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环境分析

2023-12-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Radio&Television University 2009.3 Vo1.20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环境分析 耿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不论是网络课程教学还是传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一直以来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网络务 件下学>-7者的特点、学习支持策略、教学策略等教学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网络精品课程的 教学环境设计,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精品课程;教学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207(2009)03—0046—03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 精品课程中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的切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用 入点 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 500门国家级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已进入第6个年头,正是 精品课程(目前公布统计数为本科1 274门),利 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创新的关键时期。但是国内 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 一、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自2003年以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如火如 对精品课程研究的进度赶不上网络教学发展的速 度。就目前我国精品课程开发的现状来看,硬件 上占有一定的优势,都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 团队和教育资源,而在软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借鉴远程教育原理和网络课程的开发理念、理论 荼,参与的高校达到200所以上。但如果对部 分国家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网站(如bttp:∥  WWW.jpkcnet.CO1TI,全国高等学校精品教学课程 基础有利于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 建设工作网站。)点击浏览,可以发现要么无法 浏览,要么内容不全,与教育部要求相差甚远。 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 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什么样的网络课程 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 是当前网络教育真正需要的?如何制作出精品 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 网络课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怎样在现代教育思 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 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在网络课程中, 想的指导下借助有效的信息技术提供好的教学 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而为完成特定 方法和内容。当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 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所组织的一系 工程,学科门类不一样,学科知识构架不一样, 列教学活动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一 因而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和模式。 个网络课程要成为精品网络课程,必须在资源(课  探寻各学科知识的网络呈现方式即教学环境设 件)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满足一定的要求。据此,计是建设者们的一个迫切任务,也是精品课程 笔者借鉴网络教学设计原理,分析精品课程教学 环境中学习者的特点、学习支持策略、教学策略等 建设的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09—02—02 基金项目:2007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课题“信息化条件下高等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203) 作者简介:耿强(1960一),男,安徽合肥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传媒艺术系副教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47 教学环境元素,探索提高精品课程有效性的方法 和途径。 三、学习支持策略和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支持策略分析 二、学习者学习特点分析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 学习支持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开发者开发网络精品课程的依据。经笔者  上依赖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智能和情感的状 分析,已完成的网络精品课程存在以下缺陷:(1)几乎所有的网络精品课程都非常重视教 态。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分析在网络精品课 程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是影响精品课程有 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 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h动画等, 影响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于学习者的学 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尽可能将课程知识 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反映了一个人的思 讲全、讲细、讲系统,但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 维方式,是其学习行为中相对稳定的方面,影响着 课本章节顺序编排,这种知识呈现方式大大降低  个人的学习成绩和成就。认知方式可划分为: 了网络学习的有效性。一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依赖性和对问题的反应速度 两个方面。按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依赖性,学习 (2)学科特点较为突出,但缺乏反馈机制。不 同学科的网络精品课程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 者可分为独立型和依存型。独立型的学习者有较 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 语言学科类的为学生提供了大量 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弱,对网络 学科特点。比如,环境下学习有较强的适应性,主要是大二以上学 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类的利用各种图片、 ash动画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 生。而依存型的学习者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高,学 虚拟现实技术、Fl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 习者需要预先掌握相关内容,得到明确的指导和 程;讲授,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在网络环境下教学需 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 学习效果如何却不得而 要教师的及时反馈,并给予鼓励和评价。按对问 方图表等网络课程。但是,题的反应速度,学习者可分为反思型和冲动型。 反思型的学习者在得到结论之前深思熟虑,认真 知,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与适当的巩固练 习。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 使学习者学习精品课程的效率大打折扣,影响 思考所有可能的选择,犯的错误相对较少;冲动型 求, 的学习者思维敏捷,对提出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 了学习者网络学习的持续性和积极性。出现较多错误。对于不同风格的学习者,教师要 (3)常用媒体组合方式可归纳为:文字+图 充分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对学习者进行跟踪、检查 片+表格;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大多 以Flash为主);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 评价,及时给予评语。 在网络学习中,师生在时空上是分离的,教 体、其他格式);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 +教师的电子讲稿(PPT)。这些网络精品课程基 学活动也是分离的,交互关系需要依靠媒体的联 结,教学关系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是教学 本上都能注意综合使用多种媒体,但是多用不能 过程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习者 滥用,更不能不恰当地使用。有的精品课程表现 来进行优化配置。一般而言,学习者具有多年传 形式多样但学习内容单薄,给人的感觉很呆板,缺 统课堂学习的经历,形成了对教师极强的依赖性, 应,远离教师和课堂容易造成学习者的心理孤独 乏生气,能有效支撑起教学内容的不多,引起学习 从学习支持教学策略角度分析目前精品课程  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不适 者学习冲动或持久性学习的课程更少。感。因此,在对精品课程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时,要 建设的现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要针对数字媒体元素的特征加以应用。 切实考虑到网络状态下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为学 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对学习者给予充分的 第一,文本,特点是容量小,信息量大。在各种信 关心和指导。如在网络平台建设的时候,提供多 息媒体中,文本所占用的数据容量最小。因此,在 种学习策略平台,如讨论区、协作学习区等,为不 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选择的便利。 网络传输速率受限的条件下,文本是首选的媒体, 可用于表达概念、原理等陈述性内容。但要注意, 48 耿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环境分析 在数字媒体中,文本是视觉效果最弱的媒体,文本 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 的内容容易被其他媒体信息所冲淡,而不易首先 体考虑,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在对学习者特 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且易使学习者产生视觉疲劳。 征、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以学为 第二,图片,特点是信息量丰富,视觉效果强烈。 主,以教为辅”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充分地调动 教学材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能使抽象的内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容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注意 网络课程是学习者在网上的自主性、探究性、 不要误导学习者的注意。第三,动画,特点是能表 协作性等活动的总和,强调学习者是主体,强调学 现时间相关的信息变化。在精品课程中不应刻意 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和经验,侧重于学习情景、 追求动画数量和片长,应着重将动画应用于教学 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我们认 内容中比较难以理解或比较难以说明的知识点。 第四,音频,作为教学文字材料或图片等的同步解 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入有声世界。第五,视 频,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特征。电视录 像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的重要依据,可实 时反映教学现场或展现较复杂的现象或过程,特 别针对难以用图片、动画等展现的实验过程或操 作过程等,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 其次,导航策略。网络精品课程可采用目录 树导航、模块导航、位置导航、知识点导航等方式, 将庞大的信息按照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来处理设 计。同时创建相关站点的链接等其他导航方式, 为学习者提供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学习空间。 再次,交互设计策略。交互设计策略是网 络课程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这也正是目前精 品课程建设中最需要借鉴和改进的地方。主要 包括学习者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如在课程 中采用对话式、提问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在 线自测练习、虚拟实验室等;又如,通过设置课 程讨论区、电子公告板、视频会议、E.mail等形 式,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帮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 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同时也弥补了教师和 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最后,评价与反馈设计策略。评价与反馈是 学习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下一轮学习的起始点, 对学习效果好坏、学习质量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这一环节不可轻视。评价策略分为形成性评 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实施教学 活动中,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这在 网络课程中的运用较多,但对于网络精品课程实 用性相对较弱。 2.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一般是指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 为,要按照这一策略,有意识地设计和规划相关的 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习 者网络学习的参与度。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程中 设计的导航浏览、索引、查询和问题训练等手段自 定学习路线和学习进度,有的还可以使用精品课 程中提供的案例对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和再分析,并进行研究以发现解决问题。总 之,在进行教学策略设计的时候,应该把着眼点放 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上。 网络精品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决 定着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要充分考虑对学生学 习的支持,了解和把握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适应性, 在活动中完成学习者社会化与个性化、知识学习与 知识实践的统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 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网络精品课 程,拓宽学习者的认知空问和时间,提高学习者接 收的信息量;对精品课程学习环境的构建要突破简 单的演示型、讲授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 程,重视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互动设计,提高学 生的主体参与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协助。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2] 李海霞,李斌.网络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罗双兰,李文华.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 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 f2):41-44. [4] 黄立新,张剑平.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实 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3—14. 责任编辑天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