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
2020-02-1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校园XinXiaoYuan院校建设关于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伍德雁陈胜华广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指出其是一个多并且是一个新生事物,从而导致了大专院校学科交叉的专业,物联网专业定位的困惑。分析了物联网专业定位的重要性,提出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时应该考虑办学层次、区域经济、专业背景等因素并且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以期对研究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专业定位;高职教育关键词:物联网;前言一、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sthon教授首先提出。2005年底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定义“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借助RFID、GPS等信息传感技术,通过因特网实现物物互联的分布式网络,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因特网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各国政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府非常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04年日本政府提出u-Japan构“Anytime,想,规划将日本建设成Anywhere,Anything,Anyone”在网的信息化社会。同年,韩国政府制定了u-Korea战略,旨在网络化,以此促进韩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把所有资源数字化、革。2009年8月,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的梦想。2010年9发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布,物联网被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受到政府和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与人才的储备是分不开的,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物联网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7月,教育部正式把物联网列入大专院校的专业目录。全国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专业,其中包括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二、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的重要性其物联网行业实质上是一个技术创新型的集成应用行业,涵盖内容广泛,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行业,涵盖电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传感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器技术等专业技术。同时,物联网又被应用到多个行业中去,包智能家居、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括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康等多个领域。面面俱到并不是好事,大而全但从学校培养人才角度看,南宁530007)导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样样皆伴随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粗而浅,懂,但样样不精。这样的毕业生必然达不到物联网行业对人才所以,各高职院校成功申报物联网专业后,面临着共同的要求。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实的课题:物联网专业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就是物联网专业应该如何验室建设标准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定位。三、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应该思考的问题1.高职办学层次需要准专业定位首先要解决的是层次的定位。也就是说,确分析自身所处位置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白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知识深度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职教育以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明确提出,与本科教育的理论为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实践为辅不同,高职教育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理论以够用为度。物联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应用领域,但也因此面网的行业特色为高职物联网专业提供了用武之地,临着专业定位的问题。因为本科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相对高职院校要早一些,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以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作为蓝本,加入高职的实践课程。这样构建出来的课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必然脱离市场程体系没有体现高职的特色,应该充分考虑高职的办需要。所以,在研究物联网专业定位时,学层次,不要盲目堆砌理论,必须紧密结合物联网行业的特点,为物联网一线应用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才。2.专业开设背景如前所述,物联网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如电专业。物联网使用的很多技术都是其他专业成熟的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传感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多数学校的物联网专业都依托于电子类专器技术等。所以,业、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由这些老专业发展而来。物联网专业的开设和发展需要很多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一切从新开始,无论从师资还是实验实件,如果脱离现有基础,训等条件上都是不现实的。原来的老专业经过长时间的成长、发展,已经有了成熟的办学基础。而且,老专业普遍具有自己的,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教研教改类项目“物联网专业定位研究”(2013)JG013。陈胜华作者简介:伍德雁(1975—),男,工程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讲师;(1979—),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讲师。·76·2014年3月总第309期办学特色,这是一个专业发展壮大的必需条件。在研究物联网专业定位时,应该充分考虑专业开设背景。新专业依托老专业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的办学基础和借鉴老专业的办学特色,果。过份依赖现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陷入另外一个误区,自我学习、科办学条件,以致因人设课、因地制宜。要通过进修、要不断探索适合物研实践等手段提高教师的物联网知识水平,联网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3.区域经济国务院指出,高职教育必须服务区域经济。不同的省份,不发展态势各同的地区,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所以,物联网专业异,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各有不同。行业特色,找准切入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特色、研究物联网专业定位时,应该对本区域经济和物联网行业(行业)经济,这有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区域些渠道包括:(1)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比较典型的有国务院的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的物联五年计划、各地方政府的五年计划、网规划等。物联网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仔细研读这些物联网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准确把握全国物联网的布局和区域物联网发展重点。(2)全国以及区域性物联网行业会议。通过接触与会的会获取大量行业经济和区域行业专家和有影响力的企业代表,经济信息。(3)走访物联网企业。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了解行业(4)发展情况,包括适合高职毕业生的就位岗位等宝贵信息。其他渠道,如聘请专家、企业到校指导等。只有深入了解区域行业经济,专业定位方能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只有与行业结合,主做出特色。动适应区域经济,专业才能做细做精,4.前瞻性眼光近几年,由于经济以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普遍存高职这类技术应用型教育尤在着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的问题,为突出。所以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都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教学参考文献:院校建设内容的改革,以期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紧跟技术发展态势。但是,对于物联网专业来说,仅仅做到不落后当前技术水平是不从原始的软盘到机械够的。IT行业本身就是高速发展的行业,式硬盘到U盘到今天的大容量SSD,从单机到网络到今天的云计算,都不过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物联网作为IT技术的新生分支,发展尤其迅速。所以,在研究物联网专业定位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眼光,除关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外,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几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结束语四、因特网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代表着物联网是继计算机、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2010年,我国政府把物联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列入大专院校的专业目录。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可遵循的标准。物联网专业定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成立位是各大专院校值得大力研究的课题。笔者阅读了了“物联网专业定位研究”课题组,作为课题成员,参考了同类院校物物联网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大量相关的文献,撰联网专业的发展经验,对物联网专业定位有了粗浅的认识,考虑不周写此文,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文中有认识不深、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批评指正。[1]顾卫杰,王云良.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82-183.[2]杜雪峰.浅谈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J].三门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43-44,48.[3]邱志宏,谢翠兰,黄力.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思路[J].大众科技,2011(6):156-157.顾家强.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4]刘锦,2013(4):114-117.(上接第75页)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高职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3.更新与创新教育模式第教育模式的更新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二是要具备一,德育观念的创新。就不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要始终牢记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第二,德育方法的创新。德育方法的创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践法,可利用教学实也可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校园举行各种知识性、技能性竞赛。二是网络教育法,建立内网和外网进行双向教育。如通过建立德育教育交流群、红色网站、心理咨询或者各种类型的贴吧等形式来充实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展德育的方法和手段。4.抓好社会舆论主阵地工作国家和相关部门有必要对网络和媒体的不良信息进行封杀和限制。2013年,国家就对各大电视台的选秀与相亲节目做了很多限制与规范,这对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一以此正确地引导与教育学生做人些网络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做事的标准与原则。总之,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以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深化和我们应始终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配合适宜的德育模式,使高职院校的德拓展德育工作的内涵,育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化和常态化。参考文献:[1]伦红梅.知非明理,德育为先———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5).[2]韩东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河南农业,2008(8).[3]邹丹蓉.谈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