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琼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13期
孙 琼
摘 要 近年来,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随之日益壮大,为了保证资产管控工作的实效性,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准则、办法等文件。本文首先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及要求;然后结合现阶段实际,进一步研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为进一步理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
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赋予了政府职能新的定位与要求,维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已成为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规模适度的国有资产是保证政府完成公共管理任务的必要物质保障,通过服务经济社会,保障我国经济高速平稳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探讨优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及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各种资产的管理行为,这项管理工作涉及从产权登记开始至资产处置的全过程,内容包括产权的登记、变动,资产的使用、处置和监督等多个方面。国有资产包括单位所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非经营性的特点,其主要职能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使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具有公益性而不具备营利性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特殊属性,资产管理需要达到以下3个目的及要求:
第一,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用来保障事业发展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配置上的合理性,这是充分有效使用行政事业资产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管控资产增量,合理均衡配置国有资产,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减少资源浪费。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着资产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使用中的有效性,这是发挥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方面的物质基础作用的根本保证,可以实现国有资产高效低耗管理,降低单位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实现各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上述3个方面的努力,最终目标是保障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且健康地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4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第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2006年财政部令第35号颁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定了原则上的规定。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约束力仍然不够,操作性还需要提高,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单位差异性的实际存在导致很多制度不能适应具体情况,制度执行率及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二,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就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是大多数单位存在的现象,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有些单位由行政办公室兼管,甚至有些单位由财务部门兼管。各管理部门责任不清,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托或多个部门共同管理,造成管理上的内耗,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独立性和严肃性。
(二)日常使用管理不规范,管理缺乏有效性
第一,流动性资产管理方面。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立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多头设立账户造成资金分散闲置。不重视存货管理,台账不清晰。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未清理现象较普遍,存在10年以上未清理的应收款项。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重视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工作,年初预算时计划不周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增减预算,预算缺乏严肃性。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某些部门将其当作私有财产,出现存放地点与实际不符、账面情况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固定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强,在没有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自行处理、报废国有资产,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属的房产底数不清,在房产租赁中没有经过批准和报备程序,采用不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其对外出租,有些出租价格甚至低于市场价。这一系列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风险。
(三)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由于岗位设置、人员编制缺口等,管理人员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单位让编外人员管理,由于编外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管理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
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专业知识上存在不足,这也导致资产管理问题频现。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意识薄弱,留下许多长期挂账问题。专业化管理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四)监管力度不足
第一,清产核资工作缺乏统一监管。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历史遗留,存在房产土地产权不明问题,如由于年代久远、移交时档案缺失、建设资料不齐等,未办理国有单位房产证等问题。清产核资工作缺乏统一监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对国有资产年度报告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国家出台了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
要报送国资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对这项工作都抱着消极应对、完成任务的态度,报送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报告的监管目的。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现提出如下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随着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和核算准则日趋完善。应通过及时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政策。
各基层单位应该把握国家的政策方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要在单位内部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国资管理部门,以加大国资管理力度。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细化流程,加强责任管理,将日常管理工作与年终绩效考评有效结合。
用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保障对国有资产的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杜绝相互推诿、资产闲置浪费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日常管理细则。对国有资产中的流动性资产要给予高度关注,对银行存款要严格执行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办法,对存货可以参照企业存货管理办法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应收账款应及时清理,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从年初预算抓起,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执行严格的审批流程。对经批准同意处置的资产,处置过程要公开透明,处置收益上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形成完整的资产数据库。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平台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登记要素,确保信息录入的及时、完整和准确。保证资产信息全面、清晰,可以给管理人员带来工作上的便利,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完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规模较大或者具备条件的预算单位应该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部门,规模较小或不具备条件的预算单位应配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专职人员。一个预算单位应至少配备一个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确保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与掌握政策法规齐头并进,增强责任意识,促使其提高业务素质和个人素养。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绩效评价,激励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
(四)创新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第一,加快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确保完成相关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协调机制,对历史遗留的权证办理问题要实行销号制,加快推进权证的补办、换证、发证工作。提高资产注入质量,加快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制,探索资产划转前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合力解决资产注入、移交、开发建设等问题,努力保证注入资产干净有效。对
已完工项目要及时完成竣工结算,切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已使用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探索建立以管资本为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监管体制,稳步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
第三,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制度。通过强化效果导向,提升国有资产监督实效。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积极稳妥扩大报告范围,完善报表和评价体系,夯实报告基础。加强人大依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国企债务风险的监督,重点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移交情况的监督,确保经营性资产“应交尽交”。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改革由经济建设领域逐渐转向社会管理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财政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极其关键。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总结经验、学习正确的做法,继续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健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业务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规范性。
(作者单位为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庄市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 邓国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9(20):135-137.
[2] 马振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风险分析与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1):62-63.
[3] 林兴荣.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5):227-2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