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2020-10-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和谐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程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来实现教学高效的理想课堂形态,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力求实现的理想目标。它的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教学本质的深度把握,也是对以往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提升,更是对课堂建设走上的理性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推进新课程,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对此,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一些理解。 一、改革的目标 。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进步。

2 、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推进新课程,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深化课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 、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用“教学案”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6 、优化教学内容:熟悉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充分挖掘与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7 、优化教学时间:要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兵教兵”过程和当堂训练的时间。

8 、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9、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施兵教兵,互帮互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先学:强调学生预习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① 教师揭示教学目标

1、操作: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教师用投影仪显示,或者通过学案为学生呈现)。

2、目的: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 明确自学要求

1、操作:课前制好投影或写好小黑板,也可以用“教学案”,让学生看自学要求。

2、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

3、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应用,并将知识设计、转化为问题。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多给他们鼓励,帮助端正学习态度,使之逐步变得认真起来。

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课堂教学第二阶段-----后教 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首先对带有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发言等形式来解决“先学”中出现的问题。“后教”的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教师不教。(2)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3)明确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课堂教学第三阶段---------当堂训练 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1)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3)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实际上是高强度的训练,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竟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很有作用。它

能及时反馈出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高度紧张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课外负担。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整个课堂形成“自学-检测-矫正-练习”的循环过程,体现让学生“自主、自律、自助、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获得能力、习惯、自信、乐趣和自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