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3. 项目情况简介
4. 焊接方法和材料的选用 5. 焊工资格
6. 焊接工序流程和工艺要求 7. 岗位责任 8. 安全措施
附:危害辨识、评价、对策表 环境辨识、评价、对策表
第 1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凝汽器项目的焊接施工,它不仅适用于国电华蓥山电厂2*300MW机组工程2#机组该项目的施工,类似工况、材料、规格项目的焊接施工也可比照执行。
2.编制依据
2.1凝汽器设备图纸、说明书 2.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DL/T869-2004)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1996年版) 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
3.项目情况简介
华蓥山电厂工程2#机的凝汽器连接在汽轮机排汽室的下方,冷却水温24℃,冷却水工作压力为0.4Mpa,蒸汽流量610t/h。
由喉部、壳体及底部的滑动和固定支座等组成的全焊结构。凝汽器喉部四周由20mm厚的钢板组成,壳体由20mm厚钢板现场拼焊。凝汽器的壳体、加强筋、挡板等都为Q235-A钢。凝汽器冷却管材质为TP304,空冷区和主凝结区顶部规格φ22*0.7,数量2652根。主凝结区规格φ22*0.5,数量23720根。管板与凝汽器的连接可靠、严密,管孔按胀管要求坡口,坡口达到相应的光洁度,没有金属切屑和杂质,以保证胀管可靠,不发生泄漏。胀管处能防腐蚀。不锈钢管与复合管板采用胀+密封焊。
凝汽器和排汽室连接部位的焊接对汽轮机的找正工作和负荷分配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焊接工艺不当,会引起低压缸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进而使汽轮机的找正工作复杂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焊接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焊接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计划开工日期:2005.2.15 计划完工日期:2005.8.15 4.焊接方法和材料的选用
4.1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直接打底、填充和盖面的焊接方法,或CO2气保护焊
进行直接打底、填充和盖面及管板自动焊的焊接方法。
4.2焊接材料: 焊条—E4303、E5015(φ3.2、φ4)
第 2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丝—THQ-50C(φ1.2)
焊丝—E308L T1-1、ER309L T1-1(φ1.2)
5.焊工资格
5.1所有参与该项目施工的焊工,至少应为电力行业的Ⅲ类焊工,其合格证书应在其
有效期内,或有Rb.B.AI.1G.2G.5G半自动焊的证书。 6.焊接工序流程和工艺要求 6.1焊接工序流程:
技术交底 焊前准备 焊前检查 表面检查 施 焊 点固焊 无损探伤 资整理料 6.2焊接工艺要求 6.2.1技术交底
技术员依据本作业指导书编写技术交底提纲,对参与该项目施工的焊工进行技术交底,班长负责组织并和质检员、安全员一起参加技术交底工作。 6.2.2焊前准备
a. 督促钳工作好防风、防雨、防寒、防晃动措施,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牢靠。 b. 检查焊机是否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并将焊接线和电流调节器拉到施焊位置。 c. 凭班长开出的材料领用单到材料室领取焊材。 d. 焊工应将焊条放在焊条盒内,注意防止损坏和吸潮。 6.2.3焊前检查
a. 焊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对接焊时20mm;角焊时焊脚K值+1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发出明亮的金属光泽,并保持干燥。
b. 壳体前、后、侧墙板和底板在组装时开“X”型坡口,喉部连接部分为单“V”型角焊缝,其它加强筋连接为贴角焊。
c. 对口时,开坡口的焊缝应根据焊透的原则留出适当间隙(2~3mm),贴角焊时间隙为0~1mm当局部间隙过大时,宜采取堆焊措施,使间隙缩小到允许范围
第 3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内,严禁在坡口内填充它物。
d. 壳体墙板在组装时,适当弯折对口,以反变形来达到焊后水平目的。 e. 不锈钢冷却水管密封焊接时要求比较清洁的环境条件。要求焊接前,不锈钢管、板要彻底清洗,洗净后的焊件必须保持清洁,暂时不焊的管口要用塑料膜覆盖,以防止二次污染。边清洗边焊接。操作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带白手套。焊接前要认真严格对焊口进行检查:A、检查管子伸出板材表面长度是否符合要求(0-0.5);B、检查是否有漏胀的管口;C、检查清洗是否干净。
f. 凝汽器喉部点固前,应在冷却管上方铺好防止火花及杂物下落的的隔离措施,应对汽缸台板的水平和垂直位置进行多点测量并做好原始记录。 6.2.4点固焊
a. 对于墙板和喉部位置,应多点对称点固,加强筋连接可单点点固。 b. 焊接回路处于反接状态,φ3.2的焊条点固电流为100~120A。
c. 每段点固长度为15~20mm,点固完后,应检查点固焊缝有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如有,应清除后重新点固。 6.2.5施焊
a. 对于开坡口焊缝,为保证焊透应用φ3.2的焊条封底,对于贴角焊缝,则根据
焊件厚度采用φ3.2或φ4焊条,其封底电流分别为100~120A和140~160A。 b. 填充和盖面同样应根据焊件厚度采用φ3.2或φ4焊条,此时焊接电流可比点
固焊时增加工10~20A。
c. 墙板的对接焊缝在施焊时采取分段退焊法,以减小变形,在其背面施焊之前,
应对正面焊缝的根部进行清根。
d. 复合板焊件对口时应做到,内壁齐平.焊接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禁止
采用强力对口,以防止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
e. 凝汽器复合板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复合板(Q235/TP304)的焊接采用先
焊基层Q235,再焊复合层TP304,中间增加过渡层。基层采用焊丝THQ-50C(φ1.2),中间过渡层采用E309L,T1-1,盖面采用焊丝E308L,T1-1;复合板的点焊应在基层钢板上,不允许在覆盖层进行点固焊。,焊前应在覆层表面涂抹防飞溅涂料,防止覆层金属受损,影响防腐性能。焊接时先焊覆层侧的基层焊缝,焊缝高度填至距覆盖层1~2mm时停止此侧的焊接,清根后,进行另侧的焊接。对覆层侧的基层焊缝进行修磨,使其与覆层相距约1.5mm,表面平整,
第 4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然后用焊丝E309L T1-1进行过渡层焊接,焊缝高度应高于结合面0.5~1mm。表面应平滑。覆层焊接时采用焊丝E308L T1-1,应选用小的线能量,同时保持层间温度不高于100℃。焊接完成后必须对焊缝进行检查,并进行修磨及清除飞溅。
基层覆层复合板焊接示意图
f. 冷却水不锈钢管板密封焊接采用—TIG自动密封焊。不锈钢管板焊接采取分区
Z形跳焊法,采用小规范,以减少焊接热输入量,以免因局部温度过高,影响焊接质量。双侧施焊时,不得在同一根冷却管的两端同时进行焊接;单侧施焊时,另一端严禁进行割、胀、洗管工作。缺陷处理时,不能使用磨光机打磨,以防污染其他焊缝。小一点的缺陷,直接重焊一遍即可消除;稍大的缺陷,可用小圆挫除去缺陷,清洗干净,重新再焊一遍就消除缺陷。仍无法消除时,可用手工钨极高频引弧氩弧焊进行补焊。
8 07 6 1 5 2 4 3
Z型跳焊法示意图
第 5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g. 喉部位置应采取8人同时对称施焊的方法进行,采取分段退焊法,并要求施焊
人员采用相同的焊接小规范,层间温度不得大于300℃,层与层之间的退焊方向相反,接头错开,在四角处避免更换焊条。并尽量做到步调一致。先焊接喉部与低压缸板的角焊缝,再焊接低压缸与连接钢板的角焊缝。
焊工焊工焊工焊工焊工焊工焊工焊工焊缝分段示意图注:长箭头代表总体焊接方向 短箭头代表退焊焊接方向
h. 喉部位置焊接时,应设置数处百分表以监视汽缸的变形和位移,在点固及每层
焊道结束后,均应由专人记录百分表读数。一旦百分表变化大于0.1mm时,应立即停止施焊,具体的施焊顺序见上图。
i.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当图纸无具体要求时,焊脚K值应符合以
下几点:①贴角焊时为δ+(2~4)mm;②坡口角焊时为δ±2mm。
6.2.6表面检查
a. 焊工应认真清理焊缝层间和表面的熔渣和飞溅,并作好自检工作,确保表面质
量良好。
b. 质检员对该批焊口作25%的抽检。 6.2.7 质量检验
a. 外壳及喉部焊缝安装完毕后,所有焊缝做100%煤油渗透。 b. 灌水试验。 6.28整理资料
项目施工完毕后,应对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完整的质量记录: 有焊工签字的技术交底记录、焊接综合质量评定表 7.岗位责任
第 6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7.1 技术员:
a. 依据本作业指导书及施工图纸,和班长一起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 b. 深入实际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工艺的实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c. 对已完成的焊口及时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并向焊工反馈、分析检验结果。 d. 检查和整理焊接资料,为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和总结工作作好准备。 7.2 班长:
a. 熟悉施工内容,分配合适的焊工。
b. 组织焊工参加技术交底工作,填写焊接材料领用单。 c. 检查焊工执行工艺情况、焊口表面质量和施工进度。 d. 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7.3 质检员:
a. 深入现场,检查和监督各项技术规范和工艺措施的实施情况,对违章操作应
及时制止,并报告有关部门。 b. 检查焊口表面质量,认真作好记录。 c. 指导焊工进行焊口返工。
d. 搞好焊口表面质量评定工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作准备。 7.4 焊工:
a. 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b. 施焊前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焊。 c. 施工中,凡遇到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时,焊工有权拒绝施焊,并上报班组
长、质检员或技术员。
d. 对于当天焊口,焊工认真自检,并做好记录。 e. 出现重大问题时,应及时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7.5 材料管理员:
a. 严格按规定参数烘焙焊条,作好烘焙记录。
b. 按班长开出的材料领用单发放焊接材料,并作好发放记录。 c. 搞好焊材回收工作,并作好回收记录。
8. 安全措施
焊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安全工作。
第 7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8.1带民工帮助施工时,焊工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护,确保其安全。
8.2 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并系紧帽扣,现场作业时不得随意取下安全帽。 8.3 穿戴好焊接专用工作服、绝缘鞋、皮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衣着不得敞领卷袖。
劳保用品一旦潮湿应及时更换,不得勉强使用,以防触电事故。 8.4凝汽器内部应有充分的照明,并有风机向外排放焊接时产生的烟雾。
8.5高空作业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跳板是否牢固,如发现有不安全因素,焊工应
拒绝施焊。
8.6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固定在牢固的构件上。
8.7焊工所使用的焊机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裸露的接线柱应设置防护罩,破
损的电缆及接头部位应用绝缘胶布缠好。
8.8交叉施工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应放置在工具包和保温筒内,严防物品坠落伤
人事故。
8.9施工场所应有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经常检查作业
点周围的安全状态,有危及安全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8.10坚持文明施工,保持施工场所干净整洁。垃圾、废料应及时清除,但严禁从高
处向下抛掷,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11所有焊接人员施工完毕之后,应检查随身携带的工具和材料,并清理打扫现场,
确认无火灾或其它危险因素之后,再关断焊机和气体,方允许离开现场。
第 8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表
单位:mm 焊2-2-4 检验指标 焊缝成型 焊缝尺寸 焊 接 接 头 表 面 质 量 根部未焊透 错口 裂纹 弧坑 气孔 夹渣 — 主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咬 边 主要 性质 — — 质量标准 合格 一般 优良 焊缝过渡圆滑、接头良好 符合设计要求 深度≤0.5mm,连续长度不大于100,总长不超过焊缝总长的10% 深度≤0.5mm,连续长度不大于50,总长不超过焊缝总长的5% 目测,焊缝检验尺 检验方法及器具 目 测 单面焊H≤0.15σ,单面焊H≤0.1σ,且≤1,且≤2,∑I≤0.15L ∑I≤0.1L 目测,直尺 纵缝≤0.1σ且≤2,环缝≤0.2且≤3 无 无 无 无 3~5倍放大镜,目测 注:δ— 管子壁厚;H-焊缝总长;I-缺陷长度;∑I-缺陷总长;
第 9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危害辨识、评价、对策表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劳保用品不穿戴整齐 焊接时产生的粉尘 焊接弧光辐射刺眼 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汗湿或雨天作业 站立地面未绝缘 凝汽器内焊接作业 焊炬漏气 同时进行电火焊作业 脚手架不稳 进出口跳板不牢 立体交叉作业 焊接材料及余料坠落 焊工常用工具坠落 作业点下方或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 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可能导致的事判别依据 故 烫伤、触电 中毒 伤亡 伤亡 触电 触电 伤亡 伤亡 坠落 坠落 伤亡 伤亡 伤亡 火灾 坠落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L 3 1 1 3 1 3 3 3 1 6 3 6 6 3 6 E 2 6 6 3 0.5 2 6 6 1 6 3 2 2 3 6 C 1 1 1 7 7 7 15 15 7 7 7 3 7 7 7 D 6 6 6 63 3.5 42 270 270 7 252 63 36 84 63 252 危险级别 1 1 1 2 1 2 4 4 1 4 2 2 3 2 4 控制措施 备注 1 2 3 一般焊接作业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空焊接作业 13 14 15 判别依据
劳保用品管理程序 通风良好 设立遮光屏、焊工使用专用面罩 焊接工作手册 加强劳动保护,雨天需有防雨措施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Ⅴ.定量评价(LEC法) 第 10 页 共 12 页
凝汽器焊接作业指导书
环境因素辨识 、评 价 、对策表
单位:焊接工程处
法规 产生部位 序 或 号 工序 a b c d e 1 施工照明 2 3 4 5 6 乙炔使用 焊接作业 潜在火灾发生 焊接烟尘排放 焊接弧光辐射 固体废弃物排放 乙炔泄露 3 3 1 3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9 7 8 8 防止线路短接引发火灾 尽量采用烟尘排气量小的焊接材料 采取挡光等措施 集中回收处理 使用前检查皮带、是否漏气 电消耗 3 1 1 1 1 f 1 8 合理安排照明,随手关灯 环境因素 范围 程度 量 频次 性 程度 ∑ 影响 影响 产生发生 符合关注 控 制 措 施
社会 合计
影响范围a ①全球范围:5分;②周围地区:4分;③场界内: 3分;④员工10人以下:2分;⑤操作者本人: 1分 影响程度b ①严重:5分;②一般:3分;③轻微:1分 第 11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