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2-03-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调查 · 丽水农业科技2005年第3期 浅谈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严 芳 朱锡龙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23000 中国是一个渔业养殖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 国、新加坡等较为发达,而我国则以香港、广东等地发 来,我国渔业生产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连续十 展较好。目前国内以广州、北京、天津和上海地区的热 四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 带观赏鱼发展最快,而浙江省则属起步阶段,品种较 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为单一,中高档品种较少,多数以转手销售为主。 家庭、社交等场所以饲养观赏鱼作为一种休闲文化越 2 观赏鱼养殖的存在的问题 来越普遍,休闲、观赏渔业也就成为发展我国渔业的 2.1 观赏鱼的特色问题我国观赏鱼市场虽然很 新领域。世界的鱼类有5万种左右,其中具有观赏价 活跃,但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成规模,市场竞争力不 值的达数千种,已被普遍利用的则在500种左右。观 强。观赏鱼一定要有观赏价值,要有特点和特色,应该 赏鱼绝大部分是淡水种类,海水观赏鱼只占观赏鱼总 开发出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水生动物。 数的10%— %,加上饲养海水观赏鱼难度大,所以市 2.2 观赏鱼的育种、管理技术问题我国观赏鱼年 场上常见的观赏鱼,几乎都是淡水品种。其中金鱼是 出口量不到全世界的1/10,这与档次低,体形、色泽 人们观赏鱼就会联想到,该鱼产于我国,而且已有悠 没有特色有关。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育种、先进 久的饲养历史,1596年,张谦德已著有《朱砂鱼谱》阐 的饲料配方、有效的药物防病和水质管理技术。 述金鱼。至清朝中后期,我国家养金鱼观赏达到历史 2.3 行业组织问题 目前我国观赏鱼生产领域最 上的鼎盛时期。欧洲大约于18世纪才掀起饲养观赏 大的问题就是生产者缺乏协调和保护。一是协调生产 鱼的热潮。如今,饲养观赏鱼已成为全球性一种文化 者之间的生产品种和配额;二是协调对外供给和价 休闲的时尚。 格;三是提供广泛的配套服务。 1 我国观赏鱼的现状 3 我国观赏鱼市场前景及采取措施 观赏鱼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 3.1 改变人民观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 鱼、淡水生物、海洋生物。而周前在淡水中养殖的主要 提高,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观赏鱼的养殖也 是前三大类。目前国内养殖金鱼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 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就笔者调查来看,我国的一般 是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天津、扬州、徐州、福州等, 老百姓目前还只是养一些比较容易养且价格比较便 上海有上千家,广州和福州均有数千家,而杭州以余 宜的金鱼等品种,像一些热带观赏鱼类仍然不敢冒然 杭区和萧山区为主,余杭区仓前已养面积超过300 饲养。 亩,年产观赏金鱼1000多万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3.2 加强新品种的开发 积极引进具有推广前景 益,已成为省内乃至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观赏鱼养殖 -的名贵观赏鱼如优质锦鲤、龙鱼、热带观赏鱼与海水 基地。我国目前锦鲤养殖较为发达的是广东,其次上 观赏鱼,另外还要开发出我国现有的名优品种,着重 海、福建、江苏、四川、北京、天津等地区均有锦鲤的规 提纯复壮那些性能稳定、市场行情好的品种,并运用 模化养殖,成为出口和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浙江的 生物学、遗传基因学等手段,开发出优良新品种,增加 杭州、温州、宁波等也在兴起养殖,但起步较晚,并缺 观赏鱼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上的竞争力。 少精品。世界上热带鱼的养殖以印尼、马来西亚、泰 3.3 规范市场 目前我国观赏鱼市场较混乱,各企 l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丽水农业科技2005年第3期 调查与分析· 浅谈景宁县旱粮生产现状 与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 4.13万t(马铃薯3.05万t),比上年3.38万t(马铃薯 物结构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旱粮生产又被 2.44万t)增0.75万t,增长22.1%。 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畲乡,发 2 旱粮生产的主要特点 展旱粮生产既是稳定粮食总量,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 2.1 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途径,也是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在省农作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从 l 旱粮生产的基本概况 我县地处浙南山区,有山地面积244万亩,其中 省内、外引进了30多个“名、特、优”新品种,积极开展 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应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良 耕地10.27万亩,幼龄“四园”5.4万亩。境内年降雨 种。目前马铃薯一“东农303”、“鲁引1号”、“中薯5 量丰富,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十分有利于发展旱 号”等,春大豆一“引豆4号’ 、“台292”、“萧农越秀” 粮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旱粮生产由于没有引起 等,甘薯一“浙薯13”、“迷你甘薯”等,蚕豌豆一“中豌 足够的重视,投入少,效益低,发展相当缓慢。自上世 4号”、“中豌6号”等已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加快了旱 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始,我县将发展旱粮生产作为实现 杂粮品种的更新步伐。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并得到了 2.2 推广节本增效技术 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旱粮 我县地处山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低悬 生产。近几年来,我们狠抓省财政支农新技术示范项 殊大(低的只有80m,高的在lO00m以上),立体气候 目和丰收计划的实施,积极推广旱杂粮新品种和种植 明显。我们在渤海、陈村等低海拔乡镇利用春季回温 新技术,发展旱杂粮鲜食栽培,开发小宗杂粮,逐年扩 早的优势,积极发展马铃薯、春大豆的地膜和小拱棚 大旱杂粮的种植面积。2004年全县旱杂粮面积为 双膜覆盖促早栽培;在大际、景南等高海拔乡镇利用 9.86万亩,其中蚕豌豆0.46万亩,马铃薯3.34万 夏季无酷暑的优势,发展反季节栽培和延后栽培,同 亩,甘薯2.61万亩,玉米0.84万亩,大豆2.1万亩, 时大力推广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和番薯无 绿豆、红小豆、荞麦等小杂粮0.51万亩。种植面积比 公害化栽培。这些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由于符合市 上年的9.19万亩增加0.67万亩,增长7.3%,总产量 场需求,产品销路好且价格高,种植效益相当明显,一 业在信息上相互保密,在价格上竞相压价,在市场上 良好,气候温和,这对发展观赏鱼产业十分有利,而且 各自垄断,这些状况极不利于我国观赏鱼市场健康发 历史上苏杭地区是观赏鱼养殖的发祥地。我们抓住这 展。因此,加速规范市场管理是当务之急。必须通过有 协调、加强管理,确保市场运行良好。 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优势和 关专业协会(学会)如中国观赏鱼研究会等机构统一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中高档淡水 观赏鱼的养殖,既可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有特色的观赏鱼 也可增强我国的淡水观赏鱼的国际竞争力,打入国际 的养殖,尤其是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地区,四 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出口创汇。 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资源充足,水质、土质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