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污水管网项目建议书

2020-11-11 来源:好走旅游网


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

项目建议书

2011年4月

工 程 名 称 :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

工程负责人:

参 加 人 员 :XXXX XXXXXX XXXXXX

(给排水)(给排水)前 言

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km2,东与观胜镇相邻,南与锦江乡、公议乡接壤;西邻怀远镇、北靠上元乡和都江堰市的安龙乡。全镇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

XX镇污水处理厂位于石梯村段西河北岸,城镇主要干道有排水管沟,部分为明沟排水,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制。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为自流排放。生活污水滥排滥放,污水四溢;居民多使用无防渗厕所,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给XX镇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修建XX镇污水管网工程,解决XX镇排水系统问题成为XX镇人民关注的焦点。

XX镇污水管网工程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XX镇的水环境状况,树立XX市XX镇的良好形象,还将吸引国内外更多企业前来投资。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1 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 ............................ 1 1.2 编制依据 ............................................ 1 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1 1.2.2 采用编制资料 .................................... 1 1.3 编制范围 ............................................ 2 1.4 编制年限 ............................................ 2 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 .................................. 2 1.5.1 城镇概况 ........................................ 2 1.5.2 自然条件 ........................................ 2 1.5.3 社会经济 ........................................ 2 1.5.4 公共设施 ........................................ 3 1.5.5 基础设施 ........................................ 4 1.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 .................................... 5 1.7 排水工程规划 ........................................ 5 1.7.1 排水体制 ........................................ 5 1.7.2 污水工程规划 .................................... 5 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5

第二章 设计概要 ........................................... 7 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 ................................ 7 2.1.1 污水量计算 ...................................... 7 2.1.2 工程规模 ........................................ 9 2.1.3 排水体制选择 .................................... 9 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 ................................... 12 2.2.1 服务面积 ....................................... 12 2.2.2 管网规模 ....................................... 12 2.2.3 布置原则 ....................................... 12 2.2.4 管道布置走向 ................................... 13 2.2.5 管材与接口 ..................................... 13 2.2.6 管道基础 ....................................... 16 2.2.7 管道埋深 ....................................... 16 2.2.8 附属构筑物 ..................................... 16 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 ................................. 16 2.2.10 道路恢复 ...................................... 17 第三章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 ................................ 18 3.1 人员编制 ........................................... 18 3.2 建设进度 ........................................... 18 第四章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 .......................... 19

4.1 设计依据 ........................................... 19 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19 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19 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 21 4.2.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22 4.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 22 4.4 消防 ............................................... 23 第五章 下阶段设计要求 .................................... 24 5.1 需确定的主要问题 ................................... 24 5.2 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和要求 ......................... 24 第六章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25 6.1 编制说明 ........................................... 25 6.2 编制依据 ........................................... 25

第一章 概 述

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

工程名称: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 业主单位:

建设地点:XX市XX镇

1.2 编制依据

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市政工程公用技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 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法律、规程、规范及标准。 1.2.2 采用编制资料

1、《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6~2020),四川省蓝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2、水质、水量资料及相关基础资料。

1.3 编制范围

XX镇场镇内污水管网设计。

1.4 编制年限

编制年限:2011~2020年。

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

1.5.1 城镇概况

XX市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

km2。全镇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 2003年底全镇总

人口为208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3人。 1.5.2 自然条件

XX镇地势西高东低,相差2m左右。中间有一梗界,西北海拔594m,东南最低海拔570m,高差24m,平均坡降3‰。土壤多为冲积泥沙土,沿河边为砂土,南部为下湿槽田土。XX镇属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雨量1002mm;平均日照1158.8h,风力一般3~4级,夏季风力较强,可达6级,无霜期为284d。镇域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川芎、油类、蔬菜、食用菌等,商品农业有水果、花生,农民普遍饲养家禽,以养猪为主,兼养牛、鸡、鸭。 1.5.3 社会经济

2003年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52320万元,农业增加值3432万元,占总值的6.56%,工业增加值44495万元,占总值的85.04%,第三产业增加值4393万元,占总值8.40%。因此,XX镇经济结构处于二、三、一模式。全口径财政收入111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475元。

农业,在XX镇仍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其它农副产业,镇域内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薯芋。2003年粮食总产量25119吨,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类、川芎、食用菌为主,食用菌总产量20万袋。 商品农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以水果、水产、花卉为主,其中布朗李种植面积达1000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500亩,尤以清溪村的兰花种植最为有名。在平安村和红瓦村有两个大型养殖基地,分别为七环猪养殖场和聚源奶牛养殖场,生猪出栏489头,年产牛奶2250吨。

工业,XX镇铸造、土陶、砖瓦、石灰生产历史长远,久负盛名。素有铸造之乡,陶瓷之乡的美称。水泥预制品,机械化工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项目。全镇有各类企业51家,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四川川建管道有限公司占地180亩,职工285人,年产值1.2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土陶业以古建琉璃瓦厂和坩埚厂为龙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土陶系列制品。水泥制品包括预制构件、涵洞、彩砖等。化学产品以建新防水材料、低毒农药为代表,属安全、环保产品。另外还有木器加工厂,生产铁木椅、教学设备、家具、装饰材料等,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495万元。

三产业,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城镇建设的加强,XX镇的商业、服务业出现了非常兴旺的景象。在镇区形成了五大市场,木材市场、建材市场、蔬菜市场、服装市场、牲畜市场,还有长达一公里的陶瓷一条街,镇区的八条街上,商店林立,百业兴旺,生产及生活日用品齐全。2003年底,三产业增加值4393万元。 1.5.4 公共设施

XX镇是原区公所所在地,乡镇合署的地方,所以镇区内社会设施比

较完善,有中学,有中心小学二所,有卫生院二座,影剧院、文化站、科技站、庄稼医院、体育场各一所,四川省的荣军疗养院也建在城镇内。在各行政村,特别是村委会所在地均有医疗点、商店等,有5个行政村设有小学、幼儿园。 1.5.5 基础设施

1、交通设施

镇域主要对外交通有怀华路,路基宽33米,为二级水泥路;元安路,路基宽6米,为四级沥青路;以及街安路、元中路、元三路,路基宽分别为12米,6米的沥青路;另外还有一条从怀华路至无根山生态观光区的旅游专线。在此基础上还建有数条村道,连接各个行政村,形成了方便和快捷的交通道路网络。

2、市政设施

给水:XX镇现有水厂一座设在汇江村,设计规模400m3/d,取水点在柏江桥,不能满足城镇居民近期的用水需要。

排水:XX镇污水收集排至石梯村西河东侧污水处理厂,部分村镇污水为小面积集中采用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其余村镇为分散自流。

供电:XX镇建有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360kw,在石梯村新建了一座35kv变电站,城镇设有10kv变配设施,全镇有变压器57台,装配容量3810KVA。

邮政及电信:XX镇现有邮政、电信支局各一个,负责锦江、观胜等5个乡镇的邮电业务,设有程控交换装置,可供规模为12000门,实际装机5960门。

1.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

城镇主要干道均有排水管沟,部分为明沟排水,城镇污水收集排至石梯村西河东侧污水处理厂,部分村镇污水为小面积集中采用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其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另有少量工业废水。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为自流排放,就近排入水体,对部分河沟污染较为明显。另外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给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给人们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故急需建立XX镇集中的排水系统。

1.7 排水工程规划

1.7.1 排水体制

XX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1.7.2 污水工程规划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XX镇污水处理厂,其余新型社区和聚居点生活污水采用成套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自行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排入附近河渠、低洼水塘或荒地。污水处理也可采用新型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处理后就近排入水体。

镇区污水总量按供水量80%计算,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 排水管道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使管线短、埋深浅,以降低工程造价。对于农田灌溉,应维持并强化现有的排灌系统。

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XX市正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体系正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和基础。XX市是四川省水系流域上游地区,水环境治理

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将影响岷江上游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XX市的水环境状况堪忧,城区内现有排水管渠系极不完善,为雨污合流排水。旱期建成的明沟、暗沟合流排水系统沿用至今。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城区内的河道或排洪与灌溉兼用的沟渠中,造成市区河、渠中的天然水体严重污染。

另外,XX市的水环境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影响了沿河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了XX市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就是体现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抓水污染防治,就是抓发展;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生命线、保护生产力。所以必须尽快将XX市的水环境整治提入议事日程。

第二章 设计概要

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

XX市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km2,东与观胜镇相邻,南与锦江乡、公议乡接壤;西邻怀远镇、北靠上元乡和都江堰市的安龙乡。镇域污水处理厂位于石梯村西河东侧。XX镇污水由西向东,主要沿规划道路主干线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2.1.1 污水量计算

1、人口预测

目前,XX镇现状总人口21390人,全镇机械增长2020年年均增加40人,自然增长率2020年取2‰。

本工程设计范围内人口数量据统计。按照《XX市XX镇总体规划》预测,XX镇2020年人口为22200人。

2、用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结合XX镇实际,以及本次管网、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确定XX镇用水量标准如下: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取150L/(人.d),给水普及率为95%。 •公建用地用水量标准为80m3/(ha.d)。 •工业用地用水量标准为120m3/(ha.d)。

•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用水量标准为20m3/(ha.d)。

•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

用水量预测采用“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及“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相结合进行计算,由于场镇的工业用水较少,且将移至工业区进行集中管理,故本工程工业水量不予考虑,结果如下表:

XX镇用水量预测表(2020年)

用水分类 居民用水 公建用水 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用水 未预见用水 合计 用水量指标 0.15m3/(人· d) 80m3/(ha · d) 20m3/(ha · d) 人口/面积 22200 45.6 36.0 用水量(m3/d) 3163.5 3648 720 753.2 8284.65 备 注 给水普及率95% 按总水量的10%计 3、污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量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来确定。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规定,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数(纳污系数)为:

城市污水分类 城市综合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 城市工业废水 污水排放系数 0.70~0.80 0.80~0.90 0.70~0.90 XX镇城镇内污水量主要为XX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根据规划区的用地性质,确定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80。

按《XX市XX镇总体规划》预测,结合XX镇实际,以及本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 2020年XX镇内污水总量约为6627.72m3/d。

2.1.2 工程规模

综合以上预测、计算分析,结合XX镇实际,以及本次管网、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按《XX市XX镇总体规划》预测人口计算,建议把XX市XX镇污水工程规模定为6700m3/d,基本符合XX镇城镇发展的实际状况,已充分考虑到XX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的进入,总体人口的扩大,也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的规定,是合理的。 2.1.3 排水体制选择

在城市排水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来排除。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1、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国内外很多老城市以往几乎都是采用这种合流制排水系统。但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现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也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较前一种方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是它的缺点。国内外在改造老城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2、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两种排水系统。在城市中,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而不完全分流制只具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原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转变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一座城市中,有时是混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混合制排水系统一般是在具有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可能相差较大,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也是合理的。

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当地条件比较确定。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在暴雨径流之

初,原沉淀在合流管渠的污泥被大量冲起,经溢流井溢入水体。

分流制是将城镇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还很严重,这是它的缺点。近年来,国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甚至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

从造价方面来看,据国内外有的经验认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而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从总造价来看完全分流制比合流制要高。从初期投资来看,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因而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此外,又可缩短施工期,发挥工程效益快。而合流制和完全分流制的初期投资均比不完全分流制要大。所以,我国过去很多新建的工业基地和居住区均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制投资大,在雨、污分流制排水管道系统中雨水管道约占总投资的60~70%,污水管道约占总投资的40~30%。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占总投资的60%~70%的雨水管道却毫无用处,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浪费。而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建设投资比雨、污分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建设投资节约资金20%~30%,并且管道利用率为100%。

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制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

总之,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城

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按照《XX市XX镇总体规划》的要求,XX镇在城镇建设时,排水系统应按雨污分流制进行建设。

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

2.2.1 服务面积

污水管网总服务面积为95.13ha。服务人口为22200人(2020年)。 2.2.2 管网规模

新建污水管网排水规模为6700m3/d。 2.2.3 布置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及标准;

2、根据XX镇总体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参照国家排水工程规范,从总体及长远角度考虑,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使排水工程建设满足城镇发展及总体规划要求;管道布置充分考虑远期的需要,以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3、充分 利用XX镇现状地形,结合总体规划,合理进行污水管道布置。管道按远期规划服务面积布置,考虑到分期实施的可能,水量规模按远期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实际污水量的增长情况。

4、 管道设计流量为上游转输流量和该管段收集的水量之和,其收集污水量按其服务人口和工业及相应排水定额或服务面积、比流量确定。

污水变化系数根据该管道的平均流量按规范选取。

5、管道尽可能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敷设,重力输送至已建排污干管,避免在中途增设污水提升泵站,减少工程投资,减少经常运行费用。

6、排水管道布置应选择经济合理的线路,尽量做到线路短、起伏小、土石方工程量少、减少跨越障碍次数、避免沿途重大拆迁、少占和不占农田。

2.2.4 管道布置走向

XX镇地势西高东低,相差2m左右。中间有一梗界,西北海拔594m,东南最低海拔570m,高差24m,平均坡降3‰。镇域污水处理厂石梯村西河东侧。XX镇污水自西向东主要沿规划道路主干线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污水主干线管道:d300:1300m;d400,2000m;d500,1000m。管道合计4300m。 2.2.5 管材与接口

1、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CP)

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在国内排水管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管道种类包括平口钢筋混凝土管、企业钢筋混凝土管以及承插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通常采用水泥砂浆或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道基础采用120°~180°带状基础。该管道性能参数见下表。

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Ⅱ级)性能参数表

公称直径 有效长度(mm) 壁 厚 (>mm) 裂缝荷载(kN/m) 破坏荷载(kN/m) 内水压力(Mpa) d300 d400 d500 d600 2000 2000 2000 2000 30 40 50 60 15 27 32 40 23 41 45 60 0.10 0.10 0.10 0.10 2、半刚性半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RCP)

半刚性半柔性接口常用预制套环石棉水泥(或沥青砂浆)接口。在预制套环与管子间的缝隙中,用石棉水泥(质量比:水:石棉=1:3:7)打平。操作时,少填多打,也可用自应力水泥砂浆填充,这种接口适用于地基较弱地段,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管道沿纵向不均匀沉陷而产生的纵向弯曲或错口。管道基础可采用砂基础,避免使用混凝土带状基础,减少了施工周期及难度。

管道性能参数见下表。

半柔半刚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Ⅱ级)性能参数表

公称直径 d300 d400 d500 d600 有效长度 (mm) 2500 2500 2500 2500 壁 厚 (>mm) 30 40 50 60 裂缝荷载(kN/m) 15 27 32 40 破坏荷载(kN/m) 23 41 45 60 内水压力 (Mpa) 0.10 0.10 0.10 0.10 3、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

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是近年来应用于市政大口径排水管道的新型管材,是以聚氟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种塑料助剂,采用中空环的结构原理,经双螺旋杆挤出、抽真空成型而成的。该类管道具有相对轻的重量、较高的环刚度和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其物理

力学性能见下表。

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 密度 维卡软化温度 二氯甲烷浸渍 锤落冲击(0℃)TIR 扁平试验 液压试验 环刚度S1/S2/S3 连续密封试验 烘箱试验 单位 g/cm3 ℃ - % - - KN/m2 - - 指标 1.35~1.50 ≧79 表面无变化 ≦10 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无破裂,无渗漏 ≧4/≧8/≧16 无破裂,无渗漏 无分层、开裂、起泡 4、经济比较

将上述三类管材进行经济比较,比较结果见下表。

管材单位工程费用比较表

公称直径 d300 d400 d500 d600 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CP) 半柔半刚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RCP) 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 307 328 394 404 326 353 420 453 328 522 691 876 说明:(1) 表格中的工程费用仅为工程直接费用。

(2)工程费用包括管道基础、管道接口、安装及运输。 (3)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CP)按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水泥砂浆接口、120°带状基础考虑。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综合价格由低到高的是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CP)、半柔半刚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RCP)、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由于本工程为排水管道新建,如果采用价格便宜的普通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道,其采用的接口方式及基础施工方式均需要很长时间,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采用新型管材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则大大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本工程管道采用半刚性半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RCP),综合造价相对较低,施工较为简便。 2.2.6 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及接口按照标准图《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实施。具体作法如下:

承插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厚100mm。如遇地基有淤泥,软土等情况,可采取基础换填,具体要求为:换填0.5米厚以上砂夹卵石,密实度96%。 2.2.7 管道埋深

根据管道在道路上所处位置不同,最小管顶覆土深度为0.8m。 2.2.8 附属构筑物

Ф1000钢筋砼圆形检查井170座;

1、井体、井盖及井座荷载等级与道路设计荷载等级一致。 2、所有检查井根据其在道路上所处位置和几何尺寸大小,采用钢筋砼结构。

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

排水管道(渠)沟槽开挖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的规定。对条件特殊的管段,沟槽宽度及开挖边坡由施工方案确定。为了有效的减少管道的壁厚和沟槽开挖量,在满足管道的抗浮要求的前提下,管道尽量浅埋。

沟槽回填关系到管道强度、刚度性能的发挥,管道长久运行的可靠度保证。管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仔细夯实,具体操作执行《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2.2.10 道路恢复

污水管开挖会对道路造成破坏,需对道路进行恢复,恢复宽度按规划道路宽度恢复。以便于群众出行。本工程车行道恢复拟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宽度≥3m时,道路恢复做法:施工结构层(自下而上)为20cm厚C25混凝土+20cm厚级配砂夹石;道路宽度<3m时,道路恢复做法:施工结构层(自下而上)为20cm厚C25混凝土+10cm厚级配砂夹石。

第三章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

3.1 人员编制

人员编制参照类似工程,结合本工程规模,定员如下表。

定员编制表

人员类别 维修人员(人) 辅助生产人员(人) 管理人员(人) 合计 人数 3 1 1 5 比例(%) 60% 20% 20% 100% 3.2 建设进度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建议设计工期不低于2个月(含初设评审和施工图审查),施工工期不低于8个月。具体安排详工程建设进度计划表。

工程建设进度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时间 1个月 1个月 6个月 2个月 1个月 初设及评审 施工图设计及审查 土建施工 完成管道安装 调试及试运行 工作目标

第四章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

4.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依据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环保委1987年3月20日《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87)国环字第002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1998.11)文中的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3、《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国家环保局环监(93)第015号

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工程征地的影响

根据方案设计,本工程不需要新征用地。 2、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较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3、施工扬尘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以致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影响周边空气质量;阴雨天气,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路困难。

4、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本工程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转圈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5、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劳动力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使附近的居民遇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6、废弃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理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生产影响。

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废弃物散落满地,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和环境质量。

废弃物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

废弃物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变得更加拥挤。 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1、交通影响的缓解措施

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该地区的交通。项目开发者在制订实行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用夜间运输,以保证白天畅通)。

2、减少扬尘

工程施工中旱季风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和周围环境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3、施工噪声的控制

运输车辆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甩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声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

4、施工现场废弃物处理

工程建设需要众多工人,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度。管道施工时可能被分成多块同时进行,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劳力提供临时膳宿。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分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工厂、学校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做到“爱民工程\",组织施工单位、街道及业主联络会议,及时协商调解决施工中对环境影响问题。

5、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

工程建设单位将会同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废弃物制定处置计划。运输计划可与有关交通部门联系,车辆运输避开行车高峰,项目开发单位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

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4.2.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本工程建成后,管道均埋设于地下,而且本工程也是环境保护工程,对环境没有影响。

4.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从199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执行,其中

对操作工人的劳动安全生产进行法律保护,因此本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方面要加强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包括在建设期及运行管理期,其内容如下:

1、在建设期

设计和执行各种有关施工安全的政策大纲以及各方面应负责的责任:

·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事故和偶发事件报告; ·颁发和使用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制订安全工作措施,如脚手架、壳子板和开挖支撑等; ·任命安全监理和安全官员; 2、在运行管理期 ·制订紧急反应计划; ·任命安全监理和安全官员; ·制订安全管理系统(体制); ·定期对所有职工进行医疗检查;

·颁发和使用安全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耳护套、工作服、气体检漏器等。

4.4 消防

本工程为地下排水管线工程,无需消防。

第五章 下阶段设计要求

5.1 需确定的主要问题

1、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的问题,在实施时需要作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2、排水管线在实施过程中,若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当地规划部门对区域规划进行了调整,则排水管线规划需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细化和修正。

5.2 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和要求

1、为进一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建设单位需对各条道路进行详细勘察测量,提供在网运行管道的竣工资料以及道路上相关障碍(包括道路雨污水、煤气、电力、通讯、涵洞、沟渠)位置及高程的详细资料,连通旧管和穿越障碍,在施工图阶段作详细设计。

2、提供进厂污水管接管点位置、管径、高程。

第六章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6.1 编制说明

工程内容包括:场镇内的污水管网。本工程投资情况及各部分费用组成详下表:

投 资 汇 总 表

工程及费用名称 单位 投资情况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第二部份其他费用 第三部份预备费 工程总投资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819.32 72.39 71.33 962.94 工程投资 备注 6.2 编制依据

1、本工程估算投资按照建设部2007年6月26日建标[2007]号163号文颁发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进行编制,并对主要材料、设备价格及人工工资进行换算调整,以期更符合当地的价格水平。

2、根据四川现行有关文件的规定,在采用“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不足部分时,选用以下标准:

(1)四川现行2009定额,并结合当地市场情况; (2)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3、其它费用的计算依据及计算标准。

其它工程费用按照建设部2007年“建标[2007]号164号文”颁发的《市

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其中:

a.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 颁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b. 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10号文执行; c.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按设计费的10%计算; d. 施工图审查费按设计费的6%计算;

e. 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设部[2007]价费字670号文”规定计算; f. 前期工作咨询费按“计价格[1999]1283号文”规定计算; h. 招标服务费按“计价格[2002]1980号文”规定计算; g.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之和的8%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