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沿海防护林的实践探索

2020-06-1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林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2期

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沿海防护林的实践探索

陶学竹,陶明智,尹海涛

(临海市杜桥镇农业综合中心,浙江临海 317016)

摘要:浙江省的沿海防护林整体框架初步形成,在防护林的营造实践当中,运用多树种,丰富生物多样性,打造多层次和多功能的沿海防护林,实现对生态调节的基础,为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条件。对于沿海防护林类型简要分析,并对浙江省临海市沿海防护林的经营进行分析,期待为防护林效益的发挥提供支持,展现多树种营林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营林实践0 引言

浙江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带,海岸线长度7 164 km,沿海岛屿超过3 000余个,沿海气候多龙卷风、台风,且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相对频繁,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需要通过沿海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打造绿色屏障,利用多树种营林技术,打造“生命林”、“保安林”,为沿海人民建设一道“绿色长城”。多功能防护林的建设离不开营林技术的运用,因此,重点分析浙江省临海市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运用,对于营林效益的保证可提供支持。1 沿海防护林的主要类型

最近几年,沿海防护林建设快速发展,复合经营也成为沿海经济发展重要形式。沿海防护林建设过程,对于小气候条件的改善,土壤肥力的增强,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沿海防护林的复合经营主要包括林农结合型,将粮食、蔬菜等作物和林木之间复合经营,提高防护林的防风和固沙效果。同时,为了将农田小气候条件改善,还可以设置防护林网,以免低温对于农作物造成损害。林渔复合经营模式也是常见营林技术之一,通过在泥质岸边栽培农田防护林网,借助高含盐量的农田打造鱼塘,发展鱼虾养殖,对于土地、水和光能等资源进行充分化利用,保护农林产品的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林禽复合经营也是沿海防护林经营的重要类型。浙江省东部第一海岸地区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且土壤的养分低,导致林木的低产现象严重。因此,可以依托原有的乔灌草混交林栽培模式,对于

草丛、灌丛环境进行充分化利用,打造林禽等复合经营环境,通过家禽养殖,利用林下的空间为家禽生长营造环境,同时利用家禽粪便为树木补充有机肥料,不但能够将林业生态改善,而且还能推动农业增收,为农民致富提供有利条件。所以,浙江临海市在沿海防护林的复合经营模式选择方面,对于经营模式灵活选择,发挥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势[1]。

2 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沿海防护林经营技术2.1 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2.1.1 水利改良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自然降水、人工灌溉多种途径对于沿海土壤进行冲洗,让土壤表面的盐分能够沿着土壤的毛细管向地下渗透,使土壤盐分不断降低。如果淡水资源相对匮乏,还可选择滴灌技术,此技术是属于水利改良的节能技术,同样能够对土壤起到冲洗作用,将树木主根区域的盐分降低,能对土表返盐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水利改良,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生态,为营林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

2.1.2 客土改良技术。该技术属于土壤改良常用方法,针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实效性明显。研究人员发现,借助客土改良盐碱土壤,能够增加耕作层的厚度,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改良,还能将水肥容量提升。针对滨海重盐的荒漠化土壤,由于生态系统整体相对脆弱,所以可以利用客土改良技术,将盐渍化程度有效降低。但是需要注意,使用该技术需要利用大量的肥沃土壤,改良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取土过程还有可能对于其他环境产生损害,所以需要适度运用[2]。

2.1.3 化学改良技术。使用化学改良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改良剂、有机肥料和菌渣等,对于土壤内部可溶性盐分的含量进行改良。向土层30 cm位置处添加改良剂,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碱化程度和盐分含量。2.1.4 生物改良技术。应用此技术主要是在盐碱地种植耐盐碱类植物,将地表覆盖率有效扩大,控制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土壤对于盐分的积累。应用微生物这一改良技术,主要是借助微生物肥料或者微生物本身将植物耐盐性提高。利用菌根植物也属于生物改良方式之一。随着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对于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强度不断加快,通过筛选出对盐碱环境适应性

·2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2期林业技术

较强的菌根微生物,并且开发菌根生物的诱导技术已然成为盐碱土地质量改良的全新方向。实践表明,利用菌根技术种植树木,不但能够提高寄主对于土壤的抗性,而且还具有改良盐碱土壤作用。

上述技术无论使用哪种,对于盐碱土壤进行改良,都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然而利用客土改良和水利改良技术,工程量大和改良成本高等问题不容忽视。使用化学改良成本高,还有可能导致环境受到二次污染,生物改良效果持久性优越,对于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持极为有利,是后续沿海防护林引领过程盐渍土壤主要的改良技术。2.2 优化树种选择配置

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树种选择、树木配置技术的应用能够决定造林成败与否。在选择树种阶段,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适时适地选择,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为了保证营林结构的多样化,还可适当选择优良的外来树种,保证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让防护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物质流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在外来树种引入阶段,还需要考虑临海市纬度特点、年降雨量和光照、温度等条件,上述条件能够对植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在盐渍海岸立地条件当中,樟树、落羽杉等树种生长困难,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的滨海地区,乌桕、夹竹桃、红叶石楠等植物的种植不但能够改良土壤,而且还能对盐分运移造成抑制;中度盐碱地可以选择乔灌木类植物,包括无患子、墨西哥落羽杉等。

树种配置和立地环境、树种生态、造林时间等都有直接关联,需要保证树种种间关系能够发挥有力作用,才能体现多数种营林技术的应用效应。如果种间关系存在危害,那么应避免营造混交林。例如,在浙江省沿海地区,通常在临海面坡会选择混交林,选择乌桕、墨西哥落羽杉、大叶榉、华棕、加拿利海藻、木麻黄、邓恩桉、黑杨(南方种)、重阳木、海滨木槿、夹竹桃、孝顺竹、无患子、湿地松等打造混交林,对于森林常见病虫害的抑制作用相对明显。与此同时,研究表明,通过乔、灌、草混交配置的方式进行营林,对于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更为有利。比如:可将乌桕、湿地松混交育林,因为乌桕具有固氮作用,对于湿地松的生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在乔、灌、草混交模式的运用下,还能控制沿海大风气候对于土壤产生的侵蚀。

此外,还需根据树种的耐盐性和土壤内部含盐量进行选择。例如:如果土壤含盐量介于0.6%~0.8%,那

么可选择木麻黄;含盐量介于0.6%~0.7%,可选择柽柳;含盐量介于0.3%~0.4%可选择白榆、刺槐等;含盐量在0.25%左右,可选择紫穗槐、臭椿等;土壤含盐量0.2%,可选择美国白蜡、中国槐、桑树、女贞等;土壤含盐量在0.15%,还可选择早柳、落羽杉或者珊瑚树等;土壤含盐量在0.1%,可选择落羽杉、重阳木、杨树(南方种)等;土壤含盐量在0.05%,可选择香樟、棕榈、湿地松等树种。

在浙江临海市沿海防护林的营造过程当中,无论是树种的选择,还是树木的配置,都具备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树种选择丰富,树木配置类型多样化,只有因地制宜,并且因害设防,才能发挥沿海防护林营造的综合效益。

2.3 注意营林结构优化

2.3.1 土地结构的利用方面,该因素是沿海防护林建设规模的影响主要原因。大量实践表明,对于空间进行合理配置是优化土地结构,将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充分开发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沿海土地的利用效率。通过合理优化林业用地,将森林的覆盖率不断扩大,能够将林业生态效益有效提升。

2.3.2 因为沿海防护林的建设过程当中,无论是林种结构,还是树种结构,都是防护林整体结构重要组成,对于沿海防护林功能的发挥、效益的展现能够起到决定性影响。所以,可通过林种、树种结构的优化,可提高营林效益。从林种结构的优化角度分析,主要是对应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结构进行调整,打造多功能的林种结构体系,让沿海防护林的效益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从树种结构的优化角度分析,根据林种结构特点对于树种进行合理匹配。防护林的营造应该增加防护性功能树种的种植比例,而用材林则需要将速生树种的比例提高,经济林则需要将高产、经济性树种的比例增加。

2.3.3 还可根据沿海防护林树种选择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于林种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如果沿海防护林大面积种植杨树,那么可能发生杨扇舟蛾、美国白蛾等病虫害,营林效益较低,所以需适当淘汰低效类的杨树树种,优化调整树种结构,将沿海防护林生态、经济等效益充分发挥。2.4 合理调控林分密度

在营林规划过程当中,林分密度属于关键参数之一,其对于林分的生长状态可产生直接性影响。合理设计林分密度,可将土地资源的潜力充分开发,让森林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还能稳定复合生态系统。

·2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林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2期

通常来讲,林分密度可通过造林密度和疏伐作业综合确认。在沿海防护林打造阶段,合理选择造林密度是空间结构合理性保证的重要基础,需要综合浙江临海立地条件、营林目标以及树种特性进行综合确认,在合理选择树种的前提之下,对于造林密度进行合理调控,可以发挥沿海防护林绿化、防风和能源生产多种功能,降低自然灾害对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体现防护林带的功能效益。

如果利用疏伐作业模式,对于林种密度进行有效控制,可选择机械疏伐方式,利用机械按照特定距离对于采伐数量进行控制;还可利用上层疏伐方式,将和优良树木争夺养分的树冠乏去,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将林木树冠下长势较弱枯木、立木疏伐,通常应用于杨树、邓恩桉这类阔叶林;下层疏伐主要是将树冠下层径级小、长势弱的濒死木、被压木或者枯立木等疏除,还需要将不良木疏除,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针叶纯林。除此之外,综合疏伐是将成长状态优良培养目确认以后,将影响树木生长的部分疏去,包括林冠下层枯立木,还包括有害木,通过合理的疏伐作业,为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空间。

沿海防护林建设,对于林分密度的合理调控技术应用广泛,造林密度通常是在营林之前就已确认,而上文中提到的疏伐作业则更多是应用于防护林的建设后期。因为机械疏伐的工艺相对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在疏伐以后,可能林木质量还存在其他问题。利用上层疏伐措施可为树木生长营造优良条件,但是,疏伐以后的树木可能受到沿海地区强风的影响,所以尽可能应用在阔叶林当中。针叶林通常选择下层疏伐措施。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防护林生长过程营养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利用综合疏伐措施,但是需要注意控制两种树木之间竞争问题的发生。2.5 注意林带改造更新

林带改造就是通过采取采伐措施,对于低效林和过熟林进行采伐,将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研究显示针对老化的麻黄林进行改造,采用挖大穴、修剪枝、雨天造林等技术种植生长茂盛的优良大苗,为林木的迅速生长提供条件。据监测6年生树木均高能够达到8.0 m,和老林带的均高5.8 m对比效益显现,高大的树冠防风效能显著。为更好地发挥沿海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应用半带更新或者加带更新多种技术。具体而言,沿海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当中,林带更新技术有如下几种类型。

2.5.1 半带更新技术。主要是使一条林带划分为二,并且分为2次进行更新,当半带郁闭具备防护功能以后,之后才展开另一半带的更新,选择向阳一侧或者被风带先更新。该技术适合应用在林带整体宽度超过15 m,并且行数超过6 m的田间林带。如果林带行数为6行,采伐3行以后,林带的疏透程度能够增加1/4~1/3,不会对林带网眼结构造成破坏,有效保证林带的连续性。

2.5.2 全代更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是对整条林带采取一次性砍伐,之后沿着林带的轨迹更换种植新树种,营造全新的防护林带。该技术的应用从长远角度分析对于林分整体生长十分有利。

2.5.3 隔带更新技术。所谓隔带更新就是针对连续分布、互相平行多条林带采取“保留一带、更新一带”的方式完成林带更新,适合应用于林分特征较为相近的连带当中,或者风害区、风沙区适合应用,虽然更新区域的防护范围会有所缩小,但是能够形成稳定生态环境。

2.5.4 加带更新技术。如果原有防护林的树木间距过大,那么可在两条林带之间增加新林带,与原有林带之间平行设置,林带宽度控制在10~15 m之间,设计6行左右。林带更新适合应用于农田林网相对不完善的区域,虽然会对农田造成占用,但是也能将沿海防护林的体系加以完善[2]。

2.5.5 全面更新技术。主要是针对特定范围之内多条林带全部改造和更新,适合应用于低质林带或者疏林带当中。3 结语

浙江省临海市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属于长期生态工程项目。在多功能沿海防护林建设过程中,营林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为防护林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关注树种的选择,多样化配置,因地制宜,彰显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应,做好营林结构的优化,对于林分密度合理调控,注意林带的定期更新与改造,发挥沿海防护林功能多样化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海波,陈雪,杨兵.我国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77-83.

[2]󰀁󰀁颉洪涛.浙江不同类型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9.

·2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