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卷

2021-10-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新版八(Ba)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Ze)题(共12小题)

1.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Zai)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拉弹簧秤的秤钩挂一木块,使弹簧秤的示数如图,则木块拉弹簧的力是( )

A.3.2 N

B.3 N

C.3.4 N

D.无(Wu)法判断

2.下列(Lie)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Chu)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Jiu)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Bian)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3.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N

B.5N

C.4N

D.0N

4.几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气大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站在铁板上,由于看不到铁板的形变,所以人和铁板之间没有弹力 B.电灯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电灯的拉力都是弹力

C.儿童用橡皮泥握成各种动物,橡皮泥发生了形变,所以产生了弹力

B.手臂长的同学 D.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1 / 15

D.竖直悬吊的两个气球,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产生弹力

6.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Gen)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Da)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Cheng)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Du)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Shang)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7.关于弹力(L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Zhi)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B.支持力、压力、重力的实质(Zhi)都是弹力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工作的 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B.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9.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B.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10.李悟同学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在画刻度线时所使用砝码质量比实际小,则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其读数( )

2 / 15

A.比实际值大 C.与(Yu)实际值相等

B.比实际值小 D.无法(Fa)判断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计,物重G=1N,则(Ze)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A 示数(Shu)为 1N,B 示数为 2N B.A 示数(Shu)为 0N,B 示数为 1N C.A 示数(Shu)为 1N,B 示数为 1N D.A 示数(Shu)为 2N,B 示数为 2N

12.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He)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其大小关系是( )

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该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原长为4cm且此时伸长了4cm,当小华将这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拉长为5cm时,小华拉弹簧的力是 。

14.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制成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 / 15

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Ji)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Li)计B的示数为 N。

16.某同学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Ji)测物体的重,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Zhi)是 N,指针(Zhen)所指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的(De)原理是 。

三.解答题(Ti)(共1小题)

17.小华和小明同学在(Zai)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质量/g

0

50 3

100 4

150 5

200 6

250 7

300 8

400 8

指针位置/cm 2

(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N的情况下,弹簧的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图2中的 (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应用 。

4 / 15

人教新版八年(Nian)级下学期《7.2 弹力》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Yu)试题解析

一(Yi).选择题(共12小题)

1.有一把(Ba)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拉弹簧秤的秤钩挂一木块,使弹簧秤的示数如图,则木块拉弹簧的力是( )

A.3.2 N

B.3 N

C.3.4 N

D.无(Wu)法判断

【分(Fen)析】没(Mei)有调零就去测力,也就是说没有测力时弹簧就有了一定的伸长,测力时弹簧的伸长就过大,示数就比所测力大,实际测量的力应等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示数减去测力前的示数。

【解(Jie)答】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2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3.2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3.2N﹣0.2N=3N。 故选:B。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力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我们应该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它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分析】(1)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 15

(4)物体受到(Dao)力的作用情况有:①受非平衡力作用,运(Yun)动状态会改变;②受平衡力作用,运动(Dong)状态一定不会改变。

【解(Jie)答】解:A、物体(Ti)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Cai)能产生弹力,发生非弹性形变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用力把弹簧拉长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Bian)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若物体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Zhuang)态一定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的产生,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目。

3.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N

B.5N

C.4N

D.0N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由题知,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5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5N,所以测力计示数为5N。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考查弹簧测力计读数的问题,较为基础,但易错。 4.几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气大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B.手臂长的同学 D.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分析】弹簧拉力器是利用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工作的,弹簧伸长越长,说明形变越大,即受到的拉力越大。

【解答】解:同一弹簧拉力器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两臂伸直时,手臂长的同学使弹簧伸长大,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也就越大。

6 / 15

故选:B。

【点(Dian)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理解,知道决定弹力大小的因(Yin)素是弹簧的伸长量,考查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容易误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De)是( )

A.人站在铁板上,由于看不到铁板的形变,所(Suo)以人和铁板之间没有弹力 B.电灯对绳子的(De)拉力和绳子对电灯的拉力都是弹力

C.儿童用橡皮泥握成各种动物,橡皮泥发生了形变,所(Suo)以产生了弹力 D.竖直悬吊的两(Liang)个气球,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产生弹力

【分(Fen)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解答】解:A、站在铁板上,铁板会产生轻微的形变,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电灯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电灯的拉力都是弹力,故B正确;

C、橡皮泥发生形变之后,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不能产生弹力,故C错误;

D、竖直悬吊的两个气球,相互接触时,如果不发生形变,它们之间就不会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弹力概念及产生的认识,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基本概念题。

6.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想得到某种情况的结论,一次或两次实验是不够的,是具有偶然性的,即必须进行多次实验,才可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解答】解:

7 / 15

由题知,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这仅仅是两次实验,所以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即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故D是正确的。 故(Gu)选:D。

【点(Dian)评】一次或两次实验是具有偶然性的,所以要得到普(Pu)遍性的规律,必须进行多次实验才可以。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Zheng)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Chan)生弹力 B.支(Zhi)持力、压力、重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Shang)的弹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弹(Dan)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工作的

【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解答】解:A、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平时所说的支持力、压力的实质都是弹力,但重力的实质不是弹力,故B错误;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目。

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B.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8 / 15

【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

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Gu)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Jia)=L丙(Bing);

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You),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Yi)=L丁(Ding)。 故(Gu)选:B。

【点(Dian)评】弹簧的伸长量取决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都是F,则伸长量相同,注意判断弹簧是伸长的还是压缩的。

9.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B.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解答】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

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和图丙中的效果相同,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L甲=L丙;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 15

【点评】弹簧的伸长量取决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都是F,则伸长量相同,注意判断弹簧是伸长的还是压缩的。

10.李悟同学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在画刻度线时所使用砝码质量比实际小,则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其读数( ) A.比实(Shi)际值大 C.与实际值(Zhi)相等

B.比(Bi)实际值小 D.无(Wu)法判断

【分(Fen)析】弹簧测(Ce)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最小分度值偏小,测量结果偏大,据此进行分析。

【解(Jie)答】解:在自制弹簧测力计时,画刻度线所使用砝码质量比实际小,使得最小分度值偏小,挂上物体后,要伸长同样(Yang)的长度,需要少挂物体,或者说挂上一样多的物体,实际伸长的长,即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

如:他在画10N刻度线时所用砝码的实际质量为900g(实际重力为9N),这样称量9N的重物时就会显示10N,所以其读数比比实际值大。 故选:A。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力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我们应该熟知它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计,物重G=1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A 示数为 1N,B 示数为 2N B.A 示数为 0N,B 示数为 1N C.A 示数为 1N,B 示数为 1N D.A 示数为 2N,B 示数为 2N

【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解答】解:

10 / 15

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1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1N,示数也为1N,同理,B图中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1N,示数也应为1N,故C正确。 故选:C。

【点(Dian)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同时涉及(Ji)到了定滑轮的特点。

12.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Liang)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其大小关(Guan)系是

( )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

【分(Fen)析】弹簧(Huang)的弹力大小等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分别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求解弹簧的弹力。

【解(Jie)答】解:第一幅图:以下面小球为研究对(Dui)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

第二幅图: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 第三幅图:以任意一个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

所以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即有F1=F2=F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L1=L2=L3; 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弹簧的弹力大小,容易产生的错误是第三幅图:认为弹力等于2G或0。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 ;该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原长为4cm且此时伸长了4cm,当小华将这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拉长为5cm时,小华拉弹簧的力是 5N 。

11 / 15

【分析】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②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

①静止的弹簧测(Ce)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的力F1和(He)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Deng)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为4N; ②弹簧(Huang)测力计受到4N拉力时,伸长了4cm, 因在一定限度(Du)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所以伸长(Chang)了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cm×故答案(An)为:4N;5N。

【点(Dian)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其中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容易出错,误认为示数为二力之和(或差)。

14.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 长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制成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6 N。

=5N。

【分析】(1)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要注意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看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 【解答】解:

(1)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的分度值是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6N。 故答案为:长;5.6。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2 / 15

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5 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 5 N。

【分(Fen)析】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Ji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解(Jie)答】解: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Li)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

同理,B测(Ce)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Gu)答案为:5,5。

【点(Dian)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Ping)衡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同时涉及到了定滑轮的特点。

16.某同学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分度值是 0.2 N,指针所指的示数为 2.6 N,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是根据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要注意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看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6N。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0~5;0.2;2.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3 / 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内容。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7.小华和小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质量/g

0

50 3

100 4

150 5

200 6

250 7

300 8

400 8

指针位置/cm 2

(1)分析(Xi)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3 N的情况下(Xia),弹簧的 伸(Shen)长 跟钩码的(De)拉力成正比;

(2)小华(Hua)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Huang)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Ying)该是图2中的 B (填序号)所(Suo)示的图象;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应用 弹簧测力计 。

【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时,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都相同的,如果钩码个数增加而长度不再变化,说明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据此确定弹性限度;第一列没挂钩码,这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原长;根据伸长=弹簧长度﹣弹簧原长计算出每次实验伸长的长度,然后与钩码的质量比较得出关系;

(2)当不受拉力时,弹簧的原长是2cm,当长度达到8cm时就不再伸长,根据这个特点判断;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1)从表格可知,当弹簧的长度达到8cm时就不再伸长,说明已经达到弹性限度,

这时受到的拉力:F=G=mg=0.3N/kg×10N/kg=3N; 当钩码数目为0时,弹簧的长度2cm就是弹簧的原长; 当挂一个钩码50g时,弹簧伸长:3cm﹣2cm=1cm;

14 / 15

当挂两个钩码100g时,弹簧伸长:4cm﹣2cm=2cm; 那么:在拉力不超3N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根据表格可知,当外力为0时,弹簧的原长是2cm,当弹簧长度达到为8cm后就保持长度不变,从2cm到8cm之间是成正比的,也就是一条斜线,因此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图2中的B;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应用是弹簧测力(Li)计。

故答案为:(1)3;伸长;(2)B;(3)是弹簧测力(Li)计。

【点(Dian)评】能够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正确的数学分析,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Ti)的关键。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