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宿舍实践模式探析

2022-05-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长江丛刊》2019.01

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宿舍实践模式探析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赵小军 黎 峥/

摘 要:创建学习型宿舍是高职院校

学习型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对学风建设的越来越重视,学生宿舍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创建学习型宿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解读了学习型宿舍的内涵以及创建的意义,并根据工作中实际创建的情况提炼总结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型宿舍 实践模式

一、学习型宿舍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它能够不断突破个人和组织的能力上限,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个方面的系统锻炼,在整个组织中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打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组织氛围,利用这种生活环境从而锻炼成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习型组织”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最早用于企业管理。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不断发展,这一理念逐渐跨越了企业这一范畴,被运用到各种其他类型的组织中,其中就有社会、班级、宿舍,也就有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宿舍”这些概念。因此,“学习型宿舍”的理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宿舍管理中的应用。

学习型宿舍,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宿舍是一个整体和团队,同一宿舍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的共同努力;第二,作为一个团队,有互帮互学互促的协作性学习制度和机制,彼此负责和共同对团队负责,共享经验与方法,共同进步;第三,团队和个人不断创新、自我超越,使学习贯穿宿舍生活的始终,持续自主学习,不断进步。

二、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宿舍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本科学生,

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有一部分学生更是有“进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随便混一下就能毕业”这样错误的认识。再加上进入大学以后,从之前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一下子转入轻松的大学学习环境,松懈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鉴于此,学习型宿舍的的创建已经势在必行。为了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学习观,必须创建优良的宿舍学习环境。“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和警句也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环境是多们的重要。学习型宿舍正是要通过全体宿舍成员发扬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在团队中都能有所收获,都能改善学习态度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让宿舍成员能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宿舍真正成为学习的圣地,而不是玩游戏的温床。在学习型宿舍中,每个同学既是其他人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其他人的主体,相互之间互帮互学互促,比帮赶超,使整个宿舍的学习氛围得到提升,以团队带动个人,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习成为每个同学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

(二)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职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而宿舍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可以让同学们在其中畅所欲言,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宿舍成了各种社会思想汇集、交锋的阵地,先进的、落后的、健康的、糟粕的等等不同的思想在这个密闭的空间中交织汇聚,再加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使得情况更为的复杂。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层次、年龄阅历等限制,没有足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做出相对简单的

分析和判断,一些网络谣言或者所谓的权威人士的言论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困惑,只要有一个学生思想出现偏差,那么很可能就会影响其他人。学习型宿舍的建设,可以使得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能更多的接触先进的、正确的知识,提高整个宿舍的格调,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潜移默化的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健康而丰富多彩的学习型宿舍不仅能够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更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欢愉,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总而言之,创建学习型宿舍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整体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有助于高职学生团队意识的

确立

高职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个性张扬、思想活跃,在集体生活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中主动性不够,分享精神不足,缺乏团队精神。在宿舍集体生活中,必须以学习型宿舍为契机,让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共同奋斗,互帮互助,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

归属感。学习型宿舍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创建和评比的,在创建过程中,要求的是宿舍成员整体的提高,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同学真正以宿舍为家,把自己当做家庭的一份子,为此去奋斗。创建学习型宿舍后,宿舍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彼此共同进步,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四)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校园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在这其中,宿舍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学习型宿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助于创建一个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有助于213

形成友善互助和谐的同学人际关系,有助于加强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底蕴。

三、创建学习型宿舍的实践模式“学习型宿舍”创建标准:包括“基本条件”和“加减分项目”两个部分。

第一,“学习型宿舍”必备的基本条件:

(1)宿舍成员关系和谐:宿舍成员间无明显的冲突。

(2)宿舍环境:宿舍布置有学习氛围;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学。

(3)内务卫生:学校宿舍内务评比达到合格宿舍以上。4)学习:努力消灭不及格(补考后(

不及格不超过1人次)。

(5)纪律:无违纪处分(创建时段内对应的学期)。(6)旷课:人均不超过2节(迟到3次计旷课一节)。

上述六项条件为硬性条件,宿舍全部达标方可参与“学习型星级宿舍”评定。

第二,“学习型宿舍”加减分项目:

+(1)获“文明宿舍”5分/人,获学

院学习型先进班级+5分/宿舍,获学院学习型星级宿舍按等级加分(五星+5分/宿舍,四星+宿舍,三星+4分/3分/宿舍,二星+2分/宿舍)。

不合格宿舍-5分/间、次;旷课-2分/节;违纪-5分/人、次。

-(2)学习:学期平均分7580分+2--分;8185分+5分;8690分+7分;91分以上+10分;学期平均分比上一学期+进步一个档次(5分)2分;2个档次+5分;3个档次以上+8。

不及格-5分/科(补考后仍不及格)。

(3)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荣誉称号,校/市级+3

5分;10分。分,省级+国家级+

(4)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或长

期兼职的+5分;公益、志愿服务+1分/

5分)次(最多不超过+。(长期兼职-学习期间,非假期;假期———社会实践,除院校组织的,自己的应有相关证明,如

工资条或其他证明)

(5)参加各级专业技能比赛和各级各类比赛,院校级+市级+省3分,4分,级+国家级+获奖的按以上标5分,8分;准的1.5倍加分,同一活动获奖按最高级别给分,英语竞赛统一按校级加分(获国奖除外)。

(6)参加各级大型活动或演出,院

3分,4分,5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8分;获奖的按以上标准的1.5倍级+加分。

(7)“准职业人”行为养成教育综合考核(早训、内务、课前集合、课堂纪律、晚自习、晚归、个人文明表现等),此项最终由辅导员综合评价等级:不合格-5分/月、中等+月、良好+月、优2分/3分/秀+月;合格不加不减(具体考核5分/表见附件3)。

(8)参加专业以外的学习,如专本

+衔接、自考等,获得通过,2分。

(9)其他。如,宿舍创造性开展的积极向上并卓有成效的宿舍文化活动

次,(如,宿舍组织的集体活动+0.5分/

但累计最多不超+2分);长期开展集体学习、帮教+5分;拾金不昧(以学院或学校通报为准)等体现良好品德的行

+为,1~5分。第三,评定方式:量化分数评定。

+基础得分(60分󰀩宿舍人数)各项目本宿舍成员得分÷宿舍总人数。

第四,评定等级:

-(1)宿舍平均分7075一星。

-(2)宿舍平均分7680二星。-(3)宿舍平均分8185三星。-(4)宿舍平均分8690四星。

5)宿舍平均分91以上,五星。(

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计分,得分在7680(含80)分二星以上才达标。

第五,创建时间:从新生入学开始,以一个学期为节点,第二个学期开学两

周内评定。

第六,名额限制:无具体名额,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参评。

第七,创建程序:宿舍自愿申请,班级组建评定小组并进行宿舍分数计算以及等级评定、辅导员审核、班级上报学院等级名单、院团学生活部复核、学院专题学工专题会议讨论评定、全院宿舍星级等级公示、表彰先进批评教育未达标宿舍。

第八,表彰宣传教育:对创建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宿舍以及宿舍长进行公开表彰奖励,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墙报板报开辟专题栏目,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参考文献:

[1]夏艳霞.建设学习型寝室—绥化学院学风建设新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5):95~97.[2]查雯琼.浅议高校学习型和谐宿舍的创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3):177~178.[3]余玲.学习型宿舍的创建成效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9~62.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课题(桂教思

-政[2017]24号,201745)。-作者简介:赵小军(1988),男,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