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炎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近年来,对中药抗炎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中药的主要抗炎机制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更好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标签:中药;抗炎机制;综述
炎症是常见的机体防御性反应,在临床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诸多。近几年来,中药的抗炎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其中黄酮类,苷类,萜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毒性低,不良反应少且资源丰富,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本文就中药抗炎作用的机制进行阐述。
中药有多种抗炎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PA)轴的作用,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分泌,影响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作用,调节一氧化氮(NO)水平等途径实现其抗炎作用。
1调节HPA轴的作用
研究表明,临床多数中药通过调控HPA轴的作用来增加内源性皮质醇的分泌进而发挥其抗炎功效。七味通痹口服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王若琪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中药通过抑制患者的炎症增殖来影响机体免疫系统,进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由此可见七味通痹口服液的抗炎机制与HPA轴密切相关。陈万生等实验研究发现,中药知母中的总多糖成分对急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炎性渗出增多等炎症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也能抑制慢性肉芽组织增生,但对去双侧肾上腺大鼠的抗炎及抗肿胀作用均不明显,表明总多糖依赖于HPA轴的作用发挥抗炎作用。
2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分泌
醋酸,巴豆油及组胺等为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致炎剂,常被用来处理实验动物来诱发炎症。胡慧娟等发现旱莲草水煎剂能够明显地抑制由致炎剂引起的组织水肿,急性毛细血管通透增加,慢性炎症以及炎症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对去双侧肾上腺的大鼠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能降低动物机体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炎症介质,可以介导中性粒细胞作用,在一定的刺激下,机体内包括巨噬细胞等很多细胞都能产生并分泌PAF。方军等研究显示:商陆皂甙甲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炎症大鼠体内的巨噬细胞分泌PAF,由此可推测商陆皂甙甲很有可能通过抑制体内的PAF生成来发挥其抗炎功效。
3影响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作用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肌醇三磷酸(IP3),Ca2+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广泛参与细胞的活化、增殖、及调节作用,并能发挥重要的免疫作用。
在调控炎症时cAMP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cAMP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分泌自由基进而产生抗炎作用。红毛五加总甙为临床抗炎用药的常用成分,有研究发现,红毛五加总甙能使机体细胞内cAMP的含量增加,这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Ca2+作为细胞信使,通常在细胞内保持着正常浓度,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细胞内Ca2+的浓度升高,可对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炎症反应来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激活钙调蛋白激酶,从而提升特异性蛋白底物磷酸化的水平,并产生IL-1、IL-6、TNF等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最终导致炎症反应增强。在肌醇磷脂代谢途径中Ca2+为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在调控细胞因子,传递生物信号,调节炎性介质的基因表达中起到有重要作用。张骏等实验研究用脂多糖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的Ca2+含量明显升高,用大黄素对其处理后,Ca2+含量减少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进而能够抑制与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表达,并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避免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证明粉防己碱抗炎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对炎症细胞的第二信使物质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内Ca2+的含量,减少IP3的含量,促进cAMP的生成來发挥其作用。
4调节一氧化氦(NO)水平
一氧化氮是在血管内皮中发现的小分子物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自由基,具有抗炎保护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临床研究认为NO与急慢性炎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黄芩茎叶中的活性成分总黄酮具有抑制NO合酶的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NO释放量,调节花生四烯酸(AA)代谢进而使炎症反应得到缓解,在黄芩茎叶中以黄芩素和黄芩苷作用最强。张永健等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TWP)对角叉菜胶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原因在于其可降低肿胀组织中NO的含量,但其对正常大鼠血液及尿液中NO含量均无影响,TWP对棉球肉芽肿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其他抗炎机制
中药除了通过以上几条机制发挥抗炎作用外,另有研究发现,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对白细胞的趋化、活化等作用也可起到抗炎效果,中药还可通过调节免疫,调节氧化应激及抗氧化平衡等发挥抗炎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