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1、甬江大桥预制桥面板施工技术 张 利

2021-06-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甬江大桥预制桥面板施工技术

厦门公司宁波项目 张利

摘 要:结合宁波绕城高速东段九合同甬江特大桥主梁预制桥面板施工,主要介绍预制场规划,模板、

钢筋、混凝土施工,梁板吊装及存放,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甬江大桥 预制桥面板 施工技术 总结

1 工程概况

甬江大桥主桥设计为54+166+468+166+54m联塔分幅四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其主梁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桥面板采用分块预制,板间采用现浇湿接缝连接的方式。桥面板厚270mm,采用C60混凝土,并掺合聚丙烯纤维。全桥预制桥面板分为82种规格,共计944块,平面尺寸有8.73m×3.53m、8.73m×2.63m、8.73m×2.53m、8.73m×1.915m四种,考虑梁板搭接钢筋长度后,其平面尺寸为10.15m×4.34m、10.15m×3.44m、10.15m×3.34m、10.15m×2.725m。预制桥面板典型构造图如下。

桥面板典型构造图

1

桥面板中设置纵向、横向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于中跨跨中区域(约172m范围)、辅助墩顶及锚跨区域(约83.2m范围)内;除主塔附近区域外,均布置横向预应力钢束,顺桥向基本为间距0.8和1.0m。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

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组合梁带来的不利影响,预制桥面板必须存放6个月后方可安装。

2 预制场规划

按照桥面板安装位置及场地规划,设置2个独立的预制场,分别为镇海、北仑预制场,每个预制场独立预制472片梁板。单个独立预制场总占地面积120×60=7200m,分3个区域,分别为钢筋加工区、梁板预制区及梁板存放区。预制场场地规划如下图。

2

梁板预制场场地规划图

2.1预制台座布置

北仑、镇海独立预制场规模考虑因素:①桥面板安装计划;②满足桥面板存放6个月以上(设计要求);③桥面板吊装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以上;④桥面板存放层数限制;⑤预制场临建工期(2个月考虑);⑥项目周遍均为农保地,征地困难,仅可利用现有场地;⑦计划6个月完成梁板预制,其中2个月临建,4个月预制梁。

2

临建时间为6、7月,预制集中在8~11月,单片梁施工周期按照4天考虑,单个独立预制场预制台座数量为4724/(425)19个(25为每个月有效施工天数),综合考虑,最终按照20个台座布置。

预制台座平面尺寸考虑搭接钢筋长度和统一布置,均采用10.15m×4.34m,高20cm。预制台座区域地基采用80cm宕渣+10cm素混凝土硬化处理。为确保预制台座后期存梁的要求,台座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采用C30,底层纵横向均采用φ16HRB335钢筋,钢筋间距100mm。台座纵横向净距100cm。

2.2存梁台座布置

存梁台座以无齿板桥面板存放6层,有齿板桥面板存放4层考虑,不同平面尺寸大小桥面板禁止上下堆放。全桥单侧不同平面尺寸桥面板数量如下表。

1.915m宽3.53m宽度 梁板类型 无齿板 数量(块) 356 有齿板 32 无齿板 44 有齿板 16 无齿板 16 2.63m宽度 2.53m宽度 度 无齿板 8 根据各类梁板数量及存放层数,布置78个存梁台座,后期梁板预制台座上存放部分。 由于工程所在区域基础底层为流塑性淤泥,上覆盖薄硬壳层,存梁台座区域采用80cm宕渣处理+钢筋混凝土存梁台座。钢筋混凝土存梁台座全区域采用30cm厚C30混凝土,底层、顶层纵横向均采用φ20HRB335钢筋,支点位置钢筋间距100mm,其他位置钢筋间距200mm。

2.3施工设备

单个预制场设置2台QLM30(5)-30/10龙门,一台50t横移平车。受场地限制,预制场地龙门跨径调整为27m。混凝土拌和采用集中拌制,罐车运输至施工场地。

3 施工要点

3.1模板

3

预制梁板底模采用水磨石和钢模两种,其中无齿块预制梁板底模为水磨石,带齿板预制梁板底模为钢模。

侧模均采用定制钢模板。 3.1.1水磨石底模

水磨石底模直接在预制台座上浇筑,大小为8.73m×3.53m(不包括外露搭接钢筋),厚度为5cm,四边采用L50×50×3mm角钢包边。包边角钢同预制台座预埋钢筋焊接牢固,顶面标高误差控制在≯1mm,并做为水磨石施工的模板。

水磨石采用现场滚筒搅拌机拌制。水磨石底模施工前,预制台座底模位置混凝土需凿毛,以凿除表面浮浆并露出石子为宜,确保水磨石与预制台座混凝土粘接,防止提梁被破坏。水磨石施工时,表层由于浮浆较多,应在表层撒上水磨石石子并压实收面。水磨石底模打磨时平整度控制是关键。浇筑完成2~3天后,用磨光机打磨,并用6m平尺检测表面平整度,严格控制在2mm以下。水磨石磨光过程比较耗时间。

底模水磨石打磨完成后,采用砂轮磨光机对包边角钢进行打磨。 水磨石底模共17个。 3.1.2钢底模

单个预制桥面板张拉齿块设置3~5块,且横桥向齿块位置不同,底模设置需满足通用性。预制板纵桥向预应力束平面位置图、齿块大样图如下。

预制桥面板纵向预应力束平面位置图

为方便施工人员安装和吊梁时拆除齿块模板,底模台架高1.2m,采用10号槽钢焊接成框架,上铺16mm厚钢板。同时,为保证单个底模可预制任何带齿块桥面板,底模横桥向分割成两块,无齿块部分为固定大块钢板,齿块部分采用活动式,齿块设计为箱式,

4

可根据所施工桥面板齿块横桥向位置任意调整,齿块之间铺设钢板。

钢底模均用于带齿块桥面板预制,共设置3个。

3.1.3侧模 侧模采用钢模板,主要根据桥面板底层、顶层钢筋位置考虑模板设计。

桥面板底层、顶层钢筋位置如下图所示。

齿块大样图

底层、顶层钢筋纵向剖面图

模板分三层,上下层设计为锯齿型,并包裹顶、底层钢筋;中间模板为整体钢板,根据预应力管道位置自行开孔。为保证上下层模板长度方向刚度,并减轻模板自重,方便施工人

员安装、拆卸,模板分段长度为1.5m。上下层

模板采用角钢制作,并在锯齿位置焊接加劲板;中间模板面板采用6mm钢板,边缘用角钢加强。各段模板安装时均采用螺栓紧固。

上下层模板高度需保证桥面板保护层厚度。 3.1.4模板施工 脱模剂均采用机油。

底模清除干净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涂刷需均匀、量少。底模完成后,先安装底层模板,施工底层钢筋,安装中间模板,再施工顶层钢筋,最后安装顶层模板。模板加固采用钢筋支顶,钢筋另一端点焊在台座上。

3.2钢筋、波纹管施工

5

底层、顶层钢筋横向剖面图 预制桥面板钢筋施工较简易,需注意桥面接缝搭接钢筋位置准确,防止相邻桥面板安装时钢筋位置冲突。

齿块钢筋在后场加工成整体,直接吊装入齿块模板。 混凝土垫块采用同强度商品垫块。

波纹管定位准确,浇筑前要检查是否破损。混凝土浇筑时,纵向圆波纹管长度较短,可不穿衬管;横向扁波纹管采用预穿钢绞线作为衬管。

3.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大型拌和站拌制,罐车运输至现场,并放料入吊斗,用龙门吊吊装入模。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特别注意振捣棒不磕碰底模、齿块位置混凝土振捣。

为避免白日高温,混凝土浇筑均选择在傍晚或者午夜进行,单块桥面板(8m)用时约1小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进行两次收面,并保证顶面平整,拉毛采用竹扫帚。在初凝前,如风较大,混凝土表面需覆盖防风,避免裂缝发生。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生。

桥面板侧面凿毛采用水冲法,水冲法凿毛的关键是掌握拆模时间。混凝土初凝后,水冲效果不理想;太早,易造成混凝土掉边、掉角,主要根据施工气温条件,现场确定拆模时间。

3.4吊装及存放

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以上方可起吊。桥面板起吊时,在梁板脱离台座瞬间,提升要缓慢。

梁板存放时,按照安装顺序,设计好存放位置,避免安装过程上下翻梁。 梁板层与层之间采用混凝土试块支撑,并垫砂调整试块标高,试块顶面垫工业橡胶片,橡胶强度满足需要。

为防止梁板长时间存放时外露钢筋锈蚀,钢筋表面刷水泥净浆。

6

3

梁板存放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存量台座沉降大小对梁板的影响。

4 经验总结

甬江大桥预制桥面板施工经验总结为:①、成功采用水磨石底模,梁板施工完成后,无一块底模损坏,且成本仅为钢模板一半;②、水磨石包边采用5号角钢,施工过程中,下层模板拆除后,受预制台座和底层钢筋的影响,向外提出较困难,建议采用10号角钢;③、成功运用了水冲法凿毛,且质量理想,同时,采用水冲法1名工人施工一块梁板所用时间不足1小时,而人工手动凿毛需2人半天时间;④、水冲法凿毛产生的均为水泥浆,场内排水沟需采用明沟,便于清理;⑤、梁板预制前,要根据安装顺序,编排梁板预制顺序和存放位置。

5 结语

甬江大桥江两侧共预制944块桥面板,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均较好,受到了各级单位一致肯定,其经验可提供组合梁预制桥面板一定参考。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