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

2022-01-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

习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

育的一门科学,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把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P1 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

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师、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化等多种体裁。

3、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经过精心准

备,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的活动。 P62

4、 排图讲述:是把多张相关的、无序的图片排成合理序列并进行

条理讲述的活动。通过幼儿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P88

5、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

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 P173 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开展的、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 P10 7、 语言获得的机械模仿说:是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

学家阿尔波特提出,主要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通

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语言活动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映的结果,儿童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

8、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

种语言的过程,是掌握语言符号并使用语言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建立联系的过程。 9、 语言获得的转化生成说:

10、 学前儿童语言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

11、 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在日常生活、各种游戏以及各领域教

育中的语言交流和学习活动。 12、 语言获得的强化说:

13、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围绕一

定的话题与人进行交谈,学习交谈规则,培养倾听和轮流说话能力的教育活动。

14、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依据一

定的凭借物进行表述,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教育活动。 15、 语言获得的社会交往说:

16、 学前儿童日常交谈: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以问答或对话的方

式与他人进行的一种口语交际的活动。

17、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础教育内容而设计

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18、 情景表演讲述:主要是有真人表演和木偶表演,通过引导幼儿

对情景表演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的观察、理解、想象,进行讲述表达。

19、 谈话的自我修补:指说话者在谈话时感觉到别人没有理解自己

的意思,于是采用自我重复或自我确认的方法向别人传递自己要说的正确信息。

20、 选择性模仿说:是怀特赫斯特等人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学习语

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儿童能够把范文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景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1、初步感知作品:这是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起始环节,主要让幼儿接触、欣赏和认知文学作品。这一层次要注意三个问题:(1)不过多地重复讲述作品,以免幼儿失去兴趣(2)不强调机械记忆背诵,以减轻幼儿短时记忆负担(3)多用提问的方式组织讨论,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2、理解体验作品:教师进一步组织相关的认识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并表现作品。这一层次要注意两个问题:(1)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全面语言练习机会,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体验(2)从作品出发组织相关的必要的活动。

3、迁移作品经验: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的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因此这一层次需注意:围绕作品重点内容有关的活动如:绘画、制作、建构等活动

4、创造性表现作品:教师继续创造机会,让幼儿想象,并创造性的用语言表达,这一层次需注意:(1)立足于文学作品之上(2)鼓励幼儿动脑筋。

2、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的区别

1、从活动目标上:谈话活动注重幼儿与他人的交流,讲述活动注重幼儿的表达能力。

2、从活动内容上:谈话活动围绕幼儿已有经验作为话题,讲述活动则需要一定的凭借物来讲。

3、从活动中幼儿运用语言方式来看:谈话活动是对话范畴,讲述活动是独白形式。 3、幼儿仿编故事的类型

1、扩编和续编:扩编是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续编是让儿童根据故事的开头和发展编出结尾或者情节高潮部分 2、转换编构:转换编构是指根据提供的语义内容(乐曲、声音、绘画、图片、表演及其他儿童化情景)转化成描述和叙述性的语言。 独立完整编构:是指凭借想象和联想独立构思完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根据题目进行口头创编,二是让幼儿先把用来编构故事的事件画成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构故事。 4、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组织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用直观材料创设谈话情境 (2)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3)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 (1)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谈话氛围 (2)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4)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3、围绕中心话题拓展谈话活动

(1)拓展谈话内容是谈话活动的重点内容和核心 (2)在谈话活动中,中心话题的拓展要逐步进行。

(3)在交谈中要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

5、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1、语言的发展:(1)3岁左右的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在发音时会出现相互代替的现象

(2)四岁以后,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经过练习,幼儿就能掌握全部的语音(3)5—6岁,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清楚地分出四声。

2、词汇的发展:(1)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动词为主。(2)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3)6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

3、语言的发展:(1)3—4岁的幼儿已能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短语或用词颠倒的情况(2)4—5岁幼儿已经能正确地运用简单句说明自己的意思或描述见闻(3)5—6岁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学会运用各种复合句

4、口语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3—4岁时,幼儿在成人、小朋友交往中往往出现有趣的“集体讨论”现象(2)4—5岁的幼儿逐渐能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谈话,并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讲述重点(3)5—6岁幼儿的讲话连贯性、逻辑性更为突出。 6、诗歌或散文仿编的基本步骤及组织要领

1、基本步骤:(1)欣赏诗歌、散文:设置良好的意境、激发幼儿倾听诗歌、散文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和散文,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作品。(2)朗诵、表演诗歌、散文:提供良好的模仿榜样;反复欣赏,轻声跟诵;结合道具,进行配乐表演 2、组织要点:(1)经验准备:对原作的内容形式有所熟悉和理解;对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有所积累;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与示范:教师组织幼儿对将要仿编的作品作讨论;教师进行示范(3)想象与仿编:借助直观道具进行仿编;取消道具凭想象

仿编(4)串联和总结:将仿编后的诗歌或散文与原来的联系起来;以总结句结束全文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点

1、确定活动目标:(1)目标应突显儿童语言的发展(2)目标应做好逐层准确地分解(3)目标的涵盖面要全(4)目标的表达要具体简介

2、选择活动内容:(1)选择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2)选择的内容应具有适宜性(3)选择的内容应具有情趣性(4)选择的内容应具有整合性

3、策划活动的过程:(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2)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3)讲究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4)合理地安排活动环节

4、拟定活动方案:(1)活动名称(2)活动目标(3)活动准备(4)活动过程(5)活动反思及评价 8、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评析指标

1、评析内容:(1)教师方面:教师学要对阅读目标、活动准备、指导策略、教育理念等进行全面评价(2)幼儿方面:教师对幼儿喜好、行为习惯、感知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析的注意点:(1)明确评析的目的(2)综合评析的要素(3)运用多种方法

3、阅读教学活动的评析指标:(1)阅读内容选择的适宜程度(2)阅读目标制定的恰当程度(3)阅读活动准备的充分程度(4)活动过程指导的有效程度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步骤

1、活动名称:写清楚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适合的年龄斑及具体的教育内容

2、活动目标:明确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3、活动准备:是开展语言教育的必要准备,包括教学方面的准备、幼儿学习方面的准备、教育活动方案中的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即活动展开的具体过程,活动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小标题,体现清晰合理的活动流程

5、活动反思及评价:反思及评价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通过反思和评价可以让教师查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组织要点

1、创设游戏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在游戏开始时,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手法设置游戏 (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 (2)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 (3)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创设游戏情景后,教师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时应注意:

(1)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

(2)要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 (3)教师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

3、教师带领幼儿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理解游戏的程序: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后,让幼儿逐渐了解游戏程序

4、幼儿自主游戏,完成游戏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已经掌握了游戏规则,能熟练的进行游戏 1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设计的流程

1、确立具体明确的讲述活动目标:应做到以下三方面,(1)目标确立要具体明确(2)目标内容要主次分明

2、选择合适的讲述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选择的多向性(2)内容选择要符合讲述活动的特点(3)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3、做好讲述活动前的准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做准备活动是要注意以下几点(1)物质准备即教具(2)经验准备

4、设计科学合理的 讲述活动流程:有以下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描述(3)引用新的讲述经验(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2、如何选择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内容

1、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中紧密相关的话题 2、各领域相互联系的,幼儿有丰富语言内容感知的 3、有趣的话题常常与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心点有关

4、以有交谈过的幼儿仍有极大兴趣的话题 13、学前儿童听说游戏的类型

1、语言练习的游戏:是以练习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辨音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其形式和结构都较简单。

2、词汇练习的游戏: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法为目的。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积累词汇。

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是以帮助幼儿积累句型,按照语法规则成句,练习运用各种句型为目的。在游戏中学习句型,可使幼儿产生较高的积极性。

4、表述能力练习的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用比较连贯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要求幼儿语言完善、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 14、学前儿童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指导 1、把握随机性谈话的契机

2、创造多项互动的情境,营造语言交谈氛围 3、观察分析,顺应和推动儿童语言发展 15、学前儿童听说游戏的评析 1、评析内容的选择情况: 2、评析游戏目标的确定情况 3、评析游戏的准备情况 4、评析过程的指导情况 16、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总目标

1、幼儿园文学活动总目标的内容:(1)情感、态度方面:能够积极参与一些文学活动(2)认知、习惯方面: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3)技能、能力方面:学会分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并能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2、幼儿园文学活动总目标的内涵分析:(1)让幼儿享受参与文学作品的乐趣(2)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3)使幼儿掌握倾

听和艺术发生的技能(4) 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17、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特征

1、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具备如下要求:(1)购置方便、实用、合适而美观的阅读设备,为幼儿阅读提供直观和便利的设施(2)营造温馨、舒适、迷人而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在教师、家人温情的陪伴中充分享受阅读的惬意和美妙(3)确保充足、互动、自由而灵活的阅读机会,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 2、丰富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幼儿阅读的对象和内容,阅读材料是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将阅读材料放置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3、多样的阅读形式:早期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是图画书阅读,教师要注意培养的阅读兴趣

4、整合的阅读活动:具体体现在:(1)幼儿认知的综合整体(2)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互结合的整体(3)语言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相互联系的整体(4)幼儿学习、教育与生活融合一起的整体

5、鲜明的文化背景:阅读的材料充分体现作者的意图和书面语言的特点,因而使阅读活动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 18、学前儿童图画书的选择原则

1、情趣性原则:指所选择的图画书应具有人文情怀和趣味性,充满着温暖和谐的情感和浪漫幽默的情调,展现着生动诙趣的内容,能让幼儿感受趣味,从而乐于阅读

2、艺术性原则:指图画书的内容、结构和美术符号具有艺术美的特质,其内容的表现讲究美的构思和表达,给予人赏心悦目的享受。 3、教育性原则:指图画书具有启迪意义,能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益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益于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4、科学性原则:指图画书所反映的思想是科学、进步的,所展现的内容是科学、正确的,所介绍的常识是科学、客观的,所揭示的道理是合乎逻辑的,图书能给予幼儿科学、进步的引导。

5、适宜性原则:指图画书是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图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教育目标是相吻合相一致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