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锭模铸.doc

2023-09-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16 模铸钢锭

钢的浇注,就是将在炼钢炉中或炉外精炼所得到的合格钢水,经过钢包(又称盛钢桶)及中间钢包等浇注设备,注入到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钢锭模或结晶器中,使之凝固成钢锭或钢坯。钢锭(坯)是炼钢生产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与冶炼和浇注有直接关系,是炼钢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采用的浇注方法有钢锭模铸钢法(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连铸法)两种,下面主要介绍传统的钢的浇注方法—模铸法。

16.1 模铸法及特点简介

模铸法是将盛钢桶内的钢水注入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钢锭模中,冷凝变成固态钢锭的工艺过程。

模铸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6.1.1 坑铸法和车铸法

根据浇注系统的摆放位置不同,可将模铸法分为坑铸法和车铸法。 坑铸法是将钢锭模摆放在铸坑内的底板上进行浇注,浇注作业全在铸锭跨内进行。此法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因此仅在一些中小型的炼钢车间采用。

车铸法是将钢锭模摆放在铸车的底板上进行浇注的,除在铸锭跨内进行浇注钢液外,其他作业如脱模、整模等均在另外的厂房内进行,从而克服了坑铸法的缺点。但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多,多在大型的炼钢车间采用。

16.1.2 上注法和下注法

根据钢液由钢包注入钢锭模的方式不同,又将模铸法分为上注法和下注法两种。 (1) 上注法

钢液由钢锭模上口直接注入模内的浇注方法,称为上注法。见图16-1所示。上注法每次只能铸一支(或2-4支)钢锭,必需的设备是钢包、钢锭模、保温帽、中注管和底板。

与下注法相比,上注法有如下一些优点和缺点:

1) 优点:铸锭准备工作简单,耐火材料消耗少,钢水收得率高,钢锭成本低;由于耐火材料侵蚀产生的夹杂物少;浇注速度比下注法快,注温可比下注法

低;有利于减少翻皮、缩孔和疏松等钢锭缺陷,钢锭内部质量好。

2) 缺点:一次只能浇注一支(或2~4支)钢锭;开浇时易引起飞溅,造成结疤、皮下气泡等缺陷;容易烧坏钢锭模和底板,钢锭模消耗较高。只适宜大钢锭的浇注。

(2) 下注法

钢液经中注管、汤道从模底进入模内的浇注方法,称为下注法。见图16-2所示。下注

法一次能够铸成数根至数十根钢锭。

1) 优点:能同时浇注若干支钢锭,生产率较高,钢液在模内上升平稳,钢锭表面质量好,有利于钢中气体及夹杂物上浮排出。此法在炼钢钢生产中得到普遍采用。

2) 缺点:铸锭准备工作复杂,耐火材料消耗高,钢液损失多,导致钢锭成本增加;由于钢液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可能使钢中夹杂物增加,钢锭上部钢液温度低,不利于钢液的补缩,使钢液内部质量不如上注法。

在实际生产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浇注方法,应根据钢锭大小、钢钟特点和生产条件等合理选择。如对表面质量要求不严的不锈钢、硅钢、轧制薄板钢等,宜采用下注;对内部质量要求较高的轴承钢、炮弹钢等,宜采用上注,高碳钢宜采用快速上注,低碳钢宜采用下注一般小钢锭适宜下注,沸腾钢适宜下注,半镇静钢适宜上注。

16.2 模铸法的主要设备

模铸法的主要设备包括:钢包、钢锭模、保温帽、中注管和底板等。

16.2.1 钢包

钢包是盛钢水以进行浇注的主要设备。钢包的容积,应足够容纳全部钢水和部分保温用渣液,此外,还应有10%左右的余量,以适应钢水量的波动,确保安全。钢包的结构见图16-3所示。

钢包的内部是上大下小的圆柱形,外壳由钢板焊成,略带锥度,内衬耐火材料。

桶底留有一个镶嵌水口砖用的圆孔(水口),桶壁两侧对称装有耳轴,供吊运、支撑钢包用;桶侧还装有塞棒升降传动机构(一般滑动水口没有),控制水口的开启及其开度大小,从而控制钢流的浇注速度。

在出钢使用前,必须将其烘干并预热到一定温度。

钢包水口的控制系统有两种类型:塞棒水口和滑动水口。

由图16-3可见,塞棒水口控制系统包括塞棒操纵装置、塞棒和水口三部分。浇注钢液时,要求利用塞棒来启闭水口并控制钢流的大小,故要求塞棒头必须严密堵住水口眼。

滑动水口装置主要由上、下水口和上、下滑板组成,图16-4为滑动水口的工作原理。上水口和上滑板均固定在钢包的底壳上,下水口和下滑板则固定在滑动盒中。操作时,通过滑动机构错动两块滑板位置,以此控制水口的启闭程度,从而控制钢流的大小。目前广泛采用的滑动水口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滑动作直线运动;另一类是滑动作旋转运动,也称为放置水口。

近年来,随着钢包精炼和脱气处理等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提高出钢温度和延长钢液在钢包内的停留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塞棒水口已不能适应生产要求,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滑动水口。滑动水口的使用,可以简化盛钢桶的准备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并减少由于塞棒断头等造成的事故,为实现浇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16.2.2 钢锭模

钢锭模是浇注时承受钢液的模子,是使钢液凝固成钢锭的模型。 (1) 钢锭模的结构

钢锭模大多用铸铁铸造而成,其使用寿命波动较大,一般在60-80次。其断面尺寸及开口,取决于钢钟、用途和初轧机能力等,所铸钢锭的单重在几百千克到十几吨之间。

(2) 钢锭模的形状

从钢锭模的纵断面形状来看,有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两种,如图16-5所示。 1) 上大下小、有底、带保温帽的钢锭模,如图16-5(a)所示,适宜于浇注镇静钢,因其上部断面较大并带有保温帽,能使上部钢液冷却凝固得慢些,有利补缩,可避免在锭身产生缩孔,提高钢锭质量。

2) 上小下大、无底、不带保温帽的钢锭模,如图16-5(b)所示,适宜于浇注沸腾钢,因其上小下大便于脱模和钢锭不会产生集中缩孔,有利于提高钢锭质量。一些炼钢车间厂为了简化铸锭生产工序,采用在上小下大的钢锭模内挂装绝热板,用于浇注镇静钢,取得较好效果。

钢锭模的断面形状即决定了钢锭的断面形状,二者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常用方形、扁形断面的钢锭模。

16.2.3 保温帽

(1) 保温帽的作用

保温帽的作用是使钢锭头部长时间处于液态,以便充填钢锭本身因凝固收缩而产生的缩孔,从而得到致密的钢锭。保温帽安装在上大下小的钢锭模的上部。

(2) 保温帽的结构

保温帽由铸铁外壳和耐火保温衬组成。目前大多采用轻质绝缘保温帽,其结构形式有固定式和浮游式两种。保温帽可以制成整体,也可以由数块绝热板装配成保温帽。绝热板一般由粉状耐火骨料(如石英砂、氧化铝粉)、纤维材料(如纸渣或矿棉)和黏结剂(如纸浆、树脂)经配制加工成型而得。

为了取得更好的补缩效果,有的还在浇注快结束时,往保温帽内加入发热剂,减少钢锭顶部钢液的热损失,以更好地发挥保温帽的补缩作用,提高钢锭质量,从而提高钢材质量和成材率。

16.2.4 中注管

在采用下注法时,中注管的作用是将从钢包水口流下的钢液引入分流砖、流钢砖而流入各个钢锭模内。中注管由铸铁外(铁)壳、漏斗砖和中注管砖组成。

16.2.5 底板

底板又称底盘或锭盘。上注法底板的作用是承托钢锭模,其表面无沟槽;下注法的底板铸有下凹的沟槽,槽内砌分流砖和流钢砖。底板由铸铁铸成,按底板沟槽的形状可分为树枝形底板和放射形底板,前者用于浇注支数较多而单重较小的钢锭,后者用于浇注支数较少而单重较大的钢锭。

16.3 模铸浇注工艺

模铸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生产准备、钢液浇注、钢锭冷却和退火三个环节。

16.3.1 浇注准备

浇注准备主要包括:

(1) 浇钢前将钢包清理干净并烘烤好。

(2) 根据钢种要求选择好合适的水口,安装时要使水口孔垂直,塞棒与水口接触紧密,控制机构灵活好用。使用滑动水口要保证滑板之间严密无缝隙且活动良好。

(3) 底板与中注管的修砌要平整、严密,汤道砖内清洁无杂物。 (4) 仔细检查钢锭模,有严重裂纹的不能使用。 (5) 钢锭模在底板上摆放位置要正确且平稳。 (6) 安装好保温帽或挂板。

上述一切准备好后,即可等待浇注。

16.3.2 钢液浇注

进行钢液浇注应首先使钢液镇静,并控制注温、注速。 (1) 钢液在钢包内镇静从出钢完毕到开始浇注,钢液在钢包内静置的时间,称为镇静时间。

(2) 浇注时钢水温度和浇注速度(注速)是浇注工艺的两个基本参数,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合适的注温应能保证浇完最后一盘钢锭时,模内钢水仍具有等于或高于钢种的液相线温度,使钢水在模内能流动,一般波动在80~120℃之间。

注速指单位时间内注入锭模的钢液量(重量注速,kg/min),或指单位时间内锭模内钢液面上升的速度(浇注线速度,mm/min)。通常采用后一种方法。

注速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注温、浇注方法和钢种特点,其一般原则是:高温慢注,低温快注;上注快注,下注慢注;裂纹倾向性大的钢种慢注;含易氧化元素的钢种快注。

16.3.3 钢锭的冷却和退火

浇注完毕后,应将钢锭模和钢锭静置一定时间,以待钢液在钢锭模内凝固。凝固后的钢锭温度仍然很高。对于普通镇静钢钢锭,当其完全凝固后即可脱模。但对于某些碳素钢或合金钢钢锭,若凝固后的冷却太快,将因内外冷却速度相差悬殊,在钢锭内部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而引起开裂。因此,钢锭完全凝固后,尚需根据钢种特点,采取缓冷或退火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钢锭的内应力,使钢锭的组织及成分均匀化钢锭的冷却方法,一般可分为模冷、坑冷和热送等几种。

16.4 钢锭结构

16.4.1 镇静钢钢锭结构

镇静钢是完全脱氧钢,钢液在凝固过程中不析出CO气体,在模内平静地凝固。因此,钢锭组织致密,无分散气泡,成分比较均匀,轧成的钢板具有良好、均匀的机械性能。所以对机械性能要求较高和较稳定的合

金钢和高、中碳钢及部分低合金钢,都冶炼成镇静钢。但镇静钢钢锭头部有缩孔,开坯时切头损失大,成材率低;脱氧剂消耗多,多采用保温帽的钢锭模,耐火材料消耗增加,钢锭成本高。

典型镇静钢钢锭结构的纵剖面如图16-6所示。

其主要结构组织由表到里分别为:钢锭表面的细小等轴晶带、柱状晶带、锭心粗大等轴晶带、沉积带及缩孔等。

16.4.2 沸腾钢钢锭结构

沸腾钢是脱氧不完全的钢,钢水中的含氧量高于与碳平衡的含量,在浇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结晶的进行,[C]和[O]在凝固前沿发生液析和浓聚,并进行反应,产生大量CO气体,引起模内钢水沸腾,故称这种钢为沸腾钢。

沸腾钢钢锭结构也是由细小等轴晶、柱状晶及粗大等轴晶等组成。但有与镇静钢不同的特点。典型沸腾钢钢锭的纵剖面结构见图16-7所示。按气泡分布规律可将其分为坚壳带、蜂窝气泡带、中间坚固带、二次气泡带及锭心等几个结构带。

16.4.3 半镇静钢钢锭结构

半镇静钢是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的钢种。钢锭中气泡的容积与钢液凝固收缩的体积大致相等,不至于出现明显的缩孔和上涨,因此,又称为平衡钢。半镇静钢兼有镇静钢和沸腾钢的优点,使它的生产和使用得到迅速发展。半镇静钢的钢锭结构也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但有多种类型,大体上可分为3种,见图16-8。

(1) 偏镇静型 用锰铁、硅铁合金和铝在盛钢桶内进行脱氧,脱氧程度应使钢液在浇注过程中基本一不发生[C]-[O]反应,不产生沸腾。见图16-8(a)所示。

(2)偏沸腾型

用锰铁和硅锰合金在盛钢桶内进行脱氧,有意控制脱氧不足,没有缩孔,头部稍有上涨,钢锭表面层自下而上分布着蜂窝气泡带,见图16-8(d)所示,质量接近于镇静钢。

(3) 中间型

中间型即所谓正常结构的平衡钢,如图16-8(b)、(c)所示。钢锭内的气泡基本上抵消

了钢液的凝固收缩,故头部没有缩孔或缩孔很小。

16.5 钢锭常见缺陷

16.5.1 镇静钢钢锭常见缺陷

镇静钢钢锭的主要缺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面缺陷,一类是内部缺陷。属于表面缺陷的有:裂纹、结疤、重皮、气泡、翻皮、截痕等;属于内部缺陷的有:缩孔、疏松、偏析、夹杂、白点、内裂等。

镇静钢钢锭的主要缺陷、成因及防止措施,见表16-1所示。

表16-1 镇静钢钢锭的主要缺陷、成因及防止措施

缺陷名称 裂纹 凹坑 表面夹杂 翻皮结疤 皮下气泡 截痕 缩孔 疏松 发纹 白点 轧后特征 严重裂纹 局部分层 夹杂分层 裂纹局部分层 纵裂纹角部裂纹 裂纹 严重内裂 内裂纹 沿轧制方向出现细长的裂纹 内部微裂纹 缺陷成因 锭模设计不合理;脱模过旱 钢锭模内壁不平,保护渣性能不佳 注温注速低;清洁工作不好;耐火材料质量差,锭模内壁不良 模内钢液面氧化膜裸露、注泫注入偏心等引起飞溅;浇注初期冷溅 脱氧不良;注速过慢;添加物或涂料潮湿;钢中气体含量过高 浇注中断事故;低温低速浇注 锭模设计不合理;注速过快,注温不合适,补注不良 粗大树枝晶间搭桥,使某些空间得不到补缩;有气体或夹杂物存在 钢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过高 钢中含氢量过高 防止或养活缺陷措施 改进锭模设计;防止脱模过快;不用高温锭模 注意清理模壁,选用合适的保护渣 合适的浇注制度;改进锭模管理,做好清洁;工作改进耐火材料质量 合适的液面保护剂;正确的浇注操作;用防油筒 正确脱氧;对添加剂和涂料进行烘烤;控制合适注速;降低钢中气体含量 防止各种浇注事故;采用合适的浇注工艺 改进锭模设计,高宽比适当;正确补注操作;采用合适的绝热板、防缩剂等 良好补注,采取加速结晶措施,养活钢中气体和夹杂 降低钢中气体和夹杂物含量 使炉料干燥,改进冶炼工艺;采用真空处理、氩气搅拌等措施 16.5.2 沸腾钢钢锭主要缺陷

沸腾钢钢锭的主要缺陷有:由于坚壳带过薄造成的钢锭表面气泡暴露或气沟;钢锭头部 上涨和下陷;以及分层、结疤、偏析等。

沸腾钢钢锭的主要缺陷及其成因、防止措施等,见表16-2.

表16-2 沸腾钢钢锭的主要缺陷及其成因、防止措施

缺陷名称 气泡暴露或坚壳带气沟 上涨 下陷 分层 结疤 轧后特征 表面裂纹或海绵面 夹杂分层 夹杂分层 钢板<1mm的夹层,局部开裂 分层面 缺陷成因 注温过高或过低,模内沸腾不好 模内沸腾微弱,温度偏低 钢水过氧化,模内沸腾剧烈,注速过快 钢锭头部硫化物含量较高;尾部含有大型氧化物夹杂 注流中心偏斜,注流发散,钢水剧烈沸腾飞溅 防止或减少措施 控制好注温,钢水含氧量合适 控制好钢水氧化性,封顶时间合适 控制好钢水氧化性,封顶时间合适 降低钢中硫及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合适的注温注意注速,及钢水氧化性 正确的浇注操作,防止钢水过分氧化,做好清洁工作 16.5.3 半镇静钢钢锭主要缺陷

半镇静钢钢锭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种:

(1) 缩孔。生成的气泡体积小,不足以抵消钢液凝固收缩量而产生的缩孔。

(2) 偏析。半镇静钢在浇注过程中沸腾微弱,注完后又很快停止沸腾,因此其偏析程度比沸腾钢小得多,但仍比镇静钢偏析大。

(3) 轧后流渣。钢锭在初轧开坯后,头部钢坯切断口的中心流出低熔点熔融物叫流渣。这种钢坯如在初轧时未将流渣流尽,送大型轧钢厂轧制则容易出现分层缺陷。流渣主要是注速慢、浇注过程中锭模内出现结膜产生翻皮裹入钢内所致。

16.5.4 钢锭的检查与精整

(1) 钢锭的检查

钢送往加工工序(如开坯轧制前的加热等),应检查其表面质量,并须对有表面缺陷的钢锭进行适当的修整。

(2) 钢锭的精整

对于表面夹杂、结疤、裂纹和凹坑等缺陷不严重的钢锭,一般用风铲或火焰清理;对于硬度和韧性大的钢种,用砂轮打磨。用砂轮清理时,要防止产生局部过热现象,以免重新产

生裂纹;含Cr、Ni、Ti、Al等元素较多、液态时黏度较大的钢种,可在车床上剥去钢锭表皮,以清除表面缺陷和查明皮下裂纹;对于布氏硬度(HB)值大于265的钢种,剥皮前应进行软化退火。

热送钢锭时,加工前无法对钢锭进行检查和精整,则应在加工之后对钢坯进行检查,包括低倍组织检验、机械性能试验等。

16.6 模铸工艺的发展

随着钢铁冶炼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连铸技术的发展,模铸工艺已逐渐被连铸工艺所取代,如板材、线材等模铸工艺无论是成本质量都已无法与连铸相竞争,但对一些特殊的钢种如大型的锻造件、要求一定压缩比的钢材、小批量的特种钢等还必须采用模铸工艺生产。在连铸工艺快速发发展的同时,模铸工艺也引入一些如真空无氧化浇注等先进技术,使模铸工艺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钢的浇注,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2. 什么是上注法,什么是下注法? 3. 上注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 模铸法的主要设备有哪几种?

5. 钢锭模的纵断面开头和横断面开头各有哪些,钢厂通常采用哪些类型? 6. 保温帽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7. 何谓钢液浇注温度、浇注速度? 8. 典型镇静钢钢锭纵剖面结构如何? 9. 典型沸腾钢钢锭纵剖面结构如何? 10. 镇静钢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11.沸腾钢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