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概念释义
2020-12-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文选粹 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28卷第8期 The World&Chongqing Vo1.28 No.8 201 1 ‘‘ 精神"概念释义 董伟武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像黑格尔那样创作出自己的《精神哲学》和《精神现象学》,而更多是把精神这个范 畴作为定义其他范畴的工具或描述其他范畴的词汇来使用。同黑格尔把人的精神规定为“绝对”有着本质上的 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通过思维、意识、观念等精神一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间接回应了他们对精神的理解:不 但从实践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活动,而且直接把它的本质规定为实践。 关键词:精神;本质;释义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1)08—0079一O3 《辞海》中写道:“精神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是 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和 良心等。精神与物质相对,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 维、意念、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 意识方面。”… ”。然而,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核心的哲学范 东西,它可以转变成别种生物。” 阿耶克萨哥将灵魂说 成心,并阐述道:“每一事物里都包含有各种事物的一部 分,只有心除外;但是有些事物也包含有心。心有支配一 切有生命的事物的力量,它是无限的,并且是自己支配自 己的;它不与任何事物混合。” 德谟克里特不同意上述 畴,精神概念的真正涵义却一直为人类所不断思索,不断 体悟,不断总结。尽管人们至今还不能对精神有一个统一 的认识,但是这一长期而又艰辛的探索活动却为人类认识 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的顽强精神作了完美的注脚,并 观点,他认为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 H 。苏格拉底在《申 辩篇》中认为,死就像一场没有梦的睡眠,灵魂被移居到另 外一个世界去了 _I 。在彼岸世界里,他可以继续追求知 识以求得德行完美。柏拉图则进一步认为,人的灵魂有两 种,一种是不朽的,一种是有朽的。不朽的灵魂在脑袋里, 留下了大量可资后人继续探索的宝贵思想资源。在这方 面,东西方人根植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分别为 人类阐释了对精神各自不同的理解,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成果 是创造主的神所创造的;有朽的灵魂在胸中,是众神所创 造的 I1 。他为了分析人的内心世界,又将灵魂分为情欲、 气概和理性3部分,并认为理性能认识真理,具备指导气概 与情欲的能力,其德性就是智慧;气概要听从理性的指导, 对应尽的义务绝对忠实,且不可畏惧,其德性便是勇气;情 欲需要服从理性的引导,其德性是节制。在人身上,灵魂 在西方,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精 神范畴,而是从探讨灵魂肇始的。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 样,“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 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 的三大要素都能遵守其德性,便是完美调和之人,也就是 所谓的正义之人。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古希腊哲学中灵 魂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把人的精神区分为灵魂和心灵两部 分,认为灵魂是同身体结合在一起的,身体与灵魂的关系 是质料和形式的关系,而心灵的情况是不同的,它似乎是 植于灵魂之内的一种独立的实质,并且是不能被毁灭的, 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 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 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 关系。’’ 一 ” 灵魂的其他一切部分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实践的加深,西方人对精神 的认识又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逐步走到了近现代时 期,并涌现出了以黑格尔、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为代表的一 大批思想巨人。黑格尔认为,精神就是主客体的对立统 西方人对灵魂的思考主要体现在毕达哥拉斯、阿耶克 萨哥、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些 代表人物的思想里。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是个不朽的 收稿日期:2011—06—25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阻滞性研究——以儒家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 (XBSlO0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伟武(1967一),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 重一庆与世界 ,是被理解者与理解者的统一,精神的本性在于通过否 行等术语对精神进行了分析。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 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 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67章), 德经第12章),等等。他描写了包括理性、情感、意志、感 性、利欲、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内容,主张虚其心,弱其志,少 私寡欲,清净无为,不争息斗,使自己达到“抱一”,复归于 定之否定,从它的他物中,从对他物的克服中,来到自身。 精神是自我认识的主体性。只有当人意识到自己与禽兽、 般自然物,才是具有精神本质的人。黑格尔从这个角度把 与自然的分离,只有当其能说出一个我字时,他才不是一’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 精神理解为自我意识 】22 。而黑格尔在他的《精神哲学》 中显然叉把精神等同于心灵,这无疑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 继承而来的,只不过将灵魂中不能单独存在的其他一切部 无极、婴朴、常德、玄德的精神境界。 分剔除了出去,力图“在理性的统一这个它自己的活动范 围内,抓住这样作为心理的影子而给出的东西,抓住隐而 不现的最后真实”。他认为:“绝对就是精神(心灵)——这 是绝对的最高定义。”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自由,并把精神 分为主观的精神、客观的精神和绝对的精神3种类型,把精 神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自关系的形式阶段、真实性的形 式阶段和客观性和理想性统一的形式阶段 ~。作为精 神病理学家和医生的弗洛伊德为了揭示各种精神疾病的 形成原因以及寻找治疗的途径开展了对精神的深入研究, 并建立了梦的学说,创立了潜意识理论。他通过对梦的分 析发现,“潜意识的冲动乃是梦的真正的创造者,梦的形成 所需要的心理能力都赖此供给。” 。并将精神分为前意 识、潜意识和意识3个子系统,将人格划分为本我(id)、自 我和超我3个部分。他认为,“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意识两 种心理因素的矛盾支配了我们的一生。” 自我、本我、超 我这3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心理和精神 生活过程 ] 。 丽在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的中国,精神一词首见 于庄子的《天下篇》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 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后《淮南子》在《精神 训》的专篇中对“精神”这个术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 这个术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和使用。中国古代的思 想家对于精神的探讨不是在“精神”这个术语或范畴的名 义下展开的,而是在心、性、情、欲、知、意、行、理、道等范畴 中进行的 J2 。尽管使用的术语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中 国历代的思想家对精神进行实质的探索。中国历史上出 现的思想家可谓灿若繁星,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只能择其 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有关精神方面的论述简言之。 孔子没有正面提出和讨论精神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他 使用与精神有关的术语和概念,如性、心、情、欲、利、知、 思、志、言、行等,并在实际上描述了人的精神的方方面面。 譬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七十而从心 所欲”(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季氏),等等。 老子使用心、志、知、智、识、欲、口、耳、鼻、舌、身、正、 孟子把性理解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并将它称作 心,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有区别,人类有共同的人性。如“恻 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4]他主张善养浩然之气, 通过持志气做到不动心。如“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 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把心视为“大 体”,把耳目视为“小体”,认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 为小人”,而小人“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 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著作《淮南子》一 书认为,人的精神“受于天”,而人的形体则“禀于地”。该 书使用心、性、情、欲、志、知、智、识、气、梦、魂、魄、神、至 神、道、德、精神等范畴论述了耳目(孑L窍)、五脏、血气、精 神的关系,通过天地日月风云雷雨气等自然现象类比分析 了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关系。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 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 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 王充反对“天地故生人”的观点,认为“夫天地合气,人 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论衡・物势)并论 证了精气为万物本源的世界观,描述了一个气一性一质~ 情一才一志一礼、乐的精神系统【4 。。 朱熹的精神理论是建立在理为本的本体论基础之上 的。他认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 』z6 他把人的 精神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为本的天理、天性、天 心、天德系统;第二个层次是心为搏的理、性、情、心系 统;第三个层次是心发用层次上的知、情、意、才、欲、行系 统。同时论述了理与气、道与器、性与形、道心与人心、未 发与已发、知觉与思虑、性与情、致知与涵养、知与行等 关系 】252。 王夫之在气器一元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气、道、理、器、 性的相互关系,叉在人的内心世界和外物相互作用的基础 上论述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变化,探讨了人的内心世 界中心、性、知、意、志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天下惟器而 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9 3123道是形 而上,器是形而下,两者都是由于阴阳二气之和形成的。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 无也。”并认为,自然天理凝之于人而函于形中,而“形发用 以起知能者为心”,“心无象而有觉,故一举念而千里之境 董伟武:“精神”概念释义 事现于俄顷,速于风雷矣。” ” 81 总称。”m 从广义的角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的科学 论述完全可以借用到对精神的理解、分析和研究之中,这 些思想将成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对精神和精神文化研究的 立足点和理论基石。 真正对精神作出全面科学论证的乃是马克思和恩格 斯,尽管他们有时没有使用精神的术语,而更多的是使用 思维、意识、观念等概念。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 动” ”,从实践的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把人们对精神的理 解从唯心主义的泥沼里拉了出来。他认为:“人的思维是 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 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 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 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99. 参考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3]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 吴元梁,等.精神系统和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4. 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l Ul “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 [5] 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6. 看出,马克思不但从实践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活动,而且直 接把它的本质规定为实践。这同黑格尔把人的精神规定 为绝对有本质上的不同。恩格斯则把精神看作是哲学上 的最高概念之一。“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 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 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 “这里恩格斯显然把思维 对存在和精神对自然界看作是可以替换的同义关系。 [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9. [7] 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先秦部分下[M].北京: 中华书局,1962. [8] 朱熹.语类・性理[M].//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宋 元明之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267.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像黑格尔那样创作出自己 [9] 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M].//中 国哲学史资料选辑:清代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的《精神哲学》和《精神现象学》,而更多是把精神这个范畴 作为定义其他范畴的工具或描述其他范畴的词汇来使用。 无论怎样,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通过思维、意识、观念等精 神一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间接回应了他们关于精神的理 解。如他们所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 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_Jl_“ “意识一开始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2. [12]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魏艳君) 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 产物”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 观映像。它受物质决定,同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视野里,精神是指“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 致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 (上接第72页) 索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56. [4] 贺勤.浅谈直观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J].甘肃科技,2009(3):187. [5] 李昂.工程图样中重影点标注常见错误探讨[J].甘 肃高师学报,2010(5):36. [6] 丁安英.“经验之塔”理论与“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 参考文献: 欧阳立新,何凤娇.建立三维造型教学模式深化工程 制图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76. 式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8(8):134. (责任编辑魏艳君) idWorks三维造型在机械制图综合实践中的 [2] 江庆.Sol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8(1):183. [3] 付成龙,杨小庆,田凌.机械制图研究型小课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