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温习梳理中探究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2023-08-0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关键词:文言文虚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语气词 结构助词 兼词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远比实词灵活;语法功能远比实词强大;使用

频率也比实词高。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也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其意义已然改变。因此,在学习古汉语的过程中,虚词成了我们学习古汉语的重点与难点.抽空里,学习了孙常叙所著的《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在这本书中提到:就词的构成而言,由文言的,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性质决定的,虽然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着,但是其文学语言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与先秦口语一脉相承,即使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还是有它极大的稳固性和生命力。所以,忙里偷闲地对已学过的先秦两汉28篇文章以及初高中必修课文进行梳理与温习,并摘录部分短句加以识别与探究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及现代译义。

一、代词

古代汉语里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四类。代词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通常有“吾、我、予、余、朕”等。 代词“吾、余、予”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 例如: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公输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也。 ——季氏将伐颛臾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论语十则 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吾”在先秦文章中多作主语和定语,在否定句式中可以作为宾语,在一般的句式中“吾”作为宾语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

“予”、“余”二字作为代词是同义词,此外则各有意义。 “予”通“与”,作“给予”、“授予”讲,为动词。“余”通“馀”(今简化为“余”),作“剩下的”“多余的”讲,为形容词或名词。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议不欲予秦璧。

------以上均摘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公输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梳理归类自初中以来在课堂上系统所学习

高中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 过的文言散文及高中阶段必修课文上学过的两汉

之前的文章共计有28篇(不含选修读本等拓展学习的课文),在其28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是“我”,共计有51处,其次是“吾”,共计有42处,“予”、“余”、“朕”居然在这28篇文章之中无一处涉及第一人称出现于文章之中,“朕”也仅在楚辞“离骚”之中出现,仅为屈原自称为“朕”,由此想来,我国的汉语言发展延续至今,“我”已然成为当今第一人称的主要用语,“吾”在民国前的文章之中还常能见到,而“朕”到了后来成了皇帝的专用代词,现在的“予”已然明确为作“给予”、“授予”而讲,“余”则作“剩下的”“多余的”而用,还是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

第二人称代词通常有“女(汝)、尔、若、乃、而”等;其中“女(汝)、尔、若”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而”一般多作定语 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两小儿辩日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初中七年级上〃论语 作为第二人称,“尔”适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以及至亲密友之间,不能用于尊敬或客气的场合。“尔”在我们初高中所学过的先秦两汉前必修28篇文章内,共计出现6处,其中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意义的有4处;另外“尔”在文言文中,还作为指示代词及语气助词使用。不可疏忽的是,“尔”还常为词缀,嵌在某些词的后面,增加其形象化的色彩,构成状态形容词,多作为状语,也有作定语使用。

例如: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渔父

“乃”表示第二人称,在文言文中通常作定语,有时也做主语。

“汝rǔ”本是水名,然而作为水名却不常用,所以后来把“汝”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正字。“女”:一般读作“nǚ”,指“妇女”、“女儿”。为名词。例如: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初中八年级〃桃花源记

3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若”本为动词,等于现代汉语的“像”,如“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副词与介词的意义,就是这个意义的虚化;引伸为“相同”、“一样”,如“其翼若垂天之云”又引伸为“及”、“比得上”,如:“不若”“弗若”“未若”“莫若”等。都是“不及”、“比不上”的意思;“岂若”“何若”“孰若”等,都是“哪及”“哪赶上”的意思。还有在这个意义上虚化为假设意义如“假如”“如果”。在如今的书面语,这些本义及引伸义依然常被使用,如“旁若无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而其作为第二人称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见踪迹了。

第三人称代词有“其、厥、彼、之”等。“其”主要充当定语;“厥”的语法功能大致与“其”相当。例如: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智子疑邻

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 ——愚公移山 七年级下〃夸父逐日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

而欲窃之——公输

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非攻

“彼”如果同“我”“己”相对为文,译作“对方”“别人”等更为贴切。“彼” 在文言文中并不是纯粹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仍然带有指示代词的性质。在古代汉语中,用它表示第三人称的情况是不多的。第三人称作宾语用“之”,用定语用“其”,至于作主语,通常是承上省略。

在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本身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只能根据上下文章来

判断某一代词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有时,古人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加上“侪”“属”“辈”等词语,意思大致相当于“我们这些人”“你们这些人”,但并不是表示复数。

2.指示代词,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是”“之”“此”“斯”“兹”“夫”“彼”“其”“他”“然”“尔”“焉”“诸”等。

一般来说, “是”“之”“此”“斯”“兹”“然”表示近指。“是”“之”“此”“斯”“兹”作定语、主语的时候,都可以译为“这”例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4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子选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逍遥游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作宾语或补语的时候,可译为“这样”

初中九年级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或“这种情况”“这种地步”等。例如: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氏将伐颛臾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寡人之于国也

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报任安书

高中必修五〃报任安书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报任安书

在我们现代文中常常被使用的“是” 是作为形容词跟“非”相对,是“对”

“正确”的意思。“是”作为动词表示判断,是构成现代汉语判断句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大约始于汉代,然而在古汉语中通常却不用它,即使在汉代以后,也很少用例。

阅读文言文应引起注意的是-- 在作为代词出现在文言文中的“是”作

为宾语时,有时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是”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用法为助词,表示结构关系,用在倒置的动宾词组字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如:无乃尔是

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是”还会以连词形式出现;连词“是”由“是”的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在文言文中,用例并不多,通常有两种情形:相当于“于是”或“则”,表示两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或用在后一部分的开头或主语的后面,可译为“于是”“就”

等;例如: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

于庭。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以上均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彼”“其”表示远指。“夫”

5

字指示性较轻,多用作定语,可译为“那个”,例如: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夫”作为名词时读为“fū”,有时指男人;有时指作丈夫。

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彼”字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指人时,等于说:“那个人”;指处所时可译为“那里”。 例如: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其”作为指示代词,绝不做主语,而只作定语,可根据上下文义翻译,也可译为“那里”“那些”等。 例如: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初中九年级下〃曹刿论战 “他”“然”“尔”“焉”“诸”作为指示代词,多作宾语、定语,可对译为“别的”、

“其他的”。

例如: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他”作为人称代词来使用是中古时期才出现的用法。 “然”和“尔”作为指示代词,常用作谓语,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可对译为“这样”或 “如此”。 例如: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然”在文言文中还是形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高中必修五〃逍遥游 “对”,可以用于应答,可以用作宾语。另“然”不仅

与现代汉语的“对”字意义一样,而且还跟古代汉语的许多形容词一样,可以带宾语,表示“以„„为然”的意义。

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示代词,常用作补语,多指代人物或处所。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臵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诸”字是代词“之”和介词“于”(语气词“乎”)的合音,有的语法著作称它为“兼词”,即一个兼词有两个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6

“诸”还是形容词,作“众”“许多”讲。

例如: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初中九年级〃陈涉世家 3.疑问代词,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等。这些疑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事,有的称代处所,有的具有两种或三种称代作用。

“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谁”的作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一般有以下四种用法: 1.作主语,如果前面没有先行词,可译为“谁”或“什么”如果前面有先行词,可译为“哪个”。

例如: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两小儿辩日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长亭送别·王实甫·元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韩愈·唐朝)

2.用作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也有例外),可译为“谁”或“什么”。

例如: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陈寿·晋朝史学家·《三国志》)

3.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个”。 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唐雎不辱使命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蚊对·明·方孝儒)

4.用作状语,可译为“为什么”

例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北宋)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这用法,就与“谁”的用法是相同的了。例如:(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孰”与“熟”在古汉语中常相通而用,用作动词也有“煮熟”“成熟”“仔细”的意义。

例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唐雎不辱使命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何”使用的最为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状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

7

状语。充当状语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而“何”充当主语的情况在文言文中比较少见。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

“怎么”的意思。例如:然胡不已乎?——公输

“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的意思。

“胡”“曷”“奚”作宾语,常与介词“以”“为”组成“胡为”“曷为”“奚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子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 例如: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秋声赋

文言文中,“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处所,但称代处所的主要是 “安”“恶”“焉”,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或状语。“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 例如: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在这些常用的疑问代词间,“何”有时是用在形容词前面的。用在形容词前面的“何”为副词,表示程度很高,可译为“多么”。

例如: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而“奚”作为名词时,古汉语中为“奴隶”“奴仆”的意思。

例如:(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傒”通假“奚”),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西湖七月半·明·张岱)

“安”作为实词主要意义是“安全”“安定”“安稳”,与“危”相对是作形容词如:“国泰民安”。作为动词,表示使安定,如:“安民告示”。由此引伸为“习惯”“舒服”“缓慢”,如“安土重迁‛‚安步当车”。后来又发展了“安放”“设置”的意义。如“安营扎寨”。

“恶”作为实词意义有作名词为“粪便”、形容词有“坏”与“好”“善”相对;“丑陋”与“美”相对。由此引伸有“憎恨”、“讨厌”;“说人坏话”“惭愧”“羞耻”等义。

例如: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报任安书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

4.无定代词,“或”和“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都只做主语。

“或”有时泛指假设的对象,可译为“有人”;有时指代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或隐含着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

例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8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惠子相梁 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在句中作主语,指称人时意思是“没有谁”;指称事物时,意思是“没有什么”。

例如: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莫”本读作mù(木),名词,指日落的时候,如“不夙则莫”,这个意思后来被写作“暮”,魏晋人常用的“莫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无有”。可见,“莫”在古汉语时就有作动词“无”的用法。 二、副词

古代汉语的副词数量较多,根据意义,可以分为六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 1.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

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 “最”“甚”“极”“殊”“太”“尤”。在这几个副词中,“最” “太”有时可以不译,“甚”“极”“殊” “尤”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非常”“特别”的意义。 例如: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陈情表

“甚”还有“严重”“厉害”的意义,作形容词。 例如: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陈情表

“极”的本义是“房梁”“脊檩”。引伸为“极点”,如“登峰造极”。这个名词的“极”用作了动词,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殊”的本义是死,动词,常与“死”字连用,如“殊死搏斗”。“殊”还常常用作形容词,是“不同”“特殊”的意思,如:“殊勋‛‚殊途同归‛。

“尤”本为名词,是“罪过”“灾祸”的意思,后引伸为“归罪”、 “指责”,动词;又用作形容词,作“优异” “突出”讲。

例如: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

不怨人、不尤天—论语〃宪问;

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动物之尤也—荀子〃天论

需要注意的是:“泰”“大”二字,古代常常与“太”字通用。虽然它们各有特定的意义,且通常都是作形容词而用。

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这些副词多可以译为“更”“更加”“越来越”等。

9

例如:以亏人愈多。——非攻

罪益厚。——非攻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愈”的假借通常还有“俞”“逾”“瘉”,其中“瘉”是“愈”的异体字,本为动词,大都用在“病好了”的意义;另“愈”还有“胜过”的意思。 例如:* 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

“俞”本为叹词,读作yú(于)而“逾”本为动词,也读作yú(于),作“越过”“超过”讲。

例如:(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山市·蒲松林·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如此看来,上语文课时,有些老师戏称:通假字就是古人的错别字,实在不是无稽之谈。

“益”的本义是水漫出来,这个意义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并由此意义引伸为“多”或“富裕”之义,作形容词,

例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

公集》)

又引伸出“增加”作动词;

例如: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又引伸出“利益”“好处”的名词。

例如: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

“弥”用作动词有“充满”、“填满”的意思。 例如:(每一独往,动弥旬日。--与元微之书·白居易)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加”本为动词,是“加上”、“放上”的意思,后又“增加”讲;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而,副词“加”及连词“加以”都是在此意义上虚化而来的。

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逐步、渐渐的形成。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渐”“稍”的意思,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的意思。古汉语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义的副词还有“颇”“差”“少”“略”等。

例如:(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周密·宋代·《武林旧事》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集》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狼·蒲松林·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10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与元微之书·白居易)

* 令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纪》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苏轼·北宋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张溥·明朝

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民国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与元微之书·白居易)

其中应注意的是“颇”有时也表示程度之高,相当于今天的“很”义。“颇”还有“偏”、“不公正”的意思,作形容词。 例如: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

( 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而“差”是一个应引起我们特别重视的一个词,“差”通常作“相差”、“差别”讲,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读作chà(岔),是错误的意思,如‚一念之差‛。但作为“差错”的意义时,它依然读作chā(叉); 例如:撒盐空中差可拟。——世说新语(咏雪)

作为“派遣”意义的“差”读作chāi(钗),如“差遣”“ 差使”; 读作chài(虿),是“病愈”的意思,后来这个字被写作了“瘥”。 “参差”的“差”读作cī“疵”,有分别等级,高低不齐的含义在里面,

例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差”字多音多义,而且多为实词,在阅读时,应特别仔细辨别它在文章中的读音与意义。

“渐”用作动词是“加剧”、“渐进”、“逐步发展”的意思,例如“防微杜渐”;其“渐渐”、“逐渐”的意义就是由此虚化的。“渐”又读作:jiān(煎),有“流入”、 “浸泡”、“浸湿”“沾染”等意思,作动词用。 例如: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报任安书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周密·宋代·《武林旧事》)

大体来讲,在程度副词中。表示进一层的“加”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稍”逐渐;“少”表示略微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是不同的;而“颇”字的二义中,现代汉语只保留了表示程度之高的一义。

11

2.范围副词,范围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有的表示范围的全部,如“皆”“尽”“悉”“举”“徧(遍)”“咸”“毕”等;可译为“全”“都”“全部”“普遍” 例如: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非攻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尽”常用作动词,作:“完了”、“没有了”讲,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可作“用完”、“用尽”讲,如:“人尽其才,物尽其力”;还可以作形容词,作“全”、“所有的”讲,如:“尽人皆知”。

例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悉”用作形容词,是“详细”、“详尽”的意思, 例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用作动词,或是“完全了解”或是“详尽陈述”或是“全部拿出”的意思。 例如: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如“举棋不定‛;引伸为“提出”、“举起”,如“举一反三”;又引伸为“发动”、“兴起”,如:“大举进攻‛;又引伸为“推举”、“提拔”,如:“唯才是举‛、‚举贤授能”。这些都是动词。 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举”还可作名词,作“举动”讲,如“一举成名”;作形容词“全”的意思讲,如“举国‛、‚举世‛。

例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遍”本是动词,是“走遍”的意思,如:‚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离娄下) 后引伸为形容词,“周遍”、“普遍”的意思,例如:

‚小惠未遍,民弗丛也‛(左传〃庄公十年)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又引伸为动量词,相当于“次”,例如;“一遍又遍”

“咸”今日这个字更多的使用意义为: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这个字繁体写法为“鹹”。

“毕”还是动词,作“完成”“结束”讲,如“事毕‛‚礼毕”。

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或用在动词前,或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谓语前,所限定的对象或是动作行为,或是人物、事物。这一类范围副词有“唯”“但”“ 仅” “独”

12

“特”“直”“徒”等。可译为“只有”“只”“仅仅”“只管”“尽管”“将近”“单独”“独自”“不过”

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赋·欧阳修·北宋)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秋声赋·欧阳修·北宋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观潮·周密·宋代·《武林旧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陈涉世家 ·司马迁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唯”、“惟”、“维”三字作为虚词用法大体相同,除为副词外,还可用作连词、语气词等,但作为实词则大有区别:“惟”字的本义是思考,动词; 例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晋·李密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陈寿·晋朝史学家·《三国志》)

“维”的本义是绳索,为名词;例如:“维系”“维和”

而“唯”在先秦文章中常为叹词,常作应答,译成现代语为“嗯”、“是”。 例如:

值得注意的是,“但”在古汉语中,不当“但是”讲,它虽然可以表示转折,但意味甚轻。大凡现代汉语用的“但(是)”的地方,古汉语用“然”“而”或者是“然而”。

副词“仅”在古汉语中有二义。一是表示少。相当于“只”。另一义则是表示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这种用法多见于唐朝诗文。

“独”字的本义是“单独”、“孤独”,如“独木难支”;用作状语,可译为“独自”“单独”,如“独辟蹊径”。古时,“独”还用作名词,特指没有儿女的老人,如“鳏寡孤独”--鳏:指没有妻子的男人;寡:指死了丈夫的女人;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独:特指没有儿女的老人。

很值得记忆的是,“特”字的本义是名词,指公牛后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例如“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

13

例如:

又指三岁或四岁的兽,例如: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例如:

这与我们现在常见的“特”的用法相去甚远。

“直”本为形容词,与“曲”、“枉”相对,如“木直中绳”; 例如: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阿房宫赋

引伸为“行为正直”,如:“夫君之直君,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例如:

又是动词,作“迎着”、“对着”讲,例如:“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汉书·刑法志)” 例如:

又是名词,作“价值”讲,这个意义后来被写作“值”。(史记·张汤传) 例如:

“徒”的本义是步行,为动词,如“舍车而徒”。

例如: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始得西山宴游

后引伸为步兵,作名词,如“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例如: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又指同一类人,同一派别的人,作名词,如“仲尼之徒”,后由此义引伸为徒弟、门徒。

例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时间副词,时间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或句首,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情况。

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有“既”“已”“尝”“曾”等,可译为

14

“已经”“„„以后”“完毕”“完了”“曾经”等 例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既”与“已”都本是动词,一个是“完结”、“终了”的意思,一个是“停止”、

“完毕”的意思,均由此引伸为时间词,有“过后” 、“不久”的意思。

例如: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尝”的本义是“品尝”,如“卧薪尝胆”;

例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长亭送别 引伸为“尝试”,如“浅尝辄止”; 又引伸为“经历到”,如:“艰苦备尝”, 这些“尝”均为动词。

“已”在文言文中,是一个词性相当活跃的字词,感觉很有必要对它进行一次着重的梳理:

一、可作代词

1. 代替上文,表示感谢某种情况,可译为“这样”。 例如: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2. 代替比较近的事物或处所,可译为“这”、“这里”。 例如:

二、可作副词

1.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用在谓语的前面,或译为“已经”或其它词语 例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2. 表示程度过分,一般用在形容词的前面,可译为“太”“过于” 例如:

三、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等,可译为“因为”“根据”等。但用例不多 例如:

15

四、助词、和“上”“下”“往”“来”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或范围。 例如:

五、语气词,

1. 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多用在句末,可译为“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 表示断定、确定的语气,多用在句末,可译为“是” 例如: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3. 表示失望或无可奈何,可译为“唉”。 例如:

表示动作将要发生的时间副词有“将”“且”等。 例如:

“将”与“差”一样,是个多音多义词,可读作jiāng(江),是“扶”、“持”的意思。例如:出郭相扶将---木兰诗;引伸为“拿”、“用”的意思,如“将功赎罪”。读作jiàng(酱)的是“带兵”的意思,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由此引伸为“将帅”、“将领”的意思,作名词。

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读作qiang(枪)的是“请”、“愿”的意思,如“将子无怒·诗经·卫风·氓”。以上均是动词,作为虚词,“将” 不仅为副词,还为助动词、连词、为介词; 例如,

作为助动词,可译为:“要”、“欲”“ 要”、“得(děi)”; 例如,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

作为连词,可表并列,译为“和”、“同”;可表选择,译为“还是”与“抑”相同。 例如,

作为介词,可表共同、协同,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同” 例如:将请罪于君,君不许——指南录后序

“且”与“已”一般的,让我感觉有必要将其用法做个梳理:

一、不仅为副词,表示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还表示数目的接近,用在数词的前面,可译为“将近”

16

例如:

还表示在短暂的时间以内,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如:

二、为连词

1. 表示并列或同时,用在两个形容词中间,可译为“而且”、“又„„又„„”,用在两个动词中间,可译为“而且”、“一边„„一边” 例如:

固定句式

且„„且„„:用以连接两个动词,这种格式比上面“且”字单用的格式更为普遍,可译为“一边(方面)„„一边(方面)”、“又„„又„„” 例如:

2. 表示推进一层,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开头,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等 例如:

3. 表示陪衬,以引起推论,用在偏句主语后,正句多为反问句。可译为“尚且”、“还” 例如:

4. 表示选择,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还是”、“或是”。有时也连接两个词语,可译为“或者” 例如:

5. 表示假设或让步,用在偏句的开头或主语的后面,可译为“如果”、“假设”或“即使”、“就是”。 例如:

三、为语气词,用在句首,表示申述理由,与“夫”用法差不多。不必翻译。 例如: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时间副词有“方”“正”“适”等。 例如:

“方”的本义是把两只船并在一起,如:“方舟”;后引伸为两辆车平行如“方轨”;再后又引伸为拿两人相比,如:“方之古贤”,这些均作动词;又因“方”与“圆”相对,引伸为“正直”如“贤良方正”;另外“方”还有方向的意思,如“四方”、“远方”;还有“方法”“方式”的意思,如:“教导有方”均为名词。

17

而作为虚词,“方”的用法同样很多,作为副词,它可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用在谓语的前面,译为“正”、“正在”等。 例如:

可表示发生在不久前,用在动词的前面(在它和动词之间还可有状语)可译为“刚”、“刚刚”等 例如:

可表示时间晚或在某种长期条件下,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才”等 例如:

可表示快要成为事实,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即将”“将要”等。 例如:

可表示继续保持某种动作或状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可译为“还” 例如:

可通“並”,表示同时或总括全部,多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一起”或“全部” 例如:

可作介词,表示时间,所组成的结构作全句修饰语,可译为“当„„时候”。 例如:

“正”本为形容词,跟“偏”、“邪(斜)”相对,作“端正”讲,如“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引伸为“正当”、“合适”,如“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又引伸为作风正派,如:“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用作动词,作“纠正”、“使„„正”讲,如:“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正”又读作zhēng(征),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月”。

“适(適)”常用作动词,是“往”、“到„„去”的意思,如“无所适从”;应特别记忆的是“适”在古代特指女子出嫁; 例如:

以及“适”分别同“谪”读作zhé(折),与“嫡”。 在古代,这两个字都写作“適”而不写作“适”, “适”与“適”不是一个字,现在“适”是“適”的简化字。 “谪”义为被流放或贬职,如“适戍”; 例如:

“嫡”读作dí(敌),跟“庶”相对,为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正支,如“杀适为

18

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例如:

“适”用作虚词,读作chì(赤)。

表示动作终究发生的时间副词有“终”“竟”“卒”等。可译为“终于”“始终”“到底”“究竟”“到底”等 例如:

“终”本与“始”相对,是“结束”“终了”的意思,后引伸为生命完结,等于“死”。“竟”的本义为奏乐完毕,也引伸为“终了”、“完结”。“竟”还指从头到尾,有“整”“全”的意思,如“竟日”,为形容词。 例如:

“竟”还作“边境”“国境”讲,系名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了“境”

“卒”的本是名词,指步兵。还有为动词,作“死”讲,由“死”引伸为“完毕”“结束”。

4.情态副词有的用在谓语前面,表示对情况的强调和认定,有的表示一种不敢十分肯定的估量与推测,还有的表示对情况的反诘,这在有些书中被称作“语气副词”。

表示强调或认定的情态副词常见的有“固”、“必”、“诚”、“信”等,可译为“本来”、“当然”、“必定”“一定(要)”“必须”“的确”“实在”“果真”等 例如:

“固”字常常用作形容词,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特指地理险要或城郭坚

固,后引伸为坚决或顽固,一般用作状语,也作主语与谓语用。 例如:

文言文中值得注意的是“固然”是一个词组,与现代汉语的连词“固然”不

同,它有两个意义:1. 本来的样子; 2. 本来如此。 例如:

19

“诚”不仅常这副词,在文言文中,常为连词,表示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用在偏句里,可译为“果然”“果真”“如果” 例如:

“诚”的本义是真实(的心意),不诡诈、不虚伪,跟“诈”、“ 伪”相对,如“诚心诚意”,作形容词;“开诚布公”“以诚相见”,则为名词。 “信”

表示估量、推测情态的有“盖”、“殆”等,其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许”“大概”等

表反诘的常见有“岂”“宁”“庸”“其”,常译为“难道”“哪里” 例如:

“宁”在古代本读作zhù(注),是指大厅堂的屏风和门中间,是名词,而现在的“宁”已然是“寧”和“寗”的简化字,常为形容词,作“安定”“安宁”讲。 例如:

“庸”用作动词,是“用”的意思,又有“受雇佣”的意思 ,后来“受雇佣”被写作了“佣”。 “庸”还可以为形容词,是“平庸”“平凡”的意思。 例如:

“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见频率相当高的词,归纳有法大致有: 一、代词,

1. 称代第三者,通常用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有的“其”字称代人或事物的全体,可译为“其中的”;有些“其”相当于为它所替代的那个名词加上一个助词“之”,因而使它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结合起来,就与插入“之”字的主谓结构一样,不能单独成句,只能作句子成分或分句。

2.指代人或事物,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作定语,可译为“这”“那”等 二、副词

1. 副词,表示对情况推测,不敢肯定,可译为“恐怕”“大概”“也许”等 2. 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商量、劝勉、请求等,可译为“还是”“可”等。 3.表示反问,作用与“岂”差不多,但语气比较缓和,多用在句子开头,可译为“还” “又”。

4. 表示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将”、“将要”。

20

三、连词

1.表示假设,用在偏句的开头,可译为“如果”“假使”。

2. 表示选择,用在并列句的开头,可译为:“还是”“是„„还是„„” 四、词缀,

1. 嵌在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 2. 嵌在形容词或疑问代词的后面。

“其”的这些用法,特归纳于此,谨为记忆。

5.否定副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勿”“未”“非”等 例如:

“不”古人又说“无有”或“不有”。 “不”还读作fǒu (缶),同“否”通用。“毋”在古汉语中常与“无”相通,所以它也有“没有”的意思,“未”有时在古汉语中等于“无”,而“非”本义就是与“是”相对,用作形容词,是“不对”的意思。如此看来,在古汉语中组成常用否定副词的“不”“弗”“毋”“勿”“未”“非”等还有其一定的根源所溯。

例如: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论语·子张)

6.谦敬副词,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

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惠”、“辱”等

“请”原本是动词,是“请求”的意思,所带的宾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例如:

而副词“请”的请求义已经弱化,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例如:

“敬”本属动词,是尊敬的意思,往往带名词性宾语。

21

例如:

副词“敬”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使用在对话的当中。 例如

副词“幸”用在动词前表示敬重,是说对方的行为动作使自己感到幸运,是自己所希望的。 例如:

“谨”原本是形容词,是谨慎小心的意思,用在动词前,表示敬重对方时,表示发出动作的一方是认真而审慎的。 例如:

“惠”的谦敬副词是由“恩惠”义演化而来的。加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对方施行的某种动作行为对已方是一种恩惠。“惠”经常用在动词“顾”前成为“惠顾”,是施惠眷顾的意思。 例如:

“辱”也是由动词演化而来的,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方发出的某一动作行为是屈尊而为。 例如:

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伏”“窃”“忝”“愚”等。带有“冒昧”、“斗胆”“恭敬”的意思。

“伏” 本为动词,基本意思是“趴”, 虚化为副词,常用在臣子对君主的场合;表示“恭敬”。这意思,后还常引伸为“埋伏”。 例如:

“伏”在古时常与“服”相通,也是动词,作“信服”“敬佩”讲,

22

例如:

又作“屈服”讲。 例如:

“伏”还为名词,古时将“夏祭”叫“伏”;“冬祭”叫“腊”;而“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伏天则是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窃”的本义是“偷”,为动词,用作状语时可译为“偷偷地”“暗暗地”;虚化为自谦副词时,含有“私下里想着或做的不一定对”的含义,可不译,或译为“私下里”。

“忝”的本义为“ 辱”引伸为“有愧于”后常用作为自谦副词:例如:忝在知交。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例如:

7.频率副词,是文言文中表“常常、一再、再三、多次、再一次、多次”等的意思。常见的有“屡”、“数”、“辄zhé”、“累”、“复”、“更”、“再”、“又”等 例如:

三、介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与现代汉语一样,也是跟所引介的词语组成介宾词组,充当状语或补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几个介词的用法较为复杂,其它几个介词的用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于(於)”,在古代文献中,这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两个字的时代差异十分明显: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尚书》、《诗经》中用“于”的数量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地方用“於”;《左传》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其它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书中,“於”的用例就占绝大多数了;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现在“于”是“於”的简化字。 “于”是文言文中最主要的介词,现代汉语各类介词的用法,于几乎都可以承担。其作法大致可分为五种:

分别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包括起、终点),所组成的结构作补语,也可作状

23

语,可译为“在”“到”“从”等; 例如:

可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所组成的结构作补语或状语,译为“向”“同”“替”等。 例如:

可引进比较的对象,所组成的结构作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译为“比”; 例如:

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组成的结构作补语,译为“被”; 例如:

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或受事,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译为“用”“拿”或“把”。跟“”差不多。 例如:

“于”在文言文中有时还通“与”,表示联合,用在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中间,可译为“和”“与” 例如:

“于”有时还作为词缀,嵌在动词前面,构成双音词,不必翻译。 例如:

“以”本为动词,可作“用”讲或作“认为”、“以为”讲,在文言文中,常虚化为介词以及连词等。

1.“以” 在文言文中为介词,作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为“用”“拿”;由此引伸,还能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前提、标准等,可译为“靠”“凭”“按照”“根据”等;所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其宾语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可以省略。 例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凭 (温故而知新)为师 《论语十则》

24

2.作为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如果带有表示处置或主使的作用的“以”,可译为“把”,或转译为“同”“和”等,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或补语等 例句归纳: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十则》

3.在文章中“以”作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起点的介词时,可译为“在”或“由”、“从”。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或补语。

4.在文章中作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的介词“以”,可译为“因为”“由于”,所组成的结构一般作状语。

5.“以”用于介词“于”的后面,作为代词,表示疑问,询问处所,可译为“哪里”

关于介词“以”与它的宾语,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以”的宾语有时出现在“以”的前面。二是“以” 的宾语是上文已出现过的事物时,常会省略。 例如:

6.“以”作为代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两种用法:

(1).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物,作主语或定语,可译为“这” (2).代替上文,表示某种情况,作状语,可译为“这样”

7.在文言文中,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用在谓语前面,作副词所用的“以”,可译为“已经”;“以”在这种情况下,与“已”作用相似,作为副词,在表示程度过分,一般用形容词的前面,可译为“太”“过于”。

8.作为连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以”同表示顺接或顺承的“而”字差不多,通常用以连接两个动词性的词语、两个形容词性的词语、两个分句,可译为“去”“来”“以便”“才”“以致”“以至于” 例如:

“为” 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可译为“给”“替”或“对”“向”等。 例如:

还可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可译为“因为”或“为

25

了”“为着” 例如:

另注:介词“为”字不管用在哪种意义,其宾语在一定的上下文里是可以省略的;其次,“为”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要放在它的前面。

“与”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者,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有时也做补语,可译为“和”“跟”“同” 例如:

2. 引进比较的对象,所组成的结构多用在形容词(包括与之相应的代词)或形容性词组的前面,作状语,也可作主语或宾语;可译为“和”“跟”“同”或“比”之类。 例如:

3.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可译为“给”“替”等。与“为”字相通。 例如:

4. 通“于(於)”,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有关对象等,可译为“在”“对”“对于”等。 例如:

“与”本为动词蛳“给”的意思,跟“取”相对,又跟“夺”相对,这个意义还写作“予”。所以,又有“结交”“亲附”的意思。例如:又有“赞许”“赞助”的意思。 例如:

“与”又读作yù(育),也是动词,作“参加”“参预”讲,这个意义还写作了“预”。 例如:

作为介词而用的“与”的宾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常常被省略,这在阅读时应引起注意。

介词:“用”“由”“自”“从”

“用”可以引介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也可以引介动作行为的原因。

26

可译为“凭借”“ 凭”或“因”等。 例如:

“由”在古汉语中,常可以用“以”或“用”代替,也是用来引介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等。

“由”的另一种用法是引介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空间上的起点。 例如:

“由”用作动词,有“经由”的意思; 例如:

有“沿着”的意思。 例如:

用作名词作“原因”讲,如“事由”、“来由”。 “由”还常作为“犹”的假借字,还可用作“同样”“如同”讲。 例如;

“自”作为介词的主要作用是引介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这种用法也相当于“从”。 例如:

“从”作为介词,还可以引介处所或动作行为的对象。 例如:

“从”本为动词,作“跟随”讲, 例如:

后引伸为“顺从”“听从”, 例如:

又引伸为“参与”。 例如:

27

四、连词,古汉语的连词常用的有“而、以、与、及、则、虽、然、抑、故、苟、若”等等。表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等关系。

“而”作为连词,不仅使用频率高,用法也相当灵活,实在难以一一列举,但作为其作用却只是单纯的连接,仅仅表示上下文的过渡。所谓顺接与逆接、顺承与逆转,在于上下文的制约,因此恰切地翻译它,必须搞清上下文是怎样结合的。文章是顺承的,就用表示连接的连词或副词翻译它;文意是逆接或逆转的,就用表示转折的连词来翻译它;文义是因果的,就用呈因果关系的连词来翻译„„在不影响文意的前提的前提下,可保留它,也可以甩开它。将已学过的课文梳理归类如下:

1.表顺接或顺承,文章中为连接着彼此连贯的动词或动词性谓语以及分句,相当于“就”“再”“便”“从而”之类。 例如:

2. 表顺接或顺承,文章中起连接着互为因果的两个小分句,相当于“就”“因而” 例如:

3. 表顺接或顺承,文章中“而”连接着动词及其状语,现代汉语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应的连词。有些为形容词作状语,可译为:“„„地” 例如:

4.文章中“而”连接着正反两歧的分句或形容词或动词或动词性的谓语,相当于“却”“但”“可是”之类的转折关系连词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 ---- 《论语十则》

5.文章中“而”连接着不协调的主谓语,表示反常或出乎意料,相当于“反倒”“竟然” 例如:

而作为连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以”同表示顺接或顺承的“而”字差不多,通常用以连接两个动词性的词语、两个形容词性的词语、两个分句,可译为“去”“来”“以便”“才”“以致”“以至于” 例如:

28

“与”和“及”这两个词可以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或“以及”。

“则”作为连词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点:

1. 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用在连贯句的后一分句前面,可译为“就”“便” 例如:

2.表示两件事是结果与条件的相因,用在条件句的正句前面,可译为“就”“那么”“那么„„就”。

例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表示转折,用在下句或后半句里,可译为“却”“可是”“可是„„就”之类 例如:

4. 表示对待或平列关系,在语气上有强调的作用,用在并列句每一个分句的时地状语后,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词与它对译。 例如:

5.通“即”,表示假设,用在偏句里,可译为“如果”、“假设”之类 。 例如:

连词:“虽、然、虽然、然而、然则”

“虽”在古汉语中用来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 例如:

还可以表示假设出现某种情况,也不会影响到某种行为或结果。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既然”。 例如:

“然”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转折。它所连接的,可以是段与段,也可以是句子与句子。这种用法的“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却”。 例如:

29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与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中的“虽然”是不同的。 例如:

古汉语中“然而”一般来说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组合,是“这样(如此)„„”的意思。 例如:

然而也是有少数与现代汉语的“然而”用法一致,表示转折,但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比较晚。 例如:

“然则”连用,是“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然”是指示代词,用来肯定上文所说的情况;“则”是转折连词,用来转入下文。 例如:

表假设关系的常见连词:如、若、苟、使、令、藉、即、为、微

这是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往往艇在假设复句的表假设条件的分句中。其中“微”的意思是“假如没有”,其它几个词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设”。 例如:

常见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1.“与”

“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区别这两种用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与”字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后,是否影响原意。没有影响的是连词,严重影响原意的是介词。

(2)“与”字前面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

(3)介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与”是介词。且,是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

30

2.“以”

“以”既是介词,也是连词,需要注意区别。“以”是介词时,它后面要有名词或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以”是连词时,总要同时出现两个被连接的部分,这两个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结果。

如果“以”字后面紧接着带有“上、下、往、来、内、外、东、西、南、北”等方位词,那一定是连词。

当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时,往往与连词“以”不易分辨。省略宾语的介词“以”后面往往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看“以”的前面是否也是动词。如果不是,“以”字就是介词;否则,“以”字就是连词。

五、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的用在句首,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于句尾。在句尾位置上,有时会有两个语气词、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有人说,“之、乎、者、也、矣、哉”这些语气词的功能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标点符号。因为在古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具体的标点符号是在民国建立的。 归纳常见语气词用法:

陈述语气:常见有“也、矣、焉、耳”

“也”:常用于句末,作为语气词;基本作用是对某件事物表示确认。可出现在各种语气的句子里。

1.通常用在名词性谓语的后面,表示判断的语气。(古汉语判断句的一般格式为:“„„,„„也”典型格式是:“„„者,„„也”) 例如: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性谓语的后面,表示肯定的语气,可译为 “是„„的”或“呢”。 例如:

3.用在因果复句的句末,表示解释的语气,可译为“是因为(由于)”“是” 例如:

4.用于祈使句或感叹句的“也”字,有强化语气的作用。可顺文意译为“吧”“啊”之类的,或不翻译。

31

例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用在复句或长句里,常出现在分句或并列成分的后面,除表停顿外,还有以出下文的顺承关系,一般不作翻译,有时译为“呀” 例如:

“矣”:用于句尾,基本作用是叙述一件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大都可以译为“了”。 1.用于陈述句的“矣”字,它的反映情况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 (1)表示“已然”,报道既成之事。 例如:

(2)表示“将然”,推测将成之事 例如:

(3)表示“必然”,断定必成之事。 例如:

2.用于感叹句的“矣”字,置于形容词谓语后面的较多,仍以表示“已然”的和表示“将然”的,是对已经成为或即将达到某种境地表示感叹。 例如:

3.用于祈使句的“矣”字,表示希望、请求或命令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其中是带有表示“将然”的作用的。这个“矣”字可以译成“吧”、“啊”、“啦”等。 例如:

4.用于疑问句的“矣”字,大都是在特指问句或反诘句里,因为其中有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或反问,所以它的主要作用仍是表示“已然”或“将然”;尽管它有时可为“呢”。 例如:

“矣”:用于句中,大都在分句末尾,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可译为“呀”、“啊”之类,也可以不译。

在文言文中,“也”和“矣”虽都常用于句末,却大有区别,古人说:“也之与矣,

32

相去千里。”(淮南子·说林训),这里,我们将“也”与“矣”分辨一下: “也”字是静性的。在于确认事实,一般用于判断句(名词谓语句),断定是非或可否,其中没有时间的过程;而“矣”是动性的,在于反映情况,一般用于叙述句(动词谓语句),叙述“已然”或“将然”,其中有个时间的过程。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仔细的去体会。

“矣”和“也”虽然有严格的区别,但是在古书中彼此混误的情况也是有的。凡此情况,或为传抄之误,或为作者用得欠妥。

“焉”:作为语气词用于句尾,有引人注意的意味。一般有两种情形; 1.用于陈述句,如果仅是表示陈述语气,可不作翻译;如果文意还带有揭示、强调的意味,可译为“啊”“呢”“了”之类的 例如:

2.用于疑问句,跟疑问代词配合,有帮助疑问或反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呢”。 例如:

“焉”作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语气词,用在句子中,则表示停顿,与“也”差不多,可用在状语或全句修饰的后面,或用在前一分句的后面,不翻译。 例如:

“耳”用于陈述句,表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例如:

疑问语气:常见有“乎、与(欤)、邪(耶)”,用于各种疑问句末,表询问、反诘、测度等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用于句中,多表停顿。 例如:

“乎”:在文言文中为语气词时,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1.用在句末,表疑问,可译为“吗”“呢” 例如

2.用在句末表反问,可译为“吗”“呢” 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论语十则》

33

3.用在句末,表测度,可译成“吧?” 例如:

4.用在句末,表感叹或呼唤,可译成“啊”“呀”等 例如:

5.用在句末,表祈使,可译成“啊”“吧” 例如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可译为“吗”,或不译。 例如:

常见用于感叹语气的有:哉、夫 例如:

常见用于句首语气的有:唯、夫、盖;“唯”用于句首,表希冀祈求;“夫”“盖” 用于句首,表引起议论,可不译。 例如:

六、结构助词: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主要有“者”、“所”、“之”三个。 “者”字结构的前面往往可以加上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规定它所指的范围。名词和“者”字结构中间还可以插入助词“之”字,以表明它们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作为助词,“者”常嵌在某些词语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其性质与名词相当,可译为 “„„的(人、事、物)”。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嵌在动词(包括名词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后面,一般指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34

2.嵌在形容词、形容性词组或主谓词组的后面,指具有某种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等 例如:

3.嵌在“所”字结构的后面,所指跟“所”字结构相同,在一般的情况下,其性质与名词相当,可译为“(所)„„的人/事/物/的地方”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宾语等 例如:

4.嵌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也有时指„„的年龄。 例如:

“者”作为助词,通常和“如”“若”“似”等字配合,可译为“像„„样子”、“像„„似的”。有时在文言文中“如”、“若”等字省略不用,但译义是一样的。 例如:

“所”:作为结构助词,常嵌在某些词语的前面,组成“所” 字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其性质与名词相当,可译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地方”等。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嵌在动词的前面。如果是及物动词,通常指它所涉及的对象;如果是不及物动词,大都指与它有关的某个方面。 例如:

2. 嵌在动宾词组的前面,组成的结构指的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手段等 例如:

3. 嵌在介词的前面,然后再与动词或动宾词组组合在一起,也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手段、产生的原因、涉及的对象等。 例如:

4.嵌在形容词或形容性词语的前面,其实此时的形容词已活作为动词了。

35

例如:

5. 通“许”,表示大概的数量,用在数量词的后面,可译为“左右”“上下”之类 例如:

常见的固定格式:

有所„„无所„„:实质上是动宾词组,“所”字结构充当“有”、“无”的宾语。 例如:

何所„„:实际上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等于“所„„(者)何”,“所”字结构作主语,“何”作谓语。但有时可作动宾词组翻译。 例如:

助词,跟介词“为”配合,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与“为”同类用法相同。 例如:

“所”字结构的后面还可以嵌上助词“者”字,于是就变为“者”字结构了,用法与“者”字结构同。 例如:

之:在古汉语中,是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作为文言文中的助词“之”,表示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 1.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中间,可译为“的” 例如:

2.用在中心语与补语中间,可译为“得” 例如:

3.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表示这一结构只是句子的一个部分,或为单句的一个成分,或为复句的一个分句,不用翻译 例如:

4.用在主语与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在句中可作主语或宾语,不必翻译 例如:

36

5.用在倒置的动宾词组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必翻译 例如:

另外,“之”它不仅如上文所说的相当频繁地作为代词使用。“之”在文言文中当被作为直接宾语,用在动词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中间,它与名词都是动词的宾语,组成句子的双宾语结构,名词为句子的直接宾语,“之”为间接宾语 例如:

在文言文中,“之”用在名词的后面,这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之”便作为它的宾语。 例如:

在文言文的否定句式里,作宾语的“之”字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之”用在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中间,便是兼语,即“之”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后面动词的主语。 例如:

“之”作为词缀在文言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常嵌在时间词、不及物动词或人名中间 例如:

“之”在文言文中还常为动词,一般作“往”讲。 例如:

“之”在文言文中还不多见的作为连词或介词出现在秦汉前的文章里,或作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处所,所组成的结构作补语或状语,译为“对于”“在”;或作为连词,相当于“与”,表示联合,用于词语与词语中,可译为“和”。另,作为连词的“之”在文言文中还可表示对待或平列关系,在语气上有强调作用时,用在并列句每一分句的处所状语之后。现代汉语中没有可与之相对的词与它对译。

37

七、兼词,古汉语中,用一个字的形体而兼有两个字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常用的有:诸、焉、盍、叵等 “诸”:为“之于”的合音,常用在句中;为 “之乎”的合音,常用在句末,可顺着上下

文义灵活翻译 例如: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另外,“诸”还是形容词,作“众”“许多”讲。 例如:

“焉” 为“于是”“于之”之类,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的后面,做补语,译时应

依据上下文的语意作相应的翻译。

例如:臵杯焉则胶,---逍遥游

“盍”:“阖”、“盖”、都是“盍”的通假字。由于上古发音“盍、不”有相近之处,急读时,“不”被“盍”所吞没,便常有“盍”等于“盍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不”或“怎么不”。 例如: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叵:为兼词“不可”的合音,用在动词的前面。如:‚居心叵测‛‚心怀叵测‛

参考文献: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 孙常叙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代汉语大词典 辞海版第一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汉语虚词手册 韩峥嵘 编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 古汉语教程 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丛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中 总主编 薜金星 北京教育出版社 新编初中文言文学习手册·修订本 王祖勋 莫尧舜 编写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人教版·高中卷·文言文全解 原建平编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http://www.fainfo.com 圣学堂网 http://www.zdic.net/ 汉典网

38

附:初高中文言文必修课文梳理

序号 题目 孔子 民间传说 韩非子 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 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 墨翟及弟子言行 墨翟及弟子言行 孟子 初高中文言文汇编(表1) 作者 年代 战国春秋 战国 先秦 战国末期 春秋战国 论语 论语 《山海经》 《韩非子·说难》 《列子》 出处 体裁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必修四 初中九·下 1 《论语》十则 2 季氏将伐颛臾 3 夸父追日 4 智子疑邻 5 愚公移山 6 两小儿辩日 7 公输 8 非攻 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战国末期 春秋 战国秦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汉朝 汉朝 汉朝 《列子》 《墨子》 《墨子》 《孟子》 《孟子•告子下》 《孟子》 《孟子》 《庄子》 《庄子》 《庄子》 《庄子》 《左传》 左传 《淮南子》或《淮南鸿烈》 《战国策》 《战国策》 《礼记》 《史记》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必修三 必修四 九年级下 必修三 必修五 必修一 必修三 必修五 九年级 九年级下 九年级 必修三 必修三 必修五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1 寡人之于国也 12 鱼我所欲也 13 秋水 14 逍遥游 15 惠子相梁 1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7 劝学 18 曹刿论战 19 烛之武退秦师 20 渔父 21 塞翁失马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邹忌讽齐王纳谏 24 大道之行也 25 陈涉世家 26 廉颇蔺相如列传 27 鸿门宴 28 报任安书(节选) 孟子 孟子 庄子 庄子 庄周·道家经典 庄周·道家经典 荀子 传为左丘明所作 传为左丘明所作 楚辞 刘安等 刘向 刘向 戴圣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 39

29 三峡 30 陈情表 31 出师表 32 桃花源记 33 五柳先生传 34 隆中对 35 兰亭集序 郦道元 李密 诸葛亮 陶渊明 陶渊明 陈寿 王羲之 北魏 三国 魏·三国 东晋 东晋 晋朝史学家 晋朝 《水经注》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三国志》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八年级 必修五 九年级(上) 八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上) 必修五 初高中文言文汇编(表2) 36 世说新语(咏雪) 37 陈太丘与友期 38 答谢中书书 40 与朱元思书 41 虞美人 42 马说 43 蝶恋花 44 雨霖铃 45 师说 46 始得西山宴游记 47 小石潭记 48 谏太宗十思疏 49 蜀道难 50 登高 51 琵琶行 并序 52 腾王阁序 并诗 53 陋室铭 54 阿房宫赋 55 记承天寺夜游 56 爱莲说 57 秋声赋 58 孙权劝学 59 伤仲永 60 六国论 61 赤壁赋 62 观潮 53 锦瑟 64 念奴娇·赤壁怀古 65 声声慢 66 醉翁亭记 67 观潮 68 岳阳楼记 刘义庆组织 刘义庆组织 陶弘景 吴均 李煜 韩愈 晏殊 柳永 韩愈 柳宗元 柳宗元 魏徵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勃 刘禹锡 杜牧 苏轼 周敦颐 欧阳修 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周密 李商隐 苏轼 李清照 欧阳修 周密 范仲淹 南朝 南朝 南朝 南朝梁 南朝 唐代文学家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代 唐代文学家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代 唐朝 唐代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宋代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代文学家 宋代 宋代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上全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艺文类聚》 《韩愈文选》 《柳河东集》 《全唐文》 《东坡志林》 《周元公集》 战国到五代1300年间的史事 《临川先生文集》 《武林旧事》 《欧阳修散文选集》 《武林旧事》 《范文正公集》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八年级 八年级 必修四 八年级(下) 必修四 必修四 必修一 必修一 八年级(下)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四 必修四 必修四 八年级(上) 必修二 八年级 八年级 必修四 七年级 七年级 必修二 必修一 八年级(上) 必修四 必修二 必修四 八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40

6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文天祥 王实甫 施耐庵 罗贯中 宋濂 归有光 南宋 南宋 元代 元未明初 元未明初 明初文学家 明代 《水浒》 《三国演义》 《宋学士文集》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五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 八年级(下) 必修五 70 指南录后序 71 长亭送别 72 智取生辰纲 73 杨修之死 74 送东阳马生序 75 项脊轩志 初高中文言文汇编(表3) 76 五人墓碑记 77 核舟记 78 满井游记 79 湖心亭看雪 80 童趣 81 山市 82 范进中举 83 香菱学诗 84 狼 85 口技 86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张溥 魏学洢 袁宏道 张岱 沈复 蒲松林 吴敬梓 曹雪芹 蒲松林 张潮 孙文 明朝 明末 明代文学家 明末清初 清代文学家 清代文学家 清代小说家 清代小说家 清代文学家 清代 民国 《虞初新志》 《袁中郎集笺校》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浮处六记〉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聊斋志异》 《虞初新志》·笔记小说 必修三 八年级 八年级(下) 八年级(上)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 七年级 七年级 必修四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