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是中学生普遍存有的问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因为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往往把同学间的好感与男女间的感情等同起来,或者单相思,苦恼烦躁;或者信誓旦旦,追求浪漫,每天把绝大部分时间耗费掉,影响学习,影响健康成长。
对于学生的早恋问题,很多的班主任的做法往往是把双方家长请到学校里来,快刀斩乱麻,粗暴对待。其结果往往是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很多学生由明转暗,愈演愈烈,甚至发生了很多的恶性事件。对此,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作了探索,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在尊重的基础上,准确引导孩子走出早恋的误区。
(一)尊重理解。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情爱方面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所以,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并且也应该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实行教育,绝非因为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实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
(二)以情感人,疏导结合。准确引导,不要声张,更不能搞得满城风雨。要晓以利弊,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解脱,教育学生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内的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交更多的朋友,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协助学生解除除困扰和恢复常态。指导者的态度必须真诚。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实行双向交流。
(三)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拓宽兴趣,使青春期的学生情感转移到积极健康的生活中。青春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智力发达,兴趣爱好广泛。要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引导到学习方面来,培养读书的习惯;同时展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得他们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精力有所释放,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荡涤自己的灵魂。
上届我班的一位女生就有过早恋的经历。她不好意思当面对我讲,就借双休日,在家里用手机给我发来一条短信,告诉我她谈恋爱了,不让我追究那个男生是谁,仅仅想让我帮她走出困惑。开始我很吃惊,因为这是我班的第一名。怎么都没想到早恋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已经是初三了,如何来帮她走出早恋的困扰?经过一番考虑后我很慎重地给她回了信。首先我打消了她心理上的恐惧:“在你们这个年龄段发生早恋是很正常的事”,然后我以朋友的身份告诫她“如果她真的喜欢你应该关心你的学习。如果他不顾你的前途而仅仅让你陪他消磨时间的话,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去为他牺牲学业”。接着我又帮她树立走出困惑的信心“既然你有勇气告诉我这件事,我相信你也一定能战胜自己,走出苦恼”。最后她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在她回校拿通知书的时候,我看见她羞涩的脸上平添了几分坚定和自信。
在我现在的这个班里也遇到一件早恋的事。初一时我班的一个女生,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应,我发现她和初二的一个男生“谈恋爱”了,而且不能自拔。一次自习课上我无意中发现她的左臂上刻着一个男生的名字。我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首先我和其母亲取得联系。让母亲在家里做她的思想工作,告诉她早恋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然后回校后我再从正面引导她,从时间上限制她,让她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无论是文艺演出还是诗歌朗诵,她都是破格“录取”,直接晋级。她在体育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我就鼓励她参加校体育队。上课提问也是天天叫她,无论答得对与错,我总是找出她的优点来鼓励她。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了,她不但被选上参加今年市级运动会,而且在班里的民主选举中她以第一名的优势当选为班长。
早恋并不可怕,只要老师善于引导,有效转移,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