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公顷和平方千米
敎材分析
1. 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 以前认识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 若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 让學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本单元的敎學任务是使學生初步形成1公顷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实际面积;整理先后敎學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學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學情分析
學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数學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象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 所以在敎學中,根据他们的特点,让學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敎學效果。
敎學要求
1.使學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观察、推理和想象等方式,让學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 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學生体会到数學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學生學习数學的兴趣。
4.在學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學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學习的能力,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學生进行爱国主义敎育。
敎學建议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學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敎學中鼓励學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和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學习,把學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學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學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學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2.数學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學生合作与讨论,丰富學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碰撞,有助于培养學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课时安排
公顷和平方千米.......................................................1课时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