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功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3-04-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当代音乐2015年2月号 MoDERN MUSIC 中国古典舞基功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刘 行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现今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对照课堂的训练效果以及 舞台呈现,阐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二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风格上存在的问题。试图使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内容更科学化,风格更纯正化。以对中国古典舞 所需求的训练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基零功训练体系;内容问题;风格问题 至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已历经了60年的实践教学, 法。从盲目的芭蕾化变为有计划的借鉴和创新。但我认为, 其科学性与功能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在多年的 在课程训练结构上还是有很多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 实践教学中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占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中围 李正一先生说:“毋庸讳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在其自身 古典舞又是从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中提取出来的,在多年的 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民族舞蹈训 实践教学中总结出其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 练体系的建设.应该如何对待吸收外来优秀艺术文化的问 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形、神、 题;在民族舞蹈训练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民族性与 劲、律”是动作要素,所以在课程训练结构中应该根据这些中 科学性相统一的问题。” 国古典舞的特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但目前我们的古典 舞基本功训练方法大都是从芭蕾基本功训练方法中借鉴和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存在的内容问题 提炼的,尤其在把卜的训练,内容、顺序基本』二一样,很多动 (一)训练内容缺乏连贯性 作只是把手位变成古典舞手佗,把绷脚变为勾脚。训练的动 中国卉典舞基本功训练是根据人的形体美感取向和舞 作也有很多都是针对开、绷、直、立,虽有一定的训练口的,但 台呈现需要出发,考虑中国古典舞专业演员自身需要具备的 与古典舞的审美和舞台呈现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针‘对性小 能力素质、身体美感、肌肉线条等素质以及显示人体动态生 强。虽然“身韵”出现后,进入了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舞 命活力的跳跃、旋转和翻身腾跃空间技能的审美特征与技术 蹈教师也开始注重了“韵”的训练.在课程中加入大量的“身 特点。 韵”语汇进行训练.但问题的根本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单 所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为中国古典舞的呈现提 供“养分”的。而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创建初期,老 纯地加入新的古典舞元素而已,就像人们经常提到的“外加 西方舞蹈主 香油一勺”便可为证。 一辈舞蹈艺术家借鉴了戏曲和西方舞蹈的成就,要是芭蕾舞,由于芭蕾舞的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其科学性和 其次.在把下的训练中,中国古典舞基训经过近60年的 系统性是世界认可的,所以,在中国古典舞基训体系内容设 发展.已经逐渐增强 民族性.把戏曲与身韵融合到l{1国卉 置上,舞蹈家们决定套用芭蕾基本功训练的科学化,来改造 典舞基训的技术技巧和训练组合中,可以说,把下的圳练内 中国舞蹈的身体形态及创建基本动作,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 容更加针对中国古典舞的舞种审美以及巾围传统舞蹈的动 的教材编制,具体了基本训练的内容,并沿用至今。然而取 作语汇,大大地强调了古典舞的动作特征 集中训练古典舞 用西方的舞蹈多少,保存中国舞蹈多少,以及哪些动作是中 姿和技术技巧。 国的,哪些不是,便引起了争议。虽然在近60年的中国古典 这样一来,把上的训练内容有一部分针对芭蕾审美“开 舞发展历程中.已经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这种“崇洋”态度和方 绷直立”,把下却更针对中国古典舞审美“拧倾圆曲”,【fff 把上的训练内容恰恰就是应该为把下的动作呈现打基础、做 [收稿日期]2014—02—19 准备的,所以,这种内容前后不一致就导致训练课程整体脱 【作者简介]刘行(1991一)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吉林大学附属小学,小教 节.缺少统一连贯性,不仅在训练目的上缺乏效果,而且在整 级。(长春13oo21) 体的训练课程呈现上也给人一种“断片”的感觉。仔细分析 l 16 刘行:中国古典舞基功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内容,应与舞台剧目 相互联系;而舞台剧目的需要恰恰是对基训的制约,基训的 加强古典舞教材的科学系统性.这些对古典舞训练教材进一 步科学系统化的确定,以及纵、横线的结构方法,古典舞教材 的完善,无疑是有裨益的,但也没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古典舞 基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内容应以舞台的需要为准,同时舞台的需要在反馈回课堂, 以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 (二)高难度复合技巧不适用于集体教学 舞蹈赖以塑造动态形象的物质材料是人体,它是通过人 体及其运动来塑形造像、传情达意的。舞蹈美是用人体自身 创造自身的美,随即又通过自身而享受自身美的创造。古人 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很好地塑造舞蹈形象首 针对“科学化”和“系统化”,我们应根据以下问题做出 改善: 1.基训艺术化 教育家们认为,大学的基训课处于单纯功能性训练的层 面.那么势必与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之间形 成断层。为此.提出了选择功能性语言同风格化语言这两者 先就要具备一个称心如意的“工具”一一自己的身体。怎样 才能练就这一称心如意的“工具”,基本功训练就是因此产 生的。 的上位者——艺术语言。基训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提高 功能而提高功能,而是要在艺术境界的氛围中与层面上,对 学生施以风格化 晴感性的功能训练。所以,要从民族传统 文化的审美范式出发,分析研究多种艺术形式的动势规律. 所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就是为了练就舞蹈演员的 基础功底,其训练性、功能性是重要的原则。但随着舞蹈学 科的进步,各类舞蹈大赛发展迅速,越来越多花哨、漂亮、有 难度的动作在比赛作品中出现,这些高难度复合技巧出现应 该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中国古典舞在进步,也为舞蹈编导 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现在,这些有难度的技巧也逐渐 反映到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堂中,一些高难度复合技巧也成为 日常训练课程中的一部分。 在外形与内涵,韵味与造型,动与静,力与气,气与韵,神与行 等活动关系上进行研究,在各个文艺范畴中挖掘,然后将其 具有典范性、代表性的民族动势有机融入基训教学的过程 之中。 2.教材精炼化 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切实长功,对教材的要求就 要“少而精”,实践证明,“大拼盘”式的想法和做法,在基训 课中不但无法奏效。而且适得其反.只会令学生既混淆了风 格韵律,更扰乱了审美标准.据此,提出对部分基训教材内容 要进行坚决地删除。 但我认为.这些高难度的复合技巧不适用于日常课堂集 体训练。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是集体教学,集体教学 就必定会有学生专业水平不等的情况出现,由于生源来自不 同的学校,训练方法各异,水平参差不齐,把这些看似好看的 高难度复合技巧搬到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教学课堂中,势必会 有学生做不到,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不会达到,不仅达 不到集体的训练效果,也会给做不到的学生心理造成负担和 压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断层的情况,存在难度技巧个 人化的现象。 所以我们要根据生源的条件和实际情况.设立有针对性 3.程序逻辑化 循序渐进,是古今中外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中国古 典舞基训课,在教授内容与推课进度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罗列性、平行性等现象。也就是缺少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到 繁,由外至内、交叉递进,环环相扣、纵横贯通的教学组织程 序。由此.设计出了“三段式”的训练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 上避免了平行性罗列的呆板与耗费,将初、中、高三个阶段的 教学内容有机连接。 4.风格纯正化 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以适应课堂整体的训练要求。依据专业 院校的教学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规整,使学生具备专业院校 教学所需要的基础水平 (三)训练内容不够科学化与系统化 中国古典舞必须体现出中国的作风和气派,民族的风格 中国古典舞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法内容的科学性,也决 定了教学的效果,所以它的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 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及组合范例,都要具有科学性。首先, 特质是我们的艺术灵魂。任何舞蹈训练体系,都是为特定舞 种的独有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打基础,做铺垫的。基础越厚 越好、口径越宽越好、水平越高越好、风格越纯越好。四者关 系相辅相成,四者的统一是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培养目标。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结构要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 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其次要按照人体运动的逻 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理地 5.个性化教学 成才率是教学效果进行社会性检验的客观标准。“众星 连在一起,从而才能形成训练体系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关于中国占典舞基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在《中国 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一书中曾提到中国古典舞基训 训练结构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在中国古典舞基 ̄)lliJiI练 捧月”式的教学结果不能令教师和学生满意,所以。提出“个 性学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个性化教学” 的现代理念,事实上是“因材施教”这一中国传统教育原则的 重新阐释。整齐划一、百人一面的训练标准确实一度占有主 结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教育家们那时就开展“科 学化、系统化”的科研工作,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研究,来 流地位,但是如今的舞台不再由少数主要人物独占.观众需 要多种多样的舞台人物形象,何况学生的基本条件与个人的 117 当代音乐・理论版2015年2月号 选择本来就是千差万别,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从特定学 生的具体条件出发.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计划,这 曲和舞蹈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要想把古典舞成为一门独立 的艺术形式,必须从戏曲舞蹈的程式化、行当化中解放出来, 走向民族古典舞的新生 ” 戏曲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文化,当然可以继承和借签 在中国占典舞教学中,但绝不是拼凑和硬搬,要以民族为主, 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理念进行总结,改革。 种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教学实践,正是“英才教育”这一新 型机制日益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 今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结构的完善,要始终依照 “科学化、系统化”的前提进行,科学化是为了使整个训练结 构更为科学.更能快速地达到训练目的.而系统化则是使训 所以,风格之间存在的矛盾,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舞中戏 曲与芭蕾之间的矛盾,也包括戏曲和中国古典舞蹈之间存在 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存在就势必造成中国古典舞风格不 明确、不纯正的问题。 (--)缺乏民族性 练结构更为清晰。更为全面。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风格问题 (一)训练风格不明确 1978年,随着舞蹈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古典舞需要建立 1954年。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初期,老一辈舞蹈教育家 们边学习、边实践,主要从戏曲艺术中进行提取,同时学习、 更完整、更科学、更系统的训练体系。当时北京舞蹈学院古 典舞系系主任李正一与唐满城等骨干教师进行了一个月的 讨论。对舞蹈界的现状和思潮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分析和认 真的科学探讨。对中国古典舞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反思,明确 借鉴、运用芭蕾舞训练的训练结构与训练方法。制定了最早 的适用于舞蹈学校使用的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具体的方 法和措施主要立足于学习苏联创办舞蹈学校的经验,建立科 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材与教学。新中国建立初期废除 了中国占典舞训练系统和教材应进行改进,提m要建立以民 族风格和审美风格为主体的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中国古典 舞只能诞生在中国.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成果,所以民 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新教育体系主要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 下,将苏联的教育观念与模式全面吸收到中国的教学体制 中.加快了初期的建设步伐。中国的舞蹈教育在借鉴芭蕾艺 族性应永远是主体。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可以吸取世界各 门类艺术的精华,但不能被其他门类艺术同化。针对此观 点,调整了以往对戏曲传统的依赖,不再停留在孤立、外在的 术百年积淀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国 传统戏曲舞蹈的素材按照芭蕾有序的、渐进的、合理的训练 程序进行动作的重新组合和排序,归纳整理出脚和手的位 置,基本舞姿,手臂、腰、腿的动作、跳转翻的技术和步法、特 技等类别.并统一了动作的规范要领,编排舞蹈的训练组合 等。这就说明,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发展历史上,从一开 技术吸收上,而是加强了对中国古典舞本质的深入认识,找 到了从戏曲舞蹈、武术走向中国古典舞蹈的连接点,“身韵 课”也应运而生,提炼出“拧、倾、圆、曲”的美学规范,概括出 “提与沉,冲与靠,含与腆”等动势原理。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古典舞需要突出民族性的问题还依 然存在.今天的中国占典舞,包含r太多外来的元素,芭蕾、 现代舞等舞种风格,我们不否认这些舞种的优点、也不反对 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但这种“混搭”的形式不是中国古典舞 本身的艺术风格。我们必须要突出民族性,巾国古典舞才能 真正在众多舞种中站住脚。 始就存在着两个地域、两个民族、多个类型的艺术风格并存 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讲究内在感觉与呼吸的控制,有许 多“含胸”、“颔首”的内收性动作,呈内形态。中国古典舞的 形态总体呈现为一种【口]旋、圆转的状态,“拧、倾、圆、曲”的体 态和动作画圆的轨迹都体现出周而复始与轮回的中国哲学 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炜,任芳.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M].重庆:四川大 学出版社.2006. 而芭蕾舞的动作都是建立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 础之上的.可以说,一个艺术风格为“合”,一个艺术风格为 “扦”.两个舞种的训f练结合到一起,必定造成风格不明确。 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风格不明确的问题,不仅仅 『2]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 海:上二海音乐出 版社.2004. 存在于中国古典风格与西方芭蕾风格之间。也存在于戏曲 与中国古典舞蹈风格之间。中国占典舞曾一度被一些人称 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 [3]袁禾.中国占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 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卜海: 海音乐出 版社.2004. 『5]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 戏曲的原态。 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中提出:“戏曲舞 蹈和传统舞蹈在本质上有其共同规律、共同美学特征,fH戏 l18 (责任编辑:章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