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养老难题的破解
学院:教育学院 班级:12小教2s 姓名:姚佳 学号:12231311
【摘要】“作为世界上老人最多的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我国政府应加紧制定一个长远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政策,适时提出符合我国老龄化情况的对策措施,以保证未来中国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将以当前我国养老制度的现状为基石,寻求中国养老问题解决的最终出路,灌输养老需政府、社会与家庭相结合的理念。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养老制度
一、我国的老人生存现状
放眼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全国60岁以上的的老人已达1.6714亿,超过总人口的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明年预计老年人达2亿,2050年中国三分之一人将是老年人。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们的养老现状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这成了当下国人和媒体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前养老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首先是看病难。人老毛病多,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可老年人却看病难,小诊所、卫生院不愿意接受,怕老年人体质弱,虽是感冒之类小病,治疗过程中会引发其他病变,风险大,特别是独自去看病的老人往往被婉拒;去大医院又要排长队,一号难求;电话挂号,网上挂号、银行卡挂号老年人又大
都搞不明白,不习惯。看病难,对老年人更难。
其次是养老方式少,看护难。“养儿防老”,大多数老人有“恋家”情结,不愿去养老院;儿女受传统影响、舆论压力,一般也不愿送老人入养老院。可现在做儿女的大都要上班,管自己小家,哪有时间、精力在家照护老人?那些外出打工的连自己小家都顾不上,遑论老人。传统居家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不用说即将到来的421倒金字塔的独生子女结构。而现在许多的养老机构收费高,分布也不均,一般人想去也难;性价比好的又“一床难求”,价钱便宜的大都远离市区,条件差,还不方便。那些休弱多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面临看护危机更大。
第三,空巢老人相当普遍,精神孤独寂寞。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生活和精神两方面让许多老人黯然神伤。抑郁症最喜欢找老年人下手。
二、解决养老问题的对策
家家都会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而且已经找上门来了,没法回避,也不应当回避。这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破解的难题。
(一)通过制度伦理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在我国,家庭养老具有数千年传统,居家养老也是当下大多数人的心愿,“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草窝”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处,也是心灵的港湾。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而不是像国外那样依靠社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
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两个夫妻,一个孩子)的形式,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而且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甚至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通过制度伦理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一是针对我国家庭养老相关法律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的特点,加强家庭养老立法详尽性建设,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具体规定子女赌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及不履行义务所要承担的责任;二是开展签订《家庭赔养协议》、《养老保证书》活动,明确子女在养老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及不履行义务应受到的责罚,以此来规范和制约子女的行为。
(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措施。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村老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其次将农村养老保险法制化。经过一段时期、在一定地区试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应当及时将可行有效的保险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或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第三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农村养老的社会化。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只有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三)建立完善新型社会化养老体系
针对“独子养老”面临的困境,有关专家指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
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区中普遍运用,中国的上海、天津、北京等一些街道社区也相继引进了这种服务。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必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一方面要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使老年人既能生活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又能发挥社区老年人互相帮助的优势,这对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最好的选择。
(四)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没有关于养老保障的配套法律体系,直接影响养老制度的实施,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也无法可依。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把养老保障法作为社会保障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使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切实保障。
第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大力发展经济。因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核心问题还是金钱。只有实现强国富民,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再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才能一帆风顺的。
三、总结
解决养老问题,需要编织一张密集的保障体系网。它需要以政府作为领头羊,以社会养老模式作为内在支架,此外,需加上家庭、个人的点缀,如此,方能实现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和解决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丽宏.我国与西方养老现状之比较及其启示[J].学术交流,2005.12.
[2]洪彩华.李桂梅“.反哺”与“接力”:中西方家庭养老模式之异同[J].中州学刊.2007.3.
[3]曹燕文.发展银色产业解决中国养老问题[J].学子论坛.2004.
[4]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J].河北学刊.2011.1.
[5]谢根成.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立法与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07).
[6]李建新,于学军,等.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05).
[7]唐 娟,王启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现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
报,2004,(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