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植物营养元素缺失症状及原因

2023-03-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番茄脐腐病

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

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面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

病因:此病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后,植株

处于生育旺盛阶段。遇干旱,特别是大棚栽培的,为预防灰霉病或菌核病的发生,采取降湿栽培措施,当叶片蒸腾需消耗大量水分,导致果实,特别是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造成果实内部水分失调,果实的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也因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氮营养过剩,植株生长过旺,使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和硼,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引起脐腐病的。有时沿江的砂壤土,因土壤含盐量较高,也易引发缺钙的生理障害,一般在土壤中硼的含量低于0.5ml/L,或果实中钙的含量若低于0.2%,均易引发脐腐病的发生。

此病喜高温、干旱环境。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5~9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座果后1个月。

偏施氮肥、土壤有机质少、土壤干燥、土壤含盐量高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番茄开花结果期高干旱天气多的年份危害重

白菜干烧心

白菜干烧心也称夹皮烂,外观上无异常,但内部球叶变质,不能食用,消费者损失大。由于根系功能失调或其他原因,不能将钙素输送到正在生长的叶尖部,从而引起生理性障碍。土壤中活性锰的严重缺乏也能引起。

症状识别:多以莲座期出现,心叶边缘干枯,向内卷缩,生长受抑制。结球初期叶边缘呈水浸状,后变黄色半透明至黄褐色焦枯,结球后外表无异常。剖视内部中间3-4层球叶上部呈暗褐色水渍纸状。本病叶片腐烂,有酸败味,短缩茎和维管束正常,可与软腐病和其他病害相区别。

发病条件 盐碱地,浇工业污水,施用硫酸铵、碳酸铵过多,或施用不匀引起烧根,蹲苗时间过长,土壤缺水等均易引起干烧心。

苹果苦痘病

苹果苹果苦痘病又称苦陷病,是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表现在果实上。症状在果实近成熟时开始出现,贮藏期继续发展。病斑多发生在近果顶处,即靠近萼红色品种苦痘病红褐色病斑洼的部分,靠果柄一端则较少发生。病部果皮下的果肉先发生病变,产生褐色病斑,外部颜色深,在红色品种上现暗紫红色斑,在绿色品种上现深绿色斑,在青色品种上形成灰褐色斑。后期病的部位果肉干缩,表皮坏死,会显现出凹陷的褐斑,深达果肉2~3毫米,有苦味。轻病果上一般有3~5个病斑,重的60~80个,遍布果面。

发病原因:苹果苦痘病主要是因为树体生理性缺钙引起的,修剪过重,偏施、晚施氮肥,树体过旺及肥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果实生长期降雨量大,浇水过多,都易加重病害发生。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主要与果实中的氮、钙含量及其比例有关。苹果内钙离子浓度低于110ppm,呼吸率增高,原生质及液泡膜崩解,表皮组织细胞下的薄壁细胞变成网状,致果实内部组织松软,甚至果肉出现褐点,外部现凹陷斑。苹果内钙离子浓度高于110ppm时,呼吸稳定,蛋白质及核酸合成率增高,果实表现正常。果实内氮钙比等于10时不发病,氮钙比大于10时发生苦痘病,达到30时则严重发病。

症状:在苹果近成熟时开始出现症状,贮藏期继续发展。病斑多发生在靠近萼凹的部分,而靠近果肩处

则较少发生。病部果皮下的果肉先发生病变,而后果皮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圆形斑点。这种斑点,在绿色或黄色品种上呈浓绿色,在红色品种上则呈暗红色,而且病斑稍凹陷。后期病的部位果肉干缩,表皮坏死,会显现出凹陷的褐斑,深达果肉2—3毫米,有苦味。轻病果上一般有3—5个病斑,重的60—80个,遍布果面。

水稻胡麻叶斑病

水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属真菌病害,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一般由于缺肥缺

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解放前为国内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解放后,随着水稻生产施肥水平的提高,危害已日益减轻

症状识别: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尤以叶片最为普遍。芽期发病,芽鞘变

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上染病 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枝梗发病,病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瘪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病易与稻瘟病相混淆,其病斑的两端无坏死线,是与稻瘟病的重要区别。

玉米白苗病

在玉米生产田中,苗期常出现“白苗”,这是缺锌症状,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称之为“白花叶病”。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10―15天后,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似“白苗”。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小,节间短,叶枕重叠,心叶生长迟缓,看上去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拔节后,逐渐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呈“花叶”,基部重新变白,半透明,抽雄后自下而上呈“花叶”状,发育受阻,抽雄和吐丝都比正常植株晚2―3天或3―4天,空秆率高,果穗秃尖,上不满,上不成,产量大降。

苹果黄叶病

苹果黄叶病又名黄化病或缺铁失绿病,是由于缺少铁素引起的生理病害。在陕西果园普遍发生。从新梢的幼嫩叶片开始,叶肉先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后期全叶变成黄白色,叶绿焦枯,最后全叶枯死、早落。

发病原因及规律:盐碱土或石灰质过多的土壤容易发生黄叶病,特别是碱性土壤水分过多时发病严重。果树生长旺盛,遇持续干旱,土壤含盐量过高,发病严重。进入雨季后黄叶病减轻或消失。地下水位高,低洼地及重粘土质的果园容易发病。用东北山荆子(山定子)作砧木,在盐碱地区黄化病严重

苹果树小叶病

又称缺锌症。各地果园发生较普遍。

症状 病树呈点片或成行分布,春季发芽晚于健树。展叶后,顶梢叶片簇生,枝中下部光秃。叶片边缘上卷、脆硬,呈柳叶状。有的叶脉绿色,但脉间黄色。新梢节间短,病枝易枯死。花少而小,果小畸形。老病树几乎全是小叶,树冠空膛,产量很低.

病原 此病由缺乏锌素引起,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特点:当果园施有机肥少,砂质土壤或碱性土,锌素供应不足时,果树生长素和酶系统的活动受阻,造成叶片黄化,出现小叶、簇叶现象。

果树黄化病

为植物的一种病征。指茎叶的一部或全部退绿,而出现黄化或黄绿化的现象

该病病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多发生于北方地区栽培喜酸性花卉如杜鹃、栀子、八仙花、茉莉等时新叶发黄,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此外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