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用统计学课程设计,运用SPSS对城市空气质量的统计分析

2023-07-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号

(应用统计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运用SPSS对城市空气质量

的统计分析

起止日期:2013年7 月1 日至2013年7 月5 日

学生姓名班级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年7月5日

应用统计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分工及成绩评定表

分工情况说明

学号姓名承担主要任务

问题提出、确定假设、分析问题、查找数据、数据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图绘制、统计报表编制、均值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贡献等级

1

成绩评定表

调查方分析过答辩成

学姓考勤数

案程绩

号名(15%)成

(20%)(50%)(35%)

目录

1确定假设2分析思路3选用的分析方法4 描述性分析4.1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的描述性统计4.2城市空气质量因素的描述性统计5统计图5.1 立体柱状图对两年各类的空气质量描述5.2 折线图对降水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描述6统计报表7均值比较8相关分析9一元线性回归分析9.1可吸入颗粒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9.2降水量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1总结12 统计调查方案12.1问题提出12.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2.3确定调查内容12.4调查方式和方法12.5调查期限12.6确定假设附 原始数据

1确定假设

1.假设忽略空气中可能影响空气质量的其他污染物;2.假设在较近一段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工业事故;

3.假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自然环境稳定,不发生一些较大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灾、海啸等;

4.假设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没有出台关于大规模工业的迁入迁出城市的政策。

2分析思路

此次课程设计,我针对中国主要城市在2010年及2011年的空气质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是对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我国的空气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地区差异,然后对代表性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思路总结大致是:首先利用SPSS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横向比较,利用统计图判断在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影响空气质量的共同因素及两年的变化,然后利用报表统计城市空气质量在2010年及2011年的分布状况是否具有一致性,随后利用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对各个因素影响效果进行分析。

3选用的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思路知在本次统计分析中主要运用的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统计图、统计报表、均值比较、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描述性分析

4.1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的描述性统计

本设计选择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统计数据及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1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统计数据作为统计研究对象,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进行分类,并进行频数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1及4.1.2 所示。表4.1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

比例(已离散化)

百分有效百累积百

频率比分比分比有< 70.023.23.23.2

效70.0 -58.18.111.3

79.9

80.0 -2641.941.953.2

89.9 90.0+2946.846.8100.0

合计62100.0100.0 表4.1.2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

空气质量数据的年份 交叉制表

计数

空气质量数据 的年份合计

20102011

按空气质量达到<=244112 二级以上的天数<=286325 分组

<=329141327

<=365131528

合计313162

从表4.1及表4.1.2对比可以看出,2010年及2011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小于70%的各1个省市,占两年的3.2%;70% 到80% 元之间2010年有3个省市,2011年有2个省市,占两年的8.1%;80% 到90% 之间2010年有14个省市,2011年有13个省市,占两年的41.9%;大于90%,2010年有13个省市,2011年有15个省市,占两年的46.8%;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2011年较2010年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一半以上的省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仍小于90%,说明城市空气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4.2城市空气质量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本设计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年平均温度及年平均降水量六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五个项目,见表4.2。

表4.2 描述统计量

极小

N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可吸入颗粒62.040.155.09334.023294

二氧化硫62.007.089.03998.016621

二氧化氮62.015.068.04019.012125

空气质量达到62223365324.0029.019

二级以上的天

年平均降水量62166.22445.1882.923543.3003从表年平均温度624.524.613.9845.09104.2可以看

出,在影有效的 N62

响空气质(列表状态)

量的因素

中,可吸入颗粒的最小值为0.04毫克/立方米,最大值为0.155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9334毫克/立方米,标准差为0.023294;二氧化硫的最小值为0.007毫克/立方米,最大值为0.089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3998毫克/立方米,标准差为0.016621;二氧化氮的最小值0.015毫克/立方米,最大值为0.068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4019毫克/立方米,标准差为29.019;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最小值为223天,最大值为365天,平均值为324,标准差为29.019;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小值为166.2毫米,最大值为2445.1毫米,平均值为882.923毫米,标准差为543.3003;年平均温度的最小值为4.5摄氏度,最大值为24.6摄

氏度,平均值为13.984摄氏度,标准差为5.0910;

5统计图

5.1 立体柱状图对两年各类的空气质量描述

按照4.1 的分类对2010年及2011年四类空气质量在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个方面用立体柱状图展示,如图5.1 所示:

5.1

图从图5.1得知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2011年较2010年在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小于70%的城市中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其他分组的可吸入颗粒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5.2 折线图对降水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描述

按照4.1 的分类对四类空气质量在年平均降水量方面用折线图展示(温度受地区、纬度及降水

量的影响在这不做分析),如图5.2所示:

图5.2

从图5.2得知降水量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这个影响表现在降水量的增多会使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可视为降水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成正相关,但此影响是否显著还有待检验。

6统计报表

对2011年及2010年四类空气质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进行统计报表。统计报表如报表6.1所示:

报表6.1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 可吸入颗粒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数据年份 数占全年的比例(已离散化) 合计 合计 合计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10 < 70.0 .155 .057 .048

70.0 - 79.9 .362 .162 .181

80.0 - 89.9 1.395 .570 .520

.501

2011 < 70.0 .138 .048 .042

70.0 - 79.9 .245 .107 .124

80.0 - 89.9 1.308 .550 .510

90.0+ 1.138 .507 .566

总计 5.787 2.479 2.492

90.0+ 1.046 .478

从统计报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较2010年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都有所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表4.1及表4.1.2和图5.1所说明的问题。

7均值比较

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六个因素进行均值比较,分析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均值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如表7.1及表7.1.2所示:

表7.1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已包含N

可吸入颗粒 *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二氧化硫 *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

二氧化氮 *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

年平均降水量

百分比62100.0%

已排除百分N比0.0%

N总计百分比

62100.0%

62100.0%0.0%62100.0%

62100.0%0.0%62100.0%

62100.0%0.0%62100.0%

*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年平均温度 *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

表7.1.2 报告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可吸入二氧化二氧化年平均降年平均以上的天数分组颗粒硫氮水量温度

<=244均.14650.05250.04500186.5007.800

N标准差<=286均

N标准差<=329均

dimension0

62100.0%0.0%62100.0%

22227.7782

2.1414

.012021.006364.004243

.12140.05380.06100

5

5

5

641.58011.460

5

5

.011149.028190.005958425.01554.0396

.10385.04363.03944

27

27

27

776.56313.341

27

27

N标

.010298.011429.010382342.27104.1327

准差<=365均

N标准差总计均

N标准差

.07439.03311.036861078.32515.496

28

28

28

28

28

.016187.016426.011332655.50155.7352

.09334.03998.04019

62

62

62

882.92313.984

62

62

.023294.016621.012125543.30035.0910

从表7.1.2可以看出四类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的均值分别为

0.14650、0.12140、0.10385、0.07439表明不同类别空气质量在可吸入颗粒的含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可吸入颗粒含量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这和实际相符合;二氧化硫的均值分别为0.05250、0.05380、0.04363、0.03311表明不同类别空气质量在二氧化硫的含量上无明显差异,甚至有些空气质量好的反而比空气质量差的二氧化硫含量高;二氧化氮的均值分别为.0.4500、0.06100、0.03944、0.03686表明不同类别空气质量在二氧化氮的含量上无明显差异,甚至有些空气质量好的反而比空气质量差的二氧化氮含量高;年平均降水量的均值分别为186.5、641.58、776.563、1078.325表明不同类别空气质量在降水量的对少上有很大的差异,降水量越大,城市空气质量越好;年平均温度的均值分别为7.8、11.46、13.34、15.496表明不同类别空气质量在温度上有差异,但这个差异明显不明显不能下结论,因为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8相关分析

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六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如表8.2所示:

表8.2 相关性

按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

可吸入二氧化二氧化年平均年平均天数分颗粒硫氮降水量温度组

1.535**.459**-.429**-.412**-.819**

可Pearson

吸相关性入显著性颗(双侧)粒

N二氧化硫

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二氧化氮

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

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

62.535**.00062.459**.00062

.000621

.00062

.00062

.00162

.00062

.319*-.442**-.436**-.405**.012

.00062-.009.944

62-.009.94462-.049.70862

621

.00062

.00162

62.319*.01262

621

-.049-.386**.70862

.00262

-.429**-.442**

.00062

.00062

.796**.376**.000

.00362

62.796**.00062.376**.003

62

-.412**-.436**

.00162

.00062

1.338**

62.338**.007

.007621

按Pearson空相关性气显著性质

-.819**-.405**-.386**

.000

.001

.002

量(双侧)达N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

626262626262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表8.2可以得知,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与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在0.01置信度条件下呈高度负相关,其中可吸入颗粒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的分组的相关性大于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分组的相关性;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在0.01置信度条件下

呈高度正相关,其中降水量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分组相关性大于温度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分组的相关性。这与表7.1.2所分析的结果一致。

9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均值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可知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可吸入颗粒和降水量,可吸入颗粒与空气质量成负相关,而降水量与空气质量成正相关,下面分别对两个因素与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9.1可吸入颗粒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可吸入颗粒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1及表9.1.2及表9.1.3所示:

表9.1 模型汇总模型1

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

a1回41819.516141819.516262.727.000

残9550.48460159.175

总51370.00061

a. 预测变量: (常量), 可吸入颗粒。

表9.1.2 Anovab

b.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表9.1.3 系数a

调整 R标准 估

RR 方方计的误差

12.616.902a.814.811

a. 预测变量: (常量), 可吸入颗粒。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t

相关性偏

部分

1(常量)可吸入颗粒

标准试用

B误差版428.9186.668

Sig.零阶

64.322.000

-1124.06069.348-.902-16.209.000-.902-.902-.902

a.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由表9.1所示,本次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R=0.902,调整的决定系数R方为0.811,模型拟合效果很理想。从表9.1.2可以看出,离差平方和为51370,残差平方和为9550.484,回归平方和为41819.516,显著性检验统计量F为262.727,对应的置信水平为0.000,远比常用的置信水平0.05 要小,认定方程是显著的。从表9.1.3可以看出回归方程为y(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1124.06(可吸入颗粒)

+428.918,可知每减少3000毫克的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便增加一天。回归系数检验统计量t=-16.209,相伴概率值为0.000<0.001,认为两个变量线性关系极为显著,所以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9.2降水量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降水量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2及表9.2.3及表9.2.4所示:

表9.2 模型汇总模型

R

调整 R标准 估R 方方计的误差

1

.425a

.181.16726.485

a. 预测变量: (常量), 年平均降水量。

表9.2.3 Anovab

模型1回

残差总计

平方和9282.30342087.69751370.000

df均方FSig.

19282.30313.233.001a60701.46261

a. 预测变量: (常量), 年平均降水量。b.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表9.2.4 系数a

模型

标准系

非标准化系数数

试标准用误差版 6.456 t

相关性

B

1(常量)303.953年平均降水量

.023

Sig.零阶47.079.000 .001

偏部分

.425

.006.4253.638.425.425

a.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由表9.2所示,本次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R=0.425,调整的决定系数R方为0.167,模型拟合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表9.2.3可以看出,离差平方和为51370,残差平方和为42087.697,回归平方和为9282.303,显著性检验统计量F为13.233,对应的置信水平为0.001,远比常用的置信水平0.05 要小,认定方程是显著的。从表9.2.4可以看出回归方程为y(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0.023(降水量)+303.953,可知每增加0.023毫米的降水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便增加一天。回归系数检验统计量t=-3.638,相伴概率值为0.001=0.001,认为两个变量线性关系不显著,所以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无效的。

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为降水量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不显著,但在前面的分析结果中显示降水量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且此影响为正相关。所以可能降水量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所影响,但具体是那个因素就不得而知,所以需要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把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温度、降水量作为自变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作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0.1及表10.1.2及表10.1.3

表10.1 模型汇总

模调整 R标准 估型RR 方方计的误差112.992.903a.816.800a. 预测变量: (常量), 年平均温度,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 年平均降水量。

表10.1.2 Anovab

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

回41917.87258383.57449.669.000a归残9452.12856168.788

总51370.00061

a. 预测变量: (常量), 年平均温度,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 年平均降水量。b.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模型表10.2 系数a

标准非标准化系数系数

标准 误试用B差版425.71410.999

1

t

1(常量)Sig.

38.705.000.000.899.978.559.844

可吸入-1097.80896.503-.881-11.376颗粒二氧化-16.095126.044-.009-.128硫二氧化4.547161.366.002.028氮年平均.003.005.058.588降水量年平均-.108.548-.019-.198温度

a. 因变量: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由表10.1所示,本次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R=0.903,调整的决定系数R方为0.800,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从表10.1.2可以看出,离差平方和为51370,残差平方和,9452.128,,回归平方和为41917.872,显著性检验统计量F为49.669,对应的置信水平为0.000,远比常用的置信水平0.05要小认定方程整体很显著。从表10.1.3可以看出回归方程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1097.808可吸入颗粒+-16.095二氧化硫+4.58二氧化氮+0.003降水量+-0.1008温度+425.714

11总结

综上所统计的结果,总结如下:可以将我国31个城市的空气类型分为四类:污染、轻微污染、良、优。第一类型的城市属于污染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工业发达。第二类型的城市属于轻微污染型,这些城市的工业类型多以轻工业为主,对大气的污染较轻。第三类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第四类型的城市空气质量优,尤其是拉萨,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旅游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需要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上日程,不可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从以上的统计中发现,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其主要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因此各地区治理环境的关键是减少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及排放,结合实际不难发现可吸入颗粒的主要排放来自于工厂及汽车,所以控制工厂的废气排放及控制车辆的上升对空气质量的好转有一定的帮助

从2011年较2010年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来看,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此好转的幅度不大,并且虽然总体表现好转,但仍存在个别的城市由好变坏,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12 统计调查方案

12.1问题提出

12.1.1问题背景

1997年,国务院决定对我国的重点城市进行空气质量周报,空气质量周报的内容包括对几种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检测状况和结果,以空气污染指数的形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污染情况和污

染的变动规律,对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Index,简称API)是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组数字,它关注的是人在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气以后几小时或几天内人体健康可能受到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和大于300七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七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级别一:空气污染指数为0-50,此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即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级别二: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此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

级别三: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此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II(1)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此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II(2)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几乎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对敏感人群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

级别四: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此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V(1)级和IV(2)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和中度重污染。此时,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级别五: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V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2.1.2问题提出

此次课程设计,我想针对中国主要城市在2010年及2011年的空气质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是对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我国的空气质量的总体情

况和地区差异,然后对代表性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构想,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城市空气质量相似的城市分类,各类的频数统计,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这是为后面的分析做铺垫);2011年相对于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如何,各个参数又变化如何;各个影响参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如何;影响程度大的参数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如何(影响程度分好坏),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如何。

12.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2.2.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问题的背景及提出的问题不难发现,本设计所要调查的对象即调查的总体是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的含量、二氧化硫的含量、二氧化氮的含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六项并且调查对象的指标数据要求准确、可靠、合理。12.2.2确定调查单位

根据总体的确定,不难发现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单位的标志包括:可吸入颗粒的含量、二氧化硫的含量、二氧化氮的含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六项并且调查单位的标志数据要求准确、可靠、合理。

12.3确定调查内容

根据1.2中调查对象的指标及调查单位的标志可以确定调查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影响空气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如:湿度、人口密度等。为此我只选取了可以找到数据的六个指标,分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days),年平均温度(wendu),年平均降水量(water)。这六个指标反映了两个影响方面:呼吸健康影响(前三个)和热舒适度(温度和降水量)。

12.4调查方式和方法

本设计的调查方式和方法是选择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统计数据及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11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统计数据作为统计研究对象,这就保证了数据的来源可靠真实。调查方法与方式中中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数据出处网址

为: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2011年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数据出处

为: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在报告说明书结尾另附原始数据。)

12.5调查期限

本设计的统计调查期限为两年,分别是2010年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数据和2011年的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数据。

12.6确定假设

统计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除了所研究调查的因素可变外,假定其他的影响因素不变,尤其是可能会引起统计结果变化的因素,根据我所研究的问题,确定假设如下:1.假设忽略空气中可能影响空气质量的其他污染物;2.假设在较近一段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工业事故;

3.假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自然环境稳定,不发生一些较大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灾、海啸等;

4.假设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没有出台关于大规模工业的迁入迁出城市的政策。

附󰀃原始数据

主要城市空

气质量指标 (2010年)城 可吸二氧二氧市入颗化硫化氮粒物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

(PM10)(SO2)(NO2)好于天数

二级占全(毫(毫(毫

的天年比克)克)克)

数重(%)(天)

北 0.1210.0320.05728678.4京天 0.0960.0540.04530884.4津

石0.0980.0540.04131987.4家庄太 0.0890.0680.02030483.3原

呼0.0680.0460.03434995.6和浩特沈 0.1010.0580.03532990.1

空气

质量达到及

年平均年平降水量均温

(毫米)

(摄氏度)

522.5355.4432.9

12.612.214

376.6469.5

11.37.6

1036.67.2

阳长 0.089春

哈0.101尔滨上 0.079海南 0.114京杭 0.098州

合 0.115肥

福 0.073州

南 0.087昌

济 0.117南

郑 0.111州

武 0.108汉

0.0300.0443410.0450.048313

93.485.8

878.3591.3

5.24.5

0.0290.0503360.0360.0463020.0340.0563140.0200.0303100.0090.0323510.0550.0423430.0450.0273080.0530.0463180.0410.057284

92.182.786.084.996.294.084.487.177.8

1128.917.21298.416.21728.117.41316.816.41604.520.42211.118.5820.9600.3

14.315.6

1337.916.6

长 0.083沙

广 0.069州

南 0.069宁

海 0.040口

重 0.102庆

成 0.104都

贵 0.075阳

昆 0.072明

拉 0.048萨

西 0.126安

兰 0.155州

西 0.124宁

0.0400.0463380.0330.0533570.0280.0303490.0070.0153650.0480.0393110.0310.0513160.0570.0273430.0400.0463650.0070.0213610.0430.0453040.0570.0482230.0390.026312

92.697.895.6

1626.418.22353.622.51376.921.8

100.02445.124.685.286.694.0

1044.718.6936.81010

1614.616.71014.67.96.4

100.0869.198.983.361.185.5

359.8527.3192405

银 0.0930.0390.02633291.0川

乌0.1330.0890.06726672.9鲁木齐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 (2011年)城 可吸二氧二氧空气空气市入颗化硫化氮质量质量

粒物达到达到

及二级

以上

(PM10)(SO2)(NO2)好于天数

二级占全(毫(毫(毫

的天年比克)克)克)

数重(%)(天)

北 0.1130.0280.05628678.4京

天 0.0930.0420.03832087.7津

石0.0990.0520.04132087.7家庄

206.3282.4

10.37.4

年平均年平降水量均温

(毫米)

(摄氏度)

720.6485.8674.2

13.412.914.2

太 0.084原

呼0.076和浩特

沈 0.096阳

长 0.091春

哈0.099尔滨

上 0.080海

南 0.097京

杭 0.093州

合 0.113肥

福 0.069州

南 0.088

0.0640.0233080.0540.039347

84.495.1

496.6177.1

10.87.9

0.0590.0333320.0260.0433450.0410.046317

91.094.586.8

479.7468.4452

7.75.95.2

0.0290.0513370.0340.0493170.0390.0583330.0220.0253030.0090.0323600.0560.038347

92.386.891.283.098.695.1

1009.116.91077

16.1

1359.917.21000.516.31244.920.21108.618.4

济 0.104南

郑 0.103州

武 0.100汉

长 0.083沙

广 0.069州

南 0.073宁

海 0.041口

重 0.093庆

成 0.100都

贵 0.079阳

昆 0.065明

拉 0.040

0.0510.0363200.0510.0473180.0390.0563060.0400.0473410.0280.0493600.0260.0333510.0080.0163650.0380.0313240.0310.0513220.0490.0303490.0370.0443650.0090.023364

87.787.183.893.498.696.2

667.1706.5987.2932.8

14.115.116.317.9

1632.321.41252.920.7

100.02002.123.388.888.295.6

837.8

18.8

1003.215.9735.2

1415.59.4

100.065999.7

425.4

西 0.118安

兰 0.138州

西 0.105宁

银 0.095川

乌0.132鲁木齐

0.0420.0413050.0480.0422440.0430.0263160.0380.0303330.0790.068276

83.666.886.691.275.6

717.8181390.4166.2344.5

14.17.75.79.97.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