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演奏与分析

2022-01-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1年第09期艺术纵横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演奏与分析

王雅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是一首热情、庞大、有力,经常被一些音乐家演奏,非常受人类欢迎的一首奏鸣曲。整首作品充满着戏剧性,有时会让人感觉到顿时迸发的力量,有时又会感受到温柔的力量;有时你又会感受到宏伟的音乐力量,激发人们的热情,乐曲的规模很宏大,让整个音乐生动易懂。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这是一种欧洲人民反抗侵略、反对封建势力的英雄精神。这首奏鸣曲带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力量,在贝多芬之前的作曲家的作品中是不常见的,是一首特别的作品,对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发我们对贝多芬的敬仰之情。本文以《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为研究对象,对贝多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进行了介绍分析,可以对这首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引言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音乐史中的一个高峰,一共有32首,分为三个时期。这首《热情》奏鸣曲是第二个时期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杰作,可以看出贝多芬已经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稳定的、成熟的个人风格,在钢琴界有重要的地位,在钢琴音乐历史中是顶峰的经典之作。这首作品的内心情感、所选的题材和音乐手法令人惊叹。这首奏鸣曲的音乐形象生动的概括了欧洲人民反对封建侵略。这首奏鸣曲所体现的矛盾冲突和它的悲剧性,在贝多芬以前的作品中是不常见的,表现了贝多芬成熟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贝多芬对他现实生活和这个时代的不满。因此,他希望他的作品可以感动和召唤民众,反对压迫,反对封建,启迪自己,抒发自己。

一、《热情》奏鸣曲概述

1.1 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被后人尊称为“乐圣”,贝多芬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超出了其他音乐家所能达到的高度,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影响着后人的文化思想发展。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企图自杀,他长期处在病痛的折磨中,但他仍然不放弃他的创作,坚持他的音乐,他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性格、丰富细腻的情感,使他的创作极大地充实了人类的精神宝库。他的奏鸣曲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被誉为音乐界的“珠穆朗玛峰”。

1.2 《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贝多芬是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革新者,他的热情奏鸣曲创作于他的成熟时期,展现了他在成熟时期的典型音乐风格,这首作品是在他心情沉重的状态下创作出来了这首作品,当时他的耳聋不断恶化,而且身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地折磨,这一切都促使这首作品的创作,包含了他与命运作斗争以及人一定要争取自由的想法。他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极大地力量,振作了起来,以极大地意志力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

这首作品在在速度和情感表达上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这首曲目创作于1804~1806年,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他为这部作品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当时的他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带给他的种种压力,要想突破重围就要不断地去进行创新和向命运斗争,这才创造了这首意义重大的作品。

二、《热情》奏鸣曲创作特征

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是这部作品最后的乐章,属于快板,第二乐章不做间断直接引出第三乐章,,在第三乐章里,贝多芬用了新的主题,而且在发展部和再现部使用了反复记号,热情奏鸣曲有着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效果,有着高超的技巧,这首作品表现出对命运不公的反抗,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巧妙的运用引子。第二乐章的结尾直接引出第三乐章的开头,他赋予了引子新的意义,把引子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就像音乐会序曲一样,作为前言对整个音乐的内容作概括和简明的解说,并暗示、启发、过渡、说明等。

(二)不反复呈示部。我们在分析古典奏鸣曲时,第一个

反复记号之前为呈式部。

(三)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这三个部分充分独立,贝多芬又进行了创新,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四)尾声。贝多芬对尾声进行了升华,他拉长了篇幅,作为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现出了激动地内心,赋予了这部分的独立性,并且引用了主题和副部的材料,扩展了尾声,赋予了更生动形象的音乐。

贝多芬吸取了以前音乐大师的创造成果,充分利用了前人的优秀经验和音乐特点,他的音乐也体现了亨德尔、巴赫音乐的哲理性,海顿、格鲁克、莫扎特的音乐特征也都可以在他的音乐中看到,他汲取了前人的优秀精华,然后创立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贝多芬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即便这样,他还是把自己的乐观、坚强的斗志投入到他的作品中,给人类带来了欢乐。贝多芬的作品为后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总结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有才华的音乐家,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还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他创作了太多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一场听觉盛宴,他的才华令人折服。热情奏鸣曲是他在成熟时期所作,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奏鸣曲,之后,这首作品被人评价达到了贝多芬艺术的高水平。第三乐章是被人更为熟知的,让人们体会到了勇敢的力量,敢于和命运作斗争。这首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很难掌握,还有演奏方面难度也会大一些,所以需要演奏者不断地反复练习,攻克技术难得地方,在演奏时,抓住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不破坏它本身的结构,控制好它的节奏,把握好速度,更好地呈现出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使这首奏鸣曲更好地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林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3]梁婷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风格比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

[4]庞琳琳.浅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分期风格[J].运城学院学报,2010(03).

[5]李圆圆.贝多芬《热情奏鸣曲》音乐鉴赏[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6]张丹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性的情感表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作者简介:

王雅,女,山西运城人,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