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概述
茶馆是随着商业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兴旺起来的。它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各地区涌现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茶馆,如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茶馆则集各地之大成,以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为特点。 茶馆的兴起,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由茶馆文化延续下来,并加以发扬光大而成的。茶馆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当时出现的是专供人们喝茶。住宿的茶寮,至唐代时才正式形成茶馆,至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历史
‚TEA‛的由来
茶在英语中叫做TEA,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叫法也都和这个音差不多。这个音形成的过程一致承认是从福建话‚茶‛字的念法而生。我国从唐代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载货进出口以来,直到明朝,福建省的泉、漳、厦三地是中国茶叶出口的旺盛市场。福建人管茶叫做‚TEY‛(近似‚贴‛音)。物名从主,飘洋过海来中国贸易的西洋商人,都要大批地买TEY。回去之后,告诉别人这东西就叫做和TEY。
但是,这个叫做TEY的物品,为什么用英文写出来的是TEA,读之为‚梯‛呢?
据正音学者说,这TEA字是十六七世纪时形成的。那时E和A两字母连写,作为‚双元音‛,读音就EY(类似汉语中后腔音‚唉‛。)所以当时的TEA读音就是TEY。莎翁戏剧中有若干台词,凡以EA为字尾的,都押EY的韵,可资佐证。
语言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到了后来,英格兰人把E—A两字母不当作‚双元音‛念,于是‚梯‛音便大行其道。现在只有爱尔兰人还保持着古式发音,字虽写作TEA,音仍读为‚贴‛。
‚茶与月‛的传说
‚知道月饼的由来吗?月饼以前叫‘胡饼’,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了。‛ 这是朋友在吃饭时说的,貌似很有文化的样子。 和小汪在一起吃饭,多半是在一茶一坐,我认真地一次又一次陪她吃,她也一次比一次认真地讲故事。品了一口‚极品高山乌龙‛茶,低头望了望手中的黄朱砂茶杯,杯中有个倒影,这样的闲情逸致,很久没出现了。中秋将至,一帮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聊地,包括一些关于月饼的故事。故事是小汪讲,吃的东西全部由我们消灭。不是不想参与,这故事只有她知道。
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中秋月饼的美丽传说,但在一茶一坐,流传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圆月秋夜,僻静的小村庄里来了一位云游诗人,好客的乡亲们用最好的酒菜来迎接他。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品尝各种糕点,年轻的少妇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幼儿,旁边还蹲着几个五六岁的小孩,聚精会神地做游戏。凉风习习,带来阵阵菊花香,诗人想起了自己远方的亲人,不禁黯然感伤。此时,慈祥的阿婆送来了新鲜可口的水果酥,诗人咬上一口,
顿觉天然清新,端起茶杯正想饮茶,偶见杯中有圆月的倒影。诗人感触,圆月当空,和如此可爱善良的乡亲们品尝着果酥香饼,那种油然而生的亲情感受,不正是团圆的寓意所在吗?诗人灵机一动,以月为名,借月寄情,此后这些果酥就有了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名字———月饼,象征着团圆、幸福!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位诗人,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做这些用软软糯糯的外皮包裹着新鲜水果或香甜可口馅料的月饼。对着圆月,吃着月饼,品着香茗,享受团圆和幸福。后人把这一天叫做中秋节。
不知道小汪和一茶一坐有何渊源,但这故事还是温馨感人的。原来经常吃一家饭店,还可以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实话实说,一茶一坐的月饼是很不错,去年他们的月饼我吃过,很好吃,那个茶酥是用抹茶馅制成的,甜而不腻,很有特色。今年一茶一坐的月饼与去年相比更加精致,从包装上就可以看出。摆放在门口的各款礼盒,那精美的包装令人眼花缭乱。看到我们徘徊了很久,走来了笑容可掬的服务员,耐心地为我们介绍起这些礼盒。 镜花茗月
听说我们准备要送给亲朋好友,她最先给我们推荐了一茶一坐今年中秋最为精心设计的一款月饼礼盒———‚镜花茗月‛。这款礼盒十分得到女孩的青睐,因为其中除了月饼,还有香茗为伴,以及一套十分精致小巧的玉瓷玲珑壶具,而更为独到之处在于它还可以当作化妆首饰盒,很别致。盒盖上镶嵌着一面光亮的圆镜,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守候着祝福。
玉瓷吟月
小汪多年工作在外,没能够常回家看看,这次正逢中秋佳节,也想回家看看父母,她的父亲最爱品茗,喜欢大自然舒缓清幽的气味,想买一盒回去孝敬父母。服务员也深深感怀于她的这份孝心,于是为她介绍了‚玉瓷吟月‛。这是一款隆重而丰富的礼盒,六种月饼品项,新鲜天然的水果,香浓软滑的香芋枣蓉,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一套古朴典雅的玉瓷玲珑壶具组合和一只正方的滤水竹盘,在家中就可以实现一次传统完整的个人功夫泡。品一口软软糯糯的月饼,喝一口浓郁醇厚的乌龙茶,解一丝月饼的甜腻,清香爽口,低脂健康,有助消化,这也正是一茶一坐特别用心之处,推崇的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饮食新时尚。 竹风雅月
还有一款‚竹风雅月‛,古朴雅致的竹盒中不仅盛放了新鲜天然的水果酥,有香甜的哈密瓜、清新的草莓和馥郁的奶油葡萄,亦承载了你浓浓的情谊。盒盖还可以充当一个茶盘,与朋友把茶言欢,和谐而惬意,这一款送给相熟的朋友最合适不过了。 茶香韵月
另一款‚茶香韵月‛令人眼里一亮。的确,这款‚茶香韵月‛洋溢的就是一份优雅的情调!有浓郁细滑的香芋、枣蓉、果仁,那甜滋滋,香喷喷的月饼一定很不错,一切甜蜜的祝福尽在不言中了。另外此款礼盒中还搭配了上好的茶叶:干润陈香的五年老茶王、浓厚鲜爽的云南滇红、干润醇厚的冻顶乌龙、清雅爽口的茉莉花茶,每一款都香气四溢,令你回味无穷。这样的搭配无不体现了品茶赏月的极致! 团圆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其实无论相守的,别离的,无论是传递还是遥寄,一茶一坐精心设计的月饼礼盒装,每一款都可以满载你浓浓的情谊,为你送出最为真诚的祝福。吃着甜甜酥酥的月饼,品着香浓可口的好茶,相聚就在彼此的心间!
巴蜀是茶叶文化的摇篮
六朝以前的茶事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也孕育、发生和发展于中国的南方。‚六朝‛,是史学界指我国南方三国、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一历史阶段而言的。中国上古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在黄河流域,广大南方如《史记》所记,至汉朝时还依然处于‚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落后状况。所以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关南方特别是茶叶的史料很少,只能根据不多的记载,得出这样一些看法:
巴蜀是茶叶文化的摇篮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苴、共、奴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巴族、蜀族,不过是其中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这些民族,大致在夏商和西周时,还停留在原始氏族阶段,至春秋、战国期间,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才由原始走向文明,但是,从中原的观点来看,这些民族或地区,仍然是属于‚南夷‛的化外之区;巴蜀归属于华夏,是在秦统一和设臵郡县以后的事情。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顾炎武的这一结论,统一了中国历代关于茶事起源上的种种说法,也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摇篮‛。
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以后的事情。那末,巴蜀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茶界持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始于‚史前‛,有的认为‚西周初年‛,也有的认为在‚战国‛时期等,归结起来,就是究竟始于巴蜀建国之前抑或建国之后的问题。
所谓巴蜀饮茶‚始于战国‛的观点,实质上也就是否定上古神农传说的史料价值,认为只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才可凭信。其实,说巴蜀茶业始于战国,也是以顾炎武上说为依据,别无其他直接文字记载。史前集农业、医药和陶冶斤斧?。?耨等多种发明于一身的神农,未必真有其人、其事。但是,他作为后人追念史前上述伟大发明而塑造出来的一种形象,而得到人们的承认。与他联系在一起的上述事物是指原始时代的发明,这些应该是有一定的史实根据的。一般地说,在未进行考古发掘之前,古书关于‚神农耕而作陶‛和‚始作
耒?,教民耕种‛、‚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等传说,同样也是无文字可证的。所以,神农作为史前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代表,将农业、医药、陶器,以至茶叶的饮用‚发乎‛这一时代,应当是可信的。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到饮茶的习惯,往往认为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鄂伦春族民族志材料表明,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达叶子来作饮料,那末,为什么巴人、蜀人和我国南方有进行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就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我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说明巴蜀茶业的开始是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到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能予佐证的有关先秦巴蜀的茶事资料,一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蜜……皆纳贡之。‛二是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所提:‚《汉志》葭,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巴蜀和周族的联系,其实还可上溯到殷商末年。如《华阳国志》中又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这一点,在《尚书〃牧誓》中载称,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微、卢、彭、濮,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阳国志》和《尚书》一致说明了在殷商末年,巴蜀及其周围的许多部落,都曾参加了周武王领导的反纣同盟。周武王灭殷以后,大肆‚封邦建国‛,分封的对象,有上说的宗亲,也有功臣、扈从和参加伐纣战争的各族酋长。所以,西周虽无‚子‛这样的爵位,即使不分封宗姬,也会分封巴蜀等头人来掌管一方的。这一带既然成了西周的属国,至少在臣属初期,会与周王朝保持一定的纳贡关系,贡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这类方物特产。 《华阳国志》是晋人所写,其所载史实是汉朝甚至是两晋的情况,既然巴蜀种茶,到战国时已兴至汉中葭萌一带,其上述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都是在葭萌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如果葭萌‚以茶氏郡‛的论点可以成立,那末,《华阳国志》中所提到的茶叶产地,可以说也是战国前即已形成的历史茶区。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始见诸记载。《僮约》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两句。前一
句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其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为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如西晋张载《登成都楼》(3世纪80年代)诗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即是一证。张载这首诗,共32句。前面16句,谈成都的飞宇层楼、物饶民丰和高甍长衢的城市境况;下阕借蜀郡汉代巨富程、卓二家的奢华生活,来极言成都茶叶的名满遐迩。与张载这一诗句相辅,构成巴蜀茶业名甲全国的还有这样两条史料:三国魏张揖《广雅》(三世纪上)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为米膏出之,……用葱姜之。‛其二是西晋孙楚的《出歌》(231—293年):‚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通渠,精稗出中田。‛前一条史料所说的‚荆巴间‛,具有是指今川东、鄂西一带。其实,这鄂西早先属楚国的边境地区,先秦时有的一度就属巴国或是巴文化的影响区。所以,这条资料实际上介绍的,主要还是巴蜀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后一条《山歌》,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饮料、食物产地。把《广雅》、《出歌》和《登成都楼》诗的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就
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茶的故事--陆羽闭门写《茶经》
在我国各种史籍、典故和方志中,有关茶的故事、传说、名人轶闻趣事可谓举不胜举,美不胜收,是中国茶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举例介绍。
(一)陆羽闭门写《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东岗子、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他写《茶经》有一段为人知的故事。即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聪明好学,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当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
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洲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品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麓来到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其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尽兴,大哭而归,当时不知其性格者误称他‚楚狂接与‛。陆羽在唐代宗时曾封为‚太子文学‛等多种官职,但均未到职。他一生鄙夷权践,酷爱自然,坚持正义,本书前面提到的《六羡茶歌》正体现他的个人品质。
(二)陆纳以茶果迎宾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时人赞其‚恪勤贞固,始终勿渝‛,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物。晋《中兴书》载有这样一件事: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见叔父未作准备,但又不改去问他,于是私下准备了可供十几人吃的菜肴。谢安来了,陆纳仅以茶和果品招待客人。陆?就摆出了预先准备好的丰盛筵席,山珍海味俱全。客人走后,陆纳打了陆?四十棍,教训说:‚汝既不能兴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三)王安石辨水考苏轼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属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
崃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边,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基官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四)李清照夫妻饮茶考记忆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故居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
‚……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赵明诚夫雪在饮后间隙,一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五)送贡茶父子升官 宋徽宗赵佶嗜茶,宫廷斗茶之风盛行,为满足皇室奢糜之需,贡茶品目数量愈多,制作愈精。宋徽宗大量提拔与贡茶有功官吏。据《茹溪淦隐丛话》等载,宣和二年(1120),漕臣送可简创‚银丝水芽‛,制成‚方寸新夸‛。这种团茶色白如雪,故名‚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以后郑可简又命他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得到一种叫‚朱草‛的名茶,郑可简则令自己儿子去进京贡献。果然也因贡茶有功而得官。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其子得官荣归故里时,大办宴席,亲朋云集,热闹庆贺。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侄子因朱草被夺,愤愤不平,即对一句:‚千里埋怨‛。
(六)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 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七)吓煞人香碧螺春 江苏太湖洞庭山上的名茶碧螺春,有好多生动的传说。其一是姑娘碧螺春与其伙伴阿祥
的爱情故事。一年初春,太湖中有恶龙作怪,为害百姓。阿祥与之斗了七天七夜,缍斗败了恶龙,自己也精疲力竭,病倒在床。碧螺姑娘亲自照料,并采摘山上茶叶,疗好了阿祥的重伤,自己却劳累而逝。阿祥把碧螺姑娘葬于茶树之侧,并精心培育。人们为了纪念碧螺,而称此茶为碧螺春。另一则事故,流传亦很广泛。说东洞庭黄厘峰上有奇香,被误认为妖精作崇,而被一位胆大勇敢的姑娘发现采摘,收于杯中。她走到哪儿,香到哪儿。连姑娘也惊奇得大叫起来:‚吓煞人香。‛当时,人们问她是什么茶?她随口而答:‚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到此一游,饮到此茶十分高兴,欣然命名为‚碧萝春‛,后又根据其外形似螺而更名为碧螺春。
(八)林凤池赶考得香茗 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住着一勤奋好学的青年,名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一年前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应试,可是家境贫寒,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说罢大家就慷概解囊,给林凤池凑足了足够的路费。第二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崇安县衙就职。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36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
茶叶世家的茶故事
在人与自然这个伟大而深沉的主题下,我们试图认真地思考,热情地表达,反映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感受欢乐与共的美好情感。
在茶马古道途经的普洱县凤阳乡谦刚村红土坡周氏人家的老宅旁,有一棵先祖栽下的老茶树,据周家留下的碑记推测已有220年的历史,其树高为7.15米,在距地面40cm高处分成9枝,远看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为周家遮阳挡雨。200多年的风风雨雨,逝去了无数的故人,这棵数在周家人眼里已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寄托了对先人的一种怀念。所以,对祖上遗留下的这棵老茶树,周家视为宝贝,一直精心呵护。
这种呵护持续了几代人,这种呵护也使这棵树得以茁壮成长。去年周家还自行集资对古茶树进行了保护,砌了围墙,建了纪念碑。2004年11月28日竣工这一天,周氏家族举行了隆重的祭茶和揭匾仪式。周家的人不论远近都回来参加了朝拜。思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维祥亲笔题写了‚茶叶世家‛的匾,用以肯定周家对茶树的保护工作。 周家人对普洱茶有长久的感情积淀,对茶树充满了虔诚之情。周氏家族的部分族人还曾带着香火祭品,到家后边的白草地大山上,祭拜了野生大茶树,以了周家的一大心愿。
这棵野生大茶树,堪称白草地大山第一大茶树,生长在凤阳乡谦刚村白草地小豹子洞,这里山高林密,植被丰富完好,成了山下包括红土坡在内的几个村子生活和生产用水龙洞箐河的源头。这棵树周长两米七,分了10枝分叉,最大树枝周长近一米。在这棵古茶树方圆100米内还有周长一米以上的野生茶树6棵,小茶树无数棵。大茶树好似护佑着这一方小茶树的母亲,而周家人用自己的行动时时刻刻守护着这位母亲。这次祭祀也是周家人表达他们感情的一种方式。参加祭祀的周家人在茶树下方砌了石台,点燃了香火,供上祭品,举行了祭拜活动。
周氏家族对茶的虔诚和崇拜,由此可见一斑。不可谓不诚矣!这种虔诚和崇拜,应该说来自于悠悠的茶马古道,也来自于祖先留下来的老茶树,或许还参杂一点神秘的传说和故事。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茶人和无数的茶叶世家,才奠下了普洱茶得以辉煌的基石。
如今,周家已繁衍发展到第十二代传人,户数已达14户,除4户已经转为城镇户口外,其余户户种茶,从80年代开始,周家弟兄已陆续创办、联办或承包了5个茶厂,茶园面积1000亩,容纳农户250户,劳力440人,总人口650人。
一个家族,对茶如此的投入和关注,不仅办了5个茶厂,还培育了自己的优良品种;不仅精心阿护着祖先遗留下来的老茶树,还仰仗和朝奉着家后深山老林里的野生大茶树;不仅继承和发展着家族种茶的传统,还带动着村民共同发展,这完全得益于普洱茶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呼应着、传承着、碰撞着、发展着。让人欣佩和景仰的是,虽然驮铃不在、古道消失,但茶马古道旁的‚茶叶世家‛依然保存着对普洱茶的那份不变的执着。
潮州工夫茶茶史—乌龙茶的诞生
乌龙茶的诞生
末茶不直冲工夫茶,而同为散条形茶的红茶和绿茶,亦与工夫茶无缘,这是工夫茶客的共识。换言之,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正宗地道的工夫茶。因此,考察乌龙茶的历史,将有助于寻找工夫茶的源头。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因外观色泽青褐,也称‚青茶‛。 乌龙茶味甘浓而气郁馥,无绿茶之苦、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乌龙茶做工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初制阶段的工艺特点,因而又具有红茶的甜醇,绿茶之清香,向有‚茶中明珠‛之誉。
马龙茶的制作程序,可概括为萎凋(凉青、晒青)、做青(摇青、掠青)、炒青、揉捻、干燥等五大环节。做青过程中,因鲜叶互相碰撞,叶缘细胞被擦伤破坏,改变了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并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则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从而形成了‚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采。炒青后的杀青叶,由于经过反复揉捻,叶片由片状卷成条索,而被揉碎的叶细胞所渗出的茶计又粘附叶表,在冲泡时易溶于水,则利于提香并使茶汤增浓。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学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于北宋,有的推定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但对其创始他在福建则无异议。 乌龙茶得名的由来,在福建流传着多种传说。其中的一则是这样:
几百年前,安溪西洋乡南岩村,有一位单名‚龙‛的青年,以种茶、狩猎为生,因饱经风日磨炼,浑身黝黑,人称‚乌龙‛。一日,上山采茶,晌午回家时打伤了一只山獐,直追
至‚观音石‛附近万把它捕获。到家后又忙于宰杀山獐,忘了制茶。隔天清早才发现搁臵一晚的茶叶已萎凋了,有的叶子边缘变成红色且散发出阵阵清香。马龙赶紧动手炒制,没想到做出来的茶叶一经冲泡,竟是别具风味,甘香异常。乌龙细心琢磨,终于悟出奥秘:原来茶叶在篓中,经一路奔跑时的颠簸,是 ‚摇青‛;后放了一夜,这是‚凉青‛,所以制作出来的茶叶落归根便与以往不同。后来乌龙按悟出米的方法反复试验,终于创制出一套新的技术。他把技术传给众乡亲,人家为了感谢他,就把这种茶叫做‚乌龙茶‛。乌龙去世后,乡亲们还在南岩山上盖庙塑像纪念他。 传说是美好的,但还不能据此以定乌龙茶的起源。有关乌龙茶制作技法记载,目前能见到的是陆廷灿《续茶经》中引用的王草堂《茶说》:
武夷茶……采茶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芥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掮,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
上述武夷茶的制法是:采摘后摊放,即晒青;摊而掮(振也,动也),即摇青;摇到香气散发就炒、焙、拣。这几种
程序与现代马龙茶的制作几无二致,而‚半青半红‛,则已把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准确地描述出来。 王草堂即王复礼。《茶说》成书的时间在清代初年,以此推论,武夷茶这一独特工艺的形成,当远比这个时间为早。对此,清顺治年间释超全的《武夷茶歌》已有表述: ‚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 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 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 ‚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 其后,释超全又在《安溪茶歌》中说: ‚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 ‚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 西洋番舶岁来贾,王钱不论凭官牙。 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 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
释超全俗名阮文锡,原系同安县士人,因恸明鼎瀹丧、复国难期而于顺治八年(1651)入武夷山寺为僧,故得洞悉茶事。从他这两首茶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诗中的‚近时‛、‚迩来‛指的起码是顺治前的事。
郭青螺是万历十年的潮州知府郭子章之号,此公虽不
喜闽茶,但他敢于革除自景泰(1450——1456)以后,武夷山茶农须自他山购茶输官(即缴给官府)的弊端,对武夷茶业的重兴,贡献不小,所以能受到人们的赞颂。据《闽书〃文莅志》,郭任福建布政使系万历前期,因而‚岩茶亦渐生‛当是万历中期事。
武夷山多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洼、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栏,构筑‚盆栽式‛茶园,俗称‚石座作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而得名。岩茶问世不久,其制作方法便流传到闽南漳州一带。故武夷岩茶实为乌龙茶之鼻祖。‚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正表明了,其时的岩茶溪茶,其制法与当今的乌龙茶基本相同。而溪茶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据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澳门运输茶叶销往欧州,起初为日本绿茶,不久即改为中国武夷茶,从此武夷茶风靡海外。这一记载与《安溪茶歌》‚西洋番舶岁来贾‛的描述,正相符合。 综上所述,可证万历年间,武夷茶已风行海内外,因此,在明代中后期,工夫茶客已经‚有米(茶米)可炊‛。 总而言之,通过对瀹饮法、宜兴茶壶、乌龙茶三个方面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至明万历以后,形成工
夫茶这一品茶习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工夫茶道的兴起,指日可待。
春秋茶话------鱼的故事
垂钓者晚归,将一天的收获放进自家的鱼池里,又是冲水又是加氧。不一会,原先奄奄一息的鱼儿恢复了生气,小鱼儿高兴得不得了,庆幸死里逃生,但它妈妈仍然闷闷不乐。‚妈妈,大家都很高兴你为什么不?‛小鱼问。 ‚孩子,我们并没有逃脱磨难,相反死亡会来得更快!‛妈妈说。 ‚......‛
见孩子疑惑不解,妈妈流着泪说:‚这是屠夫的伎俩,因为在他们看来趁我们活着的时候杀了比我们自己死了吃起来味道鲜美得多。所以你对他现在的行为心存感激,以为你遇到了慈善家,你就大祸临头了.唉,孩子认命吧!‛ 言毕,母子相拥而泣。
鱼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一个乡下的朋友,现在已经过了‚ 当打‛之年,按照传统说法是‚知天命‛了,但
要论起当年,那可是个人物,至少在他那个镇方圆几十里,无人提及不翘大拇指。县里也有所掌握,几次三番组织考察,准备把他从一般干部提到领导岗位调往他处任用,可是最终没有结果。为什么?世间有些事情就那么蹊跷,能干绝对是一个人的财富,但有时候也可能是祸,一种羁绊。就因为朋友那点能耐,那点当地百姓中的威望,多少年镇上领导走马灯的换,但对于他那真是稳如泰山,雷打不动。而且届届都是红人,一把手的座上宾。甚至镇里要办的事情问他一问一个准,许多时候镇里的副职却一无所知。加之他还有旁人少有的绝技,可以对别人的意思多数时候心领神会,人也勤快塌实。总之,在书记眼里,他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只要唐僧需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每每听说他要走,书记总是极力劝说,推心臵腹,恩德并施,结果是弄得他热情难却,仁义难舍。
‚哎,到如今人过半百,休也!长叹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朋友自娱。一部《三国演义》很有读头,其中不乏文韬武略,无不让人连连叫绝,给人启迪颇深。作者通过精雕细琢的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十分耐人寻味。同为智者谋臣,由于处世哲学之差别,命运各异。比较鲜明的你注意两个人,一个是贾诩,一个是杨修。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绝对是个奸雄(暂且不论史实正谬),而且是小肚鸡肠、妒贤嫉能之徒,整个一小人形象!贾诩绝对是个高人,智谋
在曹操之上。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就让曹操吃尽苦头,险些全军覆没。而后,他劝张绣投曹操,曹操倍加器重,但他并未因此忘乎所以。他深知曹操之所以如此对他,只不过想利用他剪除异己,独揽天下。而且他又遇到的不是刘备那种爱‚才‛如命之人,你看曹操,对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处处怀有戒心,稍有不慎,必被迁怒,杀身灭族是常有的事。所以,贾诩高明,他处世低调,即使是出谋划策也不会尽显锋芒。他首先猜度曹操心里,看他确实无计可施了才献计,而且是采取征求意见式的口吻,这样一来,不管胜败事后你曹操都无话可说。所以,纵观三国只有他贾诩,倍受重用而不弃,从一而终,连仕操氏父子,自然而亡。而杨修,则自恃才高八斗,处处锋芒毕露。 虽然曹操知道他的才华但并不重用他,至死也仅仅是个主簿,搞后勤的,上不得台面。但杨修不觉察啊,他以为曹操把他放在身边是对他的欣赏,处处猜度曹操的心思,而且一猜一个准,简直就是人家肚子里的一根蛔虫。先是参与曹氏家庭的立嗣之争,曹操为立嗣人选左右为难,曾多次设局试探膝下之子,杨修都看在眼里,并予识破。比如有一回,曹操在一盒糕点上写了三个字:‚一盒酥‛,然后把他故意留在曹植的房内。曹植不知何意,杨修一看便叫人一人一口吃起来,说,曹操的用意是‚一人一口酥‛(实际上曹操也是暗示曹植兄弟和平相处),曹操知道后不悦。更兼后来曹丕被立继嗣,你想曹操还会对
他放心吗?留你杨修在曹植身边不知你又出什么点子让他去夺位,让他去造反?所以由此看来,曹操带杨修在身边本来就有不可告人的原因,虽然书里没那么写,按照曹操的习性恐怕早有以绝后患之意吧?只是没理由罢了。嘿嘿,机会终于来了。曹操被蜀军夺了汉中,狼狈逃窜到阳平关,本来无心恋战,但从面子上又不服输,不便明说撤退,于是他随口而出的两个字:‚鸡肋‛在一般人看来莫名其妙,而杨修则深知其中奥妙,早早收拾行李作搬师回朝的准备。兴许在曹操喝令将他推出斩首之前心里还美滋滋的:众人皆愚我独灵!可叹!看来为人处世得好好掂量,一叶障目,执迷不悟,害莫大焉!
顶茶的传说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
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鸠盘茶的传说
从前有一对夫妻恩爱无比。有一次,丈夫从外面回来,看见妻子正在吹火做饭,就作了一首诗送给妻子。这首诗说: 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 遥看烟里面,恰似雾中花。 这件事被邻家的女人看见了,这女人等到自己的丈夫回家后,对
丈夫说:‚我常见咱们邻居家夫妻恩爱,十分多情。刚才他家丈夫回来,看见妻子在吹火,还作诗赞美,你就不能学学人家?‛ 丈夫说:‚他的诗里说了些什么?‛妻子就把自己刚听到的诗念了一遍。丈夫说:‚你也去吹火,我也为你作一首。‛其妻便学邻居家妻子的样子吹火。丈夫看了,作诗道: 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 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茶。 注:‚鸠盘茶‛是佛教中恶鬼的名字。
龙井传说
龙井
浙江杭州的西湖,三面环山,一碧如玉。西湖的西南方,有座龙井村,村的四周,峰峦秀美,云雾缭绕,是著名的龙井产茶区。
传说,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乾隆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
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低,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而那茶有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
茉莉花茶
很早以前,北京有一位茶商名叫陈古秋。一天,他正在同一位品茶大师在一起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时,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透话枰叮两裆形雌烦⒐阊俺銮氪笫ζ烦ⅰ3迮菔蓖敫且淮蚩仁且煜闫吮牵幼旁谌饺缴鸬娜绕校醇幸晃幻烂驳墓媚铮绞峙踝乓皇岳蚧ǎ换峁Ψ蛴直涑闪艘煌湃绕3鹿徘锎蠡蟛唤猓臀蚀笫ζ渲性倒剩笫λ担赫獠枘瞬柚芯贰氨ǘ鞑琛薄4嘶疤嵝蚜顺鹿徘铮谑撬肫鹑昵霸ツ戏焦翰瑁雇碜∷蘅偷辏黾晃还驴嗔尕甑纳倥狄蛭耷抑猩型7抛鸥盖资矶薹ò苍帷3鹿徘锷钗椋闳〕錾砩弦礁倥H旯ィ翊河秩ツ戏绞保偷昀习
遄桓庖恍‚枰叮凳侨昵澳俏簧倥鏊坏摹5笔蔽闯迮荩暇故钦淦贰5裁此蓝琅踝跑岳蚧兀课拼瞬唤猓饺擞种馗闯迮萘艘槐椋鞘峙踯岳蚧ǖ墓媚镇衷俅纬鱿帧3鹿徘镆槐咂凡枰槐呶虻溃阂牢抑饽耸遣柘商崾?-茉莉花可以入茶。于是次年,陈古秋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谁知竟深受垂青。从此,便有了这种新茶品--茉莉花茶。 碧螺春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由衷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茶友们是否也会对它那雅韵十足的名称而感到好奇呢?说起它的名称之来历,这里面还有个趣味盎然的故事: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茶友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是怎么叫起来的呢?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吴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后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但觉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从此以后碧螺春茶就成为了历年进贡之茶中珍品。
大红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
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蒙顶山中国茶文化发祥地
喝茶的习俗,在福建、广东、台湾是很多朋友的最爱。最近志云到了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四川蒙顶山采访,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蒙顶山的好山、好水和深厚的茶文化。 大家知道,四川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以盛产茶而著称于世。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茶的发祥地。蒙顶山古名蒙山,坐落在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市名山县境内,它久负盛名,从唐朝‚蒙顶茶‛作为贡茶时就闻名
遐迩。爱茶的人,最能品味的吟唱就是流传甚广的陆羽诗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吴理真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种植茶叶的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茶祖‛。 蒙顶茶之所以享有盛名,首先在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古籍记载:‚蒙山,上有天幕复盖,下有精气滋养‛,蒙顶山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000~2200毫米,常年细雨绵绵,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最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芳香物质的合成。
蒙顶山素有‚仙茶之乡‛的美誉,主要品种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等等。
到了蒙顶山,有关茶祖吴理真与七棵皇茶树的故事就不绝于耳,让人们顿生好奇,很想早点看看这七棵有两千多年
历史的皇茶树。在蒙顶山主峰的一块凹地里,七颗具有悠久历史的皇茶树就在眼前。
听说采摘皇茶还挺讲究的,在每年春茶采摘的时候,地方官择吉祥之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灵,然后由12名采茶僧(象征一年12个月),在‚皇茶园‛采茶。在这里,采茶僧先沐手,采茶时每人采摘30个芽头,12人共采茶360芽(象征一年),这些采摘的皇茶将被送往蒙顶山僧人专制皇茶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制。在智矩寺,僧人们用最传统的制茶方式制茶,皇茶入银瓶、装箱盖印,最后交付送茶使者送往京都进贡。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茶,蒙顶茶从唐朝开始被列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末。我国研究茶史的专家惊叹: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罕见的。
如今,雅安市政府充分发挥蒙顶山的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园。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万亩茶园,一眼望不到边。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万亩茶园里,身穿中式服装的采茶姑娘用灵巧地双手采摘茶叶,时而还能听到阵阵的茶歌传过来。
蒙顶山不愧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走到哪里,随处可见都是与茶有关的景点,与茶相关的文化。让人高兴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上已建起了‚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并向游人开放。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从世界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制作工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丰富详实的展品和现代化的手段,借助历史文物、茶书、茶画、茶技、茶艺等综合展示,集中表现茶德、茶道精神内涵,体现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茶与宗教、茶与社会、茶与人生的融合境界,从而全面展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
因此,到蒙顶山游览,你肯定会打开眼见,不虚此行! 先到四川省会成都再乘车去雅安蒙顶山,随时都有大巴,非常方便。
蒙山茶传闻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叶可作药用,便大量采摘野生茶叶,正如《茶经》所写,用‚伐而掇之‛的手段,致使野生茶树逐渐减少。此后,大量的消费,促进了茶业的发展。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象其它农作物一样,茶树也应当经过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对茶叶需要量的日益增长,
有人开始对茶树进行研究,又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渐渐出现了人工培植的茶园,蒙山茶园就是一例。
四川雅安附近的蒙山,既不象二郎山那样险峻,也不如峨嵋山雄奇;既不见幽深的峡谷:也不生嶙峋的怪石。沿着栈道的石级举步而上,放眼望去,云蒸霞蔚之中,远近尽是翠绿的茶园,登临山顶,立刻会被古朴、肃意的气氛所感染:白果树蔽白参天,古蒙井泉印满苍苔,从那牌坊和坍塌的古庙遗址可以看出,千百年前,这里也是佛徒满门,香火鼎盛之地。
最引人注目的古迹,要属蒙山五峰之间的一处斑剥古老的石栏,石栏呈正方形,维护着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肥土沃壤。相传西汉未年,甘露寺的禅师姓吴名理直,曾在石栏内栽植七棵茶树,被人们认为是仙茶,树高一尺左右,来制成茶,饮之能治宿疾。于是,蒙山茶远近驰名。后来,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茶,专门建立了御茶园,据说,采摘仙茶,仪式隆重。‚年年叶共周大转‛,每年只采三百六十片芽叶,先在新釜中翻炒,后经炭火焙干,贮存在两个银瓶内,进贡京都,为皇帝祭天祭祖之用。有人称它为‚人间第一茶‛。‚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双绝,众多大小茶馆,写成对联,以便招徕茶客。如今,仙茶虽无从查考,可是石栏仍在,成为历史的佐证。由此可
以推论,远在西汉以前,蒙山一带,已经出现人工栽培的茶园,该山僧人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立碑记蒙山植茶史‚……灵茗之种植于主峰之中,高不盈尺,……廻异寻常‛;‚蒙山有茶,受灵气之精,其茶芳香。‛石碑至今仍存,成为后人考察茶叶栽培史的珍贵遗迹。本文摘自于公介所著《中国的茶》一书。
三贤茶故事
三贤茶故事:郑玄为郑家第七世祖先,郑板桥、郑和都是郑家名人。一日,三人相约往郑家某大户品茶,主人不在,家中茶童必然要沏茶相待。
郑家有一种老茶,内涵物质丰富,可是面对三位先哲,茶童却一筹莫展,三贤人生长在不同朝代,自然不是一种口味。而主人不在家,又没有其他茶叶和茶具可供选择。茶童无奈,想起平日里自己有过玩茶体验,知道一壶茶里可以有不同茶味浓度,知道泡茶水温会由着水流粗细而变化,也知道主人家这包老茶,清淡或浓郁都有上佳香气滋味。于是,茶童拿出一把壶来,用一种独特方式给三贤人泡茶。
只见茶童先行烫洗杯壶,又展现茶叶给先贤们鉴赏,礼仪周全之后,便开始泡茶。
茶童所用扁身壶,上有太极壶盖,转动中可以标记不同型位。放入茶叶以前,他将茶中细末用罗筛去除,又用手指撮取面张和中段,他将中段臵于壶底根部,又将面张臵于壶中流口。提壶沏泡,热水轻击茶壶根部,迅即将壶中茶水以细水长流分入郑玄茶盏。
茶童收壶开封,又将热水注入壶中,言谈中,茶童请郑板桥喝罢好茶,为自己留下些许诗句惠劳,以便日后纪念。茶童言归正传,再次将热水淋烫在壶身四周。然后为郑板桥以巡回云手之法分茶,茶汤渐入诗人壶中,茶童以七分茶汤打住,留下三分情意。
为郑和泡茶,茶童豪气尤生,他挺直身板,再次淋烫壶身,然后启盖高冲,热水冲击壶内茶叶噗噗作响。封壶刹那,茶童又将滚烫热水巡过茶壶全身。郑和茶碗以粗陶制,型大而胎厚。由于时间搁臵已久,茶童又将热水注入茶碗烫洗,稍过之后弃了碗中热水淋于壶周。茶童以含首低斟之法为郑和分茶,壶中茶精点滴尽出,茶汤浓香扑鼻。
当茶童一一奉上茶汤后,便说道:小二烹茶敬三贤,因为品茶的了兴趣,郑玄随口道:清新可以炼神丹,郑和也道:
苦涩随人扬帆去,三居闲话有些韵律,令诗人兴致更高,郑板桥道:难得糊涂两随缘。随后便是一派笑声。
言谈笑语过后,三贤人正要起身告辞,主人回府,他询问三位贤人可喝到了好茶?结果三位都说极致满意。 主人不信,请茶童出来问究竟,为何你用一把壶,泡一种茶,却会让三位不同朝代之先贤,品过茶后这等满足? 三贤人惊诧:莫非我等三位茶汤竟会有大不同? 茶童笑道:小的平日练茶不专心,常有奇思妙想意欲尝试,如今遇到难题,就大胆了些,请大人原谅。茶童继续道,其实一壶茶泡不同香味,只是按着主人平日教导,记住了斟茶高低、水流大小、茶叶粗细、茶胆形制、茶器形制、水温高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茶汤浓度。我只是都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已。今日所泡之茶汤,一杯清淡,一杯浓酽,一杯适中。分别为了迎合着三位贤人爱好。
神农尝茶
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伫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但是最后一次,神农来不及吃茶叶,还是被毒草毒死了。据说,那时候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伫慢慢咀嚼。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爱,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是中了断肠草的毒。后人为了崇敬、纪念农业和医学发明者的功绩,就世代传颂着这样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宋代万州百姓家家户户爱饮茶
随着江水上涨,这片遗址下尘封的历史,将永远成为难以解开的谜团。本报记者陈羽啸万州武陵镇发掘武宁县治遗址,出土民居中几乎家家都有茶具,百余件精巧茶具堪称‚全国独一无二‛下中村遗址最初是在1986年四川省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被初步定为一处唐宋文化遗址;1993年,厦门大学经勘测和试掘数百平方米,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确认其地层年代可从明清溯至商周.2001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和万州区博物馆联合考古队进驻下中村,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
到2005年底,这里1.5公顷(15000平方米)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用锄头和小铲开挖了最浅一两米、最深七八米的近千个探方,以揭开其神秘面纱。 2006年元旦,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万州博物馆考古队女领队岳宗英却和几名技工一道,修补着一些看上去有些古怪的坛坛罐罐。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万州城以西60多公里的一处孤零零的农家小院。附近的村民们已陆续搬走,显得格外安静。 坛坛罐罐都是从不远处长江边的舒缓坡地下挖出来的———考古人员将那里称作‚下中村遗址‛。从2001年开始,整整5年时间,一群人寒来暑往,掘地三尺,在找到30多座房屋和上万件器物后最终确认:这里就是宋代古城武宁县治所在。
而距今遥远的宋代万州人的日常生活,也自此徐徐展开。
细节一荩荩大户人家黄金铺地砖
2004年深秋,考古工作者经近两个月的发掘,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它随后被命名为‚25号‛房屋。这是遗址中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民居:靠山临江,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院落,院落正中有一台阶,两边是用精致的条石堆砌的护坎,条石上还残留着金边,院落两边分布着6间房屋和2条廊道,在前院左边,还分布着厕所、天井和一个用来饲养小动物的圈养槽。
‚院落的主至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居室,也可能是某个官员的府邸。‛彭学斌说。
遗址出土的‚17号‛房屋也有前后两个院落,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前院的台阶规模很大,前方有一条宽阔的大道,残留的院墙上还雕刻着少量佛像。考古专家推断其为一个寺院,从规模可以想见当年的香火很旺。
除了寺院,考古发掘还找到了另一座公用建筑———砚台作坊。考古工作者在作坊中发现了砚台石料,还找到了其出产地:长江对岸约四十公里外的长滩河。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此砚台作坊也曾有记载。
细节二荩荩宋代武宁人家家饮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因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平民百姓。下中村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在发掘出的30多座宋代建筑(主要为民居)中,家家都能找到茶具,共计近百件,而且式样精致、考究。其中,还出土了10余件完整的茶具,其做工之精巧堪称‚全国独一无二‛。 此外,考古专家在出土的房屋中还发掘出了很多陶器、瓷器,其窑口分别有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重庆涂山窑、陕西耀州窑、四川青羊宫窑。考古学家认为,如此众多窑口产品集中于一地,可见当时的武陵既是经济繁荣的水码头,也是长江边上的一个政治重镇。
细节三荩荩当年街道码头被冲毁
彭学斌称,在下中村遗址出土的的上万件文物,以及密集分布的30多座宋代房屋中,目前还没发现街道和码头,‚这是一大遗憾。‛但并不影响认定。 彭学斌分析认为,上世纪70年代至今,江水、山洪使遗址所在的江边台地逐年坍塌,后退了至少30米,遗址文化层破坏程度极大,‚临江码头及街道可能早已被江水冲毁永沉江底了。‛对于县衙
的具体位臵、有无城墙、城市的面积及人口规模,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史料记载,武陵西汉时属临江县,后周年间改为武宁县,一直沿用至明初,隋时属巴东郡,宋元时,武宁属万州,明洪武四年,并武宁县入万州,洪武六年,改万州为万县。《读史方舆纪要》:‚武宁废县万县西百二十里,汉巴郡临江县地。‛《太平寰宇记》:‚武宁县万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大江,在县南十三步。‛ 武陵地下还有商周古城?
该地残存少量2000年前城墙遗址,有待进一步发掘 本报讯早在2001年下中村遗址(宋城武宁)开掘之初,就有国内考古专家分析认为:武陵镇地下埋藏着三座古城遗址,它们分别是椅子山商周古城建筑遗址、圈山汉代城市遗址以及下中村古城遗址,一度引发业界震动和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已证实两座古城
如今,下中村的北宋县城武宁已经‚水落石出‛,三座古城的说法是否仍然成立呢?万州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彭学斌昨日透露,目前已证实的有两座:北宋武宁古城和圈山古城,椅子山是否为商周古城遗址尚未获得确证。 据介绍,圈山汉代山城遗址系湖南省考古所与岳阳文管处联合考
古队发现。该考古队在发掘吊嘴汉墓群时,在其东一个叫圈山的地方进行勘测和试掘,发现了大量的汉代板瓦、简瓦残片,且分布区域很广。
经断定,这里有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2000年前的古代城池。因保存得不好,仅残存极少量城墙遗址,没有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现在为武陵移民新场镇所在地。 宋屋疑遭火灾而弃
在遗址内,记者看到了这种被称为红烧土的泥土。昨天,万州博物馆考古队女领队岳宗英说,发现草木灰、红烧土都很正常,但被烧板结和改变结构的泥土在草木灰下面,才符合常理和生活规律———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 ‚我不敢肯定,但我想这种猜测这两栋民居,有可能是在遭受火灾后的遗弃屋。‛岳宗英分析说:‚如果红烧土在上面,极有可能当时发生了火灾,一个墙体垮塌后,压在了火上面,这样才形成红烧土在上,草木灰在下的情形。‛ 这两栋房屋到底是不是遭受了火灾?在当时下中村的这些房屋里,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站在遗址前,记者想,这些尘封的旧事,随着江水的上涨,恐怕将永远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大发现震惊世人 万州武陵镇被称作三峡文化的‚聚宝盆‛,自古是联系渝、鄂、陕的重要通道,经济文化相当发达。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惊人的考古发现。在三峡文物抢救性发掘中,这里最多有8支考古队同时进行发掘‚竞赛‛。巴人,是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乐器,与钲、钟一起成为古代军乐器三件套。古代巴人在战斗时将其奏响,不仅表示着战斗的信号,还起着鼓舞士兵前进的作用。 1974年,武陵镇居民在长江边的沙土中挖出了一件‚令全国眼红‛的、顶上雕有虎造型的青铜器,它就是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虎钮錞于王‛,现陈列在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厅。 三峡库区最大古墓
2003年,位于武陵镇下中村七组的大丘坪古墓群发现一处长22米、墓室长11.2米、宽9.4米的西汉古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是三峡库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 该古墓群共发掘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墓葬25座,其中土坑墓16座,砖室墓9座,被评为年度‚重庆三峡库区十大考古发现‛。 ‚活化石‛汉阙
2003年3月,在武陵镇小浪口一处溪边山坡上发掘出土了惊世国宝———汉阙,是全国第二例考古发现的汉阙。
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阙顶6个部件完好,重檐式结构,高浮雕,刻有青龙衔璧图案,瓦垄瓦档棱角分明,线条匀净,檐角似在迎风飞动;长近两米的阙身上刻有方孔钱纹,线条匀称简洁,古朴庄重,旁边一条长翅青龙鼓眼张嘴,呼之欲出。由于长埋地下,所有构件几乎没有被风化,保存着汉代的原始形态。
太阳下的茶吧很成都
成都的太阳少,到了成都的人都会感触颇深。早就注意到成都锦江沿河有许多简单的茶座,每到出太阳的日子,早早地摆满了桌椅板凳。吃过午饭,人们便开始陆续来到茶座,到了下午3点,就座无虚席了。人们点上一杯飘香的花茶或绿茶,悠闲地坐在舒适简约的椅子上,或看书,或闲聊,或打扑克,或眯缝着眼睛养神。
一直很向往太阳光下的茶吧,于是‚晒太阳‛的茶吧就成了我心中的愿望。实际上,多年来,除了自己一直借口‚忙‛于工作无暇去晒太阳泡吧外,重要的是自己还不习惯于成都人的思维和休闲方式。总觉得他们太闲,太浪费时间,甚至于感到他们一杯茶可以在茶馆坐一天的生活方式是在
浪费生命。而我自己则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岁月就被我们在慌慌张张的忙忙碌碌中消磨掉了。
茶吧里的人坐得很近,彼此的说话内容听得明明白白,但是典型的成都人不管这些,他们依旧高谈阔论。成都的语言文化很发达,在成都的茶馆里,可以培养出艺术家,就好比北京培养说评书的一样。成都茶馆铮嘌鲋摹吧⒋颉币帐跫依畈逑壬D侵帧吧⒋颉逼涫狄欢问芯适露巫樱由狭顺啥急镜氐挠哪屯粱埃〉昧艘庀氩坏降囊帐跣Ч?杉镅苑⒋镄枰肪撑嘌韫菥褪桥嘌镅缘牡胤健P矶嗟谋就亮餍杏镅裕际窍却硬韫萘餍谐隼吹摹U饩褪浅啥嫉牟韫菸幕匠啥嫉氖芯幕牧餍小?/P> 太阳下的茶吧取消了富人和穷人的隔阂,因为在这样的露天环境,大家都可以消费得起,而成都的本土富人很市井气,且喜欢过去那样休闲惯了的方式,因此坐在这样的太阳茶吧里,什么人都有,中国人,外国人,相对穷的人和相对富的人。
太阳暖烘烘地照在脸上,可以看到所有人都被晒的很舒坦,悠然自得的表情和休闲的心态都体现了成都人对生命的享受达到了奢侈的地步,似乎他们有无穷的岁月和永远的无所事事。以至于初来乍到的人会替他们担心,如此缓慢的节奏,如此浪费着生命,他们靠什么挣钱和工作?
然而,成都人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地生活着,工作着,悠闲着,不去理会外面的世界,也不被咖啡屋那样的‚洋盘‛味道同化。所有外来的咖啡屋、比萨、西点,都没有把成都本地世代的锅盔、素面、茶馆和休闲方式取代。而所有到了成都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地人,却都被太阳底下的茶馆文化所同化。
于是,我也在这暖烘烘的太阳下被悠闲的成都人同化了,我想到生命如此短暂,为什么过去我竟然认为坐在太阳底下喝茶是浪费时间呢?难道我们在别处浪费的时间还少吗。于是无形中我接受了成都人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可以认为自己很‚成都‛了。
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
中国的茶,中国的茶文化,从一产生就浸滛着道教精神和道教思想,与‚道‛结下不解之缘。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最先使用茶,是作为解毒的方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
本草经》)。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终于寻茶得以解毒。并取名为‚荼‛,(今之茶)。除了解毒,人们又发现茶的其它药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经》)。壶居士《食忌》还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至明朝隐士罗廪《茶解》仍说:‚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说神农发现茶或是托古,能羽化轻身的茶,也许正是竭力寻找长生之药的奉道之士所发现。‚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被誉为‚草木之仙骨‛。《山海经?西山经》载曰:‚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这种长生不死的丹木,当然是想成仙得道者的追求。自庄子阐发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后,‚仙能飞行云中,神化轻举‛‚老而不死‛,就一直鼓舞着世间的执着追求者。被称为‚神仙道教‛的信奉者们,或认为饮露能身轻腾飞,或认为服食草木能飞身轻举。‚或食元气,或茹芝草‛(《神仙传?彭祖传》),寻药食草者不计其数。‚玄中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刼长‛,‚我生求羽化,云中采药蔬‛。‚采药层城远‛,‚穷遍一根莲‛。‚岩崖产灵药,等闲人顾稀‛。崇山峻岭、深沟野壑到处留下道士寻药采药的身影和足迹,草木仙药众多,茶也应在其中了。养生是成仙的基础,李白诗‚神农重养生‛,葛洪《抱朴子?
论仙》说:‚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他还说:‚先服草木以救亏损‛。茶专家陶弘景在《茶录》记云:‚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可见远古的仙人早已服之。唐末刘贞亮在总结茶的‚十德‛中,得出‚以茶养生气,以茶养身体‛。东汉的葛玄就亲自开垦了一个‚茶圃‛,种茶饮茶以养生。道教服食至后来,越分越细,计有草木类,金石类等。
茶在养生的功效中重要是养形,人称道教饮茶讲求茶之功皆出此理。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除烦去腻,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漱涤之,乃尽消缩‛(明?顾元庆《茶谱》),而牙齿却渐渐坚实。四川蒙顶茶功效更神奇。唐武宗宰相李德裕,乃茶道中辨水高手,烹茶一壶浇到肉上,放进银盒密封,第二天一验,肉已化了水。故明屠隆说:‚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道教以方仙道为首的养形派,认为神依形生,形靠神立,养命固形形神皆合方为康健。因此重视医药炼养,服食是其主要方术之一,‚乃服药有益,乃成仙‛。草木是外养之精华,茶当然为首选之药。道教始祖张道陵也曾在‚昌利山采服五芝众药,在隶上山始授弟子养形轻身法‛。
茶有上述这些功效,能成仙能药用能养身,在讲究礼仪的中国,将茶饮献上与人共享,寓祝愿祈盼于仪礼之中,客
来敬茶,遂成为我国各民族的一种礼仪礼俗。在日本,甚至把茶道相迎,作为国宾级礼遇。茶最早为礼据说也与道教有关,一些论风俗起源的书载:献茶给客人的仪式源于涵谷关关尹喜,他在老子西出涵谷关时,奉献一杯金色的仙药。这在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也载有:‚老子出涵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所以道士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著《茶谱》道饮茶者:‚凡鸾俦鹤侣,圣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任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道出道教饮茶之真趣。西周时,‚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巴以珍茶作贡于周朝,尹喜以贵物敬贵人,成为礼茶首创。 正由于茶在当时弥足珍贵,周朝专设掌茶官达24人,其职能是:掌以时聚茶,以供丧事。茶又成为帮国大礼的祭品。茶是通灵达仙之物,《尚书》云:‚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茶作为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的祭品奠物也就顺理成章。《睽车志》记载‚米元章知无为军,喜神怪……每得时新茶果之属,辄分以馈神‛。连民间小神也不例外,唐罗隐《送灶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以茶为祭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七日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齐武帝以节俭著称,
以茶和茶饮作祭品实祭祀之革新,与道教守素崇俭思想为一辙,此前也当应有以茶为祭之事。晋《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到山中采茶,遇一牵着三头青牛的道士,告诉他叫丹丘子,并指给大茶树的地点,虞洪回到家后,以茶奠祀丹丘子。道教的斋醮科仪中普遍用茶,青城山十供中茶为其一,南宋《上清灵宝大法》云:‚上帝三宝前,列茶汤‛。道教香、花、水、果、灯五供中,水一般也有用茶为之。清代在祭祀真武大帝时,就用白色的瓷杯盛茶作供品。《言功设醮全集》还有献茶词:‚夫此茶者,蒙顶摘芽,采仙春于峰上……望瑶台而献上‛。以天下第一蒙顶茶,献供瑶台诸神,茶真乃道教甘露灵液。茶可通达大道仙界,因此在道教的追荐科仪中也有‚三奠茶‛。
茶之形成文化,应归功于唐代陆羽。他所作《茶经》使‚天下益知饮茶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人们景仰赞誉他:‚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把他奉为‚茶仙‛。‚诚有功于人者也‛,把他祀为‚茶神‛。如此功在社会功在人民,当然成神成仙,被人敬之祀之拜之。 陆羽一生刚直,卓而不群,经历坎坷,但不愿入仕为官。用心血和汗水铸成千古不朽之《茶经》。今人对《茶经》的写出,中肯地概括为‚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本文只阐列与道教之道缘。
陆羽生于盛唐时期,出生于楚地竞陵(今湖北天门)。玄妙神秘,自由大胆,风格独特的楚文化中,老庄哲学,屈宋诗歌,庄子散文等南方文化影响广被(茶文化中有着浓烈的南方文化色彩),也影响着陆羽,这从他著《茶经》、交朋友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从他人生轨迹中清楚地看出来,可说渗透了道教(道家)的影响。
唐代李姓王朝以老子为祖先,为表‚奉天承运‛,又封其为‚太上老君‛。唐朝政治开明,政通人和。虽推行三教一风的圆融政策,但奉行的是道先佛后,玄宗后以《道德经》为诸经之首,每家必备道教之‚四子真经‛,并为文人考试内容。玄宗还亲受道箓,成为道士皇邸F浜笾畹劬葱蟹龀值澜痰墓摺L粕缁崦致偶康某绲婪瘴А9视刑埔淮伤滴奕瞬皇艿澜讨跋臁N氖空鸵簿е掠茫暗烂髦尽H宓辣阌苫矶樗抻凇叭宓兰孀邸保啥粤⒍ゲ埂2栉幕跏际滴菸幕乃跤埃菟枷胧滴娜耸看蠓蛳袄献慕峋Вㄒ叨辔勒撸朗渴且荻游榈闹鞲桑K痴呷迥嬲叩溃牍傥謇牍傥馈T凇懊硖弥稀蓖馊迥诘溃缘阑濉@献右浴白砸廾瘛蹦恕耙印保源笾腔壅卟恢诤未λ眨诙唷耙缘驴谷ā薄耙缘酪肿稹钡娜耸克瞿健5朗棵峭司佑谝埃荒矫蠹貉趸虬潦油鹾颍蛑背闪诵牧樽杂桑晃锞校涡挠诘纳裣伤枷氲南笳鳌A鬃佣荚拊唬骸耙
臃叛裕碇星澹现腥ā薄5澜潭晕幕说霓谷荆橙寮沂硕鸥σ残闯觥吧嫌形道短欤毓獗硖ǎ傧阌衽颍砝锵扇死础钡氖洹N娜耸看蠓蛞环矫婵释胧擞谐桑环矫姘靡樱是箦幸3どS氲朗拷煌鞘鄙惺乔椴伲芟允靖呓嗖凰住6凡枨逡堑朗棵浅缟凶匀唬秃瞎笊灯庸檎娴娜松谌ぁ?
陆羽生当其时,虽曾一心学习正统儒学之道,最终却痴迷于茶的研究,人尊称为处士(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谓处士),最终写成《茶经》流传于世,道教的影响反映在他的茶学和交往之中。陆羽的好友里面,有女道士李冶,喜琴棋书画,尤擅格律诗,称为‚女中诗豪‛,曾被玄宗召入宫中月余。陆羽与皎然、灵澈等人组织诗社,李冶为其一员。李冶多病孤居太湖小岛,陆羽专门泛舟前去探视,李冶以诗作答足见友谊至深。还有与之交往甚多的张志和,属著名道家人物。陆羽的好友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举荐他为官。颜年轻时因病入膏肓,得遇一道士救活,并劝其要多饮茶养生。颜在茶乡湖州为官时,留下不少与茶有关的美名佳誉。陆羽在27岁就深入道教植茶圣地茅山,与茅山提倡以茶养生的陶弘景不无关系,后来在《茶经》中多次提到陶先生,28岁时就写出了《茶经》前身《茶记》。他著的《茶经》所列茶人,大部分为道教(道家)人物。著作中羽化飞升、神仙典故,‚精‛、‚俭‛、‚静‛、‚德‛等茶饮的精髓思
想,无不体现道教博大深遂的文化底蕴。他所设计的茶炉,取之《易经》八卦配以五行,上刻‚伊公羹、陆氏茶‛。伊公就是远古的仙人,不食烟火只以羹食。在炉身上还刻出‚曲水‛和道教三山之一一方丈。他49岁受任朝廷‚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祭祀官)而坚决不就,淡泊名利,不为名累,奔波于大山河流,精于茶事勤奋茶业。在江西洪州玉芝道观,写出‚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如此清心道远的诗言,可谓其一生的写照。就在唐代,民间已把陆羽奉为茶神,《新唐书?陆羽传》‚羽嗜茶,著经三篇。时鬻茶者,至陶羽形臵炀突间祀为茶神‛。河北唐县出土了一尊白瓷陆羽像,陆羽头戴道士荷花冠,双腿趺坐似盘腿,一幅道士像,特别是面部,如童稚小儿。世人解释颇多,然放在道教就不难理解,戴道冠盘腿坐已成供像。‚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一个成仙得道者的像,当然是返老还童,面如稚子。自陆羽后,中国的茶才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提到茶文化,当然不能忽视佛教(主要是禅宗)对其的影响,这也是当今茶文化研究者所乐道的。‚禅茶不分家‛‚茶禅一昧‛,‚吃茶去‛几乎是茶人皆知。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魏晋起始,佛教便有人以道教理论来宣传佛家学说,援道入佛。禅宗更将老庄思想内容吸收并发扬,‚中国禅宗思想实直承庄子学说(现代学者肖疌夫语)。故老庄
与禅皆为主静,道虚佛空。老子的‚无为‛和佛家的‚般若‛相契合,便成为文人学子新的理论导向和心灵追求。‚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影响着文人雅士们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特别是随唐,佛教天台宗大兴,其众多宗派大都受道教影响,非佛非道非儒或即佛即道即儒,道士讲佛法,和尚注道经,正符唐代‚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唐代众多的人钟情茶,是时代背景社会风尚和茶的品性相契合分不开的。茶生于灵山峻岭,承芳露,秉清灵,禀玄幽,草木仙骨,野稀之物,与此物相伴,回归自然物我两融。独品对啜之间涤除玄鉴,学道参禅,谈玄悟真,实为老庄玄学流风遗韵。虽然儒家禅宗创造了茶的仪式,佛家把茶事更加程式化,宗教化。而执著的道士们,仍守着自然无为冲寂超然的归趣。即不十分看重茶的程式,也不探究其中的技巧。没有法则才是道教顺乎自然的最高法则。无怪乎,茶至宋代,制作龙团凤饼极尽工巧‚无以加矣‛。而崇俭抑奢苦己利人的全真派祖师邱长春诗曰:‚虚心实腹唯求饭,待客迎宾不点茶‛(点茶是宋代一种繁复的饮茶方式)。元代全真派兴起,道风流行,茶人受道家冥合万物道法自然的影响,开辟了茶人与自然融合的饮茶风气。给茶文化回归道趣重返自然趋于简约打下基础。明朱洪武下令取消龙团贡茶,以散茶冲饮,遂开千古茗饮之风至今。其子朱权便说:‚茶乃天地之物,巧为制作,反失其真味,不如叶茶冲泡,能遂
自然之性‛。他还在所作《茶谱》中表明了以茶明志风高节清的精神。一时间,宗隐逸的茶者皆循道教‚药解延年,草解忘忧‛之旨,追求的是‚自种瓜,自种茶,炉内炼丹砂,看一卷《道德经》,讲一会渔樵话,自在然‛的玄趣。 与陆羽至交的诗僧皎然,人称‚茶僧‛。人们把他作为佛教茶的代表。但我们看到皎然的文风宗道家简约朴质自然之道,看其诗如看《西游记》,虽云佛事,实为道本。‚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以仙人食茶羽化,誉仙茶之珍奇,尽是道家玄语,再看其最著名的一首茶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 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在诗结尾处这样写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说只有神仙才懂得茶道的真谛。通篇诗述道教言辞意象,识清明真,于其说是深谙茶意的诗,不如说是一篇深谙道意的华章,因此像皎然这样的诗僧,还写过纯粹道教升仙的《步虚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禅宗把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形成今天代表日本国民精神的‚茶道‛,诚如日本著名大师学者冈仓天心所说:‚佛教中,大量吸收道教教义的南宗禅,创造了用心良苦的茶的仪式……正是这个禅宗仪式终于在十五世纪发展成为日本的茶道‛。他最后直接说到:‚茶道是道教的化身‛。日本
茶道如此,中国的茶文化又何尝不是,被称为茶‚亚圣‛的卢仝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诗‛,堪称千古绝唱。这位不愿为官,一生以茶为伴的‚茶痴‛这样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诗录至此,两腋生风,茶通仙灵的吃茶境界已然道出。中国茶文化的内核,与道教就是因缘难解。
川蜀是中国茶的原始产地。《云笈七签》中有‚若要汤药、杏仁、姜蜜及好蜀茶无妨‛的记载。川蜀名茶首推蒙山蒙顶茶,‚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道教也把蒙山茶作为供品。蒙山茶自唐朝开始到明清,一直为贡茶,为茶史中罕见。蒙山茶也作为佛教产茶对社会的一大贡献。但蒙山顶的庙相传建于汉代,初为道观,后改为佛寺。有关蒙山茶是这样记载:‚汉代甘露祖师爷姓吴名理真者手植,至今不长不灭,共11株‛。汉代初为道观而吴理真祖师爷为汉代人,从称谓姓名来看都似道教中人,实可再稽考。 青城山道观苦丁茶的制作史有记载。而青城道教秘制‚洞天贡茶‛早在唐代即享盛名,《茶经》《茶谱》皆有录。现成为‚青城四绝‛之一。青城山还有一种茶称为‚猴
茶‛,1938年张大千居士上青城山,观中道友招待大千就用此茶并换得画幅。这种青城野茶,生于悬崖峭壁之上,人不能及,每年早春由道观训练的灵猴攀岩采摘下来,故名‚猴茶‛,年产不过斤余。
湖北武当山盛产名茶,至今仍为佼佼者。道人亦种茶。史载‚太和山出骞林茶,木之并者,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后‚供明王朝宗室享用‛。
安徽休宁齐云山产绿茶,‚祁红屯绿‛者是。至今山上道士还多种茶。‚白岳黄芽‛名闻遐迩,其味鲜醇浓甘。古时休宁有松萝制茶法‚自是天家清供,名曰片茶‛,一般为道教供茶。
广东罗浮山有高山‚云井茶‛。苏东坡赞曰:‚纵复苦硬终有录,汲黯少戆意饶猛‛。另有道士常年养身饮用的‚云雾甜茶‛非红茶非绿茶,味甘性凉,入口香味四溢,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山东崂山海拔千米处有一天茶顶,半空悬崖中生出棵野生茶树,相传此茶可疗百病,至今仍是枝繁叶茂。另道教引种崂山茶,也成为道家一绝。其它如南岳衡山,湖北木兰山,
江苏茅山(茅山茶不久前受到中央领导人赞誉),等道教大小名山宫观,洞天福地所产名茶不胜枚举。
道教所涉茶事甚多,如唐代著名道士叶法善,在浙江松阳卯山修炼,利用卯山优质水土种茶,制成形似竹叶,色泽绿润的茶叶取名‚仙茶‛,因品质上佳,为唐高宗珍爱,列为贡茶。如佛教天台山乃茶禅之地,为茶叶东渡日本起过重要作用,日本茶祖荣西从天台山带回去茶种,并著《吃茶养生论》,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的道家栖要。天台山种茶起源,乃是东汉道士葛玄(葛仙公)首开植茶之风。如清代名士梁章钜在武夷山天游观与道士静参谈茶事,无比钦佩,回后写道:‚非到山中鲜以为颠人语也‛,高度评价静参对武夷山茶特胜品第的精通。如现代道士艺术家阿炳,拉琴一辈子,喝茶也是一辈子,他的那首《二泉映月》(人称二泉仙曲),就是多次在二泉茶室喝茶受师父启迪,发自心灵的不朽名曲。以至后来每当他要演奏此曲前,总要喝上一盏酽酽的浓茶。道士与茶缘不一而足。
庙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摇篮,很多宫观在庙会期煮茶迎宾。随着庙观经济的发展,不少庙观本身或周边,都开始设茶舍茶寮,专供香客品饮,如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二仙庵,四川青城山,武汉长春观等。很多社会上的茶楼茶肆,也将茶房装饰成仙家楼阁,以‚八仙‛‚仙家‛‚群仙‛为
名的茶馆比比皆是,好的茶叶也以‚仙茶‛‚神仙茶‛‚仙芽‛‚神品‛相称。红楼梦中妙玉所奉之茶名曰‚老君眉‛。可见道教影响的流风泽被,人们品茶也就是要品味一下神仙般的感受。
日本学者说:‚道教对亚洲生活的主要贡献是美学领域‛。饮茶艺术是道教生命价值的神圣体现,反映在中国茶文化中的是一种动态的道教精神,‚这种和平艺术,造就着一种民族精神‛。人们总是误以为道教人是在消赊生命,殊不知他们真正在创造生命力。道教在茶文化中的影响如此深刻,正如冈仓天心大师所说:‚道教是针对现世即我们自身‛,‚掌握了生活艺术的人便是道教所谓的‘真人’。‛饮茶作为一种养生方式,贯穿着道教‚以德治命‛的理念。当今,一些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而欲望却无限膨胀,心态既浮燥又不稳定。在宗教应与社会相适应的今天,道教是否应积极提供心灵养生的途径和食粮。外国人称中国的茶是‚文化大使‛,我们中国道教也是否应该挑起这副‚文化大使‛的担子,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武阳买茶的感受
薄雾笼罩着江面,和江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小船。站在高处,你会看见有两条江在这里汇合。它们一条叫作南江,一条叫作府河,在这里平静地融为一体之后,便荡荡洄洄地奔向了滚滚长江。悄然伫立于这两江汇合之处的镇子,便是双江镇。 可以想像,在公路运输极不发达的时候,这条天然水路是何等重要和繁忙,而双江镇便是这水通道的重要码头。 随着水上运输的凋零,作为码头和著名茶叶集散地的双江镇成为了历史。就像一位历尽了繁华的美人走进了平常人的日子,如今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川小镇,宁静而朴素,甚至显得有点冷清。但是,在它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你仍能找到昔日双江镇的若干痕迹。 虽然四川人素以吃苦耐劳著称,但是连女人也去当搬运工,还是让人感到有点意外。这足以说明过去双江镇的货运业务是何等繁忙。
昔日的繁荣逝去得并不遥远,这里应该还有更多历史的见证。我们找到了一位老人的仓库。偌大的房子,显得有点空旷,生意的清淡可想而知。
或许仅仅是出于习惯,这位老人还在顽固地坚持着这古老同时也日趋冷落的职业,也许再过几年,双江镇就再也没
有代人存放物品的地方了。我们应该感谢这位老人,因为他保留了一点双江镇的过去时日。
当然不会仅仅是这些。无论岁月怎样改变着世界,过去的一切总不会彻底湮灭。
桥上的茶馆已经荡然无存,眼前只有空荡荡的大桥和大桥下静静流淌的江水。但是我们仿佛听见了那些茶馆里的人声鼎沸,看见了那些出入惊涛骇浪的水手和那些精明的商人与粗豪的船主们,看见了江面上林立的帆樯。然而,这一切都是想像,眼前只有一只摆渡的小船,在慢慢驶过江面。 但是这只小船可以把我们领进岁月的深处。
双江镇的意义,在于它是最早被记录的茶叶交易市场。时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褒到成都看望亡友的遗孀杨惠。仆人便了对女主人热情款待王褒表示不满,王褒一怒之下从杨惠手里买下了便了,并写下一份要求极为苛刻的‚工作守则‛,这便是茶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僮约》。
‚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晨起早扫,食了洗涤。居当穿臼缚帚……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关门塞窦勿与邻斗……奴不听教,当笞一百。‛
‚烹茶尽具‛,说明当时茶已成为普遍性的饮料,而‚武阳买茶‛则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茶叶市场。武阳就是今天的双江镇,它作为茶叶集市的历史足足延续了两千年。
仿佛是一夜之间,堆积如山的茶叶不见了,穿梭往来的船只消失了,只剩下这宁寂的小镇和滔滔不绝的江水,和这只摆渡的小船。
然而,我们站在这里,仍能清晰地听到那历史的回声,如深沉而豪放的船工号子,由远及近……
武夷岩茶的悠久历史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与武夷茶双绝人寰,著称于世。
武夷山何时有茶?据当代茶叶专家陈椽等考证,我国茶叶在二世纪时由西南向东南传播,不久武夷山就有茶了。武
夷岩茶最早被人称颂,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公元479-502年),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孙樵(约825-约885年)写<的《 送茶与焦刑部书》。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候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茶,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候\"。\"晚甘候\",甘香浓馥,美味无穷之意。\"候\",用尊称。\"碧水丹山\"是南朝作家江淹对武夷山的赞语。当时崇安尚未建县,武夷山属于建阳县,故信中称\"建阳丹山碧水\"。因此说孙樵所送的茶乃武夷山所产。从此,\"晚甘候\"遂成为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清明闽北人蒋蘅写的《晚甘候传》一文中,更是通篇以拟人化的笔法,酣畅淋漓地为武夷岩茶写传。他写道\"晚甘候,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甘氏聚族其间,率皆茹露饮泉,倚岩据壁,独得山水灵异,气性森严,芳洁迥出尘表……大约森伯之为人,见若面目严冷,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久则淡而弥旨,君子人也。\"该传沿用了前人对武夷岩茶的美称--\"晚甘候\",以拟人化的笔法记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姓甘,名如荠,字森伯。作者巧妙地用了《诗经》中的典故,予武夷岩茶以姓名: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晚甘候》作者匠心独具,为甘甜美味的武夷岩茶取了出典于《诗
经》的尊姓大名,令人解颐生津。传中还把武夷岩茶的\"茶品\"拟人化为\"人品\",赞之曰:\"君子人也!\"足以与周敦称莲花为\"花之君子\"相媲美。
唐代诗人郑谷有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草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人不但高度评价武夷茶,而且说明武夷茶从研膏转为蜡片,且印有飞鹊等装饰图案。值得提及的是,中国第一茶圣陆羽在晚年慕名来到武夷山,写有《武夷山记》,对武夷君的神话传说,表示兴趣,遂记之。虽然此记已佚,但是从其他的书、志的注释中,尚能见到片言段语。该记当是陆羽在晚年蛰居江西上饶时、于《茶经》的成书之后若干年所撰,因此也是《茶经》上未见武夷茶记载的原因之一。为此肯定武夷茶在唐代已有之,且名度很高,深得文人赞赏,引人垂将老矣的陆羽慕名而来。
自唐代孙樵称武夷茶为\"晚甘候\"后,历代多有讴歌其者。宋朝陶谷著《茗录》写道:\"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烈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森伯既是超群的好茶,而要能体会森伯的佳妙之处,非熟练的评茶者寞属。那么,谁是\"森伯\"的知遇者呢?《晚甘候传》云:\"森伯之祖,尝与王肃善。\"于是,
王肃可以肯定是早期与武夷岩茶(森伯之祖)神交的一位雅士了。宋朝叶清臣在《述煮茶小品》中也说:\"王肃癖于茗饮\"这也说明他算得上一们精于品茶的人。南北朝时期,王肃的父亲王奂在南齐任尚书右仆射(中书郎,宰相的助手),很可能得到进贡的武夷岩茶礼品。因此,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据此论证:\"武夷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已初具名度。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叶嘉传》,也是以拟人化手法记述武夷岩茶的一篇佳作。文章把茶树这种嘉木誉为\"叶嘉\",意为\"茶叶嘉美\"。苏轼为之立传,遣诣京师。从《叶嘉传》里,我们又可以推测说武夷茶早在约二千年前的汉朝就可能有之,但由于这篇散文略带虚构成份,且有唐代陆羽(733-804)《茶经》在汉帝之前之误,所以不宜作为信史。至于武夷岩茶早在何时问世?不妨当作\"武夷岩茶之谜\",让今人去考证。在未有确实答案之前,权以范仲淹的诗句:\"武夷仙人自古栽\"作为浪漫的\"定论\"吧!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演变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西湖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西湖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
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西湖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西湖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西湖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西湖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西湖龙井茶分
级质量标准,使西湖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西湖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西湖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西湖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西湖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西湖种茶已千年
说到龙井茶叶有多长历史了,杭州老百姓总是会说:‚莫佬佬辰光了。‛不过,要其说出具体的年份,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个准数儿了。
在《浙江省茶叶志》上,记者找到了有关杭州茶叶的最早记载:‚唐时浙江茶叶运销贸易和饮用之风日盛。?
隋开通大运河后,杭州成了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可见,在唐朝时候,杭州茶叶就通过大运
河运往全国各地了。
不过,那时候的杭州茶叶并不叫龙井茶,而西湖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也不一。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述。直至北宋苏东坡到杭州时,对西湖种茶的历史曾有考证,他认为西湖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东坡此说和《茶经》之记载正相吻合。如以此说推断,西湖种茶最迟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时光飞逝,到了元明年间,杭州茶叶开始在民间颇负盛名。据《嘉靖通志》上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取一旗一枪,尤为珍品。‛至此,‚龙井茶‛三字成了杭州茶叶的代名。明代时,龙井茶已列入全国名茶之列,当时的《五杂俎》中写道:今茶品之上者,罗松也,虎丘也,龙井也。
说到龙井茶发展最快的时期,那就是清朝了,尤其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四访龙井并钦点了‚十八棵御茶树‛后,直接把龙井茶推举为天下名茶之冠。直至今日,龙井茶早已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现代茶故事:歪打正着
北京城里有个茶叶店,店里主要经营茶叶茶具批发皆零售。一老板,俩伙计。 不管谁走进这家店,马上就能感觉到这俩小孩是经过老板精心调教、训练有数的那种,待人接物、投手举足不卑不亢、大大方方,而且反映敏捷,可以这样说,只要您是开茶叶店的,您一定有‚挖‛的想法。也难怪,为了雕凿这一对童男童女,这南方老板也算化了心血费了心思,从见了客人打招呼到察言观色,从发现需求到发掘需求,从尊重选择到引导消费,还有面对客人有可能的发问、发难等种种情况都作过一一的培训练习。比如,老板会经常性的强调‚你们听好了,记住了,如碰上对茶夸夸其谈的主,哪怕他说的已经大错特错了,你们也要虚心地赞同,这时候你们是学生,这叫‘尊重’;如果碰上的是疑问重重的那种,那么你们就应该斩钉截铁地说,哪怕你说错了,那个时候也一定是对的,还要学会自圆其说,这时候你们就是专家,这叫‘服务’。‛然后在他吐沫横飞之时还会不厌其烦地唠叨一句‚懂了吗?一切都要以‘卖货留客’为最终目的和挑战!!!‛除了这些生意门道之外,老板还严格要求他们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如‚手采‛(指茶叶的鲜叶原料是用手工采摘)、‚机采‛(指鲜叶原料是用机器采摘)、‚手绘‛(指瓷器上的图案是用手工描绘)等等等等,平时里童男童
女对这些词语是滚瓜赖熟、张口就来,而且准确无误,这天,却一不小心闹了这么一个笑话。
刚吃过中饭,只见店门口晃悠晃悠进来一大胖子,大包头油亮油亮,一件西装的门襟敞亮得象俩球门柱,中间挺出一个足球场,俩手插在裤兜里,臂弯间夹着一黑色小皮包,标准一东北款爷。童女马上上前招呼,‚大哥中午
好!‛‚好!‛那球也没正眼边上之人,冲着货架就滚了过去,‚大哥今天要配些什么货啊?茶叶还是茶具?‛这都是买卖场上的‚套语‛,一是搭腔,就是‚没话找话‛,二来探探对方的来路,是来批发的还是零买的,‚随便看看。‛‚哦,那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童女迅速很职业地退后一公尺半的距离,尾随着客人,敬候吩咐。那胖子在一套瓷制茶具前停住了脚步,晃了两下大脑袋,手仍然插在裤兜里,问:‚这咋卖啊?‛‚哦,拿货价580。‛‚咋这么贵?‛‚哦,这是手采高温瓷。‛‚啥叫手采啊?‛童女这时反映过来了,‚不好,说错词了,应该是手绘高温瓷。‛,但这绝对是一个不经意的小错误,幸好今儿老板不在,心里想‚轻松搞定‛,回头看了一下一旁在偷乐的童男,便自信地说:‚哦,手彩么……就是手工上彩,彩色的彩。‛嗨,真行,童女偷换了一同音字。‚哦……这个手彩。‛胖子终于侧头看了一眼童女,童女也没脸红,迅速抖出一个微笑,心里在为自己的机灵沾沾自喜。
胖子此时已晃到了茶叶陈列柜前,对着一盒台湾冻顶茶问:‚这冻顶咋卖啊?‛‚哦,大哥,这茶180。‛童男终于忍不住抢着上来交接,一面说一面朝着童女使眼色,心说‚退下退下,今儿你不灵,什么‘手采高温’什么‘手工上彩’,乱七八糟的,好好的生意又给搅横了。‛胖子还是习惯地嚷到:‚啥呀?这儿的茶咋就这么贵呢?‛童男从容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到:‚大哥,不贵,这可是手……。‛不对,这时才是真正该用‚手采‛这词的时候,但刚才被童女用过了,如果我再用一边,那球是不是该问‚你们这里咋的,全是手采啊?‛‚今天真是撞见鬼了,她的失误凭什么让我来编故事啊,嗨,倒霉就这一回了,只有将错就错,怎么着也不能再用‘手采’啊,师傅说过这种情况下错的也是对的,关键在于自圆其说,先园这一场再说吧。‛童男咽了一下口水,调整好呼吸接着说:‚……这是手……绘的台邦茶。‛师傅就教过这俩‚手‛字的词,要换也换不出了。这下胖子是真糊涂了,耷拉着大脑袋问:‚手绘?咋个手绘法啊?‛这时该童女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好戏了,心想:‚哼哼,你自以为是地把我轰下去,我看你怎么收场。‛‚嗯……手绘么,就是……手-工-制-作,价格实惠。‛要不这么苛刻的老板怎么就偏偏选中他俩,真会编!这话是园了,但童男也没有了信心,心想:‚嗨,算了吧,你还是早点走吧,这生意也没法往下做了。‛没想到这时胖
子来劲了,哈哈一笑说:‚中!那就给我装上两箱手绘冻顶。‛
紫砂的起源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 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 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 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 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 [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__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 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 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 石器时代。宜兴是个古老的县,始设县于秦,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的人民就在这里开创了原始陶瓷生产 活动。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七处,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处。古窑址近百处,其 中有汉代窑址三处,六朝窑址三处,隋、唐、五代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二十处,明、清窑址六十多处。 因此民间传说,把越国的范蠡奉为\"宜兴陶瓷创业的祖师\"或\"陶朱公\"是不真实的。
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 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二 公尺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翁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 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二至三公尺,多为瓯窑缸、缶、翁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 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 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所堆积是元未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 1.5公尺,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 约十公尺、宽约一公尺余的龙窑一座,其中
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 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 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大部, 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型分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 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而是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 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他陶土性能,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俗称壶盖、 壶顶)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 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型。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以及壶把上带有小孔 的处理等,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绝非免强而为之的 处女之作。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 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 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
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 的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