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下一排纵筋为4
25。
25 2(-2)/4,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
2.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其中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3.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为2
25
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
4.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为1.4
5. 抗震KZ箍筋加密区范围,底层柱根加密区大于等于Hn/3,顶部柱根加密区大于等于Hn/6。
6. 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2根发生脆断,应再取6根进行复验。
7. 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钢筋弯钩应大于等于12d。
8. 用于梁上有架立筋时,架立筋与非贯通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9. 抗震KL端部锚固弯钩长度15d。
10. 抗震KL三级抗震,加密区为≥1.5倍梁高且≥500。
11. 抗震KL箍筋加密区起步筋距柱或主梁50 。
12. 套筒挤压连接接头,拉伸试验以500个为一批。
13. 电渣压力焊,拉伸试验以300个为一批。
14. 钢筋对焊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得大于2mm。
15. 二级抗震剪力墙水平筋拉钩长度10d。
16. 钢筋间距S可由公式b/(n-1)计算,式中b为配筋范围长度,n为钢筋根数。
17. 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la。
18.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为梁净跨的0.1倍。
19. 附加吊筋底长度为次梁宽加100。
20. 钢筋原材取样要求:钢筋进场后同炉号、同批量、同规格每
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算。
21. 当柱纵筋直径≥25时,在柱宽范围的柱箍筋内侧设置间距>150,但不少于3Φ10的角部附加钢筋。
22. 梁上柱LZ纵筋弯钩长度12d。
23. 端柱转角墙水平筋弯钩为15d。
24. 抗震KL一级抗震,加密区为≥2倍梁高且≥500。
25. 连梁洞口应开在梁高中部1/3范围。
26. 梁侧面构造筋以G 打头,梁侧面受扭筋以N打头。
27. 当KL配置两排纵筋时,第一排延伸至1/3ln处;第二排延伸至1/4ln处。
28. 当收拉钢筋直径> 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 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29. 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30. 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31. 电渣压力焊中,焊包应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32. 电渣压力焊中,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0°。
33. 电渣压力焊中,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34. 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
35. 钢筋机械连接中,在同一连接区段内II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I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6. 当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
筋间距a≤200mm。
37. 梁侧面构造纵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
38. 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39. 当梁上部有通长钢筋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1/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1/4 范围内。(lni)
40. 纵向钢筋弯折要求,拉筋直径不宜小于箍筋两个规格,水平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竖向沿梁高间距≤200,上下相邻两排拉筋错开设置。
41. 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在搭接范围内,相互搭接的纵筋和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
42. 板上下贯通筋可兼作抗裂构造筋和抗温度筋。
43. 分布筋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44. 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45. 打桩是隐蔽工程,必须对每根桩的施打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46. 建筑面积的计算,单层建筑高度≥2.2m计算全面积,<2.2m计算½面积。
47.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7mm。
48. 每次搭设脚手架的高度在1.2m左右,称为“一步架高度”,又叫墙体的可砌高度。
49.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个主要的工种工程。
50. 柱模板底部开有清理孔,沿高度每隔约2m开有浇筑孔。
51. 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la,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弯折段长度15d。
52.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柱内的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53. 墙上起柱,在墙顶面标高以下锚固范围内的柱箍筋按上柱非加密区箍筋要求配置。
54.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取机械连接或焊接。
55. 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56.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57. 剪力墙可视为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
58.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59.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60. 基础梁的集中标注内容为:基础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
61. 承台梁的集中标注内容为:承台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
62. 直螺纹套筒连接时,错槎≥35d,且不小于500mm,接头百分率小于等于50%。
63. 直螺纹套筒连接时,适用于标准型接头的丝头,其长度应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1.5P(P为螺距)以保证套筒在接头的居中位置。
64. 直螺纹套筒连接时,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65. 底板上层和下层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35d。
66. 连梁钢筋绑扎时,连梁箍筋第一个离墙边50mm。
67. 绑抗扭钢筋及拉钩,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弯钩135º,平直部分10d。
68. 在主梁、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受力筋为双排筋时,用短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短筋直径≥主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69.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统一取为0.1梁净跨。
70.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71. 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
72. 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73. 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
74. 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
75. 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对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
76. 悬挑梁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出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钢筋伸出至3L/4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
77. 钢筋的冷弯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反应;弯心直径D愈小而冷弯角度值愈大,则钢筋塑性性能愈好。
78. 钢筋的可焊性是指是否适应通常的焊接方法和工艺的性能。
79. 混凝土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都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80. 钢筋冷拉是在常温以下超过钢筋屈服点的拉应力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提高强度,节约钢材。
81. 冷拉时 ,钢筋被拉直,表面锈渣自动脱落,因此钢筋冷拉不但可以提高钢筋的屈服点,而且还可以完成调直、除锈工作。
82. HRB400~RRB400级钢筋在自然条件下一般达不到时效的效果,必须采用人工时效,一般采用通电加热,将钢筋加热至150~300°C,保持20min左右,即可完成时效过程。
83. HPB235~HRB335级钢筋的时效过程在常温下称自然时效须经15~28 d方能完成。
84.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
85. 钢筋焊接方法按工艺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埋弧焊、气压焊等。
86. 闪光对焊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热轧HPB235、HRB335和 HRB400级钢筋、直径为10~25mm的热轧RRB400级钢筋和热处理HRB400级钢筋以及预应力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87. 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88. 钢筋骨架或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所用的点焊机有单点点焊机、多头点焊机和悬挂式点焊机;现场还可采用手提式焊机。
89. 电弧焊广泛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焊接。
90. 电渣压力焊适用于国产HPB235、HRB335级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筋的链接,采取措施后也可用于国产RRB400级直径16~40mm钢筋的连接。
91. 埋弧压力焊所用的设备有手工埋弧压力焊和自动埋弧压力焊机。
92. 高频引弧焊的作用是利用高频电压电流来引弧,它能使周围空气剧烈电离,在其输出端距离1~3mm的情况下,能产生电击穿 现象。
93. 气压焊既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方向的钢筋连接。
94. 钢筋按生产工艺分为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筋、刻痕钢筋、钢绞线钢筋、冷轧扭钢筋。
95. 钢筋按强度分为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Ⅳ级钢筋。
96. 钢筋冷拉后有内应力存在,内应力将促进钢筋晶体组织自行调整,这种晶体组织调整称为时效。
97. 影响钢筋冷拉质量的主要参数冷拉应力、冷拉率。
98. 钢筋冷拉可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
99. 钢筋弯曲处的量度差值与钢筋弯心直径、弯曲角度有关。
100. 螺栓锚头和焊接钢板的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积的4倍。
101. 受压钢筋不应采用末端弯钩和一侧贴焊的锚固形式。
102. 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103. 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钢筋净距小于4d时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
104.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构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105. 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再同意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106. 当某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该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107. 非抗震设计时,当构件受扭或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箍筋及拉筋弯钩平直长度应为10d。
108. 机械连接套筒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109. 墙上起柱,在墙顶面标高一下锚固范围内的柱箍筋按上柱非加密区箍筋要求配
置。
110. 梁上起柱,在梁内设两道柱箍筋。
111. 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后4倍的剪力墙。
112. 矩形小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时,箍筋全高加密。
113. 若在同一组内复合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性要求时,沿柱竖向相邻两组箍筋应交错放置。
114. 矩形箍筋复合方式同样适用于芯柱。
115. 计入的墙水平分布钢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大于总体积配筋率的30%。
116. 搭接长度范围内,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构件边缘构件、扶壁柱及非边缘暗柱的箍筋直径应不少于纵向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117. 箍筋间距不大于纵向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
118. 当扶壁柱、墙内不作为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外支撑时,水平贯通筋的连接区域不受限制。
119. 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120. 当具体工程对框架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或边支座的锚固长度要求不同时,应有设计
者指定。
121. 当梁侧面配有直径不小于构造纵筋的受扭纵筋时,受扭钢筋可以替代构造钢筋。
122. 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箍筋按原间距设置。
123. 钢筋下料长度应为各段外包尺寸和减去各弯曲处的量度差值,再加上端部弯钩增加值。
124. 当相邻等跨或不等跨的上部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出至相邻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125. 在搭接范围内,相互搭接的纵筋与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
126. 板上下贯通筋可兼做抗裂构造筋和抗温度筋。
127. 局部升降板升高于降低的高低限定≤300,当高度>300时,设计应补充配筋构造图。
128. 局部升降板的下部与上部配筋宜为双向贯通筋。
129. 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
130. 暗梁平面主席包括暗梁集中标注、暗梁支座原位标注标注两部分内容。
131. 暗梁中纵向钢筋连接、锚固及支座上部纵筋的伸长度等要求同 轴线处柱上板带
中纵向钢筋。
132.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133. 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小于40 mm。
134. 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135.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136. 焊缝和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137. 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向内侧偏置。
138. 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139.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140. 当剪力墙中有偏心受拉墙肢时,无论采用何种直径的竖向钢筋,均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设计者应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加以说明。
141. 地下室外墙外侧水平,竖向非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可仅选择一处注写,其他可仅注写编号。
142.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 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43. 对角暗撑配筋连续梁中暗撑箍筋的外缘沿梁截面宽度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一半,另一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1∕5;对角暗撑约束箍筋肢距不应大于350mm。
144. 交叉斜筋配筋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的水平钢筋及箍筋形成的钢筋网之间应采用拉筋拉结,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400mm。
145. 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应在梁截面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设置双向拉筋,拉筋应勾住外侧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 mm。
146. 基础连系梁的第一道箍筋距柱边缘50mm开始设置。
147. 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但做受压时不做弯钩。
148. 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149. 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
150. 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当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