什么不说”一只“飞鸿呢?”体会“点”的用词之妙。”影下“,指雁影投射在地下。

大雁要飞走了,它受不了这里萧瑟凄凉的秋天。它慢慢地飞去,越飞越远。作者痴痴地望着远飞的鸿雁,他仿佛就是那只鸿雁,他要到自己心中美好的地方去。

七、课件出示下一画面。

这幅图,也是秋景。这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地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它由“山,水,草,叶,花”组成。分别用了“青,绿,白,红,黄”五个表达颜色的词来修饰。 生读体会,这个秋景与前面的秋景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这幅秋图,是明朗、美好、色彩斑斓的。 八、生再读元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意思。 九、体会元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本首元曲,全是写景的,却没有表达感情的词语。 2、作者是借是抒情,他的感情很含蓄,包含在景之中,你能体会出来吗?

建议联系作者的生平理解。

3、前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暗示着当时的元朝社会黑暗,死气沉沉。而后面明朗美好的秋景图,则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宁可归隐山林,也不愿与元朝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春夜喜雨》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一、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二、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 准 具 备 板 书 设 计

《春夜喜雨》 教 后

一、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回忆起浓浓的母爱时,就会自然地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一起再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新诗。(板书:春夜喜雨) 2、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赏析诗歌,

师:那诗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看这首诗,(出示全诗)它和我们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1、 自由朗读 2、 介绍作者

3、 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请同学们读出了诗的节奏、韵味。

4、 师:请同学们再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喜。(板书喜)喜就是什么心情?杜甫因什么而喜? 5、那杜甫为什么因为这场雨而喜呢?这场雨有什么好处呢(出示一、二两句)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诗?同学们,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好)

师:春雨好在什么地方?能用诗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知时节)

这真是一场好雨!怎能不令人欣喜呢?(生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这场及时雨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出示3、4句)齐读,谁来说?

师: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潜”)

师:这个“潜”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么特点? 师:是啊,春雨静静飘洒、不为人知。 它来有什么好处呢?(板书:可以润物)

师:是呀,春雨就是这样无私、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作了好事,又不留名。人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感情读3、4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春雨,你有什么愿望呢?假如你是一棵小树苗,你会对春雨说什么?

6、师: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知道大家对于这场知时节、能润物的好雨是既欣喜,又感激呀。感情朗读三、四句吧。

师:这样善解人意、解万物之渴的好雨,作者多么希望它酣畅淋漓地下个够啊。分角色度。 师:你从哪个字词体会到喜了呢?

生:野径云俱黑。诗人望着这(板书“雨意浓”)夜晚心中充满着喜悦呀!(有感情地朗读),看着雨意正浓的情景,诗人兴奋的猜测等到天亮时肯定是:(引读:七、八两句)

7、师:诗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生说意思) 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那诗中是用哪个字来形容这样的景象的? “红”和“重” 若不是细雨的滋润,哪有这般美丽的景象?这万紫千红的花还带着雨滴呢。

师:这真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板书:春色美)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齐读这两句诗吧。(全班齐读)

师: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可“喜”字却一字不露。让我们满怀喜悦,一起赞美这及时的好雨吧。 (全班齐读全诗)

8、师: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经战乱流离之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师: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三、拓展、总结

1、在咱们学过的古诗词里,还有很多写雨的诗句,比如:——还有好多描写春天的诗,能展示收集到描写春天的诗吗?号称“诗圣”的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展示)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诗歌。

2、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诗的海洋里慧眼拾贝,让我们满载而归。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江南春》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品读悟诗情 教 准 具 备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江南春》 教 后

-、介绍背景,导入 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泊船瓜洲》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 准

具 备 1、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演示文字。 板 书 设 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 教 后 感

一 课前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

(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 ”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

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多媒体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