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拔气罐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2024-03-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拔气罐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晕罐

⑴原因:①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②患者饥饿、疲乏或大病初愈之时;③夏季天气闷热,病室内空气不流通。

⑵临床表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

⑶预防处理:①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对饥饿、疲劳者,先令进食;②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③晕罐时立即停止拔罐,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④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后休息片刻;⑤严重者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穴。

拔罐的印色反映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0、局部很快恢复原色,说明无病症或快痊愈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另购)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

2、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4、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5、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6、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7、患者精神紧张,饥饿、体位不当、或拔罐吸力过大时,患者有时会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等现象,此为晕罐,应立即起罐,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后如仍不缓解,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8、拔上拔罐以后,须询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痛。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9、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