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威海市工业旅游发展探析

2020-11-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威海市工业旅游发展探析

1 威海市开发工业旅游的现状

威海市委市政府将工业旅游纳入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发工业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工业基础雄厚、品牌效应突出、旅游产业发达、区位优势独特、示范企业众为开发工业旅游明显优势。

1.1 工业基础雄厚

威海市工业基础雄厚,能够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工业旅游。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8家,从业职工人数达到55.4万人,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4382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近一倍。全市拥有37个工业行业大类、141个工业行业中类、263个工业行业小类,工业产品种类达3000多种。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运输设备、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柱,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及制品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七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88%。

1.2 品牌效应突出

威海市渔具、海洋食品、家纺、地毯等行业品牌产品较多,能够打造更多特色明显的工业旅游产品。2015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 个、中国驰名商标33 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个,位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轮胎、渔具、智能终端及打印设备、海洋食品、地毯等生产基地。获批首个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级食品产業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水产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性示范基地、中国工艺家纺名城、中国钓具之都、中国休闲渔业之都、省级医疗器械产业新型产业化示范基地。

1.3 旅游产业发达

威海市旅游产业发达,为开发工业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市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4.16%,分别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和GDP增幅3.56和5.66个百分点。全年入境游客46.17万人次,消费2.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541.75万人次,消费422.03亿元。农村休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各类经营主体达到422个(其中休闲农业园区333个、农家乐67个村(635户)、民俗村22个),年接待游客42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21亿多元。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休闲农业项目71个。

1.4 区位优势独特

威海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工业旅游客源丰富。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相望,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一带一路”的最东端,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现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作业区)13个,开通了至韩国、日本等国家的6条海上客货运航线。每年可吸纳国内大批游客来威,为开发工业旅游聚积丰富的客源。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32万人次。青荣城际铁路通车运行以来,完成动车客运量456万人次。

1.5 示范作用明显

威海市有7家企业和23家企业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产业初具规模。一是成熟了一批企业。安然纳米展厅今年可接待工业旅游游客12万人,实现税收2亿元;紫光生物讲解厅有12个,同时容纳600人参观,年接待人员20万;康博尔药业连续举办各类养生文化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5万人探讨交流学习养生。二是正在建设一批企业。宝飞龙钓具准备投资5个亿,建设科技体验馆、休闲工业旅游、钓具博览城等综合一体的产业园;宇王集团正在建设3000平方米的海洋馆作为展示厅。三是规划建设一批企业。光威集团、山花地毯、威高集团都正在谋划开发工业旅游。

2 存在问题

虽然全市工业旅游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对于国内发达城市,尚属起步阶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2.1 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氛围不浓

威海市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宣传推广不够,导致整体发展氛围不浓。而浙江、上海等先进地区“十一五”时期就开始大力开发工业旅游,积累了先进成熟经验。

2.2 赢利较小,企业重视程度不高

工业旅游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较大的财力,而企业赢利途径较少,甚至不能收回成本,与工业生产效益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企业不够重视。

2.3 底蕴较薄,产品文化内涵不深

威海市工业历史底蕴不厚,缺少如上海江南造船等历史遗留厂房,可以开发成博物馆以博览和科普的形式反映工业文明,使人们系统了解和认知工业发展的成就与历程。缺少如威海锡镶等老作坊、老工艺,可以通过开发改造,形成工业旅游新亮点。

2.4 层次较浅,企业市场定位不准

大部分企业只是将接待党政考察团或业务合作伙伴到厂区参观等同于工业旅游,工业旅游还停留在企业接待阶段,没有体现旅游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同时,缺乏市场创意和策划,对旅游市场的需求把握不准,开发的产品内容简单、亮点不突出、缺乏吸引力。

2.5 管理缺位,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威海市没有出台工业旅游专项规划,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中未将工业旅游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推动,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无法有效激发工业企业、旅行社等开发、运营工业旅游的积极性,对工业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也缺乏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得工业旅游的微观运营策略无法有效实施,不利于工业旅游进一步发展。

3 对策建议

下一步,市经信委将加强与旅游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关于推进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认真衔接落实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握工业特点,挖掘整合工业资源,深化工业旅游内涵,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认真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全市工业旅游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工业旅游对威海城市转型、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服务民生需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使工业旅游成为威海市旅游的重要增长点,威海产业创新转型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3.1 坚持规划先行,引导工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进一步对全市适合开展工业旅游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论证分析。组织部分工业旅游企业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针对威海实际,结合全市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制定威海市工业旅游专项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2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品牌产品众多的优势,坚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提升特色,形成内涵丰富、参与性和观赏性强的产品,重点实施工业旅游“4+1”工程和做好“产品+”的文章;即做足四个传统产业和一个新兴产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文章。海洋食品和保健品+现场参观+体验+购物等;家纺服装和地毯+参观生产線+个性化订制+婚庆公司等;渔具+知识培训+现场参观+

垂钓+购物等;工艺美术和文化产业+知识培训+宣传+创意开发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创客计划,指导刚刚创业的大学生,宣传推广3D打印,引导游客参观+游玩+购物。

3.3 加强宣传指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宣传投入,积极加入各类庆祝活动。在威海主流媒体、旅游政务网、微信等媒介上设立工业旅游专栏,推介威海市工业旅游企业,为国内外游客所熟知。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工业旅游指导小组,研究制定推进政策,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邀请工业旅游专家来威授课,使企业了解掌握开发工业旅游的全过程;指导企业将工业旅游直接纳入到行政管理环节,把以前单纯的行政接待职能产业化,转变为规模化的旅游服务,企业内部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工业景点、旅游通道、整体环境、安全标志、旅游宣传品和纪念品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3.4 注重密切协调,做好工业旅游与其他方面的结合

一是工业旅游与打造智慧城市相结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旅游大数据监测管理平台、触摸屏为载体建设旅游信息发布平台,为工业旅游增添活力。二是工业与旅游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使二者相促进、共提高。三是工业旅游与企业市场营销相结合,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建立和完善企业市场营销体系。四是工业旅游与人才引进结合,通过工业旅游,为企业吸纳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五是工业旅游与休闲旅游的结合,使游客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感受同时,又享受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3.5 推进企业合作,促进产业实现集聚效应

推进工业旅游企业与其他旅游企业的合作,打好“组合拳”,把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点组合起来做成“工业之旅”专项产品,或者与周边的农业旅游点、景区组合起来,作为其他旅游线路的特色节点,纳入城市旅游线路,使得区内成片,跨区成线,市场做专,形成吸引力,推进旅游产

业实现“集聚效应”,创造出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邀请旅行社、媒体走进初具工业旅游规模的企业,进行对接,鼓励推出工业旅游线路和系列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